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郭怡汝/生而為台灣人,不可不知金馬事──讀《斷裂的海》
過去金門與馬祖以戰士英姿替本島承受的戰火歲月,如今化作日常地景與金馬人揮之不去的戰爭記憶。圖為馬祖大坵島上立著軍人雕像的軍事碉堡。(攝影/鄭宇辰)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斷裂的海」是兩岸國共歷史的斷裂,是離島本島空間的斷裂,是金馬國族認同的斷裂,也是人民記憶和情感的斷裂。

回顧過去,作為國家反共的前線,馬祖歷經了長期高壓苦悶的備戰狀態,金門在短短的10年內(1949年~1958年)迎接了至少四波的戰事:古寧頭戰役大二膽戰役九三砲擊八二三砲戰。金馬兩地以擋死挨刀的戰士英姿,代替本島承受了戰火的歲月,儘管皆曾籠罩在中國長達21年的砲擊陰霾下,它們從未投降。

如今,昨日戰事前線已不再設防,但往事並不如煙,槍砲彈痕的舊牆面、滴落土壤的血汗淚水,與揉雜著煙硝的白酒香氣,改變了金馬的日常地景,也埋藏了金馬人揮之不去的戰爭記憶。

《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 何欣潔、李易安著,聯經出版
《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 何欣潔、李易安著,聯經出版

2022年適逢金馬解除戰地政務實驗30週年,回首來時路,金門與馬祖歷經戰地政務管控,褪去軍事武裝的色彩,迎來兩岸和平共處。正如欣潔和易安在這本書裡所言「歷史將這座大陸外海的小島鎔鑄成一座冷戰要塞,而後又因兩岸破冰、台灣民主化的歷史進程急速融化」,一直肩負保家衛國使命的金馬地區人民,從軍人般樣樣管制的壓抑光陰,終於到了擁有呼吸自由民主空氣的自在生活。

然而,在當年砲彈落在島上的那一刻起,爆炸聲和碎片飛濺的戰爭陰影就注定如同鬼魅般糾纏著金門與馬祖的世世代代。隨著近年中美對抗的新冷戰格局,以及台灣主權意識高漲,中共持續強化軍武威脅及國際打壓,台海再度面臨緊張的局勢,金馬人民嘗試守護得來不易的和平,並在全球媒體關注的時刻勇敢講出自己的心聲。

生活在戰爭與和平的「政治邊界」

《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一書以二部曲九章節的方式,第一部從過去戰役認識作為自由中國前線軍的金門、馬祖,讓在地居民向讀者介紹自己,以及身處戰爭與和平「政治邊界」的處境。

第二部一針見血地談撤軍後的金馬人不斷思索未來該何去何從的各種可能,如何在現實、矛盾和理想中彼此拉扯。最後由新冷戰與俄烏戰爭的國際情勢來反思金門、馬祖在兩岸夾縫中,既是溝通橋梁亦是角力平台的多重關係及複雜情緒,並以作者易安的軍旅回憶凸顯戰地前線的變與不變,談戰爭也談自由,並寫出全書的核心宗旨:「生而為台灣人,不可不知金馬事」。

本書爬梳整理5年來對於金門、馬祖兩地人民的採訪及書寫,將時至今日許多對金門、馬祖的陌生、不了解,透過在地人的口吻說明,不僅直擊島嶼現況、呈現金馬不同的社會背景與性格差異,也指引我們如何重新認識金門與馬祖、如何探索金門、馬祖與台灣的關係、如何看待群島共同體的發展,以及如何理解台灣人、金馬人面對認同政治時的情感差異。

扎實地將原置於大國族框架的歷史話語權,交還給在前線小島上親身體悟「戰爭無情,和平無價」真諦的尋常百姓,從金馬人民的角度切入,傾聽他們的生命故事以及生活在前線、對於「後解嚴」的切身感受,希望藉由這些真情流露的口述歷史,讓種種掉入歷史邊緣與被遺忘的記憶,可以重返這一代人的腦海,讓金門、馬祖人的想法及思維,能獲得更多的理解、認識、體諒,以及尊重。

認識台灣DNA裡的「金馬」基因

台澎金馬之間的關係是個變動的過程,在這過程中,不同事件造就了動盪的邊界在拉在劃,有時拉出衝突與矛盾,有時劃出妥協與秩序,發展出群島的樣貌,再現島嶼的現實邊界,並形塑了今日的台灣。

這本「金馬之書」讓我們回望台灣所在之處,仔細聆聽金馬青年和解嚴後世代的芸芸眾「聲」,重新審視一切,理解彼此骨子裡台灣DNA中一直存在,但未曾被真正關注的「金馬」基因,去發現原來台灣與金門、馬祖的互動及依存遠比我們以為的更多、更深。期盼每位讀者都能藉由這本書對金門和馬祖有更深刻的認識,讓這從1949年之後和台灣的中華民國建立起的偶然共同體,到當代的命運共同體,能進一步長成相互理解、包容彼此的生命共同體。

(編按:本文由聯經出版提供,標題、內文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改寫。)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