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閱讀
Fill 1
教育校園
【2021國際閱讀素養調查】台灣孩子分數首度下滑的兩大警訊:低分族群比例擴大、理解情感能力不足
從政府政策、學校老師到親職教養書籍都強調「從小培養閱讀」的重要,但今天剛公布的PIRLS國際評測結果,發現台灣小學生閱讀能力落差擴大、理解情感能力不足。這些現象反映教學現場的哪些問題與思考?
2023.5.15
時事
貧富差距
教育
英國
兒少
閱讀
社會觀察
Fill 1
評論
遇見浴火重生的圖書館:服務遊民、入駐劇團、開辦創業訓練班
若圖書館功能不只是借書,還可以開放遊民申請社會福利、附設結婚申請機構、引入劇團常駐……那會是什麼模樣?《親愛的圖書館》作者蘇珊.歐琳(Susan Orlean)在調查洛杉磯央圖大火的過程中,開啟了對於新世代圖書館可能性的探索。
2021.10.29
出版
教育
美國
街友(Homeless)
閱讀
社會福利
社會觀察
書摘
歷史
Fill 1
影像
康瓊之/「Free to All」,從民間長出來的公共攝影圖書室Lightbox
「Lightbox之所以能夠存活到第五年,關鍵就在於社群,」從老公寓3樓起步,這座從民間長出來的攝影圖書室與線下社群,如何走出同溫層,讓一步步打造出開放性的影像公共空間?
2021.7.31
群眾募資
攝影論壇
閱讀
文化
攝影
台北
Fill 1
評論
李偉文/巨大危機下,公民冷感、社會分崩離析如何解──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沒有天生的罪犯,只有會誘人犯罪的環境」,這句俗話說的或許是實情,從艾瑞克.克林南柏格的研究中,我們能看到圖書館、公園等社會性基礎,加深了人們的連結、也增加了社會的復原力。
2021.2.15
教育
災後重建
書評
閱讀
社會觀察
Fill 1
評論
詹正德/什麼才是獨立書店該有的「提案力」?
日本蔦屋書店創辦人提出「提案力」概念,依照顧客需求、主題性的陳列書籍,呈現書店獨有觀點。這個能力或許對未來獨立書店至關重要,但該如何轉化才能更符合獨立書店的核心價值?
2020.9.25
產業
閱讀
文化
獨立書店生與死
Fill 1
評論
詹正德/當連鎖書店與獨立書店的界線模糊化──談誠品和青鳥書店
身為獨立書店的青鳥不斷擴點、而誠品則想汲取獨立書店精神,這兩件事使得連鎖與獨立書店的界線開始變得模糊,或許在新的時代裡,異業結盟、因地制宜,能成為書店的出路。
2020.6.26
產業
閱讀
文化
獨立書店生與死
Fill 1
評論
詹正德/誠品連收6書店,二手書店是書業最後堡壘?
二手書店的興衰,往往反映了書業整體的興衰。在新書發行管道縮減、販售新書的書店消失的時代,二手書店還能維繫一定的閱讀人口,接續著各地的文化命脈...
2020.5.29
出版
產業
閱讀
獨立書店生與死
Fill 1
評論
詹正德/何謂獨立書店的「尊嚴」?從台北銅鑼灣書店談起
當一間書店的性格形成後,店主本人都不一定能違拗它,這種所謂「獨立書店的尊嚴」,在面對疫情、生存威脅、甚至如銅鑼灣書店主人林榮基一般面臨恐嚇時,特別能突顯出來。
2020.4.24
香港
產業
閱讀
獨立書店生與死
Fill 1
評論
林斯諺/作品價值觀,等於作者想法嗎?藏身幕後的「隱形作者」
許多人評論作品時,會將作中情緒和心理狀態詮釋為作者的想法;或在作者親身表達觀點後、否定其作品傳達的價值。這樣的想法正確嗎?「假想作者」這項觀念或能為其解套。
2020.4.17
文學
閱讀
哲學蟲洞
心理
哲學
Fill 1
評論
詹正德/書離水邊那麼近──7家獨立書店的生存「個別解」
書店經營愈顯困難,除了金石堂北新店與天母店宣布結束營業又撤回、敦南誠品年底熄燈,獨立書店也同樣艱辛。然而,仍有許多小店懂得突圍,尋求「個別解」。介紹7家剛好都在水邊的獨立書店,不論依海或傍河,都努力經營特色,守住一方風景。
2019.12.20
閱讀
文化
獨立書店生與死
1
2
3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