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頭上的掠奪

【漫畫】我的家被買走了?

──這些年,流失的原住民保留地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數千年來,原住民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狩獵、採集、燒墾與漁撈,歷經不同統治時期,原住民族的活動空間也不斷改變。

為了將原本沒有固定生活領域的原住民安置於固定地區,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推動「理蕃」政策,在1928年時將台灣山地區域劃設出「準要存置林野」(即「高砂族保留地」),分布全台約20萬陌(公頃),也成為往後90多年來,台灣政府為保障原住民生計、劃置「原住民保留地」的基礎。從1990年代起,為了回應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政府啟動「增劃編」政策,開放原住民曾有使用事實、且至今仍持續使用的土地,經申請劃編為原保地。

然而,這些年來,原保地為何會從原住民手中大量流失?各族人賴以為生的家與土地,又是如何被外來力量買走了?這些長期存在的亂象,能夠找到治標與治本的解方嗎?

(本作品改編自記者綜合採訪見聞,非專指特定人物、團體、事件)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原保地大量流失真的無解嗎?當然不是。儘管這項問題非常複雜,但仍有各種解決之道,必須多管齊下,以共同扼止這股亂象繼續惡化。

特別感謝:政治大學民族系名譽教授林修澈、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主任黃季平、《報導者》設計部林珍娜、江世民對此作品的協助。

註:本作品改編自記者綜合採訪見聞,非專指特定人物、團體、事件。

深度求真 眾聲同行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今年是《報導者》成立十週年,請支持我們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度過下一個十年的挑戰。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我們十歲了!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

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報導者十歲了!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