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攝影論壇
Fill 1
影像
曹良賓/為何我們需要公共的攝影圖書館?邁向第7年,Lightbox的影像平權之路
成立滿6年的「Lightbox 攝影圖書室」,是一個由民間自主發起、為所有人開放、非營利的攝影專門圖書館。Lightbox以公共性為考量,從圖書分類、講座分享到攝影社群的時事論壇,如何一步步建立台灣的「攝影文化」,又如何想像台灣未來的攝影生態?
2022.5.16
攝影論壇
文化
攝影
Fill 1
影像
當代攝影書十二講──第九講:類型|虛構(Fiction)
紀實的影像如何與虛構作品呼應?本集影像講堂分享這類「半虛構」的攝影書,看他們如何立基於真實的事件上,填加創作者的想法?或從虛構的文本進行「考古」紀錄?
2022.4.23
攝影論壇
書評
攝影
Fill 1
影像
汪正翔/看台灣之前我們看到了什麼?──評《台灣的模樣》展覽
《台灣的模樣》攝影展展出台灣田園風景、民俗慶典、純樸的人民與各種歷史事件,這是我們心中真實的台灣嗎?或者只是帶著既定印象呈現的台灣呢?
2021.12.18
攝影論壇
攝影
Fill 1
影像
康瓊之/「Free to All」,從民間長出來的公共攝影圖書室Lightbox
「Lightbox之所以能夠存活到第五年,關鍵就在於社群,」從老公寓3樓起步,這座從民間長出來的攝影圖書室與線下社群,如何走出同溫層,讓一步步打造出開放性的影像公共空間?
2021.7.31
群眾募資
攝影論壇
閱讀
文化
攝影
台北
Fill 1
影像
2021年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獎作品
2021年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名單公布,《報導者》除刊登作品,並訪問評審團主席林樂群對於台灣新聞影像的觀察與期許:「在這個影像無所不在的時代,單純記錄人與事已經不夠。」
2021.5.24
在地傳真
攝影論壇
攝影
Fill 1
影像
朱峯誼/我們從未「從未現代過」:評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下)
透過建築、藝術、攝影結合,2020台北雙年展試圖將拉圖的哲學理論重新架構,策展人如何以作品演示?展覽又有什麼不足與遺憾?星球流轉間,提供我等哪些視角體會?
2021.3.20
攝影論壇
藝術
台北
Fill 1
影像
張美陵/「紀錄性」、「藝術性」、「觀念性」之間:謎團的視覺難題
攝影的「紀錄性」與「藝術性」是絕對二分的嗎?張美陵從國際攝影大師的嘗試與2020年《時代》雜誌百大新聞攝影選為例,指出台灣攝影界「讓影像說話」的作法可能陷入什麼誤區。
2021.2.6
攝影論壇
藝術
攝影
Fill 1
影像
當代攝影書十二講──第⼀講:類型|變更(Altered)
攝影書不只是照片的擺放,而是一種獨立的創作媒材,本集從挪用「毛語錄」與「聖經」兩本經典書的符號、加入影像的PhotoBook,說明攝影書的變更(Altered)創作。
2021.1.30
攝影論壇
書評
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Fill 1
影像
汪正翔/薇薇安・邁爾真的很奇特嗎?
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被認為是美國當代最重要的街拍攝影師之一,本業為保母的她利用業餘時間拍照,去世後底片曝光、引起旋風。也引發了攝影評論者汪正翔的討論:何謂「攝影專業」的本質?
2020.7.11
美國
攝影論壇
藝術
攝影
Fill 1
影像
張美陵/攝影比賽的「公共利益」以及參賽者的「社會責任」
很多攝影者感慨攝影比賽諸多問題,但極少從「公共性」的角度談論。很少社會大眾意識到攝影比賽的公共性質,而被誤解只是少數人獲利的遊戲,認真創作者反而難獲取資源精進,當倫理被忽視,對攝影未來產生什麼影響?
2020.6.13
攝影論壇
藝術
社會觀察
1
2
3
4
5
6
7
8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