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篇

洗澡熊說「法」/灰姑娘:只是一齣「麻雀變鳳凰」的偶像劇?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凡家少女夢想成真的「麻雀變鳳凰」,是人類童話、文學、藝術、電影創作源源不絕的題材,而〈灰姑娘〉(Cinderella,音譯為仙杜瑞拉)通常也被如此歸類,堪稱登峰造極之作。但〈灰姑娘〉真的只是一個苦命女嫁王子、麻雀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故事嗎?

底層翻身、期間限定⋯⋯灰姑娘創造的生活語彙

先從〈灰姑娘〉的語彙說起。古今中外的童話,題材堪稱千奇百怪、數量多如恆河之沙,但能夠「創造生活語彙」的童話故事,畢竟寥寥無幾。佼佼者如安徒生童話〈國王的新衣〉,出品後篇名成為全球通曉的流行語彙,指涉意涵不言可喻。

再如〈金髮女孩與三隻小熊〉(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女主角及篇名「Goldilocks」,就被拿來當作形容各種「剛剛好」(不太熱、不太冷;不太快、不太慢)的代名詞;更專業一點,「金髮女孩經濟(Goldilocks Economy)」還成為經濟學的詞彙,用來形容(1990年代柯林頓時期)處於高成長、低通膨的經濟發展,景氣溫和復甦但通貨膨脹又不過熱,是經濟輝煌美好的年代,也是投資人夢寐以求的良機。

〈灰姑娘〉創造出來的語彙,遠比Goldilocks更豐富多元。我們可在各式各樣生活語境中使用「仙杜瑞拉(Cinderella)」,例如祝福好友實現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指稱凡女嫁給一個英俊多金的白馬王子等。其次,「Cinderella」還被用來形容「未得到應有注意的人或受到不公對待的委屈」;但更常見的是,比喻「時間一到就要被迫切換身分」的身不由己,例如開趴正嗨的青少年,不得不離開趕午夜前的家庭門禁,或者偷情幽會男女時間一到,就被迫切換成現實生活的身分等;這時無奈說一聲「Cinderella的12點鐘到了!」一切就盡在不言中。

從「Cinderella」延伸的豐富語彙與語境,我們就可知道,〈灰姑娘〉傳遞的文化意涵,絕不只是夢想終成真、麻雀變鳳凰而已,也不是兒童版的好萊塢電影《窈窕淑女》或《格雷的50道陰影》。

如同其他幾則知名的《格林童話》般,〈灰姑娘〉故事也有多元角度的對立辯證,諸如男女、美醜、善惡、賞罰、貧富階級、落難救贖和公不公平對待等。一方面,它是躍上銀幕次數最高的榜首,單單迪士尼,從卡通到真人版的《Cinderella》(台譯:《仙履奇緣》)就有4部之多
《仙履奇緣》(1950)、《仙履奇緣2:美夢成真》(2002)、《仙履奇緣3:時間魔法》(2007)及真人版同名電影《仙履奇緣》(2015)。
;另一方面,〈灰姑娘〉也是20世紀中葉以後,最常被各文化圈點名批判的童話故事之一。

到底這則從小聽到大、耳熟能詳的故事,有什麼玄機呢?

德、法兩版本灰姑娘PK,有哪些異與同?

全球至少有數十種語言、流傳數百個不同版本的〈灰姑娘〉故事,且創作數量迄今仍在增加中。但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就是德國格林版和法國培羅版,就好像世界盃足球冠軍賽的PK大戰,打到難分難解。但法國版較為時尚取向(玻璃鞋)且更具宮廷浪漫和魔法色彩(南瓜馬車、仙女棒),後來被迪士尼選中作為改編腳本,在好萊塢銀幕通俗魅力的加持下,躍居坊間傳述的主流版本。不過,在人物角色的刻畫方面,德國版較為立體深刻,略勝一籌。

到底德、法版本差異何在
參林愛華,〈Aschenputtel und Cendrillon -Zur Kontroverse der deutschen und franzosischen Version〉,《東吳外語學報》,9期,1993年12月,頁77-99。
呢?所謂的法國版,是指法國作家培羅(C. Perrault)在1697年出版的《鵝媽媽故事》中收錄的〈灰姑娘〉(Cendrillon ou la petite pantoufle de verre)版本;英文「Cinderella」源自法文「Cendrillon」,但Cendrillon其實不是「人名」,而是一個由兩個單詞組合出來的「外號」:cendre(英文:cinder)在法文中是「灰(燼)」的意思,取自她總是燒柴煮火沾滿髒兮兮的灰渣;souillon是「做粗活的女僕」的意思。同樣地,〈灰姑娘〉德文原名「Aschenputtel」,這也不是人名,Aschen也是灰(燼),Puttel依格林兄弟所在黑森地區德語方言是邋遢髒兮兮的女孩,後來Aschenputtel就是指在廚房幹粗活的女僕。
所謂的德國版,是指自1812年初版起就收錄在《格林童話》(編號:KHM21)的〈灰姑娘〉版本
Ludwig Beckstein, Sämtliche Märchen - Mit Illustrationen von Ludwig Richt, Bd. 1, 1988, S. 289 ff., Verlag: dtv.
,和法國版情節主要有幾個不同:
首先,德國版幫助灰姑娘打點參加舞會行頭的不是仙女,而是她因思念母親種在墳頭的許願樹;又如,兩個姊姊剁腳趾砍腳跟,削足適履勉強把腳塞進金鞋以欺騙王子,但最後都因染血而被識破,也僅見於德國版;再如,德國版有兩隻白鴿代表超自然力量,牠們協助灰姑娘打點家務、提醒王子不要上當,最後(在後來格林改寫的版本)白鴿還把兩個壞心姊姊的眼珠啄掉,使其不得善終。 此外,德國版也有華麗馬車來相迎,但無關老鼠、南瓜或仙女魔法;金鞋取代玻璃鞋,而灰姑娘跑掉一隻鞋的原因,不只是午夜12點鐘聲響起的焦急,還因為王子想要故意延遲她離開而事先命下屬在通道塗抹瀝青。

雖說德、法有別,但歸納起來仍有幾個共同要素型(分類上屬於AT510A的故事類型):

  • A、女主角受到極不公正的對待(灰姑娘)
  • B、魔法或超自然力量的介入(仙女、許願樹或白鴿)
  • C、俊男美女的浪漫邂逅(舞會)
  • D、通過多次考驗後,透過某物件而識別出真命對象(玻璃鞋或金鞋)
  • E、跨越階級、得來不易的愛情(凡女vs.王子)
  • F、男女主角終結良緣,美夢成真(結婚)

以上共同元素,也正是〈灰姑娘〉大放異彩、歷久彌新的成功秘訣,迄今通俗影藝作品仍有其影子,尤其是偶像劇、韓劇,儘管劇情五花八門、時空人物有別,但幾乎都或多或少融合了以上要素,擄獲追星族的心。

底層翻身障礙多,魔法成跨越階級鴻溝的希望橋梁

先來談E要素的階級問題。「麻雀變鳳凰」的故事,底層人物終能晉身王宮貴族或上流社會,都有「階級流動」的意涵,但這談何容易?經濟、身分的貧富貴賤,文化、教養的雅俗品味,在在都是障礙。

即便當代的好萊塢版,如《窈窕淑女》(My Fair Lady;1964),幸運跨越鴻溝的賣花女依然留下大失儀態的破綻;再如加上「微」性虐待口味的《格雷的50道陰影》(Fifty Shades of Grey;2015),機緣巧合被相中後的凡女安娜,陰影也是揮之不去。至於全球爆紅的韓國電影《寄生上流》(2019),更是以底層一家人力爭「上」游的黑色幽默,來反諷晉身上流階級的重重障礙;能夠沾到上流邊當寄生蟲就已是萬幸。

回到〈灰姑娘〉的時空脈絡,階級流動猶如一潭死水。若非絕世美女外加上天眷顧,何能獲得國王/王子的青睞,打破階級鴻溝締結良緣呢?看看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女孩〉,只是求個溫飽,夢想不成,最後還活活凍死在街角。

但《安徒生童話》不論,即使賣點和卷首語是「夢想成真」的《格林童話》,階級鴻溝也不易跨越。盤點《格林童話》階級流動的排列組合,仍以「門當戶對」的王子/國王與公主結成良緣者居多,例如〈睡美人〉〈白雪公主〉〈青蛙王子〉、〈鐵爐〉、〈千種皮〉、〈看鵝的女孩〉、〈忠實的約翰〉等。

雖然也有門不當、戶不對的凡夫俗「男」娶到公主者,如靠吹噓和機巧翻身行大運的〈勇敢的小裁縫〉;但相反情形更多,身世平凡女人高攀王子者,如〈長髮姑娘〉
《格林童話》的〈長髮姑娘〉,拉芬采兒(Rapunzel)出身寒微,父母窮到連萵苣都買不起。但2010年迪士尼改編的電腦動畫《魔髮奇緣》(Tangled),女主角變成了小公主。
、〈白如雪與玫瑰紅〉、〈灰姑娘〉等,而且每個有本領往上階級流動的女主角,都一定是絕世大美女。

事實上,《格林童話》角色的階級分明,通常兩極對立:若非奢華的王宮貴族,就是貧微出身的販夫走卒:獵人、鞋匠、鐵匠、裁縫、馬伕、奴僕。至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中間階層,或者說今日大家所熟悉的中產階級,幾乎不見於童話角色,如律師、會計師或醫師。這當然和社會變遷有關,當代中產階級的興起,已經格林兄弟死後的事了。

階級兩極分明,貧微百姓如果沒有過人機智或絕世美貌,加上天上掉下來的魔法幫助,就永遠只能當「吃不到天鵝肉(公主、王子)」的癩蝦蟆。童話的魔法,正是嫁接階級流動的希望橋梁!魔法使得出身不高貴但外貌太出色的女主角,能夠和王子相遇、成婚,這也正是B要素「超自然力量介入」的重要性所在,〈灰姑娘〉的仙女、白鴿,意義在此。

當然,我們很容易批判「麻雀必是美女才能飛上枝頭變鳳凰」的荒誕,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不也表明當時階級鴻溝實在太難跨越,造成階級流動的因子實在少得可憐,所以女人只能靠天生好臉蛋,瞄準王子愛正妹的人性弱點,否則想都別想?難不成灰姑娘靠著整天燒柴煮飯或學會百工技藝,就可以晉身上流嗎?至於超自然的魔法助力,也是一種「超現實的階級夢想」!就是因為現實上太不可能了,所以童話魔法提供晉身無望的平凡百姓,一種情緒宣洩的出路,活在「但願美夢成真」的憧憬中。這也是格林兄弟和安徒生不同之處。

被不公對待的委屈,引發讀者投射共鳴

〈灰姑娘〉故事的另一個重點是不平之鳴,即A要素所提,女主角成長過程受到極不公對待的委屈,引發讀者共鳴。從名稱到內容,〈灰姑娘〉通篇都在強調她的「委屈」:死了親愛的媽媽、來了惡毒的繼母,之後成天活在「灰」頭土臉、衣衫襤褸的奴僕世界,對照好逸惡勞、打扮光鮮的兩個姊姊,反差太大。更不公的是,即使她如此委屈,不辭辛勞,但連參加王子邀約舞會的機會都被繼母剝奪!選妃舞會是晉身門票,就跟買彩券一樣,有買不一定中獎,但沒買一定不會中獎。眼巴巴看著姊姊們興高采烈去跳舞,還被她們恥笑不夠格去赴約──連希望都不能擁有,有什麼更委屈的呢?

不患寡而患不均,物不平則鳴。公平是家庭、社會生活與法律制度的分配起點;迄今仍代表法律精神的正義女神(Justitia),一手所持即是象徵公正、公平的天秤。灰姑娘的委屈,始於家庭勞務分配的「不公」而非「辛勞」。因為她爸爸雖是個手頭尚有餘裕的商人,但沒有富裕到豢養奴婢,所以子女必須分攤家務也不算太過份,但問題是繼母對親生姊姊太偏心,把她當奴僕使喚。

若硬要說辛勞本身是委屈起源,那麼,我們來比較一下,假使〈森林裡的糖果屋〉的小兄妹在第二次被遺棄
因過於窮困潦倒而被迫遺棄子女的觀點,參本系列第3篇:〈洗澡熊說「法」/糖果屋(上):為生存棄養漢斯兄妹,會被法律處罰嗎?〉
後找到回家的路,儘管他們年紀還更小,但在窮樵夫家中,他們不也是整天要做灰姑娘做的事:「從早到晚有做不完的粗活,每天天未亮就得起床,忙著去打水、生火、煮飯和洗衣」?小兄妹如果有機會回家,即便幹這些粗活,也應該是心存感恩吧?

從家務分配出發,訴說不公對待的委屈,或許是〈灰姑娘〉能夠挑起廣大讀者共鳴與同情的關鍵。其實,直指不公委屈的童話故事,並不多見,這或許正是〈灰姑娘〉特別叫好叫座的原因。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人在太多情境都可以將自身投射到仙杜瑞拉的角色,抒發委屈、排解孤獨,例如覺得家務分攤不公的小孩或職場勞逸不均的員工,或任何感慨自己沒有受到應有的注意或重視的小人物們(small potatoes)。這種切中人心的通俗魅力,讓〈灰姑娘〉得以穿越時空、永垂不朽!

惡有善報vs.賞善罰惡,姊姊結局大不同

A要素結合C要素的「浪漫邂逅過程」和F要素的「良緣救贖結局」,就更具鼓舞人心的作用,不公委屈不但獲得平反,還被加碼獎賞,這是〈灰姑娘〉故事的勵志面向。再加上B要素「超自然魔法介入」的童話想像,就更具通俗渲染力了。

人間不公,但老天有眼。格林兄弟不會像安徒生那樣,讓心地善良、苦命無依的灰姑娘被凍死或累死,及至升天後才獲平和。「老天有眼」的橋段,即法國版的仙女(棒),在德國版中是以許願樹和小白鴿取代。

灰姑娘聽取媽媽臨終教誨、感念種在媽媽墳前的「許願樹」,會落下華麗禮服首飾,幫她實現參加舞會的願望;許願樹靈感應是來自於許願池,自希臘羅馬時代以來,即是祈求願望實現的象徵。孤獨的灰姑娘,在世上唯一的親情連結,是已經逝去的親娘,墳前許願樹是「冥冥之中」的保護力量,守護虔誠、善良的在世親人,免於受到不公對待。

天助人助的超自然力量,還有代表純潔、良善的「小白鴿」,總是適時出現,幫灰姑娘排除參加舞會的人為障礙(繼母交付給她的灰渣挑豆工作)、關鍵時刻提醒王子不要上姊姊們的當。

在《格林童話》再版改寫後的〈灰姑娘〉中,小白鴿還進一步執行「懲罰」任務:姊姊們去參加灰姑娘婚禮途中,被白鴿在教堂外啄瞎雙眼,下場淒涼悲慘。對照法國版,灰姑娘善有善報,但姊姊們也是皆大歡喜,被寬恕後接到王宮住,還和貴族子弟結婚。這種「惡有善報」的結局,自是不見容於一向強調「賞善罰惡」的《格林童話》(註)
參林愛華,〈探訪童話的源頭〉,《初版格林童話─精華篇》(導讀),2000年,旗品文化出版。
。格林兄弟偏好人間善惡都有現世報的結局,根本不用等到上帝的最後審判來平反!所以格林定版〈灰姑娘〉
中譯本參格林兄弟著,舒雨、唐倫億譯,《格林童話(上集)》,2001年,頁151-162,小知堂文化出版。
,最後一句結尾是:
「你瞧,心腸狠毒和做人虛偽的下場,就是讓她們一輩子當瞎子!」
不是人正就好,角色還刻劃灰姑娘的品格與積極性

前文提到,〈灰姑娘〉童話固然大受歡迎,但也曾被大加撻伐,尤其是美=善、醜=惡、血緣(生母vs.繼母)等刻板印象,但其實這些不是〈灰姑娘〉的專利,前面幾篇也都提過,因此以下省略兩千字。

不過,也不能亂對格林開地圖砲。明察秋毫可知,格林兄弟並未認為「壞女人就一定長得醜」,德國版〈灰姑娘〉寫得很清楚,兩個姊姊臉蛋都長得白皙漂亮,只是正雖正,就是沒有妹妹那麼正;當代很多卡通、繪本自作主張,把姊姊們塑造成面貌醜陋又臃腫痴肥的形象,恐怕才是「厭女」(Misogyny)情結作祟,可真是冤枉了格林兄弟。更何況從德國版劇情來看,想也知道,如果姊姊們長得不正,王子怎麼會誤認她們是鞋主而迎娶載往王宮呢?

其他佐證比比皆是。別忘了,〈白雪公主〉那位狠心王后,可是魔鏡認證的天下第二美女,只被她女兒比下去而已。「醜=惡」恐怕只適用在年華早已消逝的老巫婆吧!格林兄弟的一貫邏輯毋寧說是,長得美不一定就人心善,但「長得最美的女人,絕對是人品最高貴的」!母女兩美PK的〈白雪公主〉、三個女人爭王子寵的〈灰姑娘〉和三公主版的〈青蛙王子〉
三公主版的〈青蛙王子〉(Der Froschprinz;編號:KHM 99a),僅見於格林兄弟在1815年初版第2冊的註評(Anmerkung),後來刪除,並非後世廣為流傳的〈青蛙王子〉版本。參本系列第6篇:〈洗澡熊說「法」/青蛙王子:不上床,要怎麼破解魔法?〉
(最小的公主最美、也最好心),都是明證。簡短童話沒有足夠文字量可以鋪陳性格良善的極致,格林兄弟將其符號化為「天下第一正妹」(人最美心也最美),就算是正妹情結作祟,也是其來有自吧?

其次,「麻雀變鳳凰」的故事,常有「貶貧揚富」的階級歧視味道(尤其是好萊塢,如《窈窕淑女》及《格雷的50道陰影》),以及英雄救美(童話中的白馬王子)的影子,卑微女主角都是靠著和高貴男性的邂逅和良緣而獲得解脫與救贖,頌揚的都是女人對男人的依賴性,而非靠女人自食其力的獨立自主性。

雖然這些批判不是無的放矢,但平心而論,相較於甜膩、沒有主見的法國版角色,德國版的灰姑娘角色塑造,一來較具鄰家女孩的鄉土氣息,二來也比較積極主動:她屢次要求繼母讓她參加舞會,繼母故意刁難她(撒豆在灰渣要她挑完才能去),她也不放棄希望,戮力排除萬難(在小白鴿的相助下)。為何性格主動很重要?灰姑娘雖然表面上有家可歸,但親爹不疼、親娘過世、繼母嫌惡、姊姊疏離,是個實質失怙的苦命女孩,處境沒有比住在濟貧院的奧立佛・崔斯特(Oliver Twist)
狄更斯《孤雛淚》的主角。
好到哪裡去。不主動點去搶舞會門票,這輩子是要怎麼翻身?
此外,德國版〈灰姑娘〉女主角的性格,可以說是切中格林兄弟心目中的女性典範。格林兄弟蒐集、紀錄當時民間故事、傳說,因此《格林童話》述而不作者居多,但有一則例外:〈白如雪與紅玫瑰〉(Schneeweißchen und Rosenrot;編號:KHM161)。在這則威廉.格林自創自編但不算成功(劇情牽強且知名度低)的童話中,他形容兩位女主角是「虔誠、善良、勤勞」,很會做家事,讚譽有加,這正是他主觀上對女性形象的期待與想像
參林愛華,〈童話裏的情色──性、懷孕、亂倫〉,《情慾與禁忌》(吳錫德主編),2002年,頁74,麥田出版。
對照一下〈灰姑娘〉的女主角,她媽媽臨終前交代她的就是要「永遠保持虔誠及善良(bleib fromm und gut)」
參格林兄弟著,舒雨、唐倫億譯,《格林童話(上集)》,2001年,頁151,小知堂文化出版。
,才能永受上帝保佑,及天國媽媽的關懷、保護。勤勞的她做到了,老天也有眼。格林兄弟在結局賦予她童話能夠賦予的最高報償,也是意料中事;類此,〈森林中的三個小矮人〉(Die drei Männlein im Walde;編號:KHM13)中,第三個小矮人許給可憐、勤勞繼女的最棒禮物,就是一個國王娶她當王后,許願後來也成真。
代表堅貞的玻璃鞋,與隱喻破處的染血腳

以上是角色刻畫,接下來分析一下故事中的事物象徵。〈灰姑娘〉具有多元詮釋的可能性,其中和「腳」有關的象徵意義,尤其豐富,畢竟這是一則不談腳就沒戲唱的故事。

〈灰姑娘〉被討論最多的象徵信物,是法國版的「玻璃鞋」,也就是前述的D要素:它是王子得以識別出真正舞伴是誰的關鍵物件,也是整個故事轉折的樞紐所在。雖然德國版的金鞋也是高貴、華麗的象徵,但出自宮廷小說家的法國版玻璃鞋,顯然更具流行時尚的想像,看來法國一向引領全球時尚風潮,應該是實至名歸。亮晶晶的玻璃鞋對照總是髒兮兮的灰姑娘,對比強、反差大;而12點鐘聲響起時所有的美好消逝無蹤,唯有那隻玻璃鞋始終如一,像王子堅定的愛情一樣永恆不變──〈灰姑娘〉真是高明又經典的偶像劇,比起時下風靡的韓劇,整整超前部署兩百年!

另外,玻璃鞋沒有彈性、無法硬套進去,因此具有「獨一無二」的寓意,專門為「她」量身定做;因為獨一無二,所以她才能通過試鞋的重重考驗。但話說回來,再怎麼沒彈性,一個鞋號尺寸全國只有一個女人穿得下?這也太誇張吧!其實,童話故事背景設定,多是中世紀歐洲的一王城一小國,王子騎馬不小心就會騎出國(如〈睡美人〉、〈長髮姑娘〉);這些小國到底有多小,可見一斑。

最後,從性象徵論來看,格林〈灰姑娘〉故事中有諸多性隱喻。例如,一直伴隨灰姑娘的小白鴿,是純潔無暇的象徵,暗喻王子娶到的是童貞的處女。反之,兩位姊姊都被王子在載回王宮途中發現她們已流血染紅──小白鴿在天空提醒:鞋內有血跡!(Blut ist im Schuck (Schuh)!)──根本不是王子真正要迎娶的新娘,因此半途折返送回娘家。也就是被王子識破而「退貨」了,何其難堪,而「染紅」隱喻遣返原因是她們早已未婚破處。

洞房花燭夜因被發現非處女,而慘遭遣回娘家或冷落遺棄的習俗和故事,古今中外皆有,當時的歐洲亦然。果是如此原因,那麼,灰姑娘的姊姊們,恐怕也是當時性/性價值觀的受害者,也有值得同情的一面。更何況縱使不談處女情結,從晉身上流來看,她們也是不折不扣的失敗者,和望女成鳳的媽媽同樣一敗塗地。哀衿勿喜。

刑法的評價:灰姑娘的繼母和姊姊有罪嗎?

再來法普一下《刑法》問題。〈灰姑娘〉雖然是一則遭遇令人忿忿不平的故事,但其實繼母和姊姊們也沒有壞到哪裡去,很難成立什麼犯罪,因此可以討論的刑法問題不多。雖然故事中說繼母狠毒,但相較於連殺子女勾當都幹得出來的〈白雪公主〉壞母后,或更殘暴不仁的〈杜松樹〉繼母,〈灰姑娘〉的壞角色可是溫和多了。況且,若說家務分配不公就要去坐牢,那監獄大概會塞滿偏心的父母們──至少從孩童眼光來看是如此。

兩個姊姊雖然常對灰姑娘冷嘲熱諷,道德和教養不佳,但為人尖酸刻薄並不是《刑法》的罪名,不然監獄早就人滿為患。不過,兩個姊姊明知自己不是王子要尋找、迎娶的對象,卻施用削足適履的手段來欺騙冒充,刑法上可能討論詐術締婚罪
《刑法》第238條:「以詐術締結無效或得撤銷之婚姻,因而致婚姻無效之裁判或撤銷婚姻之裁判確定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因詭計根本未得逞且本罪不罰未遂犯,故不成立犯罪。
繼母唆使女兒削腳、逼灰姑娘做家事,會否構成傷害和凌虐?
至於剁腳趾、削腳跟塞進鞋子的削足適履行為,尚未到達重傷程度
《刑法》第10條:「(第4項)稱重傷者,謂下列傷害:……四、毀敗或嚴重減損一肢以上之機能。……六、其他於身體或健康,有重大不治或難治之傷害。」但若剁多根手指、腳趾情形是否屬上開重傷,視個案嚴重情形而定,仍有爭議。
,雖然仍侵害身體完整性,但普通傷害罪
《刑法》第277條:「(第1項)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禁止的是侵害「他人」,而非侵害自己的身體法益,故姊姊不會因為剁自己的腳而成立犯罪。由於沒有正犯,因此,媽媽雖然出餿主意慫恿還協助女兒剁腳,基於共犯從屬性,也不會成立教唆犯或幫助犯
《刑法》第29條:「教唆他人使之實行犯罪行為者,為教唆犯。」;第30條:「(第1項)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亦同。」
共犯從屬性參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20年8版,頁454-456。
。在幫助他人自傷情形,雖然原則上因從屬性而不處罰,但若因而致死或致重傷者,仍有獨立處罰的特別規定
《刑法》第282條:「(第2項)教唆或幫助他人使之自傷,因而致死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傷定義另參上述《刑法》第10條第4項。
;但〈灰姑娘〉情節並不符合,因此,剁腳趾、削腳跟的部分,皆不成立犯罪。

當然,有人可能會想到繼母是否構成凌虐孩童罪?《刑法》第286條規定:「對於未滿18歲之人,施以凌虐或以他法足以妨害其身心之健全或發育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稱凌虐者,依《刑法》第10條第7項立法定義,是指「以強暴、脅迫或其他違反人道之方法,對他人施以凌辱虐待行為」。

這裡有諸多不確定法律概念,諸如妨害身心健全發展、違反人道等,但從故事粗活線索的內容,「打水、生火、煮飯和洗衣」等,都很難論斷這樣構成凌虐孩童,必須結合更多情境脈絡,比如幹粗活的時間多久、中間可否休息及多久、或有無一例一休等。做到太過分當然就是不人道了,但什麼是「太過分」,時空氛圍不同,繼母說的「想要吃麵包、就得幹些活」,從當時脈絡來看,其實算是中肯。附帶一提,對孩童凌虐或家庭暴力,一直還是當代面臨的重要社會及刑法問題。

小結:永遠的仙杜瑞拉

最後來總結一下。〈灰姑娘〉掌握人心共同的通俗密碼,才能成為最廣受傳誦的傳奇故事之一:它撫慰受到不公對待的委屈心靈,引發共鳴,也激勵被冷落而未受到應有重視的成人與孩童,陪伴並撫慰他們在熬出頭前的寂寞歷程,賦予希望永遠存在的正向力量。

此外,結局雖是躍上枝頭當鳳凰,但〈灰姑娘〉不只是一則麻雀變鳳凰的俗套故事而已,它揭露了更多值得反思的文化與社會現象。在嘲諷「女人靠臉蛋才能晉身王宮貴族」之際,哀衿勿喜,不要忘記,這正是當時階級流動滯如死水、平民百姓翻身無望的忠實反應,出身貴賤通常決定一生榮枯命運。正是因為階級鴻溝太難打破,童話魔法提供一個夢想成真的虛擬世界,冥冥之中暗助虔誠、善良又勤勞的苦命正妹一把,編成一個平反不公委屈、實現翻身美夢的勵志故事。夫復何求?

從階級流動和性價值觀來看,萬夫所指的〈灰姑娘〉姊姊們,也有令人同情的一面。她們是處心積慮想要晉身上流的失敗者,美貌遠不如妹妹,終未獲王子青睞。腳底染紅是隱喻婚前破處的詮釋,如果有所本,她們被王子在迎娶半路遣回娘家,則是極盡羞辱能事的退貨,道盡當時女性的悲哀。穿越時空,回到說故事的床邊,或許當代讀者可以多一點理解與憐憫。

說來說去,不務正業寫到這裡,才雄雄
台灣閩南語,音讀:hiông-hiông
想起,我要趕去開會快遲到了。洗澡熊模式登出:Cinderella的12點鐘到了,各位再見!
索引
底層翻身、期間限定⋯⋯灰姑娘創造的生活語彙
德、法兩版本灰姑娘PK,有哪些異與同?
刑法的評價:灰姑娘的繼母和姊姊有罪嗎?
小結:永遠的仙杜瑞拉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