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公共安全
Fill 1
人權.社會
被稱「行人地獄」的台灣──為何我們的馬路設計不安全?
台灣的行人交通安全問題經國際媒體披露,以及如台中母子過馬路死亡等嚴重事故一再發生,從地方到中央,政府不得不正視,許多關注交通安全的民間團體提出,規劃合理明確的行人動線,改造馬路設計才是提升行人安全的關鍵。
2023.1.3
人權
政府國會
教育
政治政策
新加坡
開放資料
高齡老人
交通
公共安全
Fill 1
人權.社會
「撞死人才想改」太慢,兩位「馬路醫生」日常道路改造大作戰
25歲的劉冠頡、35歲的莊哲維,兩人因「畫馬路」的狂熱而在網路社群認識。他們除了親身推動馬路改造,也正著手於一本「完全道路設計」,希望成為台灣所有道路設計的規範藍圖。
2023.1.3
新竹
高雄
人權
公務員
高齡老人
人物專訪
社群媒體
交通
公共安全
Fill 1
國際.兩岸
3米2窄巷的萬聖節踩踏悲劇:誰讓「梨泰院慘案」變得不可挽回?
梨泰院萬聖節群聚踩踏已累計156人死亡,畫面傳遍社群引起廣大悲傷。然而按照正常規畫,萬聖節的踩踏事故完全可事前預防,豈料因各級政府與相關單位「一點點苟且」的互相積累,最終釀成不可挽回的遺憾⋯⋯
2022.10.31
時事
韓國
防災
警政
公共安全
Fill 1
環境.教育
從車籠埔到米崙,台灣世界級地震科研的「天龍特攻隊」
921後的車籠埔計畫讓台灣地震科研邁入世界之林,此次米崙計畫團隊有轟動國際的鑽井技術人、解密岩石的「偵探」、幫地球拍X光片的「成像專家」以及比地球科學家還懂地震儀的人⋯⋯
2022.9.19
環境
地震
產業
科學
科技
人物專訪
防災
公共安全
Fill 1
環境.教育
7天野外求生教我的事──百岳老手的山難生還自白
擁有10年登山經驗的山友何先生,在2020年冬季,獨攀八通關越嶺古道全段縱走,期間在未曾走過的路段迷路,紮營求生7天後獲救。歷劫歸來的他,深刻自我檢討,也提出對山友的忠告。
2022.7.27
登山健行
人物專訪
公共安全
Fill 1
環境.教育
一國多制的登山條例、未達共識的定型化契約草案──安全登頂路還有多遠?
2019年山林解禁,相關配套卻沒跟上。5縣市訂定地方自治條例管理登山運動,要求民眾分攤救難成本,對於促進登山安全、降低事故發生的願景卻成效甚微,且規管商業團的主管機關和法條至今還懸而未決⋯⋯
2022.7.27
產業
政府國會
日本
教育
政治政策
美國
觀光
登山健行
公共安全
森林
Fill 1
環境.教育
後疫情時代登山打卡熱、網路團遍地開花──山域安全的反思與改革契機
後疫情時代,社群媒體上的登山美照湧現,民眾對「網紅山」趨之若鶩,隨之增加的山域事故卻令負責搜救的消防單位苦不堪言。不受主管機關規範的台灣商業登山產業,也成為山域安全隱憂。
2022.7.27
產業
司法
教育
觀光
登山健行
社群媒體
公共安全
森林
Fill 1
政經.產業
「超速」的太魯閣事故調查報告:縮短調查時間、模擬驗證不確實,連運安會調查官也不安
2021年4月台鐵太魯閣號因撞擊工程車翻覆造成43死,運安會在相隔一年後公布最終調查報告,提出16項改善建議。《報導者》獨家取得內部資料,發現原定18個月的調查時程大縮水,有些重要但耗時的模擬分析被迫中止,資深調查官與專家直指程序爭議及報告內容3大疏漏。
2022.5.9
時事
政府國會
防災
交通
追蹤報導
工安
公共安全
Fill 1
影像
台鐵五一勞動節不加班:抗議公司化草案缺「安全」,表定班次全停駛、僅加開18列次區間車
今年的五一勞動節,台鐵工會發起「依法休假」的不加班運動,對於現行公司化草案缺乏安全改革內容,表達抗議;而凱道之前,勞團組成的「五一行動聯盟」今年也沒有休假,持續為勞工發聲:「要加薪、要職安」!
2022.4.30
勞權
政治政策
在地傳真
職業災害
台鐵
交通
攝影
公共安全
Fill 1
人權.社會
從「機動保全」到「現金班保全」,那些被惡質保全公司剝削的底層勞工
保全業曾被列入違反勞動法規的高風險行業「黑名單」之一,在5月1日勞動節前夕,我們進一步檢視機動保全、現金班保全的工作處境,也看見他們如何透過組建工會,呼籲遏止削價競爭,期望走向正常、穩定的勞雇關係。
2022.4.29
血汗勞工
勞權
職業災害
工會
讀者投稿
公共安全
1
2
3
4
5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