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天搶孩子的兒童急診醫師李嶸:看了太多無辜幼兒離世,我也是個緊張的爸爸
(攝影/林彥廷)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孩子明明上一秒還活蹦亂跳,下一秒就不幸離世⋯⋯儘管在急診室裡使出一切的救治手段,仍然會眼睜睜看著小小的生命因為溺水、窒息、墜樓、車禍等意外而消逝,常常讓兒童急診醫師李嶸跟著悲慟的父母一起心碎,甚至會無力的「丟掉白袍」。為了消除這份無力感,他成為台灣少數投入「兒童死因回溯分析」研究(Children Death Review, CDR)的臨床醫師,到全台各地參與不幸死亡孩子原因探查,並提出警訊,希望能讓挽回兒童意外死亡的「救治」,從醫院早一步延伸到社區和家庭。

「我看了太多無辜孩子死亡。」雖然是專業醫師,但家有兩個孩子的李嶸也是一個緊張的爸爸,家裡完全照著育兒安全指南做好一切防護,因為他深知,生活環境裡有許多隱藏的危機,都可能成為孩子的致命殺機。

50歲的李嶸,目前是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在急診工作20多年,他永遠不會忘記5年前的那個夏天晚上。

那夜,桃園一間機車行發生火警,猛烈火勢燒毀了12輛機車,造成6人受困,其中7歲男童、4歲女童因為嚴重吸入性嗆傷而昏迷,抱出火場時已經沒了呼吸心跳,緊急送往林口長庚急救。

第一眼見到兩個孩子時,李嶸的內心著實揪了一下──孩子們的外表都很健康,沒有燒燙外傷,但一靠近就發現全身都是煙味,且因為吸入過多濃煙,整個呼吸道嚴重灼傷。雖然李嶸緊急施行心肺復甦(CPR)盡力搶救,孩子們最後依然沒有撐過這次劫難。

明明看起來都好好的、肯定是活蹦亂跳的孩子呀,「那個7歲大的孩子,(當時)跟我的兒子同歲,我的心情好複雜,看到一樣大的孩子受苦,真的讓我很難過。」即便過了5年,李嶸提到這對不幸的小兄妹,語氣裡仍有滿滿感慨。

曾因救不回孩子,自責丟掉醫師袍
Fill 1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李嶸從醫20多年,每月都有1~2次遇到需要急救的孩子。(攝影/林彥廷)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李嶸從醫20多年,每月都有1~2次遇到需要急救的孩子。(攝影/林彥廷)

和上天搶孩子這件事,李嶸平均每個月會經歷1~2次,每次都是生死一線,全心投入且驚心動魄,但結局卻可能是生死極端。

「他還這麼小啊⋯⋯怎麼會死掉呢?拜託醫師再救救看呀⋯⋯。」

孩子沒有救回時,場景總是令人鼻酸,李嶸的耳邊迴盪著孩子父母撕心肺裂的哭聲,久久不散。

這種生離死別的場面,在工作場域中不斷上演,任誰都不容易調適。李嶸如今說話的語氣總是平淡,但年輕時常常苛責自己,沒辦法接受急救失敗、孩子過世這件事,「我還是住院醫師時,如果急救沒有成功,我會很自責、對自己生氣,覺得醫師袍有什麼用?就把醫師袍丟掉!」

和李嶸一起在2000年時進入長庚醫院擔任住院醫師、現同為林口長庚兒科急診專責主治醫師的黃一安回憶,那時和李嶸一起在兒童加護病房輪班時,因為病童的狀況時好時壞,李嶸還會自己去買一些小孩子的小衣服,為孩子祈福,希望孩子能活下來「穿上新衣」,「這讓我印象很深刻,不是很多醫師會做這樣的事情。」

隨著年歲增長,李嶸不再「丟」醫師袍 了,無力回天時能稍微冷靜告訴自己「盡力就好」,明白急救總是事情發生後的挽回行動,找出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憾事才是重點,因此不管有沒有救回來,他會進一步問自己:「到底出了什麼事?」

「結果聽到了太多,我從來沒想過的故事,都是短短幾秒鐘、或一個動作疏忽而失去孩子的憾事。」

印象最深的例子是2002年左右,李嶸在急診搶救一名一歲多的孩子,經過30分鐘CPR急救,孩子活了下來,卻因為腦部缺氧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變成了植物人;追問之後發現,竟然只是因為家長讓孩子吃了鈣片嗆到所導致。經過整整13年,孩子在呼吸照護中心長成了青少年,卻不幸在2015年因缺氧而心肺衰竭。當時李嶸正好在值班,到現場支援、看了病歷馬上認出是同一個孩子,只是這一次,沒能救回他。

這類的遺憾,李嶸腦裡隨時都能浮現好幾起:爸媽去隔壁房間拿個衣服,回來就發現孩子勒吊在窗簾上;擔心孩子睡覺會哭選擇同床睡,半夜就壓到孩子;趁著爸媽午睡,學齡前的兄弟倆偷跑到果園,結果跌落水池;幫孩子洗澡,轉頭拿個東西,回頭就發現孩子溺斃在僅有10公分左右淺水的浴缸裡;又或者一時心軟把哭鬧的孩子從安全座椅裡放下,結果不幸發生車禍,孩子就飛出車外,從此天人永隔⋯⋯。短短幾分鐘,李嶸念出各式各樣的例子,都是他在急診遇到的心碎故事。

看了太多意外,自己育兒超緊繃:至今未撤下窗簾束帶與窗戶安全鎖

李嶸自己有兩個孩子,今年一個16歲、一個12歲。大兒子出生時,李嶸是入行5、6年的兒科急診醫師,從業以來看到太多驚險的意外事故,讓他身為兒科專家,育兒卻比一般父母還來得提心吊膽。

每一個在急診看到的個案都是警鐘,尤其遇到和自己的兒子一樣年紀的孩子時,李嶸的感受就更強烈。他回家時總會一一確認檢查環境:

「窗簾、嬰兒床夠不夠安全呀?電線有沒有收好?窗戶有沒有安全鎖?連孩子的媽都說沒有關係,叫我不要烏鴉嘴!但我看到這麼多案例嚇都嚇死了!還是覺得要做好最萬全的準備。」
Fill 1
兒童急診、醫師、李嶸
在急診看到許多意外,讓李嶸更加小心謹慎,家中窗戶加裝的安全鎖至今仍未拆下。(照片提供/李嶸)

他把家裡打造成極安全的育兒環境,包括窗簾採用安全束帶,而非傳統的繫繩,避免小孩被繩子纏繞而窒息;窗戶加裝安全鎖,確保周圍沒有椅子讓孩子攀爬到窗戶旁。「我還多次把頭探往窗外、不斷檢查安全鎖,模擬所有可能的意外情況再來調整,因為像勒斃、墜樓是連急救的機會都沒有的,我怕得要命!」其他如各式家具、桌子的尖銳直角也都裝上防撞套;孩子洗澡時視線緊盯,絕對不能有「離開一下下,不會怎樣」的心態。

談到李嶸,黃一安的第一個形容詞也是「小心」。黃一安舉例,幾年前她與幾位醫師一起去花蓮錐麓古道健行,李嶸也帶著當時國小、幼兒園年紀的兩個孩子參與。錐麓古道的「精華」,是沿著垂直陡立的大理石斷崖峭壁前行,俯瞰立霧溪美景,但當時李嶸就說自己帶著兩個小孩,聽過有人不慎墜落的新聞,「他為了小心起見、不想冒這個險,就表示有來就好,所以沒有走完斷崖那段路。」

不過,這麼戰戰兢兢的李嶸也體會過一次驚險時刻。大兒子3歲時,全家到墨西哥旅遊,因為看到泳池旁有救生員,他就放鬆的坐在岸邊看書,結果只是瞄了一眼,發現孩子正痛苦的嗆水,救生員完全沒有注意到,他趕緊衝上前把孩子拉起來,「從此之後我就更小心,任何時候還是都要自己盯著才行。」即便已事隔逾10年,李嶸想起來依然心有餘悸。

如今孩子大了、嬰兒床不再需要了,但窗簾束帶與窗戶安全鎖仍沒有撤下,那是帶孩子過程中緊張心情的證明,也是在急診看到許多消逝生命的提醒。

李嶸醫師的育兒居家布置

預防墜落、跌倒

  • 窗戶加裝安全鎖、護欄
  • 不將椅子、腳凳放在窗戶旁
  • 尖銳的家具、桌角等加裝防護墊

預防溺水

  • 避免幼兒獨自上廁所、留在浴盆,幾秒鐘都不行
  • 家中所有儲水容器使用完畢,都必須把水倒掉加蓋

預防窒息、噎食、中毒、火災

  • 窗簾換成束帶,不要使用繩子
  • 電線、延長線安全收納,放在幼童無法接觸的地方,避免火災
  • 會形成密閉空間的家電,例如冰箱、洗烘衣機,應選擇不易被幼兒開啟的種類,或加裝幼兒不易開啟的機制,避免孩子困住窒息
  • 收好小物品,例如圖釘、鈕扣、銅板、別針、螺絲釘、玩具小零件等,避免孩子誤食
  • 將所有化學藥劑放在高處或鎖在櫥櫃,例如洗潔劑、殺蟲劑、沐浴乳、洗髮精、汽機油、化妝品等等

資料來源:林口長庚兒童急診科主任李嶸、國民健康署兒童衛教手冊

資料整理:陳潔

到加拿大進修,學習更多兒科急診經驗

因為喜歡小孩,李嶸醫學系畢業後選擇兒科。2000年左右還是小兒科興盛的年代,林口長庚一年就有超過30個小兒科住院醫師,僧多粥少,兒科主治醫師沒有開缺,李嶸原本打定主意訓練完就離開醫學中心,轉到基層開業。

但結束研究醫師(fellow)的訓練後,正好跟上了兒科急診專責醫師新制度的時代。美國自1990年代開始兒童急診次專科認證,原本各國兒科急診都是由小兒科住院醫師負責值班,台灣目前多數醫院仍是如此;但林口長庚2003年開啟小兒主治醫師專責急診的制度,於是李嶸成為長庚首批小兒急診專責醫師,守在急診室20年。

Fill 1
兒童急診、醫師、李嶸
2003年,林口長庚開啟兒科主治醫師專責急診的制度,李嶸則是長庚首批急診專責醫師。圖為兒童門診診間內的檢查儀器。(攝影/林彥廷)

李嶸說,急診重視快速且正確的診斷,但當時台灣一切都剛起步,沒有太多整合性的資訊可以參考,尤其在急診看到的孩子,許多都沒有明顯的病徵可以判斷,「比方說,100個來急診的孩子,如果症狀是嘔吐,幾乎都是腸胃炎,但也會有幾個是腸胃打結、腸套疊,此時就需要醫師有足夠的敏感度判斷。」為了救更多孩子,2011年李嶸申請到加拿大進修,接受為期兩年的兒童急診醫學科次專科臨床研究員訓練,在加拿大的兒童醫院裡,扎扎實實的值班、待在第一線看病人。

回國之後,他把加拿大所學帶回長庚,引進高擬真模擬訓練(High-fidelity Simulation Training)
運用高擬真模擬人,此是一假人儀器,可連結電腦模擬出真人可能發生的緊急病狀,提供醫師訓練。
,讓住院醫師可以模擬緊急狀況發生做出對應,例如病人有不正常的心跳、血壓、緊急休克、抽筋等等,透過不同情境來練習。
投入兒童死因回溯,從系統建制孩子的安全環境

診斷、治療,可以隨著經驗慢慢熟悉進步,但李嶸回台灣後,依然持續看到許多孩子沒辦法好好長大──不是因為疾病,而是健健康康的孩子,因為意外而送來急診──這讓他愈來愈無力,「為什麼(孩子)從高樓掉下來了?為什麼又淹死了?」他想著是否能建立系統性的制度,歸納出這些很小的關鍵問題,在失去更多孩子之前向家長提出警語。

黃一安從旁看到,李嶸自住院醫師時期,只要在臨床上觀察到問題,就會自己寫論文、找答案,過去也曾進行幼兒到院前死亡的案例分析;以及運用林口長庚、全台健保資料庫資料,了解兒童死亡的原因。

也因此,當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呂宗學接下國民健康署計畫,要針對6歲以下進行兒童死因回溯分析(Children Death Review, CDR)時,他很快的就喊聲投入,成為計畫的協同主持人之一。

CDR是在孩子死亡之後,聚集地方衛生局、警政、消防、法醫、醫師、社工等相關各單位以各自的立場交流、盡力還原當時孩子死亡的脈絡情境,找出可以避免憾事發生的原因細節,統整後提出具體改善方案,避免類似的事件再次上演。

延伸閱讀:〈以死因回溯防範更多孩子枉死,3年分析163例看到什麼?為何推展牛步?〉

從2021年各縣市陸續開辦CDR以來,李嶸只要時間可以配合,就會以醫師角色代表出席會議,至今參與10多場,從新北、桃園、高雄、屏東到台東,幾乎全台各縣市衛生局的會議都曾參與。我們採訪時的8、9月,李嶸就去了基隆、南投、彰化等4次CDR會議,耗時費力,但他十分投入。

李嶸發現,討論到後期,多數問題都可以歸納分類,且幾乎都大同小異,屬於老生常談的育兒知識,例如不要趴睡、不要獨留孩子一個人、要依法安裝汽車安全座椅等等:

「我覺得CDR很有意義,這些個案如果可以統整起來,真的可以減少孩子死亡,所以我能去就去,跟警政、消防、法醫、社工等交換意見,討論改善作法。」
即便是老生常談的衛教知識,依然要持續宣導
Fill 1
兒童急診、醫師、李嶸
李嶸認為,要如何讓育兒衛教文宣資訊真的到深入人心,甚至不限於新手父母、鄰里長輩,是現階段最需要努力的地方。(攝影/林彥廷)

其實這些基本知識,都在國民健康署陸續製作更新的手冊中,例如1995年開始的兒童健康手冊,2022年則新出版爸爸孕產育兒衛教手冊,普遍都有介紹。其中,兒童健康手冊、孕婦手冊、爸爸育兒手冊會在醫院拿到,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兒童健康手冊改版,拆分成「健康手冊」「衛教手冊」,但後者以電子化QR Code形式印製在健康手冊中,需要家長向醫院或衛生所索取才有紙本版。資源豐富但宣導不足,能夠找到資訊、加以詳讀的家長更是少數。

李嶸說,曾有一名醫師同事的高社經地位朋友產子後不久,嬰兒不幸因窒息而離世,結果家長表示沒看過手冊的內容。

衛教資訊、文宣手冊都有了,如何能讓新手爸媽真的吸收進去,李嶸認為是現階段最大的問題:

「我在加拿大看到,媽媽出院時,醫院會贈送一些禮物,廠商就會將衛教資訊印在上面;衛教護理師也會到府確認環境、了解狀況。但台灣可以做到什麼程度、怎麼宣導,是接下來必須好好思考的。」

同樣深耕兒童議題多年的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也提到,要讓衛教資訊「深入人心」並不是做不到,而是政府要投入相對應的資源。「因為新冠肺炎,現在全台灣的人都知道『1922』是什麼,有大量的廣告、影片、廣播讓大家關注,不斷播送資訊,一定可以達到效果。」

而在實際執行部分,例如要怎麼餵奶、幫新生兒洗澡,新手爸媽多半也需要指導。新北市衛生局局長陳潤秋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新北市社會局其實有「育兒指導」的服務,只要父母致電社會局登記,指導員就會到家中確認環境、提供實作知識等,但許多家長並不知道有這項服務,需要加強宣導。

不只衛教,政策執法應同步跟上。李嶸在加拿大接受兩年兒科急診臨床研究員的訓練時,就發現當地對於保護幼兒的政策十分完善。以汽車安全座椅為例,台灣雖然自2020年起發布「小型車附載幼童安全乘坐實施及宣導辦法」,要求2歲以下孩童乘車應使用安置於車輛後座之攜帶式嬰兒床或後向幼童用座椅,並予以束縛或定位,但執法不易,至今不時傳出幼童沒有坐在安全座椅、不幸車禍身亡的意外。而在加拿大,當新生兒在醫院準備返家時,家長就得將安全座椅拿給護理師檢查,才可以開車返家,「我曾在加拿大急診時看到車禍的案例,受傷的家長直接把安全座椅拆下來走進急診,寶寶坐在裡面毫髮無傷!」

彭純芝也深有所感,她與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國健署、交通部6月時共同召開記者會,不斷宣導汽車安全座椅的必要性,她提到意外發生時,衝擊力道是嬰兒體重的30倍以上,如果僅靠家長環抱,寶寶很容易就飛出車外。「國外都是嚴格執法,像美國,不管是有什麼理由,有錢買車子,就一定要配置安全座椅;如果孩子哭鬧,就停在路邊安撫,因為生命安全還是最重要的。」

20多年了,李嶸因為單純喜歡小孩而投身急診,卻看了太多無辜離世的孩子,每次急救、每次憾事發生,都拴緊了他心中的結,自己也成了緊張的爸爸。如今他不斷參與CDR,希望真的能有一天,不再有孩子因為疏忽而離開。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