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索上的巨型精準醫療計畫
50萬筆華人最大基因資料庫TPMI,如何成為國安危機火藥庫?
中研院在2019年串連國內數十間醫療機構,大張旗鼓推動的「台灣精準醫療計畫」(簡稱TPMI),如何牽扯一連串的研究倫理、專利侵權、甚至隱私與國安問題,最終在尚未達到目標的第3年宣布暫停?(攝影/陳曉威)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以打造全球華人最大基因庫、建立國人常見疾病的風險評估模式、量身訂製醫療和健康照護為目標的「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aiwan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簡稱TPMI),2019年7月,由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時任所長郭沛恩擔任計畫主持人啟動,希望在以歐美族裔為主的基因定序資料下,透過分析國人專屬的基因數據開發專屬華人的基因型鑑定晶片,在被喻為「醫療登月競賽」的精準醫療版圖中插旗。

該計畫與16家醫療體系、33家醫院合作,2022年6月快速召募達50萬人,一度是全球實際收案最大的精準醫療計畫與世代研究,但計畫磅礡登場、卻接連爆出侵權官司、計畫主持人為外籍等爭議後,2022年底停止收案。《報導者》掌握線索發現,行政院接獲投訴,指TPMI合作醫院疑將國人基因資料國際傳輸出國外,大為緊張,中研院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簡稱IRB)也進行調查,雖然無法證實有外洩問題,卻驚訝發現,TPMI計畫竟如屍速列車再外展出數十個子計畫、近千名協同主持人,都可以使用該資料庫,也形同讓國人最大的基因資料開了無數後門。原為「台灣之光」的大型計畫,如今成為讓部會緊急補破網的「國安漏洞」。

基因資料已成生技矽金,誰能掌握最多的資料、即有機會成為這個世紀全球醫療躍進的引擎;但如何保護龐大的人民基因生物密碼也成為各國嚴峻的挑戰,一旦這些資料遭惡意使用,可能提供有心人針對特定地區研發生物武器的「鑰匙」,展開精準醫療的國家都紛紛禁止基因資料國際傳輸與強化把關。

目標蒐集百萬國人資料、建構全球最大華人基因圖像,卻黯然暫停召募
Fill 1
2022年8月18日,中研院舉行記者會宣布「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已達50萬民眾參與,成為目前歐美地區以外最大的精準醫療計畫。(攝影/中央社/吳欣紜)
2022年8月18日,中研院舉行記者會宣布「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已達50萬民眾參與,成為目前歐美地區以外最大的精準醫療計畫。(攝影/中央社/吳欣紜)

2017年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延攬專長人類基因體研究的郭沛恩來台擔任特聘研究員兼生醫所所長、也是中研院生醫所首位外籍所長,隔年郭便當選中研院第32屆新科院士。他放棄美國高薪來台,希望協助台灣全速發展精準醫療,其中,TPMI計畫仿效美國2015年進行的「All of us」計畫,召募100萬個志願者,蒐集民眾的遺傳與健康數據,加速醫療研究的速度,最終是以基因大數據方式建立個人化的疾病風險評估。

2022年8月,TPMI和合作醫院高調宣告達到50萬人收案里程後,爭議不斷,其中計畫主持人郭沛恩的外籍身分成質疑焦點,被指稱可能遠端備份資料,把國人無償捐出的個人生物資料,轉為跨國商用。2023年2月,立委黃國書即召開記者會,質疑郭沛恩個人持有備份資料,且TPMI接受全外資控股的GeneRight公司協助募資12億的贊助,已與境外公司商業合作。TPMI團隊隨即發聲明澄清,雙方只是在討論協助募資進行研究的可能性,但考量可能存有潛在風險,已於2022年10月中止該項討論。2個月後,TPMI團隊以「經費用罄」停止收案。

但《報導者》掌握的訊息顯示,TPMI的問題連行政院也接獲投訴並持續延燒,中研院IRB隨即於2022、2023年進行兩波全面調查,衛福部也大為緊張,要求醫院端必須配合中研院IRB清查,結果發現,TPMI計畫出現許多破口,在中研院IRB掌握之外,不僅要求補正、更要求該計畫團隊成員必須重新上倫理訓練課;另一方面,衛福部展開危機處理,不僅要求郭沛恩簽切結書,保證未將資料外洩,更要求TPMI合作醫院先把資料轉入各院的生物資料庫管理,同時嚴格審查有國際合作的相關案件,並積極推動《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修法,希望未來把TPMI的資料移轉至生物資料庫,納入現由國家衛生研究院負責的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平台整合,尋求解套。

TPMI計畫現已由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鄔哲源接手,他接受《報導者》採訪時強調,「郭沛恩所長到(2023年)9月30日屆齡退休,就沒有擔任計畫主持人,目前擔任計畫顧問。」而50萬筆資料在上個月(2023年12月)底已封存,將展開更多資料分析。

TPMI在2019年上路後收案進度原本一直超標,3年就收案超過50萬,一度成為全世界實際收案最大的精準醫療計畫,接二連三的爭議傳出後,當初大張旗鼓召募國人參與的各大合作醫院,目前網頁和招牌都已撤下。鄔哲源也坦承,「我們當初確實走得滿快的,所以有時候會造成一些誤解。」

(延伸閱讀:〈【專訪中研院團隊】暫停收案後,TPMI下一步怎麼做?四大爭議回應,專家怎麼看?〉

TPMI在做什麼?

2003年人類基因體序列解碼後,開啟精準醫療時代的大門,但是,全球90%的大型基因研究樣本都來自歐洲族裔,缺乏多樣化的族群資料也成為研究發展的阻礙,這亦是多元族群的美國積極推動「All of us」計畫的原因。TPMI亦類似「All of us」,不只想建立台灣人的參考基因庫、開發台灣本土晶片和儀器進行分析,進行台灣世代疾病和健康風險研究,更大的企圖是掌握華人(漢人)最大的基因資料庫帶動的研究潛能與健康產業商機。

郭沛恩過去受訪時強調,「漢人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台灣是進行這項研究的理想地點,因為其相對的基因同質性、高品質的醫療系統、使用電子病歷的時間長及全民健保擁有大量患者數據。」

光速推展到急速凍結,TPMI背後四大弊端

《報導者》走訪衛福部、中研院TPMI團隊、學者,也取得中研院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會議紀錄、醫院的受試者同意書進行比對,揭開TPMI計畫從光速推展到急速凍結背後的四大弊端。

弊端1:一個計畫生出上千個協同主持人,大到中研院也無法掌握
Fill 1
中研院TPMI計畫2019年風光展開後,卻在2022年接連爆出爭議。TPMI短短3年收案超過50萬人,但2022年底未達收案目標就黯然暫停收案。(攝影/陳曉威)
中研院TPMI計畫2019年風光展開後,卻在2022年接連爆出爭議。TPMI短短3年收案超過50萬人,但2022年底未達收案目標就黯然暫停收案。(攝影/陳曉威)

TPMI由中研院與其他16家醫療體系合作,共通過17個IRB審查,而每個醫療體系的同意書版本、執行狀況竟然都不同,更在不同醫院中不斷「開外掛」──加入該醫院自行進行研究之內容,還讓研究計畫如同「屍速列車」衍生出數十個大大小小計畫和近千個「協同主持人」,這些協同主持人都可以使用TPMI資料庫。中研院IRB針對此案進行調查時也瞠目結舌,去年(2023)前往各合作醫院逐一清查與釐清。

我們找到中研院IRB委員去年3月會議紀錄指出:TPMI計畫總主持人,對各合作機構之執行似乎無法掌握,發現合作醫院的執行與總計畫內容及現狀差異甚大。並且,依《人體研究法》,研究計畫應將執行內容送IRB審查,但當時合作醫院與總計畫不同處
如:採檢項目、執行內容、執行期限、研究報告提供研究對象、研究結束後研究材料處理、研究資料使用等。
,總計畫並未將相關內容加入總計畫書送審。

IRB委員因此在同年4月時決議,請申請人補正資料,並請TPMI計畫團隊成員重新上4小時研究倫理訓練課程。

一名長年審查IRB研究案的人透露,從來沒有看過主計畫外可以無限生出子計畫的狀況。政治大學法學院生醫倫理與醫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劉宏恩也指出可能衍生的狀況,除了中研院去識別的資料可供申請外,各醫院也有分析後回傳的基因資訊與病歷,可以與識別資料串連,且有些醫院已提供研究人員申請,「只要有一筆資料在那邊那麼好用,就會有人想要用。」

此外,更一度傳出,有合作醫院把TPMI資料進行跨國合作,把如同國安等級的國人生物資料開了後門。

中研院IRB到各醫院調查後發現,進行國際傳輸的不是TPMI計畫,而是其他生技公司的合作案。但此事也才讓衛福部警覺,比起過往僅針對檢體的生物資料庫限制國際傳輸,同樣載有遺傳與生物密碼、規模還比過去人體生物資料庫更大的基因資料研究,卻沒有國際傳輸的嚴格規範。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精準醫學檢驗中心主任陳澤卿即提到,去年一家再生元公司(Regeneron)的基因研究計畫就希望結合各醫院,並將資訊輸出國外,光長庚的資訊就高達22萬筆,「但最終(衛福部醫事司)並沒有通過審核。」

不過,TPMI計畫下無限開展子計畫,連中研院都無法完全掌握到,是極大的危機。

鄔哲源則認為,中研院的IRB和衛福部有錯誤的印象認為,(TPMI)是中研院主導的,「但我們其實一直是採聯盟的方式,我們自己在做任何的研究計畫,如果是跨院(計畫執行跟總計畫都很難完全一致),更何況TPMI是16家醫療體系,每家醫院的委員會成員、法律人士都各有考量,我們沒辦法說你一定要完全按照我們的方式,這是不可能的。」

但這個說法無法說服中研院IRB委員,仍要求TPMI必須要讓聯盟的醫院依IRB模板修訂,與中研院一致。不過在TPMI爆出爭議與衛福部讓中研院IRB到各院訪查後,2023年初,許多合作醫院幾乎已不敢使用TPMI資料,只有台大醫院還有收案。但台大TPMI研究團隊、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劉志銘回應:「中研院TPMI團隊因研究經費的考量暫停報名,並未真正中止或終止收案,中研院與合作醫院也未提出中止或終止收案的計畫書修正。在TPMI官網公布的消息中有提到,待研究經費足夠時,將再度開放報名。台大醫院是TPMI計畫聯盟的一員,院內的研究團隊有申請台大醫院的研究經費補助,因此2023年仍有收案,也有臨床資料回傳、存放於中研院TPMI資料儲存系統。」

弊病2:計畫總主持人外籍身分惹議,國際傳輸未明確規範
Fill 1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生醫所)展示的大事紀看板上,紀錄停在2017年10月郭沛恩出任第五任所長。TPMI因連串爭議暫停後,郭沛恩也已於2023年9月屆齡退休。(攝影/陳曉威)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生醫所)展示的大事紀看板上,紀錄停在2017年10月郭沛恩出任第五任所長。TPMI因連串爭議暫停後,郭沛恩也已於2023年9月屆齡退休。(攝影/陳曉威)

劉宏恩表示,基因資訊十分敏感、重要,但比起電話、身分證字號外洩,許多民眾對基因資料如何被使用毫無警覺,「基因被掌握,甚至是國安問題」。他舉例,比如台灣常見的閩南人可能有某些共同的基因,因此有相同的基因表現。像敵對國家恐怕就想知道特定族群、特定人有哪些致命的過敏原,如此就能鎖定攻擊。

各國對於本國人民基因資訊的國際傳輸與把關愈來愈警覺。國立成功大學基因體醫學中心主任孫孝芳便提到,他們協助泰國、印尼等地合作夥伴建立資料庫、分析基因資訊時,「對方甚至一開始就強調要將雲端、伺服器建立在自己國家,基因的資訊、分析都不能在國外使用,」顯見已有警覺基因資料的重要。

TPMI除了合作院所子研究計畫和資料使用難以控管,原計畫總主持人郭沛恩不僅為港裔美籍,並且長期在美國,在先前傳出要拿TPMI資料與外資控股GeneRight公司合作後,也被質疑是否能在美擅自使用TPMI資料庫。

雖然中研院TPMI團隊強調,「像TPMI這麼大的研究計畫,其實計畫主持人反而沒有辦法碰到資料」,因為會有一定的管理程序,包括資料管理組、資安管理員,也設有資料使用委員會等監督措施,若是被同意可使用資料的研究者,「要親自到中研院8樓的特定辦公室,裡頭有監視器,所提供的分析電腦功能已經鎖定且沒有網路連結」。團隊強調,研究人員在中研院帶不走任何可識別的資料
中研院「TPMI資料儲存系統」內的資料為去識別資料,研究人員分析資料時已經無法以編碼連結到參與者,也無法看到任何個人資訊。
,而且如果要做資料分析,攜入的程式得經過IT人員檢查,離開時只能帶走經審查通過的統計資料。

但一般學術研究計畫的相關資料往往主要掌握在總計畫主持人手中,意即,TPMI蒐集到的50萬筆國人基因資料,能決定如何使用的最主要決策者就是郭沛恩。

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智財技轉處處長邱文聰也表示,TPMI依《人體研究法》沒有國際傳輸的相關規定,「只能夠靠中研院自己的內部管理。」他解釋,計畫主持人沒有真正擁有這些資料,而是擁有使用權(access),這些資料的智慧財產權,應都歸屬中研院,所以理論上中研院可以管這些資料如何後續使用,但「實際上,計畫主持人可能有一定影響力,要求資料如何使用。」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受訪也透露,「我們最擔心的是基因資料(外流)出去」,所以讓郭沛恩簽切結書,掛保證資料沒有外流。

TPMI爭議更棘手的是,基因檢測、實驗室管理與臨床試驗規範是衛福部的業務,但中研院隸屬總統府,非衛福部管轄,衛福部只能捏住TPMI合作的醫療院所,要求醫院把基因資料存入生物資料庫,之後納入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管理,但無法直接管到TPMI計畫。

陳澤卿表示,林口長庚也有參與TPMI計畫,最後一共收案50,000人,但該院本來就把基因資料存放在醫院的人體生物資料庫(Biobank)。他表示,「過去在做基因的研究時,若沒有存放在生物資料庫,就是由各計畫主持人(PI)掌握,並沒有統一保存的要求。」

在行政院要求下,衛福部計劃盡速推動《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修法,未來也要求「一定規模」的基因資料都要歸入生物資料庫。

陳澤卿說,「確實已收到醫事司的告知,未來基因資訊希望統一存放在Taiwan Biobank(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資訊量較大,也能資源共享。」因為有國安疑慮,禁止輸出。

郭沛恩2023年9月30日退休、也卸任生醫所所長,現退居TPMI「顧問」。鄔哲源為郭沛恩的國籍爭議抱屈,表示外界如果冠上國籍、國安的問題,「人家要在這方面這樣做文章,我們真的就是很難解釋」,但他也說,「所以郭所長離開、不當主持人也比較單純,雖然他離開是真的跟這件事情無關,他也沒有拿過任何TPMI資料。」

Fill 1
TPMI計畫現任總主持人、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鄔哲源(左二)回應爭議,強調中研院TPMI資料只能在獨立作業區分析,任何人都沒辦法帶走。(攝影/陳曉威)
TPMI計畫現任總主持人、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鄔哲源(左二)回應爭議,強調中研院TPMI資料只能在獨立作業區分析,任何人都沒辦法帶走。(攝影/陳曉威)
弊端3:世基專利案,一手收授權費、一手開放學術與業界使用

除了資料國際傳輸不設防的疑慮,以公益為名召募國人捐出自己生物基因的TPMI,為了增加民眾參與的「誘因」,提供了基因檢測服務與報告回饋的作法,更是一腳踩在侵權以及診斷的紅線上。

2022年7月,興櫃公司世基生醫(簡稱世基)發布重大訊息,控告中研院違反與世基之間的專屬授權合約,而對中研院提起損害賠償訴訟。

由於2006年時,中研院將院士陳垣崇研發的藥物不良反應基因檢測技術
陳垣崇團隊針對治療癲癇的Carbamazepine、治療痛風的Allopurinol、抗凝血劑Warfarin三款藥,找出可能引發藥物不良反應的基因,以預防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以2億元授權給世基,時效直到2025年,世基每年還需付專利金及檢測費分潤給中研院。但中研院在2018年將已授權的技術投入TPMI,世基因此主張,中研院在未告知世基的情況下,讓超過50萬的參與者免費進行該基因位點的檢測,侵害世基權益,向中研院求償3億元。
此事也引起多名立委關注。2022年11月的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備詢時回應,《專利法》中有例外的情形
中研院主張依《專利法》第59條,發明專利權之效力,不及於「以研究或實驗為目的實施發明之必要行為」。
,即作為學術研究之用可以不受限制,「但這個界線要劃在哪裡,《專利法》並沒有做很清楚的解釋,所以現在是由法院來判斷這樣研究的狀況算不算例外。」

時任生醫所所長郭沛恩當時則強調,TPMI是研究計畫案,結果也是研究的結果,不是臨床結果。「我們也告訴我們的(團隊)成員,如果他們(參與者)有這個危險、風險的話(指研究結果顯示基因位點有異常),他們應該找臨床可以認證的篩檢(進一步檢測)。」但對世基而言,基因檢測每個人一輩子做一次即可,民眾收到研究結果後,不論是否有異常,很大機率都不會再進一步做臨床基因檢測。

據了解,TPMI團隊的律師也主張「基因不能專利」,認為2006年時的授權並不合法。但這個解釋,連中研院智財技轉處都認為有疑義。

邱文聰直指,若主張基因不能專利,(如果沒有專利)也難援引《專利法》的「研究除外原則」。他解釋,中研院當初給世基專屬授權的標的,並非專利,而是技術,「我(中研院)就是給這樣的技術,所以在這些技術當中,(對方)就其中某部分申請到專利,那是額外的保護,但就算沒有專利保護,我(中研院)也一樣是要專屬授權給你。」

TPMI涉及侵權爭議的背後,還牽出另一件案外案,即有其他業者也取得了TPMI的資料進行商業利用。當初是世基發現創源生技的基因檢測報告書中,涉及世基藥物基因專利,才知道TPMI疑把該公司取得的專利也開放別的業者使用。

查詢創源生技2021年股東常會議事錄確實寫到,創源推出適於0歲到100歲的全方位「預知因」基因檢測,並率先與TPMI合作,幫助客戶深入了解常見疾病及藥物不良反應之危險因子,協助醫師依據檢測結果,提供個人化醫療建議。2021櫃買市場業績發表會簡報,則寫出「使用TPMI計畫開發的專屬台灣精準醫療晶片」。

而2022年8月,TPMI宣布,與全球生命科學服務大廠賽默飛世爾(ThermoFisher Scientific)合作開發出客製化的台灣精準醫療基因晶片(TPM SNP array),涵蓋了70多萬個漢人基因體特徵的基因位點,把疾病風險預測的基因分析動態回饋給民眾,其中便包括了「藥物基因」。

TPMI團隊,中研院生醫所經理劉怡敏表示,TPMI的基因型鑑定是在國科會生技類國家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進行,中心提供全台灣學研、醫界付費服務,「創源是付費做了服務,並得到基因檢測的結果」。中研院生醫所研究技師李玲慧補充,晶片的原廠是賽默飛世爾科技,「就我們TPMI而言,我們是開放,所以他們(創源)用了同款晶片,要自己宣稱跟TPMI接軌,我們也沒辦法,因為你用的真的是同一款晶片。」

除了創源外,也還有其他醫院、生技公司使用此款晶片。我們發現,國家基因體中心2021年7月5日就發函給用戶,通知推出設計新版晶片「TPM 2.0 Array」客製化晶片,增加與臨床顯著相關的SNP點
單核苷酸多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簡稱SNP),是最常見的遺傳變異類型。
,對於精準醫學研究將有更好的貢獻,還把產業收費價格由96,000調漲至11萬5,200元。這也是世基案侵權官司雙方律師爭執的關鍵,但TPMI已將涉及侵權的基因檢測位點先撤下。
弊端4:踩在研究與醫療灰色地帶,偷吃步的受試同意書與基因諮詢
Fill 1
TPMI收案期間,受試者同意書不斷變動,且基因檢測結果的回饋告知、遺傳諮詢機制未建立完全,引發爭議。圖為醫療機構提供民眾簽署的TPMI受試者同意書。(攝影/陳曉威)
TPMI收案期間,受試者同意書不斷變動,且基因檢測結果的回饋告知、遺傳諮詢機制未建立完全,引發爭議。圖為醫療機構提供民眾簽署的TPMI受試者同意書。(攝影/陳曉威)

TPMI收案期間,有不少單位在社群宣傳「免費基因檢測」,民眾也預期可以拿到一份自己的基因檢測結果。

但是,如果是學術研究,必須按照IRB通過的項目、且取得受試者同意方得進行,TPMI最初的受試者同意書並未包含提供檢測結果,若修改研究內容和範圍,必須重新取得受試者同意才得進行。而若為醫療行為,依據衛福部2021年修正「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法」)規定,提供基因檢測的實驗室必須經過認證,以確保檢測品質才能出具報告,並由醫師負責解讀,意即,如果不能獲得認證、提供專業諮詢,就不得進行基因檢測的醫療行為。

TPMI以公益研究之名,又以醫療服務模式吸引受試者,遊走在學術倫理與醫療規範的灰色地帶。因為無法提供50萬人基因諮詢,先不主動告知基因檢測篩檢結果,但卻有醫院能讓民眾查詢到個人的基因定序結果,得知基因位點是「無異常」還是「異常」,結果無人諮詢、引發受試者憂慮。後又將部分基因檢測篩檢結果通知受試者,針對足夠醫學證據確認的基因資訊,包括乙型地中海貧血、遺傳性腦動脈血管病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並以「紅綠燈」的方式呈現疾病風險高低,同樣引發爭議。

中研院IRB更發現,各合作醫院就基因分析結果提供遺傳諮詢之方式不一,有些由收案醫師,有些由醫院之計畫窗口,有些沒有諮詢機制。中研院IRB要求TPMI團隊建立統一之遺傳諮詢機制,提供各合作醫院依循;在此機制尚未完成前,中研院IRB與衛福部都建議暫勿將研究基因分析結果提供給民眾。

事實上,許多拿到TPMI檢測報告的民眾,確實感到疑惑與恐慌,得自行找管道求助和諮商。開設「基因諮詢」門診的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即表示,他的門診中,最多民眾拿來諮詢的報告就是TPMI的結果,像是其中寫著可能會得高尿酸血症,「有些人他看了就是會慌啊。」但張家銘解釋,雖然與尿酸相關的基因ABCG2有變異,可能導致尿酸偏高,但除了基因的傾向外,也可能與生活習慣有關。

劉宏恩表示,確實應該建立遺傳諮詢機制,否則即便以「紅綠燈」、衛教單張的方式將結果告知民眾,在民眾不清楚基因變異與疾病風險有何關聯的情境下,仍會造成民眾恐慌。他認為,TPMI也應受「特管法」規範管理,因為TPMI的結果就是針對疾病風險的診斷跟預測,也實際讓民眾到醫院執行檢測、進入醫病關係中,已經從純研究的範圍,跨入臨床應用。

轉為生物資料庫納管真能解套?
Fill 1
衛福部寄望把TPMI的50萬筆資料轉成生物資料庫快速解套。圖為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內展示的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介紹。(攝影/陳曉威)
衛福部寄望把TPMI的50萬筆資料轉成生物資料庫快速解套。圖為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內展示的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介紹。(攝影/陳曉威)

我們走訪各單位與專家學者時,只要接觸過TPMI計畫相關的人,都私下表示,「這個(TPMI)問題真的很麻煩、一團亂。」

衛福部寄望把TPMI的50萬筆資料轉成生物資料庫快速解套。「我們其實就是讓他(TPMI)轉型變成Biobank(人體生物資料庫),法律規範(《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會更清楚。」劉越萍表示,衛福部原本希望在2023年12月就將修法草案送進立法院,但沒能趕上,不過修正草案已送交行政院,行政院上月(2023年12月26日)請各行政機關於3週內提出意見,新會期送立法院審議。

我們詢問,「修法後多大規模的基因資料規模要納入Biobank?」劉越萍先表示會由衛福部指定,後明確指出,「現在(有需要納入的)其實就是TPMI」。但醫院端透露,他們接獲的訊息是,「未來超過2,000人以上的基因資訊就算是一定規模」,必須納入生物資料庫。

但TPMI團隊對於TPMI蒐集的去識別化資料轉入Biobank作法仍有疑義,認為TPMI為提供特定目的使用,與人體生物資料庫建置後提供不特定目的使用之目標不同,而且中研院資料儲存系統僅保存資料、不含檢體,並不適用《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TPMI團隊的倫理委員、中研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何之行(註)
何之行亦為中研院IRB委員,但審查與TPMI有關案件時,需迴避投票。
表示,考量如何保護參與者的權益是一大難題,這與當初參與者的同意範圍不同。
依《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草案規劃
醫療機構或學術研究機構將生物資料、生物檢體移轉至生物資料庫前,應以書面或公告方式,通知原提供生物資料、生物檢體者,於一定期限內表達不同意移轉至生物資料庫;期限屆至未表達者,視為同意移轉至生物資料庫。
是以「退出權」(opt out)的方式,處理資料同意範圍不一的問題,意即醫療機構或學術研究機構通知參與者後,若在一定期限內沒有表達不同意的話,即視為同意將生物資料、生物檢體移轉至生物資料庫。但何之行指出,退出權對這些參與者並不一定公平、適當,她建議以再同意的方式,請當事人一一表達意願。

目前法規對「基因資料」的管制並不足,雖《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有資料庫的國際傳輸規定,但只管「檢體」、不管基因資料。TPMI的爭議,才讓相關部會意識到這是一大漏洞,欲修法將基因資料加強規範,讓TPMI就地納管。

邱文聰認為,合理的轉換方式是仍限於原始同意的範圍,而不因納管而擴張成不特定目的,且主管機關或蒐集資料的機構,應該善盡通知參與者能退出的義務,如此才能更完善地保護當事人。

但邱文聰也指出,《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仍欠缺適當的資訊回饋機制,「對於當事人後續的權利通知,或是說當事人要能夠動態地去知道他的檢體、他的資料被用在哪裡的這個機制,其實沒有被建立起來。」他建議,法規應再強化這部分,讓參與者有更多自主權,而非將檢體、資訊捐出後,就再也不關這些參與者的事了。

索引
目標蒐集百萬國人資料、建構全球最大華人基因圖像,卻黯然暫停召募
光速推展到急速凍結,TPMI背後四大弊端
轉為生物資料庫納管真能解套?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