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詹皓宇/衰退與孤獨不是老年唯一的光景──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
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豐里社區照顧關懷高智爾球課程。(攝影/詹皓宇)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5月的台東吹著炎熱的風,夏天雖然還沒到來,暑氣已經開始在街道巷弄間蒸騰,讓人不願踏出家門一步,但是有一群長輩們,總會在每天早上9點準時抵達社區關懷據點,帶著愉悅的心情開始豐富又充實的一天。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台灣自2018年起已進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14%以上),並預計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20%以上)。為因應人口老化所衍生的長照需求,行政院於2007年與2017年陸續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與《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期望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長照服務體系。

Fill 1
詹皓宇、長照、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
(攝影/詹皓宇)
Fill 1
詹皓宇、長照、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
(攝影/詹皓宇)
Fill 1
詹皓宇、長照、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
(攝影/詹皓宇)
Fill 1
詹皓宇、長照、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
(攝影/詹皓宇)
Fill 1
詹皓宇、長照、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
(攝影/詹皓宇)

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自成立以來,已於台東縣6個社區(光明社區、中華社區、豐里社區、興昌社區、成功社區、南王社區)成立關懷據點,共服務128名65歲以上的長者。

協會替長輩們舉辦了各式各樣的樂齡課程,例如Zumba、高智爾球、槌球、桌遊、芳療、染布課等等,還會依照各社區長者們的喜好,安排專屬該社區的課程。例如光明社區的長輩們喜歡表演,協會就安排了非洲鼓課程,並且組成一支不老樂團帶著他們到各地演出;興昌社區的長輩們絕大多數都是海線阿美族原住民,協會就會將長輩們熟悉的原住民文化與編織課和舞蹈課結合。

多元的樂齡課程除了能夠全方面促進身體健康之外,對這群長輩們而言,參與課程也提供了另一個重要的好處:陪伴感。在協會擔任志工的秀惠姊跟我分享,這些長輩們大多獨居、兒孫在外地工作或讀書,平時自己一個人在家實在不知道要做什麼;但是在據點除了可以學到東西以外,還可以跟大家聊聊天、拌拌嘴,除了可以動動腦防止失智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互相關心彼此的生活狀況,如果有問題也可以互相幫忙。

協會主任藍盈琪認為創造緊密的連結就是社區關懷據點的目標之一,透過針對每個社區的特性與喜好設計專屬的課程,不但能夠提高學員們主動參與的意願,還能夠提高學員間的凝聚力,甚至藉由這股力量吸引社區裡尚未參加課程的長輩們,讓社區內的連結變得更加緊密。

Fill 1
詹皓宇、長照、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
(攝影/詹皓宇)
Fill 1
詹皓宇、長照、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
(攝影/詹皓宇)
Fill 1
詹皓宇、長照、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
(攝影/詹皓宇)
Fill 1
詹皓宇、長照、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
(攝影/詹皓宇)
Fill 1
詹皓宇、長照、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
(攝影/詹皓宇)
Fill 1
詹皓宇、長照、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
(攝影/詹皓宇)
Fill 1
詹皓宇、長照、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
(攝影/詹皓宇)
蹲點後記

與各社區據點的長輩們相處了十多天之後,我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活力與團結。趁著拍攝的空擋,我也跟著他們一起參與了課程內容。與他們連打了幾場槌球之後,我發現我的體力可能不及這些長輩們,很多時候我都忘了他們已經60多歲,有些甚至已經70、80歲了,但是他們身上幾乎看不到年紀增長所帶來的影響。

或許衰退與孤獨並不是變老之後唯一的命運。在台東這片山與海交織的土地上,有一群人因為關心彼此而聚在一起,相聚後的互動也讓彼此的生命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此為《報導者》與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共同執行的在地影像創生計畫。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