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VR
Fill 1
文化.藝術
我先走了,你可以好好地活著──陳芯宜用VR跨越死亡撫慰生者
人在面對死亡時的無能與無力,即使重來一次依舊不會有答案。9月甫抱回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的導演陳芯宜,在她兩部VR作品中透過溫暖的結局,期望讓觀眾終究可以試著放下,也希望自己可以放下。
2022.10.18
導演
紀錄片
白色恐怖
電影
科技
人物專訪
藝術
VR
舞蹈
Fill 1
文化.藝術
【藝術的無影手系列2】用VR穿越古今藝術──走入流動的郭熙《早春圖》、蘇軾《寒食帖》之間
相較傳統博物館或美術館的畫作展覽,VR等新媒體藝術帶來的沉浸式體驗,讓藝術走出高牆,步入人間。VR藝術家如何與VR科技團隊合作?
2020.1.26
科技
藝術
文化
VR
Fill 1
影像
沈柏逸/內在體驗的南方──《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畫
近年來,台灣東南部的藝術能量正不斷積累。我們如何想像南方?我們又要如何重新認知藝術的可能?
2018.6.23
台東
攝影論壇
藝術
VR
Fill 1
評論
許詩愷/精靈寶可夢紅了,任天堂的職人精神還在嗎?
任天堂在1889年開始生產紙牌遊戲,直到1969年才跨足電子產業,而他們對擴增實境等技術感興趣不是新鮮事。早在1983年開發紅白機前,任天堂就設計了日後在大型電玩店成為標準配備的光線槍;90年代的「超級任天堂」主機上,他們甚至推出衛星訊號接收器,號稱用戶可從宇宙下載遊戲,與其他玩家競爭排行。
2016.8.12
時事
日本
遊戲
VR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