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苗栗
Fill 1
人權.社會
戰鬥與日常──反坤輿掩埋場抗爭下的龍昇村民記事
坤輿掩埋場來到龍昇村,不只改變了地貌,也改變了人:不識字的老農學會舉布條抗議;中生代從埋頭賺錢到開始關心社區動態;懵懂的新生代亦長大成人,站上前線。這是抗爭派村民的故事。
2022.10.16
環境
苗栗
社運
農業
人物專訪
廢棄物
環境汙染
Fill 1
政經.產業
坤輿掩埋場爭議20年記:歷經7,511天、3任縣長,龍昇村在對抗什麼?
721坤輿黑衣人流血衝突震驚全國,6天後苗栗縣政府終宣布中止掩埋場開發程序。今年1月至7月之間,《報導者》多次來到龍昇村,透過現場觀察和田野訪談,剝開這座爭議掩埋場的層層謎團。
2022.7.31
環境
苗栗
時事
政府國會
司法
社運
水汙染
廢棄物
Fill 1
政經.產業
我好像一個犯人──從移工禁足令、違法切結書看疫情加重的歧視爭議
《報導者》深入採訪桃竹苗地區移工及仲介業者,看見在台移工面臨防疫與人權下的衝突。新加坡去年發生移工宿舍群聚感染,他們如何做到真正降載?更重要的是,其社會對於移工處境亦出現反省與對話:「最後一個人是安全的,全部的人才會安全。」
2021.6.22
苗栗
人權
勞權
時事
移工
政治政策
新加坡
防災
社會觀察
COVID-19
公衛
種族歧視
篩檢
Fill 1
環境.教育
5年前,他48級分繁星上台大
5年前,詹俊宥以繁星計畫進入台大森林系,48級分刷新歷年最低錄取分數紀錄。在這5年裡,詹俊宥經歷了什麼?我們追蹤還原這5年他的心境變化,並試圖思考:「分數=能力」的價值,扼殺了多少可能性?
2021.4.11
苗栗
教育
人物專訪
社群媒體
社會觀察
Fill 1
評論
當地方派系換了北京老闆──被陸客觀光重塑的台灣地景
台灣不少夜市近年被改造為迎合陸客的觀光夜市,學者分析這是地方派系討好新「恩主」中共,陸客成了中國主權延伸的觸媒。
2020.3.28
花蓮
苗栗
中國
政治政策
兩岸
觀光
文化
書摘
Fill 1
評論
詹正德/大城小鎮,都需要獨立書店
受武漢肺炎影響,台北國際書展延至5月,出版業規劃被打亂、損失難免,實體書店的人潮也顯著減少,無論位於市區或小鄉鎮的獨立書店,仍努力發展在地特色,不畏疫情向下紮根。
2020.2.21
台中
桃園
苗栗
出版
產業
獨立書店生與死
COVID-19
Fill 1
文化.藝術
再見東聲:頭份最後一間老戲院的映演歲月
戲院謝幕的這晚,在螢光幕後一輩子的東聲戲院8旬老闆夫妻檔徐琳彬、湯松妹走到幕前,成為攝影觀景窗中的主角。
2018.3.8
苗栗
文化資產
電影
讀者投稿
Fill 1
影像
苗栗、台中的228故事:中區反抗勢力「二七部隊」
謝雪紅成立「二七部隊」(紀念2月27日台北緝煙血案),由鍾逸人及《和平日報》記者蔡鐵城指揮埔里隊、中商隊、中師隊、警備隊、建國工藝學生隊等。19時,他們派代表至第三飛機製造廠,彰化人少尉李碧鏘勸雲廠長交出武器。
2017.2.24
轉型正義
台中
苗栗
228
圖文故事
歷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