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l Story【S4EP100】

離不開,只能忍?走進緊鄰空汙違規工廠的國中小,看見一群被迫與「髒鄰居」生活之苦學童
(攝影/黃世澤)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2023年,《報導者》執行長何榮幸赴屏東縣獅子國中演講,得知鄰近校園的瀝青廠不時散發出惡臭,師生困擾十多年至今無法獲得緩解,學童只能在瀰漫著苯、戴奧辛、重金屬等的空氣中生活。諷刺的是,因為異味及揮發性有機物未列在空氣品質監測之列,所以校園附近的空氣指標經常在良好等級。 事實上,深入調查後才發現,原來台灣與固定汙染源為鄰的校園不少,獅子國中的情況不是個案!《報導者》記者透過公開資料發現,全台141間國小、31間國中周圍500公尺內曾有因空汙而受到裁罰的違規工廠,其中有28間的學校周圍,甚至有2間以上。產業發展產生的異味,為何是由學童承擔? 環境部強調,台灣空氣正在變好,但這並非受空汙所苦的校園師生真實感受。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敏玲直指,空汙監測技術有其侷限性,需要「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人一起監督!《報導者》記者文臨感嘆,有能力的家長積極幫孩子遷戶籍轉校,在緊臨汙染源學校就讀的孩子多半來自弱勢家庭,空汙問題讓弱勢的人更弱勢。 (來賓|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敏玲、《報導者》環境記者孫文臨;製作團隊|方德琳、詹婉如、林彥伶;攝影|黃世澤)

訂閱The Real Story

感謝您的收聽!邀請您透過Apple Podcast、Spotify或其他收聽平台免費訂閱《The Real Story》,及早接收更新通知,節目資訊不漏接!

深度求真 眾聲同行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今年是《報導者》成立十週年,請支持我們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度過下一個十年的挑戰。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們十歲了!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

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報導者十歲了!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