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空氣汙染
Fill 1
評論
他們在廢棄物裡迎接節氣和慶典:家住垃圾山,肺裡也隆起了山
雷恩在迪歐納山區陰影中開設心臟科診所時,候診室擠滿了罹患氣喘的兒童,他懷疑他們的肺部充滿了他醒來時看見從附近垃圾山升起的煙霧。當人家問起身陷在垃圾山區致命的氣味中是什麼感覺時,海德.阿里挺起瘦骨嶙峋的胸膛:我有什麼問題嗎?
2023.5.5
血汗勞工
空氣汙染
印度
書摘
公衛
廢棄物
Fill 1
評論
【投書】讓公正轉型在台灣實現──台灣淨零關鍵戰略評析
在淨零目標下採取各種大規模轉變的同時,要如何將社會經濟衝擊最小化,甚至透過氣候行動扶持既有的弱勢族群、縮小社會不平等,是國家能否落實淨零目標的關鍵。
2023.5.3
環境
勞權
空氣汙染
產業
能源
政治政策
漁業
經濟
氣候變遷
Fill 1
評論
習近平時代下的「幸福城市」:跳出主旋律之外的成都《洞洞舞廳》
在中國當局對新冠疫情的「歸零」策略和對洞洞舞廳不斷「整改」下,成都的洞洞舞廳現在該還有4、50家,很難得了。所以,我把成都稱為砂舞之都,比起官方宣傳的什麼國際美食之都、音樂之都,這更有意思⋯⋯
2022.8.4
中國
空氣汙染
產業
社會觀察
書摘
COVID-19
親密關係
Fill 1
環境永續
沒有循環經濟,哪來淨零排放?產業減碳需要更完整政策
台積電在台灣陸續擴廠,帶來地方經濟發展的希望,卻也有龐大用電、碳排等成本隱憂,當全台灣碳排放高達57%來自工業部門,除了企業彼此聯盟研發提高效率、減少碳排的技術,政府也應有大局觀從消費型態等源頭思考產業結構調整。
2022.5.25
空氣汙染
產業
共享經濟
能源
經濟
氣候變遷
Fill 1
評論
【投書】歐洲核電爭議給台灣的啟示:為什麼國際金融機構與開發銀行拒絕投資核電?
12月9日,備受全球金融界關注的《歐盟分類氣候授權法》通過,但針對「核電」是否納入,在利益團體施壓與內部意見分歧下仍未有定案。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以金錢與時間成本觀點,認為核電在全球投資市場已邊緣化。
2021.12.15
環境
空氣汙染
時事
能源
核電
氣候變遷
投資
Fill 1
Podcast
藻礁、核四同意不同意?公投前的一場小型民主實驗feat.願意傾聽不同意見的首投族
本集,我們節錄2位首投族的聲音,他們分別在這場民主實驗中聽見什麼、做出什麼抉擇?其中一位同學給了我們很重要的提醒——傾聽彼此的想法,或許會找到更多可能。
2021.12.15
空氣汙染
政府國會
能源
政治政策
核電
公投
氣候變遷
藻礁
Fill 1
影像
許震唐/塵世:周而復始的漫漫煙塵
空氣中的漫漫煙塵,是台灣西半部居民在秋冬的日常。過去以攝影集《南風》關注六輕對彰化台西村影響的許震唐,將鏡頭轉向台中火力發電廠的煙囪、土地、海洋、生態與能源、鄰避設施間的映照。
2021.12.11
環境
台中
空氣汙染
能源
在地傳真
海洋
攝影
Fill 1
環境永續
首投族如何看兩項能源公投?一場年輕世代審議式民主的思辨
政大創新民主中心與《報導者》邀請8位大學生首投族,針對攸關能源轉型的核四和藻礁兩題,進行焦點團體和模擬投票。不論最後意向是否改變,大家都肯定這場討論對了解不同立場相當有幫助,並感受到什麼是「民主對話」。
2021.11.29
環境
空氣汙染
政府國會
能源
政治政策
核電
公投
氣候變遷
藻礁
Fill 1
評論
【投書】三接遷離大潭藻礁公投,地球公民基金會的觀點和建議
社會運動的目標是為了促成正面改變,而不是為了輸贏。地球公民基金會建議對三接遷離大潭藻礁海岸與海域公投案投「不同意」,也籲請尊重決定投下同意票的選民。本投書從幾個觀點,提供公眾參考。
2021.11.28
環境
空氣汙染
時事
能源
民進黨
公投
NGO
藻礁
Fill 1
評論
趙家緯/格拉斯哥氣候峰會紀事:COP26對台灣帶來什麼啟示?
數天前落幕的COP26協議成為全球焦點,這對台灣政策與產業會有什麼影響?作者認為,其一影響是會創造低碳原物料、貨運、航運的嶄新市場,台灣業者應轉型跟上。另外,力爭獨立的蘇格蘭於COP26採取的參與策略,也值得台灣在氣候變遷的國際合作上學習...
2021.11.18
環境
空氣汙染
時事
能源
國際關係
氣候變遷
1
2
3
4
5
6
7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