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共享經濟
Fill 1
環境.教育
沒有循環經濟,哪來淨零排放?產業減碳需要更完整政策
台積電在台灣陸續擴廠,帶來地方經濟發展的希望,卻也有龐大用電、碳排等成本隱憂,當全台灣碳排放高達57%來自工業部門,除了企業彼此聯盟研發提高效率、減少碳排的技術,政府也應有大局觀從消費型態等源頭思考產業結構調整。
2022.5.25
空氣汙染
產業
共享經濟
能源
經濟
氣候變遷
Fill 1
評論
【投書】平台外送員新制後職災風險更高,當國際規範保障日趨積極,勞動部能行動嗎?
外送平台3月片面修改新制、變相減薪,實務上,外送員變得必須接受更高工作強度或付出更多時間,職災風險升高。目前多國政府已頒布各勞動措施,積極回應平台與勞動者管理需求,台灣呢?
2021.5.12
血汗勞工
勞權
時事
共享經濟
職業災害
Fill 1
評論
張烽益/蔡英文勞動政策新挑戰──平衡世代與勞資需求、回應經濟參與的民主意識
勞工議題是關乎世代正義與經濟轉型的重要根基,蔡總統連任後,要面對「勞保年金財務改革」、「勞方彈性工時需求」、「低薪過勞的難解習題」、「單一多元工會體制的混亂」等四大挑戰。
2020.1.16
勞權
產業
共享經濟
政治政策
蔡英文
經濟
2020總統大選
工會
Fill 1
評論
【投書】廢扣點制、放寬準則,Foodpanda新契約能為外送員僱傭關係解套嗎?
2019年10月,多起外送員死亡車禍後,勞動部宣布當事人與平台為僱傭關係,但僅限於當事人,數萬名外送員未一體適用。12月,Foodpanda更新行為準則,重新強化承攬關係。這3份新約,能讓外送員困境解套嗎?
2020.1.14
血汗勞工
勞權
產業
司法
共享經濟
Fill 1
政經.產業
【foodpanda、Uber Eats兩死事故】勞動部認定僱傭,外送員就此獲得保障?
foodpanda、Uber Eats外送員發生死亡事故後,勞動部迅速認定兩人與餐飲平台業者屬僱傭關係。外送員之死反映「零工經濟時代」什麼樣的社會需求與潛在危機?
2019.10.22
血汗勞工
勞權
司法
共享經濟
Fill 1
國際.兩岸
當「共享」的理想遇上「經濟」的現實:共享經濟平台Peerby的創業路
共享經濟的點子一開始都備受讚賞,但當它們消失的時候,卻沒有人留意。甚至沒有人去質疑為什麼這樣一個大家都喜歡、實用層面和社會層面都具有意義的點子,現在會轉變成純粹的資本主義。
2017.2.6
歐洲
UBER
共享經濟
Fill 1
國際.兩岸
要分享,也要公平:共享經濟的烏托邦?
面對Airbnb、Uber等平台被評論者形容以「目無法紀」的破壞性姿態進入市場,崇尚平等正義的歐盟各國政府,初始反應以遵照原有法規或有限度開放居多,但仍無法停息各界對於平台是否合法、公平運作的批評聲浪。
2017.2.3
歐洲
UBER
共享經濟
Fill 1
評論
【投書】「共享經濟」圖利誰?Uber事件背後的爭議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8月2日宣布將限期逼迫Uber(優步)撤資台灣,3日卻傳出將暫緩此計畫,並將研擬相關法規讓Uber合法上路。全球熱議共享經濟,面對Uber的新興經濟模式,政府、司機、民眾、Uber四方到底是誰圖利、誰受害?政府跟民眾該抱持什麼態度面對?
2016.8.10
時事
UBER
計程車
共享經濟
Fill 1
國際.兩岸
一場靜默的底層革命──親訪印度赤腳學院
印度的赤腳學院,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非政府組織之一,創辦人羅伊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世界百大影響人物,赤腳學院的意念便是來自聖雄甘地的赤腳精神,以非暴力手段對抗社會的黑暗,改革不公不義。
2016.1.14
印度
共享經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