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World 國際週報》

川普-普丁阿拉斯加峰會:美俄領袖睽違4年真人見面,仍推不動俄烏停火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於2025年8月15日抵達阿拉斯加安克拉治(Anchorage)的美軍愛爾門道夫與李查遜聯合基地(Joint Base Elmendorf-Richardson),兩人於停機坪前合照。普丁此行應川普邀請,是他自2022年下令入侵烏克蘭以來首次訪問西方國家。(攝影/ANDREW CABALLERO-REYNOLDS/AFP)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台灣時間16日清晨3點30分,為了交涉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的可能停火方案,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受其邀請赴美見面的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在阿拉斯加展開長達3小時20分鐘的閉門會談。

儘管川普與普丁在會後召開的聯合記者會都強調,這場睽違4年的美俄領袖峰會「氣氛積極且正面」,態度更顯輕鬆與自在的普丁還公開以英語邀請川普「下次來莫斯科見面吧」,但兩人不僅沒有接受記者提問,也沒有透露雙方討論的具體內容,就連峰會最重要的主題──烏克蘭前線的停火問題──也未能達成任何協議。

在記者會上,普丁雖然多次頌揚歷史上美俄合作的深厚情誼,甚至表示:如果當時的總統是川普,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肯定不會爆發」。但在烏克蘭停火問題上,普丁不僅沒有做出任何承諾或讓步,反而再次重申強硬立場,主張只有消除烏克蘭「之所以引發俄羅斯憂慮的根本危機」,才可能讓這場戰爭真正結束。

川普則強調與普丁的會面「有很大的溝通共識與進展」,卻沒有說明峰會的具體討論內容,僅坦承雙方仍差臨門一腳而還未達成任何協議。川普表示,就今日與普丁會談的氣氛,他認為目前「還沒有升級對俄制裁的必要」,自己隨後也將致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北約祕書長呂特(Mark Rutte)以及其他相關的國際盟邦,交代今日美俄峰會的交涉進度,「但到我們達成正式協議之前,其他的一切都還不能算數。」

一場隨機應變的強人博弈?川普睽違6年再次與普丁見面
Fill 1
川普(右)與普丁(左4)在阿拉斯加就烏克蘭議題舉行會面,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左2)與克林姆林宮外交顧問鄂夏柯夫(Yuri Ushakov、左1)分列兩旁。(攝影/ANDREW CABALLERO-REYNOLDS/AFP)
川普(右)與普丁(左4)在阿拉斯加就烏克蘭議題舉行會面,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左2)與克林姆林宮外交顧問鄂夏柯夫(Yuri Ushakov、左1)分列兩旁。(攝影/ANDREW CABALLERO-REYNOLDS/AFP)

川普與普丁的阿拉斯加峰會,不僅是繼2021年6月拜登(Joe Biden)與普丁的日內瓦高峰會以來,美俄兩國總統的第一次面對面互動,也是繼2019年6月在大阪的G20元首高峰會之後,川普睽違6年再次與普丁會面。

在會議之前,俄方原本提議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為峰會場地,但美方卻主動提議邀請普丁訪美並在阿拉斯加會面。於是在短短10天的協調之後,雙方才決定在阿拉斯加的最大美軍據點──位於安克拉治(Anchorage)西北、由美國空軍與陸軍共同使用的愛爾門道夫與李查遜聯合基地(Joint Base Elmendorf-Richardson)──舉辦這場關鍵峰會。

從華府直接出發的川普,在台灣時間16日清晨2點20分率先抵達會場,並在空軍一號上等待半小時後降落的普丁。之後,雙方幾乎同時走下各自的總統專機,並於台灣時間凌晨3點10分左右正式見面。普丁與川普先是在停機坪熱情地握手寒暄,兩人再一起走上基地的紅地毯拍攝合照,普丁也在沒有翻譯隨行的狀態下,接受川普的共乘邀請,一起搭上俗稱「野獸」(the Beast)的美國總統專車進入美軍基地裡的峰會場地。

然而在這短短10分鐘的互動場合裡,與會各方卯足了勁在尋找「展示實力」的決定性畫面。例如川普與普丁肩並肩走紅地毯的同時,美軍不只特別安排4架F-22戰鬥機停靠在合照舞臺旁當成背景,甚至還出動了1架B-2戰略轟炸機與4架F-35戰鬥機作空中分列式,於直播中飛越普丁的頭頂;但在美軍戰機大秀肌肉的同時,同場的俄國媒體卻鎖定了一群美國大兵,為了布置紅地毯而「跪倒」在俄國空軍一號與國安人員面前的模樣,並將此作為渲染峰會氛圍的暗示性畫面。

此外,在與川普於停機坪合照時,一群記者更朝著普丁尖銳提問:「俄羅斯會不會停火?你還打算繼續殺害平民與兒童嗎?」但此時的普丁卻故意作出「我不知道你在講什麼」的手勢便轉身離去。

Fill 1
普丁面對記者大喊提問:「你還要繼續殺平民嗎?」時,以手勢表現自己聽不懂。(攝影/Julia Demaree Nikhinson/AP Photo/達志影像)
普丁面對記者大喊提問:「你還要繼續殺平民嗎?」時,以手勢表現自己聽不懂。(攝影/Julia Demaree Nikhinson/AP Photo/達志影像)

川普與普丁的會議,原本預計有3個主要流程:川普將先與普丁一對一總統閉門面談,接下來再讓兩國外長、國防部長與商務部長等代表一同出席工作午餐做綜合討論,最後由川普與普丁共同舉辦聯合記者會,並承諾開放現場媒體提問。不料,所有安排卻在最後一刻全部被臨時推翻。

像是川普與普丁的一對一會議,就在最後一刻突然改成「三對三會談」──陪同普丁的,是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與曾在1999~2008年間擔任俄國駐美大使的克林姆林宮外交顧問鄂夏柯夫(Yuri Ushakov);而川普的隨行者,則是曾多次代表川普政府赴俄傳話並拜會普丁的白宮中東問題特使魏科夫(Steven Witkoff),以及過去以主張對俄強硬著稱的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

雙方的閉門會面持續超過3個小時,過程全程對外保密,就連原本預計應該一同出席的美俄國防部長、財政部長與貿易代表,最後是否實際參與會議,外界至今仍不得而知。川普和普丁會後的聯合記者會,更是只有短短12分鐘──兩人不僅完全沒有提到雙方談判的具體內容或已達成的共識,甚至直接取消記者問答環節,便各自搭機離去。

普丁的發言重點:讚美川普並強調「美俄共好」,但迴避任何具體承諾
Fill 1
川普與普丁共同出席記者會發表談話,但沒有提到雙方談判的具體內容或已達成的共識。(攝影/Drew ANGERER/AFP)
川普與普丁共同出席記者會發表談話,但沒有提到雙方談判的具體內容或已達成的共識。(攝影/Drew ANGERER/AFP)

在聯合記者會上,首先發表總結演說的普丁態度明顯更為輕鬆、愉悅且更有精神。他首先以「親愛的鄰居」為開場白,向阿拉斯加與美國問好,接著再以很長一段的地理、文化與歷史論述,強調俄羅斯與美國「曾是如此關係緊密」。

普丁表示,阿拉斯加是距離俄羅斯最近的美國領土,兩國雖被白令海峽分離,但領土之間最接近直線距離卻只有4公里。因此兩國之間不僅經由此地有很深刻的貿易交流,從俄羅斯傳來的東正教文化也在阿拉斯加落腳生根。普丁更強調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為盟軍的美國與蘇聯是如何冒險穿越極地運補戰略物資,為彼此的犧牲、最後更一起贏得偉大的勝利。

但普丁隨後話鋒一轉,強調自從2022年2月俄烏戰爭開打以來,美俄關係已降至冷戰以來的最冰點。其中,普丁更將美俄關係惡化的責任推給前美國總統拜登,並順勢附和川普在2024年總統大選期間多次重申的主張:「我敢保證,如果當時的美國總統還是川普,就一定不會爆發這場戰爭。」

普丁在會後聲稱,自己其實對戰爭的爆發「亦感遺憾」。他表示:「雖然此刻說來頗有違和感,但我們始終把烏克蘭人當成是有著共同根源的兄弟民族,因此正在發生的一切,對我們也是一場悲劇。」

然而,他隨即再次重申俄羅斯「被迫」發動軍事侵略的論點,強調「烏克蘭的問題與俄羅斯所面臨的安全威脅息息相關」。普丁並暗示,除非北約撤回東擴、澤倫斯基下台、烏克蘭解除武裝並永久中立化等俄方堅持索要的「和平條件」獲得滿足,克里姆林宮才會考慮停止戰爭。

「俄羅斯真誠希望能結束在烏克蘭的衝突,但前提是──所有讓俄羅斯感到擔心的『衝突根源』都必須解決。」普丁強硬表示:「我希望今天(與川普總統)達成的彼此理解,能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目標,為烏克蘭的和平鋪路。但我們更希望基輔與歐洲各國能以建設性的方式看待此事──而不是試圖從中作梗,避免繼續利用祕密協議挑釁、破壞這剛剛出現的和平進展。」

Fill 1
在川普與普丁於阿拉斯加會面之際,群眾在會面地點附近的彼得森塔(Peterson Tower)前聚集,手持寫有「Stand UP for Ukraine」的標語抗議兩國領導人的會談。(攝影/Hasan Akbas/Anadolu via AFP)
在川普與普丁於阿拉斯加會面之際,群眾在會面地點附近的彼得森塔(Peterson Tower)前聚集,手持寫有「Stand UP for Ukraine」的標語抗議兩國領導人的會談。(攝影/Hasan Akbas/Anadolu via AFP)
川普的模糊發言:美俄取得還不能說的共識,但澤倫斯基必須接受才會有結果

與普丁的總結發言類似,川普在記者會上總結演說不僅不到5分鐘,發言內容也沒有對俄烏停火協議或解除對俄制裁等問題作出任何具體發言。「我們在許多、許多議題上達成共識,大部分都取得一致意見;有幾個重大議題雖然仍有落差,但我們已有所進展,」他補充道:「在最終協議出爐之前,一切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在記者會上花了相當篇幅批評美國政壇的「俄羅斯干政謠言」──特別是2016年總統大選期間的俄羅斯駭客干預選情問題與糾纏川普多年的「通俄門事件」──對於美俄關係造成嚴重破壞。在登機返回華府之前,川普也在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專訪時,不斷強調「普丁很同情我這幾年的遭遇,他也認為2020年總統大選的計票結果『很有問題』。」

在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川普進一步稱讚阿拉斯加峰會是一次「完美且成功」的會議,並直言「我會給和普丁的會面滿分的評語」。他透露,俄方在會議中確實再次提出「正式禁止烏克蘭加入北約」以及「領土交換」等構想,但川普拒絕說明美方的態度或雙方是否已形成默契。他僅強調,最終能否達成協議仍取決於烏克蘭的反應,「但我個人給澤倫斯基的建言是:接受協議吧。」

川普表示,接下來幾天他會將阿拉斯加峰會的成果轉交給基輔與歐洲盟邦討論。至於在記者會最後、普丁公開提議川普訪問莫斯科一事,川普當下雖以「這大概又會害我在政壇被炎上」回應,但也表示自己仍會努力促成美俄烏的三方峰會,「或許歐洲國家也該同場出席,但最終能不能成,可能還是要看澤倫斯基總統怎麼決定──不過如果大家有需要,我也願意一起出席。」

在川普搭上專機返回華府的同時,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也引述烏克蘭總統府方面的私下說法,指澤倫斯基團隊認為阿拉斯加峰會的結果「有點莫名其妙」,因為川普和普丁的互動雖然友好親密,但美俄雙方的交涉似乎仍然是雞同鴨講,普丁本人更沒有展露絲毫讓步意願。因此,基輔方面依舊認為:這仍是普丁迷惑川普的拖延戰術,戰爭在可見的未來依舊不可能停火。

Fill 1
儘管兩人在記者會都強調會面過程「氣氛積極且正面」,但未透露討論具體內容,就連最重要的烏克蘭前線停火問題,也未達成任何協議。(攝影/Contributor/Getty Images)
儘管兩人在記者會都強調會面過程「氣氛積極且正面」,但未透露討論具體內容,就連最重要的烏克蘭前線停火問題,也未達成任何協議。(攝影/Contributor/Getty Images)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