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提前預警」並報復空襲美軍駐卡達基地6小時後,美國總統川普戲劇性地宣布以色列和伊朗已達成全面停火協議。隨後擴大空襲德黑蘭的以色列,也在尷尬沉默9小時後同意停火⋯⋯
在以色列積極遊說下,川普拍板授權美軍「午夜之鎚行動」對伊朗3處核設施發動空襲,試圖以戰逼和,並警告任何報復行為將遭遇更強大的武力攻擊。國際擔憂伊朗將以襲擊中東4萬美軍、封鎖全球25%石油貿易航線作為報復。
以色列200架戰機空襲伊朗,轟炸核武計畫基地,擊殺革命衛隊最高將領。這場搶在美伊外交談判72小時前的軍事行動,美國強調沒直接參與攻擊,川普仍不放棄與伊朗談判敲定核協議⋯⋯
本次大選,如同對「戒嚴內亂」風波的政治審判。國際關心李在明對日/美/中政策,但韓國選民更在意重振經濟與政治團結。
在拉史考奈克超過40年的犯罪歷程中,雖多次出現警訊,檢警和醫界的「大人們」卻始終視若無睹。除了有期徒刑20年之外,拉史考奈克案還給法國司法系統帶來多少矛盾難解的人性難題?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