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能源
Fill 1
評論
黃哲翰/德國「俄夢」醒了沒(下):誰為「普丁同情者」負責?
當普丁扯下「親歐民主派」面具後,德國社民黨堅持多年的「東進政策」內涵愈加顯得過時與空洞,甚至淪為替經濟利益洗白鍍金的萬用藉口,正中梅克爾口中「惡棍」的下懷。
2022.5.11
歐洲
能源
德國
經濟
俄羅斯
烏克蘭
歷史
蘇聯
Fill 1
評論
黃哲翰/德國「俄夢」醒了沒(上):烏克蘭戰火一再羞辱柏林,社民黨卻一言難盡?
俄烏戰爭即將邁向第四個月,德國的對俄戰略究竟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在烏克蘭從總統到大使的「正義」面前,德國政府以和平為名的「姑息拖延」,有何難以坦白的歷史共業?還是政治算計?
2022.5.11
能源
外交
德國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軍事
戰爭
Fill 1
文化.藝術
以影像封存台南消逝的時光與地景──黃信堯在《北將七》的12年漫遊
「電影一路拍了12年,我感覺『它』會告訴我怎麼拍,但我很難講『它』是誰,可能就是北門、將軍、七股這片土地。」綠電開發計畫將怎麼改變這片土地?台南人黃信堯不知道,只是用鏡頭封存此刻的家鄉面貌。
2022.4.26
導演
紀錄片
台南
能源
農業
人物專訪
藝術
tidf
Fill 1
評論
【投書】期盼台積電帶頭突破屋頂光電瓶頸,成為創造綠能的協力者
台積電即將進駐的高雄市楠梓產業園區即將進入環評大會決議,我們認為台積電用電量龐大,對再生能源有具體需求,如果能夠將一部分導向屋頂光電,可望帶動高雄邁向淨零的城市轉型,將創造環境與社會的雙贏。
2022.4.10
高雄
產業
政府國會
能源
科技
NGO
Fill 1
國際.兩岸
為何掉入「為普丁埋單」的兩難?專訪三黨國會議員,俄烏戰爭給德國的慘痛一課
《報導者》在德國專訪執政聯盟與最大在野黨的3位國會議員,有人自承德國過去「過度天真」,有人早已發出警告。面對普丁等獨裁者陰影,德國能否擺脫「以經濟合作促成政治變革」的錯誤期待?歐洲火車頭的回應將有關鍵意義。
2022.4.7
中國
難民
時事
能源
外交
德國
人物專訪
經濟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歷史
歐盟
軍事
Fill 1
國際.兩岸
俄軍開始空襲烏西,烏俄預備第四輪會談,中美代表也將會面
俄侵烏戰事蔓延,烏西的國際維和與安全中心遭遇空襲,35死134傷。難民數已超過烏國人口6%,未來幾日內可能增至400萬;第四輪和平會談最快將在3月14日於以色列舉行,同一天,中美代表也將在羅馬見面,北約將啟動演習。
2022.3.13
中國
人權
難民
能源
外交
美國
經濟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媒體
歐盟
軍事
Fill 1
國際.兩岸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13天、200萬難民逃離,美英宣布禁運俄國石油
戰爭下逃離烏克蘭的難民已超過200萬人,俄國的砲擊和空襲持續波及平民和醫院。烏俄將於10日在土耳其舉辦第四輪和平會談。美英宣布禁運俄國石油,國際油價和原物料價格不斷上漲;歐盟則計畫2030前逐步解除仰賴俄國化石燃料能源。
2022.3.8
時事
歐洲
能源
美國
英國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歐盟
軍事
Fill 1
影像
2021《報導者》年度照片選:多走一步,示意有光
新興毒品與菸品、網際世界的虛實、土地與法律的探尋、森林與人性的拉扯、海洋漁業的追蹤、真相的挖掘⋯⋯在路徑上灑落些許數位銀鹽和記者意志,在那前方未明之處,示意有光。
2021.12.29
環境
香港
體育
人權
勞權
原住民
產業
教育
能源
緬甸
電影
科學
毒品
農業
藝術
海洋
防災
Tibet
漁業
公投
六四事件
攝影
心理
COVID-19
民俗
公衛
疫苗
LGBTQ+
土地徵收
軍事
電子煙
森林
盜伐
Fill 1
政經.產業
公投四案皆未通過,台灣將面臨什麼挑戰?
台灣第一次沒有綁大選的公投結果出爐,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藻礁皆未通過,但不通過代表什麼?將有哪些挑戰?政府能否回應民意?《報導者》完整記錄與解析。
2021.12.18
選舉
政府國會
能源
政治政策
食安
農業
核電
公投
經濟
社會觀察
國際關係
藻礁
Fill 1
評論
【投書】藻礁公投前的省思:「預防原則」是捍衛環境的有效準則嗎?
攸關能源與環境的三接遷離大潭藻礁公投案引發環團內部矛盾,但做出不同選擇,就是背離環境價值嗎?戴興盛認爲這只是反映了在氣候變遷脈絡下,環境運動過往的「預防原則」已無法解決問題,人們必須在各種方案間做出權衡⋯⋯
2021.12.15
環境
時事
能源
公投
氣候變遷
藻礁
1
2
3
4
5
6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