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深入鄰里,堅守保密口碑與中立身分

獨家專訪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神預測」台灣選舉背後的科學與田野觀察
曾多次「神準」預測台灣選舉結果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在專訪中談他研究台灣選舉政治的起點、近年觀察,以及掌握台灣選情的關鍵方法論。(攝影/楊子磊)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今年(2024)66歲的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榮譽教授小笠原欣幸研究台灣選舉30年,見證8次台灣總統大選,訪台超過150次,曾多次精準預測台灣總統大選結果而被稱為「選舉之神」。低調的小笠原欣幸接受《報導者》獨家專訪,我們看到這位日籍台灣研究者對台灣所下的功夫──從北到南的田野經驗,細緻到鄰里等級的地方訪談,深入雲林地方派系理解地方複雜的人際投票行為;他的保密口碑也讓不少候選人願意對他敞開心扉,讓他得以更全面預測結果。

作為一位外來研究者,他是怎麼扎根台灣政治研究30年,他的方法論是什麼?而他認為新政府最大的挑戰,以及對兩岸局勢分析又是什麼?

2024年1月9日,人在日本東京的小笠原欣幸對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做出最後預測,並在隔天發送給10位學者見證──在他的預估模型中,民進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得票率42.1%、國民黨侯友宜趙少康34.9%、民眾黨柯文哲吳欣盈23.0%。

4天後,選舉結果正式揭曉,3組候選人實際得票率分別為賴蕭配40.1%、侯趙配33.5%、柯吳配26.5%。他再度成功預測選舉結果,最大誤差值是低估柯文哲得票率約3.5個百分點。

像這樣成功命中台灣選舉結果,已經是小笠原繼2016年、2020年以來的第三次。2016年時,小笠原針對蔡英文、朱立倫、宋楚瑜3組候選人進行預測,最終得票率最大誤差僅1個百分點
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小笠原欣幸預測蔡英文56%、朱立倫32%、宋楚瑜12%,實際結果分別為56%、31%、13%。
,「神準」之名不脛而走,立即吸引大量台灣民眾及媒體關注;2020年時,他預估蔡英文得票率57.7%,與最終結果57.1%僅差0.6%。

小笠原在Facebook上,詳細記錄著他勤跑萬人造勢場合,以及跟隨候選人掃街拜票的行程。他的發文常以日文、中文雙語並陳,台日民眾、政治人物、學界教授,時常在貼文下留言互動。儘管Facebook上有超過19,000名粉絲追蹤,在台灣具相當知名度,個人的動見觀瞻經常被媒體轉載報導,他卻總婉拒台灣媒體直接採訪。

保持低調與距離,或許與他與日俱增的影響力有關。2022年選舉,他在選前一個月發表對22縣市長選舉結果的預測,Facebook上超過1,400次分享,不過也湧入不同意見民眾、批評其「不準確」;結果顯示,除了金門縣外,其餘21縣市皆精準命中。

30年來台150次,研究台灣選舉的起點來自「天真想像」

66歲的小笠原,出現時總是一身西裝、襯衫、領帶,挺直身子,手上一只用了許久的古銅色手提皮件,裡頭的電腦有他研究台灣30年累積的所有資料。

小笠原對台灣的研究,並不是從碩博士開始就決定的主題,而是在1994年,他35歲那年,出現巨大的轉換。

1994年,35歲的小笠原首次來台,在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擔任1年客座研究員。他遇上了台北市長直接民選,也是台灣政治發展風起雲湧的一年。

當年,台北市長不再「官派
1951年開始,台北市市長由市民直接選舉產生;1967年升格院轄市後,市長改由總統派任;1994年再改制為直轄市,此後市長由市民直選。
」,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新黨趙少康、國民黨黃大洲形成三強鼎立的局面
最終由陳水扁以43.67%得票率當選,勝過新黨趙少康的30.17%、黃大洲的25.89%。
,最終演變為本省人與外省人的對抗。當時人們「熱烈」討論政治、甚至與周遭人們爭吵的情境,引起小笠原更大的研究興趣。
Fill 1
1994年,首次來台的小笠原,遇上由陳水扁、趙少康和黃大洲三強競逐的台北市長選舉,當年最終由陳水扁當選。(攝影/REUTERS/Bobby Yip/達志影像)
1994年,首次來台的小笠原,遇上由陳水扁、趙少康和黃大洲三強競逐的台北市長選舉,當年最終由陳水扁當選。(攝影/REUTERS/Bobby Yip/達志影像)

那之後,小笠原幾乎每年都來到台灣田野,特別是選舉年,他會反覆來台踏查,藉由學術研討會來台,或是自費來台訪談。他在日本教學之外的時間,有機會就到台灣,長則一個月,短則幾天。此次接受《報導者》專訪時,他第一次透露,30年來他來過台灣的次數已高達150次,而近年的頻率不斷在增加。

但小笠原不是一開始就選擇台灣選舉政治作為研究主題,而是經歷過一次重大學術生涯的冒險。

1986年,小笠原28歲,取得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博士班期間赴英國留學3年
小笠原曾在英國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英國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 at Canterbury)政治系留學。
,研究聚焦「英國政治」。返回日本的小笠原,1991年任教於東京外國語大學,研究英國、法國、德國的比較政治學。當時,學校裡有一半學生開始學習中文、韓文等亞洲語言,台灣與韓國正值民主化歷程,成為許多國際政治學者關注焦點。小笠原也在這樣的背景下,萌生對台灣的研究興趣。

他甚至也有過一種天真的想像:

「如果我稍微了解台灣的話,可能透過台灣了解中國大陸、中國的政治。這個現在聽起來完全是天真、或完全是脫離現實,但是90年代時還是很多人相信,中國大陸也是會走向民主化的方向。」

研究重心轉向,小笠原毅然放棄原先的研究,認真學中文,專注台灣選舉與政治。

2019年,他出版《台灣總統選舉》
該書中文版2021年在台灣付梓。
一書,細數台灣1996年以來的總統選舉過程與結果。作為他研究台灣政治的集大成著作,該書也在日本獲得2020年「亞細亞太平洋賞」特別獎、「樫山純三賞」年度學術書獎。
堅持「保密口碑」,90年代開始深入研究地方派系

在日本,他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讀《聯合報》、《自由時報》,他看《TVBS》、《美麗島電子報》評論,甚至看國會的質詢內容,每天至少花6小時在吸收台灣相關的政治資訊。

開始做台灣選舉研究時,沒有知名度,沒人知道他的名,他的作法是直接「深入地方」,去到各地方各選區,進到候選人的服務處,訪問服務處工作者以及候選人。

「訪問候選人是非常重要的管道,直接面對與感受這個候選人,知道他有沒有魅力、候選人是什麼樣的、對別人什麼樣的態度。不是訪問台北的辦公室,一定是盡量訪問地方的服務處,這樣比較能感受到這個候選人在地方上的情況。」

或許是面對一位會說中文的外國人,小笠原說:「我的情況不一樣,因為第一個我是外國人,跟台灣內部的藍綠對決沒有關係。對候選人來說,如果是台灣的學者,一定看你是藍的綠的,或什麼立場,但對我沒有特別的警惕感。碰面開始聊聊,對方候選人也發現我比預期更了解地方的情況,就願意比較忠實把情況講給我聽。」經常採訪後,小笠原會去比對候選人接受他與台灣媒體訪問的發言,好多次發現受訪者提供的內容的確有所不同。

而他田野最深的第一站,是中台灣的雲林。「要了解那個國家的政治,就需要了解地方政治,」小笠原欣幸表示,討論台灣選舉時,離不開「地方派系
小笠原在其書中介紹,過去雲林縣長期由親國民黨的地方派系執政,1980年代有林派(林恆生)、許派(許文志),1990年再加上廖派(廖泉裕)、福派(廖福本)、張派(張榮味);民進黨則仰賴個人及地方政治家族成立的後援會,如廖大林派、林國華派、蘇洪月嬌派等。張榮味當選縣長後,其他派系實力減弱,2005年民進黨蘇治芬當選縣長後,民進黨展開優勢期(即2005至2014年的蘇治芬,與其繼任縣長李進勇)。
2018年,雲林縣再度由國民黨張麗善勝出。
」的討論。雲林縣作為台灣農業大縣,有濃厚地方派系傳統,但選戰競爭卻一直相當激烈,因此對於初入台灣選舉研究的小笠原,雲林縣的選舉生態與投票結構不僅特別具有代表性,也更能以此為認識起點,擴展對嘉義、彰化與台中地方派系政治的研究。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14
2001年,小笠原欣幸與前雲林縣縣長張榮味合影。(圖片提供/小笠原欣幸)

然而在小笠原剛開始「雲林田野」的1990年代末期, 台灣地方政治與選舉風氣卻相當「生猛」。當時不諳台語的小笠原透過友人牽線、用細緻到鄰里等級的地方訪談,一步一步認識台灣選舉各種光怪陸離的特殊生態。

小笠原向《報導者》解釋,台灣的投票所常以村里為單位,但是鄰近區域內,不同投票所的候選人得票率卻呈現巨大差異,這往往是地方派系透過農會、水利會、行政組織、家族人脈等「強力固票」所產生的現象。

小笠原發展出地方派系投票行為的方法論,他以測量數值離散程度的指標「標準差
如果標準差愈大,代表大部分數字和平均值之間的差異較大。
」來初步觀察哪些村里投開票所得票率異常高。例如,某立委候選人在各投開票所的得票率標準差如果很大,就代表他在各地的得票率差距甚大。鄰近的投開票所,因為產業結構和社會結構相近,合理預期得票率不會差太遠,但假如呈現截然不同的得票率分布,可能就隱含「強力人為力量」的介入。
他進一步輔以直方圖
一種用於觀察數據「分布」情況的圖表形式。
觀察這些票所對總票數的影響,他把候選人在各投票所的得票率切為100等分(也就是0%以上未滿1%、1%以上未滿2%⋯⋯)作為X軸,Y軸則是該候選人在該得票率區間的所有票所總票數,如此便能從視覺上看到哪一等分的得票率得到最多選票,如果有觀察到偏離「常態分布」的直柱,可能就是有人為力量介入之處。不過這樣的方法仍要搭配實地田野調查,微觀理解個案,他曾以此方法回頭分析疑似「賄選買票」在90年代地方選舉的操作效果。

但為什麼這些地方人士,會願意和小笠原這一個日本來的外國學者分享「買票影響」這種高度敏感的爭議經驗?其中最關鍵的原因,除了頻繁蹲點的互信累積,更與小笠原在研究台灣30年來堅持的「保密口碑」有關。

以買票模式為例,小笠原願意作為公開研究的案例資料僅限於90年代,「是因當事人都已不在人世,我才能在研究裡公開這些『歷史經驗』。」小笠原強調,自己是一個選舉研究者,也是一個外國人,所以在深入理解台灣選舉生態的過程裡,他非常堅持地守著某些底線──像是保密、不介入、接觸候選人但不能影響選舉──才能確保自己的選舉研究是可信、中立、不會回過頭來成為影響台灣選民投票行為的工具。

不顯露情緒,把身體與思想落在中立的狀態
Fill 1
多年來穿梭台灣選舉祭典的小笠原,永遠表現得冷靜和自持,嚴謹把關自身研究者的角色與分際。(攝影/楊子磊)
多年來穿梭台灣選舉祭典的小笠原,永遠表現得冷靜和自持,嚴謹把關自身研究者的角色與分際。(攝影/楊子磊)

研究當代民主政治這個充滿認同與情感衝突的主題,又遇上了對選舉相當激情的台灣,小笠原說:政治有「政(まつりごと)」這個詞,日文讀音也有「祭典」的意思。

他曾比喻,選舉正好展現出如同盛大節日般的景象:如果扛神轎的人多,觀看者也就多,加入隊伍的人也會愈來愈多。扛神轎的人往往懷抱著一種優越感,認為自己的神轎比對手更為堂皇,並且批評對手的神轎;被批評的一方會感到自己的團體被侮辱,敵意增加,互相指責的情況逐步升級。當負面競選出現,觀眾也被情緒牽動,愈來愈多人又加入扛轎隊伍。

見證過民選市長、政黨輪替、白色力量的崛起,台灣的政治從來不欠缺激情的元素,但小笠原卻永遠表現出冷靜和自持的一面。多年來穿梭選舉祭典的他,不為人抬轎,嚴謹把關自身角色、分際與影響力。

一位觀察小笠原多年的學者私下表示,台灣學者容易有黨派性或是被貼上黨派標籤,但小笠原是很有意識地保持中立,「他不介入到什麼程度?像他訪談各人物,都拍照片,但他刻意不偏不倚,不管跟藍的或綠的陣營,他不會顯露出情緒,少有笑容,就是刻意要保持他的中立,把自己的身體與思想,落實在一個中立的狀態,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

小笠原的嚴謹也呈現在與《報導者》專訪過程中長達數個月的互動。今年總統大選前的採訪邀約,他當時忙於分析選舉資料而不便受訪;待選舉熱潮消退,他也證實了自己的預測結果後,我們再度邀約下,他才受訪。問起接受我們專訪的原因,他說有看過《報導者》的深度報導以及別人推薦而接受專訪。

受訪時,當請教到兩岸關係、藍綠白政黨各自與他訪談的細節,或是關於他個人主觀的評價時,他回覆:「我知道,我知道你們要問什麼,但我不能說,不方便說。」他內心有自己的價值判斷,但不想當一位介入型的社會科學家,總是經過很多思考才發言。他的作風有點像是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說的,維持價值中立(value-free)的研究者。「我的立場是不介入台灣的內部政治,我從外部觀察、分析,跟其他學者分享,這個是我的角色,」小笠原說。

學術之路一開始走得並不順遂,有日本同業形容他是「大器晚成」,他中途研究的轉向,卻讓他比別人耐得住寂寞,更為專注,同時也花了大把時間在田野,為台灣研究打地基。他不僅詳盡盤點歷年、各選區、各個鄉鎮候選人得票率資料,更對台灣各家民調如數家珍,也勤於第一線訪談掌握脈動。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介民高度評價小笠原的用功程度:

「他很努力解析政治實務跟選舉制度,在台灣到處做田野,有點像在做民族誌,很草根派。他會對每個鄉鎮,列出每一年每個黨在每個鄉鎮的票數,從草根的得票數和歷年的研究去累積,預測方向。這是台灣學者都不易做到的細緻程度。」

吳介民認為小笠原給了台灣學者很多啟發,其研究對政治工作者或政黨也很有參考價值。

小笠原如何精準預測台灣大選結果?

小笠原解釋,他的預測方法可以回溯至2012年,自該年開始,台灣總統大選與立法委員選舉不再分開舉辦(2008年,立委選舉為1月舉辦,總統大選則於3月進行),而是同一天登場。

小笠原認為立委選舉與總統選舉高度連動,若在同一天舉行,透過總統、區域立委、政黨3張選票,就能釐清選民分裂投票行為及投票光譜。只要基於歷史投票數據,便能理解各選區的投票行為及選票流動狀況;加上民調資料及實地訪問、了解選情後,便可進一步推估3種選票的得票率。

他指出「最大的因素就是分裂投票」。以2016年大選為例,當年總統選舉國民黨朱立倫敗給民進黨蔡英文,立委選舉也是大敗;不過台中第八選區的江啟臣,其票數比該選區投給朱立倫的票數還高,民進黨候選人謝志忠的票數則比該選區投給蔡英文的票少,這就是所謂分裂投票。

「從過去的經驗對照這次分裂投票的程度,是這樣來做總統選舉的預估。所以最基本的,如果(立委)選區的選情判斷錯誤,其實我的模式是沒有用的。」小笠原訪問大量的立法委員候選人,能更準確推估整體選情。

今年柯文哲崛起,對小笠原模式預估也造成挑戰。過往的預估模式只關注兩個政黨、兩個候選人,不過今年民眾黨在73個立委區域選區僅提名10位候選人,在政黨不平衡的情況下,預測票數也會受到影響。

雖然預測精準成為台灣民眾津津樂道的議題,不過小笠原曾透露,選舉預測其實是了解台灣選舉過程中的「副產品」,他真正的目標是將候選人得票率的誤差控制在2、3個百分點之內。

從統獨光譜中間的「台灣認同」解讀台灣選舉

從一開始做台灣研究的無人聞問,到近年「神預測」結果後的被關注,小笠原說:「對我來說,30年來人生最高的關注程度,我自己感受到了。」他表示,這次選舉他強烈感受到台灣國際地位的變化,有愈來愈多人對台灣政治脈絡表達好奇及重視。過去一年,他受日本《東洋經濟》雜誌之邀,陸續發表台灣選舉系列文章,意外創造高點閱率;1月13日選舉開票當晚,他人在台北接受《NHK》訪問、分析台灣選舉結果,被更多日人認識。

許多外國觀點論述台灣時,時常陷入傳統藍綠統獨對決的視角和框架,不易細緻區別影響台灣選舉的內在及外在元素。小笠原則認為,研究台灣選舉非常關鍵的環節便在於「台灣認同的成長與爭奪」──這也是他為自身著作所下的副標題註腳,他不斷記錄台灣認同在各時期的展現。

Fill 1
李登輝在任總統期間採「中華民國台灣化」路線,逐漸將「台灣認同」概念引導為主流民意。(攝影/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Chip Hires)
李登輝在任總統期間採「中華民國台灣化」路線,逐漸將「台灣認同」概念引導為主流民意。(攝影/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Chip Hires)

他將「民眾對台灣前途的主張」分為「台灣民族主義」(獨立)、「台灣認同」(維持現狀)、「中國民族主義」(統一)3種意識形態。其中,台灣認同重視台灣的主體性,但在國家性質上支持民主化及台灣化的中華民國,屬於一種溫和派中間路線,接納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現狀。

不過上述意識形態與「民眾自我認同」仍有差異。自我認同指的是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或「中國人」。小笠原指出,對於台灣前途屬於「台灣認同」者,在自我認同方面可能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或「都是」。

「台灣民族主義」與「台灣認同」之間存在差異,他們雖然同樣具備愛台灣的特性,但前者其更強調建國思想,雖有擴大趨勢,但目前並非過半民意的意見。小笠原以訪談經驗指出:

「中間的意思是比較透明、沒有顏色,我在很多地方訪問一般民眾,發現中間選民對台灣的愛、對台灣的感情非常濃厚,只是面臨最極端情況(指為了國家或國名,願意犧牲生命)的態度不一樣而已。」
用「台灣認同」為框架分析台灣選舉結果,小笠原曾總結道,不管試圖將台灣推向統一或獨立的方向,反對勢力都必定是壓倒性多數
小笠原根據《聯合報》民調資料進行分析,以2010年至2019時年平均值來看,反對中國民族主義者(即其他兩類之和)達78.7%,反對台灣民族主義者達65%。
;在「台灣認同」選票爭奪戰中獲勝的一方,必定就是最終當選的一方。真正決定民進黨當選與否的要素,其實不是民眾對獨立的支持率,而是民進黨在維持現狀內的支持率。

1996年台灣舉辦總統直選,是台灣認同的起點,也是台灣認同能興盛的最重要原因──雖然國名和《憲法》沒有改變,但政治權力已經靜靜地台灣化。小笠原認為,當年人們往往聚焦民主化、權力鬥爭等議題,很少人意識到總統直選成為台灣自我防衛的武器。

但他也分析,剛結束2024年總統大選的台灣人,目前認同結構基本上沒有改變,對於統一的拒絕態度也未改變。過去,台灣認同意識比較模糊、薄弱的人,可能會基於議題(如太陽花香港反送中)支持民進黨;不過此次選舉柯文哲主張超越藍綠對決,亦對統獨議題保持距離、主張保持現狀,這使得4年前投給蔡英文的族群,這次有部分選票流向柯文哲(而未投給賴清德)

2024年,在他研究台灣30年的當下,他也判斷台灣目前政治結構可能處在往三黨制過渡的邊緣。

日本台灣學從邊緣破繭,同行相互砥勵

小笠原對台灣選舉研究的長期耕耘,也讓他的影響從台灣漸漸外擴至中國和日本。

過去,他曾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廈門大學等地學者交流,不過他最後一次前往中國已經是2018年的事。

2019年夏天,日本北海道大學一位學者應北京中國社科院邀請赴中,不料卻在飯店中遭拘留,在各方施壓下,該位學者兩個月後才終於返抵日本。這起事件使得小笠原及日本研究中國政治、外交、歷史的學者,對赴中、赴港感到疑慮,學術交流因此減少。而他自己也因為安全顧慮,不使用微信、TikTok等中國社群軟體。

他回憶,在胡錦濤時代、習近平上台的前五年,當時學者之間仍有較多討論空間,不過後來學者見解變得相當一致,呼應國台辦官方立場。

交流的中斷是否影響北京當局對政治情勢的判斷?小笠原說,2024年交流已經趨少,自己並無法判斷北京是否掌握真實民意;不過他以2020年大選來看,當時許多中國學者是看好韓國瑜可能勝選。

至於在日本,當代台灣政治過往是冷門的學問,直到知台學者若林正丈
前東京大學教授、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講座教授。
在1998年成立日本台灣學會後,開始匯集學者研究台灣;小笠原、專攻中國研究的松田康博都是該學會一分子。小笠原便經常跟著學會訪問台灣總統、重要幕僚、政黨辦公室,由此了解台灣政治情勢。

他做選舉研究到位後,他的前輩若林老師一直鼓勵他寫一本書。2019年,他出版《台灣總統選舉》一書,這是本系統性探討台灣歷屆總統選舉的研究專書,細數台灣1996年以來的總統選舉過程與結果。他在書序中提及,「期待在日本,能夠有更多人關注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他更希望中國的讀者有機會一讀中文版,「若能讓中國的民眾藉此了解台灣的政治發展及民主政治的歷史演變,將是筆者最欣慰的事。」

在小笠原退休後接棒開設「台灣政治」課程的資深媒體人、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教授野島剛說:「小笠原對我來說,是同行、好朋友,也可以說是競爭對手。」他表示2024選舉,小笠原、他、兩位日本記者在飯店裡開祕密會議討論,分析每個選區立委選情,有時會有意見分歧,但小笠原很樂於分享,即便最後不一定有共識,但每次討論都能從對方的視角幫助自己釐清和調整局限。

小笠原的研究專業,在兩岸關係、美中台關係全球矚目的當下,幫助更多人理解台灣民主發展脈絡。在《新聞週刊》(Newsweek)日本版2023年選出的「世界尊敬的百大日本人」中,小笠原欣幸榜上有名;上個月(2024年3月),他更獲得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表彰,肯定其在日台交流的貢獻。

在政治祭典中持續見證台灣民主發展
Fill 1
520新總統即將上任,小笠原指出未來台灣政治情勢的關注焦點,他也即將駐台擔任講座教授。(攝影/楊子磊)
520新總統即將上任,小笠原指出未來台灣政治情勢的關注焦點,他也即將駐台擔任講座教授。(攝影/楊子磊)

隨著大選結束,選舉氛圍也從激情轉向冷靜。對於未來台灣政治情勢,小笠原認為,未來一大關注焦點在於,民進黨的主張是否持續受到中間選民支持。即將在520上任的賴清德新政府在立法院的許多重要法案,在現行政黨席次版圖下可能卡關。他判斷,由於柯文哲的態度是看法案、看預算決定支持與否,「生活類」的法律案或預算案應仍會通過,但面對內容較複雜、需要談判的法案,政府效能很可能下降。

國際情勢方面,小笠原認為,中國長期對賴清德保持強硬態度,一定會有動作,但是不至於動武,動作也不至於像2年前美國時任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來台時般強烈,「習近平也要看11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所以5月到11月,北京可能每天、每個月都有動作,但基本上仍會觀察美國選舉結果。」

他也認為,中國對台灣社會未來可操控的空間可能擴大。去年選舉過程中,已出現村里長接受中國款待
如根據最高檢察署今年1月19日發布消息,偵辦境外勢力介選、違反《反滲透法》案件共有156起、涉及354人,其中包含村里長在接受中國款待後為特定政黨或候選人進行選舉活動。
媒體發布假民調
去年12月,有記者兼媒體負責人涉嫌受「中共福建省委員會」指示,而與大學教授發布假民調8次,而遭羈押。 
候選人涉嫌收受中國資金
今年1月,以無黨籍身分參選桃園市第1選區立委的馬治薇,涉嫌接受中國資金,遭檢方羈押,亦被民眾黨開除黨籍。
等事件;未來中國的網路認知戰可能持續深入台灣社會,傳統統戰手段也會從內部動搖台灣社會對未來的信任感。目前10幾歲、尚未有投票權的年輕TikTok世代是否被平台內容影響,展現不一樣看待中國的態度,也值得關注。

小笠原的研究生涯,此時也即將進入新的里程碑──今年8月開始,他將在清華大學擔任1年講座教授,這將是他人生第三度長期駐台。

他在Facebook上分享心境:「對於海外學者而言,用中文跟台灣的學生講授台灣政治的課程是個很大的挑戰,但是我覺得能藉由這個機會與台灣年輕人交流,也能多多體驗台灣的民情,進一步了解台灣的選舉,因此欣然接受清華大學的邀請。未來一、兩年我將會住在新竹市的學校宿舍,打算遊歷台灣各地,找老朋友敘舊,及結識新朋友,嘗試很多咖啡店。請大家多多指教。」

小笠原在其著作中,曾以燈塔比喻台灣民主:

「對於中國來說,台灣的民主政治將能夠發揮燈塔的作用。燈塔所釋放出的光芒有兩個效果:其一是照亮中國政治體制的黑暗面,其二是對中國的政治改革發揮領航的作用⋯⋯只要有總統選舉,台灣的民主政治就會長久延續下去;只要有總統選舉,燈塔就會持續釋放光芒。

他將繼續用一次次的踏查與分析,見證土地上人們的選擇,以及光亮之所在。

※本報導為《報導者》與自由亞洲電台(RFA)中文部共同製作。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