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健保
Fill 1
醫療健康
全台54間衛生所沒有專任醫師駐診,它們如何撐起在地公衛任務?
邁向超高齡社會,各地衛生所肩負更多高齡照護工作,但全台有54間衛生所沒有專任醫師駐診,且大多位於「非山非市」,要維持醫療門診得向市區醫院搬救兵,暴露出這些地區的醫療與公衛危機⋯⋯
2023.7.11
醫療
苗栗
彰化
政治政策
高齡老人
健保
公衛
南投
Fill 1
醫療健康
曾是聯合國認可的罕病人權大國,為何台灣今讓患者淪落健保邊緣人?
根據罕見疾病基金會統計,2013年二代健保後,罕藥通過健保給付的數量明顯逐年變少,不僅整體給付率從過去的86.8%下降到47.6%,今年直到第二季的新藥執行率僅0.016%。罕病家庭如同重回黑暗年代,斷藥、吶喊、無助、絕望⋯⋯
2022.10.24
醫療
人權
長照
社會福利
健保
NGO
罕見疾病
藥物
Fill 1
評論
【投書】由健保資料庫釋憲案判決,看台灣如何良善治理健康大數據
「大法官釋憲史上首次出現,今天在座的每一個人、每一位國民都已經是當事人的案件。」健保資料庫釋憲案結果出爐,對於個資隱私與數位治理的短/長期影響是什麼?我們如何打造數位信任的新時代?
2022.8.18
時事
司法
政治政策
大數據
開放資料
AI人工智慧
健保
資訊安全
歐盟
Fill 1
評論
【投書】隱私意識抬頭,國家強制徵集與利用健保資料,或將訴訟不斷
全民健保研究資料庫釋憲案即將宣判。國家強制徵集與利用國民健保資料的爭議何在?又可能引發哪些後續效應?中興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廖緯民投書分析。
2022.8.11
醫療
人權
時事
司法
憲法
開放資料
健保
公衛
Fill 1
評論
吳全峰/健保資料庫學術研究,民眾不能有選擇權嗎?釋憲案出爐前解析三大誤解
健保資料庫釋憲案解果即將出爐,但不管大法官最後見解如何,關於個資保護與學術研究之間的誤解,都需謹慎釐清,因為這不只關乎健保資料,更關乎未來台灣官方對資料隱私的保障思維。
2022.8.10
人權
時事
憲法
開放資料
健保
公衛
資訊安全
Fill 1
評論
黃韻如/從定點快篩統計看因應Omicron的整備:缺的不只社區醫療,還有先進的資訊化思維
公部門治理什麼時候才能朝向以「使用者為中心」(UI & UX)的思維邁進呢?Omicron疫情是一個及時的警示,讓我們必須從治理層面、醫療系統的建構以及公眾就醫行為的改變,來設計台灣要如何落實講了非常久的分級分流醫療。
2022.5.3
醫療
新加坡
科技
防災
COVID-19
健保
公衛
篩檢
Fill 1
醫療健康
7大解析檢視部桃院內感染關鍵時刻:若重來一次,台灣能做得更好嗎?
《報導者》採訪多名感染科專家,從病毒基因比對、分艙分流制度、環境清潔消毒、到匡列疫調邏輯,回推院內感染爆發的關鍵時刻,抽絲剝繭,重新檢視及釐清每一道關卡。
2021.2.8
醫療
政治政策
科學
防災
COVID-19
健保
公衛
照護
Fill 1
醫療健康
1%的奇蹟,要付出什麼代價?呼吸器決策資訊網,為拔不拔管的生命難題找答案
插管後有機會脫離呼吸器嗎?不同年齡、病況的機率一樣嗎?陳麗光團隊建置「台灣呼吸器決策資訊網」,以大數據提供醫病溝通具體依據,幫助病家理性決策。
2020.12.22
醫療
大數據
科學
長照
健保
照護
安寧療護
Fill 1
醫療健康
新藥、新科技進不了給付名單,指示藥卻違法給付25年──健保費調漲後,我們能買到更有價值的醫療嗎?
健保費率怎麼調,其實永遠追不上高齡化和新科技、新藥推陳出新的速度,關鍵應回歸「如何更有效支配總額」。我們發現,低價值醫療一年花的錢,可能比調漲的保費收入還多...
2020.12.2
醫療
時事
健保
公衛
Fill 1
評論
韓幸紋/漲費率後,健保財務還有什麼出路──「家戶所得制」行不行?
明年健保費不但漲定了,也不會是最後一次調漲,此刻是政府擬定更適合當代的健保制度時刻。學界、勞工界長年呼籲的「家戶所得制」與目前保費制度相較,有何優點?能執行嗎?
2020.11.29
時事
政治政策
財政
健保
1
2
3
4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