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災後重建
Fill 1
評論
我們再也認不得自己的家──玉樹地震後,那些以重建之名改變藏地的事
「軍人來時像英雄一般。但後來他們留了下來。玉樹向來是西藏城鎮,但如今我們卻成了少數民族。他們建了新公路。來的人愈來愈多。軍隊開來卡車,運來槍枝,把這座鎮重建得像一座低地城市,像首都的近郊。」
2023.3.9
地震
中國
災後重建
宗教
Tibet
交通
文化
書摘
軍事
Fill 1
國際兩岸
土耳其世紀強震:死亡數恐破萬,暴雪冰封難救人,敘利亞內戰拖住國際馳援
土耳其─敘利亞邊境2月6日連續規模7.8、7.5的地震,不到24小時已造成破萬傷亡,但當地適逢寒流,使救援時間更加緊迫,《報導者》爬梳災情重點和國際政治焦點,並訪問國內3位地球科學專家解析,這次連環強震發生成因與災後觀察重點。
2023.2.6
地震
災後重建
科學
敘利亞
土耳其
國際關係
戰爭
Hello World
Fill 1
國際兩岸
如果你也在現場:直擊戰爭陰影下的烏克蘭小鎮
透過鏡頭、360影片及多媒體網頁,你可以跟著《報導者》團隊的步伐,目睹2022深秋的烏克蘭城郊小村、森林中的軍事基地等處,見證戰火下的傷痕,以及人民攜手重建、浴火重生的意志。
2022.12.27
人權
災後重建
俄羅斯
烏克蘭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數位敘事
Fill 1
國際兩岸
當一座小村落成為俄軍基地(下):有通敵者,也有絕不放棄的人
「我們現在自由了,但什麼都被摧毀了。冬天即將到來,氣溫又要回到比當初在地下室還冷的溫度,我們會努力重建一切!」「沒有勝利,就沒有和平,俄羅斯人會再回來的,不要以為俄羅斯人不會找到你。」
2022.11.8
人權
災後重建
志工
俄羅斯
烏克蘭
戰爭
Fill 1
影像
曹雨昕/他們說謝謝台灣──車尼希夫的醫院、學校和幼兒園
在這座奮力抵抗俄軍的「烏克蘭英雄城市」,⼀間醫院、⼀間學校和⼀間幼兒園的重建裡,包含著9,000公⾥外,來自台灣的心意。「在這個時刻,沒有什麼能比我們更加感受到孩⼦們笑容的重要性,我們很感謝台灣的⽀持,將童年帶回給烏克蘭的孩⼦們。」
2022.9.25
醫療
教育
災後重建
圖文故事
兒少
俄羅斯
烏克蘭
攝影
戰爭
Fill 1
影像
以震殤寫就家史──古墓尋根、論文祭祖的傳家故事
每個台灣家庭,都有因地震串起的私屬家族故事。知名餅店老闆張桂碧、退休記者曾應鐘,家族與家鄉分別於421地震和921大地震中頹圮,卻也因此凝視過往風華與傷痕,重新找到「家」的意義⋯⋯
2022.9.18
地震
台中
災後重建
家庭
攝影
歷史
南投
Fill 1
影像
曹雨昕/布查和伊爾平──在6個月以後
「即使他們摧毀了房⼦,摧毀了這個城市,但他們無法摧毀⼈們的意志──恰好相反,⼈們比以往都要來得更加堅強,但這些堅強底下是深不可⾒,旁⼈永遠無法知曉的悲傷。」
2022.9.17
災後重建
圖文故事
俄羅斯
烏克蘭
攝影
戰爭
Fill 1
影像
曹雨昕/在戰火中喘息的基輔
「你知道嗎?」⼀位穿著花襯衫的男孩在我的耳邊吼著。「在這個時候其中⼀件最重要的事,就是維持這個社會的正常運作!」 「這是我們對抗他們的⽅式之⼀!」
2022.8.13
歐洲
災後重建
圖文故事
俄羅斯
烏克蘭
社會觀察
攝影
軍事
戰爭
Fill 1
國際兩岸
走過動盪,留在香港種田、圍爐、開書店的人:「第二人生,我們開始了」
在香港還能怎樣過生活?如何繼續生活又不活得苟且?這是許多普通人,特別是民主派市民的每日掙扎。在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之際,我們走訪一個個留港生活的人,他們擺脫這城對於速度和金錢的執念,回歸熱愛與內心。
2022.6.30
香港
出版
社運
災後重建
農業
食物
反送中
心理
媒體
港版國安法
Fill 1
國際兩岸
從墳墓與鮮血,到城堡與太陽──600幅烏克蘭兒童畫作裡的戰爭暴力與一絲希望
「戰爭開始的第一個月,孩子畫的都是墳墓,還有飛彈從天空掉下來、家被燒毀,屍體、血的畫面。」烏克蘭孩童在這波戰爭中,除了身體安全受到威脅,心理健康也深受傷害,兒童心理諮商與戰時線上畫廊如何幫助孩子療育復原?
2022.6.22
教育
災後重建
兒童虐待
性暴力
兒少
認同
俄羅斯
烏克蘭
社會觀察
心理
軍事
人口販運
戰爭
1
2
3
4
5
6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