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2050淨零論壇」系列報導2

沒有循環經濟,哪來淨零排放?產業減碳需要更完整政策
台積電12吋晶圓廠內部生產情況。(照片提供/台積電)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4月20日舉行的「台灣淨零,尋路共行」論壇中,最尖銳議題正是碳排貢獻高達全台57%的工業部門如何轉型?尤其,台積電擴廠帶來龐大用電需求,在資源有限情況下,目前碳排第一的石化產業是否要縮減?民間環團強調,工業部門減碳不只企業本身要減碳,也必須整體思考產業結構調整。

【邁向2050淨零論壇】系列報導

今年3月30日,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擬定台灣達到淨零碳排的重大戰略,並預計在2030年前投入9,000億元執行相關計畫。報告中,選定五大項目:運輸、建築、工業、電力以及「負碳技術」,分列減碳目標,牽涉之廣將會全方位地、把每個人捲入台灣未來30年的轉型工程。

4月20日,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等民間環團共同舉辦「台灣淨零,尋路共行:台灣如何邁向淨零排放」論壇,邀請學者專家與官方代表,共同開啟淨零路徑的公民社會對話。

論壇中針對國發會計畫盲點、淨零轉型挑戰以及未來勢必發生不同利益團體間的折衝對話框架,都有不少具體建議。《報導者》將以4篇系列文章,完整呈現當日論壇重點,為淨零歷史留下一份紀錄。

去年(2021)底,台灣晶圓產業龍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拍板在中油高雄煉油廠舊址設廠,高市府助攻下,相關環評在1.5個月內火速通關,預計最快2024年可開始量產。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指出,台積電的進駐有帶領高雄從重工業轉型為智慧聚落、循環經濟的正面意義,但是也帶來用電需求大增33.98億度與排碳增加147.69萬噸等壓力。雖說台積電是很有效率企業,近年來持續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密集度,但不可諱言,其增加的總量規模仍很龐大,甚至排擠其他企業與民間取得綠電的機會。

台積電一個人的武林?從台灣整體思考產業轉型與綠能技術共享
Fill 1
企業減碳、循環經濟、消費模式、產業減碳、政策、台積電
台積電位於中科的15廠外觀,該廠自建廠階段即導入多項節能、節水、減廢及廢棄物減量清潔生產措施。(照片提供/台積電)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認為,應先釐清台灣未來的戰略產業為何?若已決定是「護國神山」電子業,那在資源有限下,就該「以供定需」,思考碳排高居第一的石化業是否應當轉型、縮減甚至退場。日前,日本政府公布的「潔淨能源戰略階段性討論成果」中,就盤點各產業減碳難易與國際競爭,並提出產業界能源轉型路徑、具體的措施與相關成本,台灣應可借鏡。

林彥廷指出,台灣的石化企業雖陸續提出淨零轉型,但比起企業內部轉型,台灣更應該從源頭思考「乙烯
乙烯為合成塑膠、橡膠、纖維的原料
減量」更為重要。以台塑為例,去年雖已在股東會上宣布停止生產一次性塑膠民生用品,卻還沒有提及乙烯源頭減量。「比起高值化(提高附加價值),更應該思考他們的退場機制,」林彥廷說。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指出,過去討論產業轉型時忽略整體排碳總量的規模問題。我們需求的總產量一定要繼續成長嗎?還是有可能逐步縮減?以聯合國氣候變遷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提出的「不過度仰賴CCUS技術
即碳捕捉、封存與利用,英文全文為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低需求情境」來看,每年物質效率
指提供一單位產品/服務需使用的原物料比率
要進步4%,相應的,到2050年產量將縮減15%。

因此當產業要求政府給予資金補助、基礎建設、綠能供應等協助改善效率作減碳時,民間團體反而建議,要先面對物質效率進步與產量大幅削減的情境,回頭檢討產業結構,並面對環境責任與在地空汙改善,不能都等待未來由CCUS技術上路來解套排碳問題。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回應林彥廷「產業騰籠換鳥
指產業結構調整策略。中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時,經常使用此一詞彙。 「籠」是資源的一種形象化表達,「鳥」則是指產業。換言之,在資源有限情況下,淘汰舊產業,引進新產業。
」說,提醒目前已開始呈現台積電「一個人的武林」的產業失衡,並以荷蘭過去曾因過度仰賴北海石油產業,導致其他產業萎縮的「荷蘭病」教訓為例,指出均衡產業,甚至抑制過度發展的產業確有必要。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坦言,近年在國際情勢影響下,台灣半導體業受到全球仰賴、也已成吸取資源的漩渦,成長速度非常快,但他不認為這是未來長期現象。除了成長的邊際效應遞減外,全世界也不會讓半導體全押在台灣,這不只是環境問題,更牽涉到國際政治平衡,但國家的確要因應其造成的發展偏誤。目前半導體產業為了供應鏈要求,的確帶動了綠能、零廢棄等技術的成長,政府要思考怎麼將這些技術有效地運用在其他產業。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表示,台積電的確用了很多資源,但台積電自身也投入CCUS研發,已在中科成立了零廢棄中心,預計明年(2023)展開營運;科技業陸續投入產業鏈內的零廢棄與全循環的案例已經很多,減少排放同時也節約成本,環保署也鼓勵上下游產業整合進行循環,相關許可將由環保署整合核發。

從生活面檢討需求浪費,「循環經濟」減碳效益最高70%

蔡卉荀指出,目前的轉型策略仍著重部門內的技術改善與需求替代,但未積極連結社會圈,引導跨界合作發揮企業責任,例如企業大談循環經濟的同時,卻沒有實質向消費者提出創新的服務,取代過往必須自行擁有物品的慣行商業模式(如:共享汽車模式取代個人自行購車),便顯得他們心中的循環經濟仍與社會面的生活及社會轉型連結不明。

「沒有循環經濟,哪來淨零排放?」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惠琳指出,雖然排放效率提升、每單位碳排減少,但重工業的排放總數仍是提高,矛盾點在於多消費多製造的「線性經濟」思維,值得擔憂的是,若干產品在淨零壓力下進入汰換潮,若物質效率不變將另成問題,例如:太陽光電廢版與大量電子廢棄物待處理。

目前的淨零政策主要著重在生產過程中能資源使用的效率,但需求持續增加,碳排就很難減少,但新的循環變革是從生活端帶動生產端。以汽車為例,荷蘭2015年汽車銷售只有三分之一是賣給終端消費者、美國80%的電動車是租的,透過科技提供更多服務。

陳惠琳指出,若車子變成生產者的資產,企業會想要源頭設計車子好用,包括輕量化、延長生命週期、零件再使用再製造等策略,並搭配服務化。世界經濟論壇(WEF)預估,汽車業進行循環經濟,全球可減少70%的重工業碳排與70%的支出。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鋁、水泥、乙烯、鋼鐵是四大最難減碳的材料,要靠循環經濟才能有深度減碳效果,而食住行則能透過需求端減少浪費,進而有望達成40%至70%的減碳效益。

3月30日行政院提出淨零排放路徑,同日,歐盟「新循環經濟行動方案」提出產品設計的規則,尤其強調產品的耐用與可維修,陳惠琳強調,有業者觀望質疑循環經濟,擔憂會增加消費者支出而沒有市場,但從歐盟經驗來看,在2021年循環經濟反而幫消費者省下合計1,200億歐元(約新台幣3兆7,660億元)

曾文生表示,政府在「2050淨零碳排」路徑中,關於循環經濟與生活轉變的部分的確還不夠多。他認為,最大的關鍵在於所有權的重新分配會影響人類行為,引導新思維,推動更多創新的商業模式。

沈志修指出,COP26結論強調循環經濟、綠色經濟是淨零碳排的重要一環,從改變消費行為來帶動,因此修法中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也提到了明確標示碳排,引導消費者選擇低碳產品。他也提到地方政府在零碳行動中的角色,指出有135個國家承諾2050淨零碳排,但格拉斯哥、愛丁堡等城市更喊出提前2040就要淨零碳排,如碳費使用等地方功能將有發揮。

跨領域、大帶小整合,學者籲提出完整去碳化政策組合
Fill 1
企業減碳、循環經濟、消費模式、產業減碳、政策
因應全球綠能減碳趨勢,未來10年內是台灣石化、鋼鐵、水泥等高耗能產業轉型關鍵。圖為高雄水泥廠、煉油廠及大社工業區石化工廠。(攝影/林彥廷)
「2050就是明天!」

趙家緯指出,並不是距2050年還有30年可以慢慢來,對產業來說2050年就是明天,因為現在10年內非常關鍵,所做的決定牽涉到未來。不僅國際能源署 (IEA)路徑上,各種創新製程要在2030年前上線,台灣石化、鋼鐵、水泥等高耗能產業的設備也大約在2035年左右汰換,產業進入再投資週期。

美國、英國、歐洲對工業去碳化提出完整政策組合,趙家緯建議,台灣也應該從上中下游全面規劃互相搭配,不單只是產業部門的責任,包括上游對綠能、氫能的發展與基礎建設規劃;中游引導氣候友善的製程,例如製程標準、降低研發風險等;下游則是氣候友善的終端產品,例如碳費、碳足跡規範、再利用目標與公共採購要求等。

趙家緯提醒,在COP26後,國際工業進入新的去碳原物料競爭時代,美國在今年2月提出了工業去碳化政策,包括百億美元投資氫能、CCUS的推動指引等,更有政府基礎建設的公共採購都要採用低碳水泥、鋼鐵,並納入了美歐鋼鋁關稅協定等,更強調不是只有工業相關部門要參與,而是跨領域的旗艦計畫。而在更早之前,英國也已這麼作。

台灣在工業轉型政策組合上,趙家緯建議應增加「2030物質效率提升40%」、「2035零碳製程50%」、「2040主要耗電產業RE100」等關鍵里程碑。他解釋,國發會日前通過環保署提出的「減量回收及資源循環推動計畫」,目標是2027年時物質效率要提升至目前的30%,按此進步幅度,2030年達40%是有可能的,未來才能落實原物料需求負成長的目標;「2035年零碳製程50%」則是與產業汰換週期一致,RE100目標原本定在2050年落實,但目前國際已訂出2040年全球電力系統淨零的目標,因此預估RE100的履行不可能等到2050年,必須提前因應。此外,台灣經濟部科學園區內的用電大戶(契約容量800kw以上)節電率已達1.7%,因此原本要求用電大戶每年節能1%目標應該升級為2%。這對預備2030年的加嚴會很有幫助。

曾文生表示,值得重視的是,全世界在疫情中對減碳有很大的共識,面臨一致的競爭條件,企業就要真實面對的問題,無從逃避。若全球共識維持到2030年企業都已投資,未來就難再反悔。曾文生指出,過往價格是企業決策關鍵,但未來排碳才是,因此可預估未來高耗能產業要新增投資都會很困難,除非製程有所突破。台灣前幾大高耗能皆國營企業,都已把碳排放在最前,也討論循環再利用。

以鋼鐵業為例,將氧化鐵煉成鋼是最耗能製程,因此全球鋼鐵高爐選址將有調整,再者,加強「都市礦山」
最早由日本東北大學選礦製煉研究所的南條道夫教授於1980年提出的概念,指以回收角度,將都市大量的電器廢棄物看成一座礦山。
概念、做好有效回收就變得很重要,且設計鋼鐵製品避免生鏽也成新的課題。石化業也是,中油公司已認識到「石油未來不能是燃料而要是材料」,尋求新的市場才能永續存活下去。

蕭代基則建議,運用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斯壯 (Elinor Ostrom)所提出的「多中心治理模式(Polycentric)」,透過「以大帶小」,上中下游企業組成聯盟的中、小型規模治理單元,進行有效的合作與相互監督。目前包括石油公司BP的藍氫減碳技術開發、加拿大油沙聯盟的Net Zero Alliance等已經展開,台灣的台積電、中油、台塑等龍頭企業也紛紛組成聯盟,一起研發、一起作減碳工作也共享成果,期待有更多台灣大企業響應展開聯盟減碳工作。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