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視下的島鏈
每路關鍵援兵都經過沖繩──在日本最前線,詳解「台灣有事」臨戰劇本
2023年8月24日上午,一架美國空軍第18航空隊的F-15C鷹式戰鬥機自嘉手納基地起飛。這批F-15C從1979年就駐守在沖繩,是見證東亞局勢的資深老兵。(攝影/楊子磊)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如果明天就是台海戰爭,世界將如何回應「台灣有事」?2022年8月以來,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中國圍台飛彈軍演等一連串國際事件,讓台海局勢成為了全球緊張焦點。而與台灣相互依賴甚深的日本,不僅大幅提升國防支出,亦改稱當今中國為「日本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性挑戰」。今年(2023)7月,日本國會議員更參與了一場重量級的台海戰爭兵推,嚴肅卻大膽地討論:台海戰爭時,該如何支援台灣空軍、對台運補彈藥武器,甚至更首度討論若中國空襲日本本土,自衛隊該如何反擊作戰。

但無論是強化軍備還是兵棋推演,日本針對「台灣有事」的戰略布局,都指向──被包夾在中國、美國與台灣之間的沖繩。

《報導者》採訪團隊前進沖繩現場,了解在中共武力犯台的國際應變劇本裡,沖繩將處於什麼位置?當西太平洋局勢進入新冷戰對峙的此刻,沖繩的基地現場又是如何體感「台灣有事」的緊張氣氛?

嘉手納現場:戰機20分鐘可抵達台海
位於沖繩本島西部,擁有兩條3,700公尺跑道的嘉手納空軍基地(Kadena Air Base),是美軍最重要的海外據點之一。在沖繩仍受美國託管時期
【註】1945年~1972年,二次大戰之後的「美國統治琉球時期」。
,中華民國空軍就常飛來嘉手納協同美軍訓練。地方台僑回憶,當時國軍飛官演訓之餘,都會在沖繩大肆採買家電日用品,再拉上演訓軍機「帶貨」返台,一直到1972年沖繩主權回歸日本、日本也於同年宣布斷交不再承認中華民國為止。

但不變的是,沖繩嘉手納基地距離台北不到650公里──緊急狀況下,美軍戰鬥機只需20分鐘,就能飛抵台灣上空。

「沖繩美軍的飛行訓練,大多分成早中晚三批起飛。在你們來之前,才剛有一批F-15戰鬥機完訓降落。」在嘉手納空軍基地旁的觀景平台,接受《報導者》採訪的平良先生(化名),是沖繩最資深的軍事攝影記者之一。30多年來,平良先生每天都守在沖繩的各大基地外,為各國媒體捕捉軍機畫面。而他長年累積的「基地經驗」,也成了西太平洋局勢的體感指標。

但國際政治的氣氛變化,確實讓資深基地攝影師的工作變得更敏感。平良先生堅持匿名受訪,是因為光是拍攝美軍戰機這件事,就常讓他被美日雙方的保防單位
在沖繩,不僅針對攝影記者,美軍基地的對外公開資訊尺度,一直非常浮動而敏感──這一方考慮的是國際情報戰,但更與沖繩社會反美軍基地的本地政治相關。 例如在過去,沖繩防衛局其實會定期公布美軍在沖繩上空的每月飛行路線圖,但當美軍墜落的飛機零件接連墜入民宅後,美軍就以保防問題要求日方停止公布資訊;類似的狀況也包括外來軍機在美軍基地的起降數量,沖繩官方過去也會公開「目視監控的美軍起降數據」,但在民間反基地噪音團體引用後,美軍也以「軍情敏感」為由施壓日方停止公布每月數據。
請去喝咖啡,甚至被問有沒有發現形跡可疑的「某國人士」在基地周遭出入。他強調,自己的工作沒有踰矩或做違法的事,「但在美軍基地外,你真的不知道身邊會有什麼人。」因此不僅要求《報導者》匿名,基地攝影師們發給沖繩媒體的新聞照片,也時常以「讀者提供」帶過。

平良先生表示,從2022年秋季開始,美軍大動作調整了嘉手納的戰鬥部署,常駐沖繩超過40年的老舊F-15C/D戰鬥機被召回美國本土,留下戰力空缺則用短期輪調。

過去半年來,沖繩陸續出現F-16、F-22、F-35等各式各樣從阿拉斯加、夏威夷或美國本土派出更先進的戰鬥機支援此地,但基地頻繁起降導致的噪音通報也顯著暴增,以今年1、2月為例,就飆升至去年同期平均通報的270%──這可能代表新型戰機的操駕性能更為猛烈,也可能是美軍戰機出入沖繩的數量與訓練強度大幅增強。

沖繩的中國軍情感測器:電偵機起降與那霸機場掛彈起飛的緊急攔截
Fill 1
2023年8月23日下午,一架美國空軍的E-3哨兵式預警機準備於嘉手納基地降落。E-3配備的雷達系統,也是美國監控解放軍空中動態的利器。(攝影/楊子磊)
2023年8月23日下午,一架美國空軍的E-3哨兵式預警機準備於嘉手納基地降落。E-3配備的雷達系統,也是美國監控解放軍空中動態的利器。(攝影/楊子磊)

「週末的沖繩通常比較安靜,因為嘉手納的空中操課只到星期五。六日和國定假日,美軍固定放假、不出任務。」平良先生說:

「在嘉手納,唯有一支部隊日夜出動、全年無休──RC-135電子情報偵察機──每天最少兩架次起飛,一架監控北韓動態,另一架固定飛往中國沿海。」

從嘉手納出發的RC-135電偵機,總是頻繁出現在台灣海峽、台灣西南空域、南海上空,是近幾年台海新聞的常客,也是最常與解放軍戰機發生空中對峙的主角之一。平良先生一邊比手畫腳地解釋著RC-135情蒐中國軍事電波的任務,一邊表示:相較於戰鬥機的起降動態,RC-135的出動頻率與任務路徑,反而更能反映「台灣有事」的氣氛等級。

但他也強調,過去幾年來,沖繩確實感受到了解放軍威脅的明顯升級,不過真正直迎中國壓力的部隊,其實並不是駐日美軍,而是駐紮在沖繩那霸市那霸機場的日本航空自衛隊(簡稱「空自」)。

日本防衛省報告,2022年自衛隊一共執行了778次戰機緊急升空任務,來針對「有侵犯日本領空風險的外國軍機」,其中73%的攔截目標,都是逼近日本領空的中國軍機。事實上,從2010年至今,解放軍進逼日本的年度總數,已暴增近10倍;2015年以後,中國更取代了俄羅斯空軍,成為空自緊急攔截的頭號威脅源。

那霸國際機場(OKA)為基地的南西航空方面隊,就因為解放軍的步步進逼,承擔了全日本66.1%的緊急攔截任務。由於那霸機場屬於軍民合用,各國觀光客在那霸偶遇的航班延遲,大多也是因為跑道必須臨時讓給F-15J緊急升空。

「嘉手納的美軍戰機,大多輕裝訓練,但那霸機場起飛日本F-15J戰機,都是掛彈起飛的『實戰』升空。」平良先生說:

「解放軍的軍機騷擾從過去的一週一回,升級到現在每天都有、有時一天內還會出現個四、五批車輪戰──中國軍機知道美日部隊奉命不會開第一槍,所以他們對日本的行動,也有愈來愈具侵略性。」
「只要台灣有事,沖繩一定被捲入」
Fill 1
沖繩宜野灣市的普天間美國海軍陸戰隊航空基地。因為基地跑道離人口稠密區不到一公里,又時常有直升機事故,普天間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基地」。(攝影/楊子磊)
沖繩宜野灣市的普天間美國海軍陸戰隊航空基地。因為基地跑道離人口稠密區不到一公里,又時常有直升機事故,普天間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基地」。(攝影/楊子磊)

美軍專用的嘉手納基地、和因緊鄰平民稠密區而被稱作「全世界最危險基地」的普天間海軍陸戰隊飛行場(MCAS Futenma,簡稱普天間基地),以及自衛隊駐守的那霸機場, 三個基地之間最遠僅距25公里,並由沖繩最繁忙的國道58號公路所聯繫。

換句話説,三座基地共計數百架美日軍機
那霸、普天間與嘉手納基地,估計的常駐軍機數量超過300架,但因為駐日美軍並不公開部署數量。因此包括沖繩縣府在內,外界僅知道那霸基地駐有40架日本戰鬥機,卻一直無法判斷美軍在沖繩究竟有多少兵力與飛機。 除了數量保密外,美軍也時常從外地──包括日本本島、美國本土、海上的航空母艦──派來戰機訓練。以2021~2022年為例,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沖繩基地起降數為「外地軍機」,這都讓軍機數量難以估算。
的關鍵武力、足以左右東北亞大勢的軍事部署,全都集中在58號公路沿線這短短的40分鐘車程裡。每逢交通尖峰,國道58號總是鬧鬧哄哄,因為沖繩不具備日本本土四通八達的鐵路運輸系統,居民通勤都以私家車為主;另一原因則在天空之上,駐日美軍每天不分晝夜的飛行訓練,猶如電影畫面的魚鷹機
MV-22「魚鷹式」(Osprey)傾轉旋翼運輸機。美國空軍、海軍陸戰隊,以及日本陸上自衛隊都有在沖繩使用這種飛機。魚鷹機的特色是兩具可調整方向的螺旋槳,這讓它可以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降、滯空,也能和傳統飛機一樣快速的飛行。但因為低空飛安疑慮與噪音,魚鷹機的飛行,一直是沖繩縣民不滿與焦慮的原因。
低空盤旋、戰鬥機超音速飛行的音爆,全都是撕裂沖繩天際線的「戰備日常」。

這些駐紮沖繩的軍事基地,因為噪音、汙染、安全問題和美軍層出不窮的軍紀事件,是沖繩人長年困擾不堪的最大壓力源。但在中國戰雲威脅的「台灣有事」局勢下,無論美日同盟是否發揮作用,作為離台第一線的沖繩,幾乎不可能閃躲台海緊急狀況的衝突漩渦。

「只要台灣有事,沖繩一定會被捲入其中。」沖繩出身的日本國會眾議員國場幸之助在那霸接受《報導者》專訪時說。

國場幸之助是日本政壇中最關心台灣安全的政治人物之一,從2022年開始擔任自民黨國防部會長
意即日本自民黨內的「國防政策委員會」,由黨籍國會議員與特殊政策專家所組成,負責針對國防政策進行研究、審理與國會提案。
,過去曾多次訪台的他,長期對台友好、也實際從國會外交推動台日國防的溝通與合作。接受我們專訪時,國場幸之助特別強調2022年8月的中國飛彈軍演,給沖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2022年8月,裴洛西訪問台灣後,中國朝台灣發射了11發飛彈,其中有5發落入沖繩的海域。當時中國的飛彈軍演,不論對日本漁民、還是對國際航班,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我認為這種行為,已經是位在備戰和戰爭之間的『灰色地帶』衝突。」

國場幸之助強調,沖繩位於日本、台灣與中國三方交界;日本的與那國島、宮古島等先島群島等地,距離台灣甚至比沖繩本島還要近。假若中國對台灣發動封鎖作戰,沖繩本地的經濟與居民安全都會受到立即性的影響。更何況在各國兵推情境,都不敢排除中國在侵台作戰的同時,先發制人對「可能援台」的美日同盟發動突襲,再加上中國反覆武嚇的圍台軍演,都讓日本愈發感到時間緊迫。

自衛隊加倍囤兵沖繩的「南西大轉移」

日本新聞中,「台灣有事」多與自衛隊的「南西大轉移」(日語:南西シフト,即南西Shift)一起討論。日本稱九州以南、包含沖繩群島在內一系列島嶼為「南西諸島」。

美蘇冷戰時期,日本自衛隊的頭號假想敵為蘇聯,因此軍事部署都集中在當時的預想前線:北海道。但蘇聯垮台後,日本北面被入侵的壓力大減,中國軍事卻快速崛起。為此,日本才開始從2010年代起,積極駐軍在過去一直沒有軍事部署、如今卻是面對解放軍第一線的南西諸島。

南西大轉移的建設重點,主要集中沖繩本島的兩側:包括東北方,屬於九州鹿兒島縣的奄美大島;以及西南方,屬於沖繩縣,與沖繩本島還隔著一條宮古海峽、實際上卻離台灣更近的先島群島(與那國島、宮古島、石垣島等等)──這也是沖繩反基地運動的新一波引爆點。2022年以來爭議持續擴大。

日本公開點名中國是「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性挑戰」
Fill 1
2023年8月17日,台灣海軍田單號飛彈巡防艦上的水手正在監控遠方的中國海軍徐州號飛彈巡防艦。(攝影/ Taiwan Military News Agency via AP/達志影像)
2023年8月17日,台灣海軍田單號飛彈巡防艦上的水手正在監控遠方的中國海軍徐州號飛彈巡防艦。(攝影/ Taiwan Military News Agency via AP/達志影像)

「『台灣有事』這四個字,在以前的日本是種『禁語』。」曾派駐台灣多年,在日本已是知台派代表的資深媒體人野島剛,對《報導者》解釋:「過去,日本討論『台灣有事』或台海戰爭的人,主要是保守右翼。至於日本的主流社會,則不那麼願意公開討論提到這四個字。」

「但最近,尤其是安倍前首相過世以及裴洛西訪台的2022年之後,『台灣有事』卻完全獲得日本主流輿論的話語權,幾乎每個月都有議論台海問題的新書出版,可見大家對台灣安全非常在意。」
不僅日本新聞關注台海,過去一年內,駐守九州與沖繩的自衛隊將領,幾乎每一位都公開表達過「一定會為『台灣有事』做好應變準備」。甚至2022年底更新的日本國家安全戰略最高階文件《國家安全保障戰略》,與今年7月公布的《2023年日本防衛白皮書》,都直接而明確地將「中國的對外姿態與軍事動向」,稱作是日本「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性挑戰」(これまでにない最大の戦略的な挑戦)
在日本國會的審核中,自民黨一度要以「前有未有的最大威脅」來點名中國,但執政聯盟的公明黨卻以沒必要過度刺激中國為由,要求以刪去「最大威脅」一詞,因此最後官方用句才統一修改為「最大戰略性挑戰」。

這種由下而上的台灣有事危機感,也直接反映在台日非官方戰略交流活動的升溫。像是2023年7月,重要智庫日本戰略研究論壇(JFSS)所主辦的「台海危機政策兵棋推演」,就首次邀請多名台灣智庫成員,第一次由台灣人代表「戰時的台灣政府」參與兵推,直接提出可能的戰時援助要求,並由日本國會議員們所組成的模擬日本政府,現場進行決策會議。

「這場兵推的目的,不是在衡量台日美的軍事能力,而是一種對政治能力、法律依據的檢驗,目的是為了驗證日本目前的政治體系,在『台海有事』時的決策能力。」

身為參與兵推的台灣智庫代表之一,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對《報導者》表示,兵推出席者幾乎全是日本的現任國會議員與自衛隊退役將領。就連台灣退役的前參謀總長霍守業上將,都獲邀以國際觀察員的角色全程旁聽。

相較於傳統兵推大多只著重軍事面向,JFSS的一貫特色是找「實際可能影響日本國家政策的人」來參與。賴怡忠指出,現場許多議員未來都可能成為入閣大臣,像是在兵推中模擬日本首相角色的小野寺五典,就曾兩度出任防衛大臣,也是現任首相岸田文雄派閥裡的重要大老。因此JFSS兵推的決策擬真度、對於日本政策的影響力,才更有戰略參考價值。賴怡忠也強調,這場兵推開放媒體全程跟拍:

「開放的目的就是再次向日本社會溝通、讓民眾理解『台灣有事,日本也一定會有事』,進而逼大家去思考『日本的事』應該是什麼。」

然而兵推的情境中,位於解放軍對日施壓第一線,卻因二戰慘痛經驗而對軍事政策極為敏感的沖繩,在戰爭模擬劇本中,不斷現身於「台灣有事」的最關鍵位置。

美日「台灣有事」應變劇本裡,沖繩作為關鍵
兵推現場的觀察:日本正積極尋找介入「台灣有事」的可能性

「前幾次兵推,日本都不敢提『武力攻擊事態』、也就是日本必須直接與中國交戰的可能性。但這回卻直接推定九州、沖繩已被中國空襲,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和先島群島甚至被解放軍登陸占領。」全程旁聽JFSS本回兵推的台灣觀察員H,私下向《報導者》分享自己的現場看法:「這代表日方正在積極尋找軍事回應台灣有事的可能性。」

「這並不是說日本想藉機開戰、或一定參戰,而是他們預測日本必定會『被動捲入』中國侵台衝突,並正嚴肅盤點該如何在符合本身法律框架的情形下,對中國發動反擊。」
Fill 1
2020年5月20日,那霸機場的航拍影像。該機場同時也是日本航空自衛隊那霸空軍基地的所在地。(攝影/The Yomiuri Shimbun via AFP /Yusuke Hayasaka)
2020年5月20日,那霸機場的航拍影像。該機場同時也是日本航空自衛隊那霸空軍基地的所在地。(攝影/The Yomiuri Shimbun via AFP /Yusuke Hayasaka)

「台方提出的『在中國空襲的狀態下,台灣戰機能否轉場降落沖繩?』也是一個重要突破。」H繼續指出:

「以前我們問日本人,日方都說不可能。但這次兵推中,日方各個代表卻很迅速同意『在人道救援的框架下』讓台軍降落沖繩。只是人道救援的範圍是什麼?美軍整補的台灣戰機,還能從沖繩往返台海參戰嗎?又若解放軍追擊台灣戰機在日本領空內交戰,日美盟軍要怎麼回應?這些就是未來要再討論,各方也不便示外的細節。」

H也表示,儘管兵推設定讓日本被迫回應中國侵台戰爭。但日方所有的對外決策,仍必須按內閣慣例由外務省處理。例如兵推現場,美軍代表若有任何問題、甚至自衛隊退將想提戰略建議,仍必須經由外務省居中協調,「太平洋局勢終歸是外交問題,外務省才是擁有主導權的單位。所以日本政府的基本立場,仍傾向外交斡旋、試圖事前就杜絕戰爭的風險。」

然而兵推展現日本「積極轉變」的同時,也再次凸顯了日方傳統的抉擇困境。

在兵推中,當美國循《美日安保條約》規定,正式要求日本政府開放「國內民用機場」供美軍馳援台灣之用時,扮演首相的小野寺五典忍不住在媒體鏡頭前大嘆:「這會是今日兵推中最爭議也最困難的決定。」

根據《美日安保條約》第6條規定,在「維護遠東地區的國際和平與安全」目的下,美軍得請求使用日本國內設施──然而日本若開放本國港口與機場供美軍救援台灣,日本自己將冒著被中國視為敵人攻擊的風險;但若拒絕美軍使用,日本賴以為生存棟梁的美日安保同盟,必將徹底崩解。

小野寺的「兵推內閣」在一陣苦惱後,仍決定同意美軍的要求開放「位於『某前線』的國內機場供美軍使用」。他在現場表示:「一定會考慮當地民眾的情況,但再充分解釋與事前說明後,相信國民們一定能理解。」但在場的《每日新聞》採訪團隊卻注意到,小野寺與兵推主辦方都沒有提到那個最有可能被全面徵用的『某前線』之名:沖繩。

來自沖繩的呼聲:除了軍備以外,還有諸多待團結的問題
Fill 1
沖繩國際大學副教授野添文彬向《報導者》說明,2004年8月13日,一架美軍陸戰隊CH-53D直升機在此撞上校舍、墜毀爆炸的空難事發點。(攝影/楊子磊)
沖繩國際大學副教授野添文彬向《報導者》說明,2004年8月13日,一架美軍陸戰隊CH-53D直升機在此撞上校舍、墜毀爆炸的空難事發點。(攝影/楊子磊)
「很多人說沖繩人不重視國家安全,但沖繩人並不是不知道國防的重要性,只是不滿基地過度集中在沖繩,這點必須被日本政府和本島的人知道。」

接受《報導者》專訪的沖繩國際大學副教授野添文彬,是日本研究基地問題的新世代學者,他任職的大學緊鄰美軍的普天間基地,軍用跑道離校舍只有800公尺,每當美軍陸戰隊飛機起降時,高頻噪音與門窗震動總會打斷上課。

2004年8月,一架美軍CH-53D直升機在沖繩國際大學校內墜毀,飛機直接撞上教學大樓、引發校園大火,所幸正逢暑假而沒有師生傷亡。但這卻是1972年沖繩主權回歸日本以來,駐沖繩美軍最嚴重的平民區墜機事件。「日本常説『沖繩的地理戰略位置很重要』,」在汗牛充棟的研究室裡,被各種基地資料包圍的野添文彬表示,「但對沖繩人而言,我們常覺得軍事基地不是安全的保障,反而是危險的來源。」

野添文彬指出,日本保守右翼的刻板印象,時常質疑沖繩人不支持國防、不理解國際現實,但根據過去兩年的各方民調,沖繩縣民在國防安全的態度,基本上與日本本土輿論一致。絕大多數沖繩民眾仍對美日安保同盟保持正面態度,也支持自衛隊強化軍備實力,對於中國軍事威脅的危機感甚至比全國平均還要高。但在美軍基地的分配問題上,超過71%的沖繩縣民都表示沖繩的基地負擔過重「很不公平」,這點才是沖繩與日本本土輿論的最大歧異。

「民調顯示,大約80%的沖繩人『害怕被捲入美中對抗的台海衝突』,這個比例較日本其他地區高出很多。」

野添文彬認為,沖繩的地理位置更靠近台灣和中國,被捲入台海衝突的機率本就比日本本土更高。但更重要的原因,其實是二戰時沖繩戰役的殘酷歷史。

「超過四分之一的沖繩人,都死在1945年的沖繩戰役。當時日本與美國在此對戰,造成很多沖繩平民枉死。至今,這些記憶仍讓沖繩社會具有非常強烈的反戰與反軍事情緒,」野添文彬表示,正是這樣的歷史記憶,才讓沖繩對「台灣有事」抱有戒心。

2022年的中國飛彈事件後,日本政府短短半年之內先是修改了安保三文書
指導日本國防政策大方向的三份官方指導文件:《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和《防衛力整備計畫》。
、預告5年內增加1.5倍國防預算、高調宣布研製射程1,000公里以上的彈道飛彈。但野添文彬指出,日本政府高速擴張軍事支出的同時,卻忽略「增加武器」以外的其他備戰問題。例如,作為預想最前線的沖繩,並沒有足夠的防空設施與民防資源,足以反應中國空襲或資訊戰導致的社會癱瘓;各級政府也尚未就前線疏散計畫和難民收容問題進行有效討論。

★延伸閱讀:〈台海若開戰誰先撤?沖繩避無可避、不允許再次失敗的「大疏散計畫」〉

於是,「台灣有事」雖吸引了日本的緊張與關注,政策討論卻仍限縮在純軍事、只強調戰鬥能力的狹隘範圍裡,這不僅無助於說服社會支持全民國防,焦慮戰爭的情緒反而助長了「台灣有事否定論」的聲量──這些循著戰爭焦慮發生的論述,將矛頭對準「以台灣為藉口挑釁中國的美日政府」,卻忽略在台海議題上,中國才是企圖打破現狀的國家。

★延伸閱讀:〈與沖繩反戰人士對話:從指責「台灣有事」虛假,到阻止侵略的共同想像〉

野添文彬認為,就當前的太平洋局勢來看,日本的確有強化國防之必要,只是面對中國這種超重量級的對手,日本短期內很難取得足夠的「對中嚇阻力」。但正因如此,深化民間團結意志的長期工作才特別重要。無論是台日互動,還是與台灣歷史文化都有極深淵源的沖繩對話,雙邊都應趁勢擴大溝通交流,才能把「台灣有事」從時事新聞的短期熱度中,深化為彼此的社會都能切身同感的關鍵之事。

「國際支持、外交合作、人民意志,都是構成戰略威懾力的關鍵要素。」

面對前途難料的台海局勢,野添文彬強調:「軍事力量固然重要,但那畢竟只是阻止戰爭的選項『之一』,而不是『唯一』。」

索引
嘉手納現場:戰機20分鐘可抵達台海
「只要台灣有事,沖繩一定被捲入」
美日「台灣有事」應變劇本裡,沖繩作為關鍵
兵推現場的觀察:日本正積極尋找介入「台灣有事」的可能性
來自沖繩的呼聲:除了軍備以外,還有諸多待團結的問題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