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能源
Fill 1
國際.兩岸
當拜登組夢幻環保內閣、用「氣候」拼經濟,台灣準備好了嗎?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推翻川普諸多決定,一連串大轉向的氣候政策受全球矚目。當美國喊出2050碳中和目標,與美貿易密切的台灣,跟上這波國際趨勢了沒?
2021.2.24
環境
產業
能源
政治政策
美國
Fill 1
影像
陳孟薇/在坔的邊緣
南布袋鹽田濕地因曬鹽而發展,也因而成為候鳥群聚的溼地,如今大片光電版進駐再度翻轉當地景觀,攝影工作坊學員透過照片叩問人與自然環境的「平衡」。
2021.2.20
環境
產業
嘉義
能源
政治政策
動物保護
攝影工作坊
Fill 1
國際.兩岸
中國搶進緬甸取能源、打通直往印度洋水路,翁山蘇姬如何接招?
已與西方民主社會漸行漸遠的翁山蘇姬政府,面對中國「一帶一路」、中緬經濟走廊的灑幣投資,是全然擁抱、還是各懷鬼胎?從皎漂深水港案可看出端倪。
2021.1.21
中國
時事
能源
緬甸
翁山蘇姬
經濟
國際關係
Fill 1
評論
蔡卉荀/台灣56年來最大乾旱在眼前,前瞻計畫綠能建設如何建立碳中和家園?
2,300億的前瞻第三期經費,綠能預算僅占3%、78億,卻泰半用在沙崙科學城上。能源轉型不是開發風力與光電就好,節能、從下而上的社區綠能轉型也一樣重要,國家應如何投資?
2020.11.16
環境
空氣汙染
能源
Fill 1
評論
【投書】「風」「光」如何更風光:減緩綠色衝突的能源轉型解方在哪?
「環社檢核」雖然試圖從土地出發、減低再生能源選址時的衝突,卻因未考量電業開發條件而有極限。若將傳統電業規劃工具「整合資源規劃(IRP)」納入土地保護思維,是否能帶來新解法?
2020.10.21
環境
能源
政治政策
動物保護
Fill 1
環境.教育
面對疫情衝擊和氣候變遷,韓國力推「綠色新政」,台灣呢?
文在寅提出2025年淨零碳排的「綠色新政」,包含提升再生能源、逐步廢核。韓國兼顧環境、就業、國際地位的計畫值得借鏡嗎?台灣應提出對「後疫情時代」的綠色振興方案。
2020.7.30
環境
空氣汙染
時事
能源
政治政策
韓國
經濟
武漢肺炎
公衛
Fill 1
評論
【投書】「光」發電不夠,還要放對地方:綠能、生態與社會如何共好
砍樹、滅漁⋯太陽能設置區爭議頻傳,而政府的2025綠能計畫地面行光電進度又遲未達標,如何降低「綠色衝突」,與環境共存?NGO共同提出「環境與社會檢核」,能成為解方嗎?
2020.7.15
環境
能源
政治政策
動物保護
土地汙染
農業
漁業
NGO
Fill 1
生活.醫藥
【疫情背面的微光】COVID-19危機帶給世界的10個契機
《報導者》從環境、生態、健康、學術、外交面向中,找出疫情危機外,對全球以及台灣的正面影響。當疫情趨緩、人們回歸正常生活後,我們能否持守這些「正面效益」?
2020.6.19
環境
醫療
空氣汙染
能源
外交
科學
交通
武漢肺炎
國際關係
WHO
Fill 1
評論
李根政/環境劣化的大開發時代,或邁向綠色成長的經濟轉型?
後防疫時期,如何紓困、振興經濟是政府後續考驗,連任的蔡英文總統與蘇貞昌院長能否放下以環境為代價的開發思維,借勢走上綠色經濟的振興之路?
2020.5.17
環境
產業
政府國會
能源
政治政策
民進黨
蔡英文
農業
經濟
NGO
農地工廠
Fill 1
政經.產業
知本濕地光電案亂象:當原住民行使諮商同意權,投票設計卻爭議叢生
台東知本卡大地布部落投票通過在傳統領域設置光電專區,是第一個原住民部落依法針對大型土地開發案行使諮商同意權的案例,卻被族人提起投票無效的民事訴訟。為什麼?
2020.2.19
環境
台東
原住民
能源
動物保護
傳統領域
文化
讀者投稿
1
2
3
4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