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核三公投將在8月23日投票,此前正反方於5場意見發表會上,針對核電成本、老舊電廠重啟的核安疑慮、核廢料處置等議題進行攻防。《報導者》以7大爭點整理正反方意見,並進行資料補充,提供讀者參考。
台美20%暫時性對等關稅今日中午正式生效,部分農產品與4項傳產首當其衝;川普宣布在美設廠投資的半導體廠可望豁免,刺激台積電股價上揚創新高;對美出口占7成資通訊關稅稅率待232條款調查後公布;台美最後協商條件、美中談判結果是後續觀察重點。
川普新版關稅下週五中午生效,各國搶搭末班車談判,賴清德表示台灣拿到的20%關稅僅為「暫時性稅率」,在野黨和工商團體紛紛提出批評和建議。學者專家表示,接下來232條款的半導體關稅是關注重點。
環境衝擊小、社會共識高的「屋頂光電」是目前唯一超前、超額達成2025年目標的綠能計畫。但當「好做的都做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住宅或工廠不少有違建、各地規範不一等問題待解決,台灣屋頂光電還能發揮多少潛力?
隨著核三最後一部核電機組停機,台灣正式「核電歸零」。然而,2016年訂出的2025年天然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能源配比目標,卻未同步跟上。記者以圖表全面盤點目標缺口、關鍵項目,檢視政府的承諾與現實落差。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