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porter Logo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The Reporter Logo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諾貝爾獎
Fill 1
專訪俄羅斯人權團體「紀念」(Memorial),看普丁的《外國代理人法》怎麼蠶食鯨吞俄國公民社會
國際兩岸
【專訪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不被允許的「紀念」:普丁《外國代理人法》如何蠶食鯨吞俄國公民社會
侵烏戰爭4天後,俄羅斯人權團體Memorial被最高法院依《外國代理人法》宣告強制解散。這個致力於記錄史達林時代大規模政治迫害的組織,一直被國際公認是俄國的良心。我們專訪其成員,聽聽他們見證了什麼?
2022.4.17
  • 人權
  • 時事
  • 司法
  • 諾貝爾獎
  • 俄羅斯
  • 歷史
  • 言論自由
  • 媒體
  • NGO
  • 蘇聯
Fill 1
克隆尼/綁架、奴役與施暴,都無法讓她靜默不語_(攝影/AFP PHOTO/KENA BETANCUR)
評論
綁架、奴役與施暴,都無法讓她靜默不語
娜迪雅反抗人生貼給她的所有標籤:強姦受害者、奴隸⋯⋯反過來創造新身分:生還者、亞茲迪領導人、女權倡議者、諾貝爾和平獎被提名人。
2018.4.28
  • 人權
  • ISIS
  • 性暴力
  • 諾貝爾獎
  • 書摘
  • 庫德
  • 聯合國
Fill 1
娜迪雅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評論
娜迪雅:希望我是世上最後一個,有這種故事的人
我的兄弟幾乎全部肩並肩被伊斯蘭國處死。但他們的死只在一瞬間。當你成了「薩比亞」,你日日夜夜、分分秒秒都在死⋯⋯
2018.4.28
  • ISIS
  • 性暴力
  • 諾貝爾獎
  • 中東
  • 庫德
Fill 1
張鐵志/「有件事情在這裡發生了」——巴布狄倫與台灣民歌_1_(AFP Photo/Christopher Polk)
評論
張鐵志/「有件事情在這裡發生了」──巴布狄倫與70年代台灣民歌
1976 年在淡江演唱會上,李雙澤先是演唱了Bob Dylan的〈Blowing in the Wind〉,然後說中國人自己的歌呢?然後唱起〈補破網〉和〈國父紀念歌〉。
2016.10.21
  • 音樂
  • 諾貝爾獎
  • 巴布狄倫
1
The Reporter Logo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

關於我們

New

作者群

New

聯絡我們

New

加入我們

New

常見問題

New

隱私政策

New

捐款徵信

New

許可協議

New

基金會新聞

New

影響力報告

New

訂閱電子報

New

Podcast節目列表

New

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New

品牌設計規範

New

贊助我們

facebook
facebook
instagram
instagram
twitter
twitter
medium
medium
github
github
rss
rss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11363410 號

Copyright © 2023 The Re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