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寶可夢
Fill 1
評論
黃厚銘/從Pokemon GO管窺台灣遊戲產業的機會與困境
9月初,高雄捷運公司就推出號稱是寶可夢高捷版的收藏「高捷少女」擴增實境app,完成任務後可以獲得限量版的立體3D高捷少女一卡通。但這是不是台灣發展自己寶可夢的開端?
2016.9.26
寶可夢
遊戲
VR
Fill 1
影像
張良一/玩家之夜
我站在他們的右後方、坐在他們的左右兩邊、甚至就在他們正前方不到一公尺的距離,看著他們用力擲球,看著他們突然在我的兩旁快跑向前,但我覺得我好像電影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片中那些天使,和他們處在異次元空間,他們看不見我,聽不到我的快門聲......
2016.8.23
寶可夢
遊戲
在地傳真
Fill 1
評論
黃厚銘/Pokémon GO的遊戲機制與文化──一個思考新興科技風險的起點
身為《Pokémon GO》的前身,《Ingress》之玩家與研究者,希望就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遊戲的特質,以及藉由《Pokémon GO》與Ingress的比較,幫助社會大眾初步了解此一現象的成因。
2016.8.22
寶可夢
遊戲
VR
Fill 1
評論
米果/作為Pokémon Go的旁觀者
Pokemon Go開放下載之後,我的親友圈子漸漸分裂成兩個區塊,一是恐懼排斥,一是瘋狂抓寶。
2016.8.19
時事
寶可夢
遊戲
Fill 1
評論
【投書】Pokémon現象:大人們,其實你可以更懂孩子
各位大人們,你們聽過任天堂三本柱嗎?超級瑪莉、薩爾達與寶可夢,是我們玩家們數十年來如一日的浪漫!現在大家口中的寶可夢,以前曾經叫口袋怪獸、神奇寶貝,最近才被任天堂官方正式定名(對了,《Pokémon GO》不是任天堂作的遊戲,他們只是擁有這些怪獸的版權而已)。
2016.8.16
教育
寶可夢
遊戲
1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