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來規模僅次於921大地震

規模7.2的403花蓮地震17死逾千傷、逆衝斷層向北破裂,3天內慎防較大餘震
4月3日上午花蓮外海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位於花蓮市軒轅路的天王星大樓嚴重傾斜。 (攝影/楊子磊)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4月3日上午7點58分,在花蓮沿海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震央在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25公里的東部海域,距離陸地很近,地震深度15.5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全台都感受到劇烈搖晃。

截至4月14日,地震已造成17人死亡、1,155人傷、2人失聯。交通部分,中橫公路與蘇花公路均搶通,夜間採取預警性封閉;新北捷運環狀線因軌道變形分段行駛,營運區段為新北產業園區至板橋、中和至大坪林之間,板橋至中和採公車接駁。(數據將持續更新)

Fill 1
位於花蓮的天王星大樓因地震傾斜,3日傍晚前已救出22人,1人待援但已無生命跡象,搜救隊正全力讓她脫困。(攝影/楊子磊)
位於花蓮的天王星大樓因地震傾斜,3日傍晚前已救出22人,1人待援但已無生命跡象,搜救隊正全力讓她脫困。(攝影/楊子磊)

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這次的規模與25年前的921地震7.3相當,也是繼921之後在台灣規模最大的地震,未來3天仍有發生規模6.5以上餘震的可能性。這起地震是2020年公布震度新制後,繼2022年918池上地震,再次測到6強震度。

根據中央氣象署資料,各地最大震度花蓮和平6強、花蓮市6弱、宜蘭澳花與宜蘭是5強;台中梨山、彰化員林、新竹關西、南投奧萬大、桃園大溪、新北三峽、新竹竹北、桃園市、彰化市與台北市都是5弱。

累計17死逾千傷,特搜隊搭直升機馳援花蓮

地震發生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一級開設,國防部與空勤總隊5架次直升機對各區域進行空中勘災。截至4月14日,地震已造成17人死亡、1,155人傷、2人失聯。多數死者為遭落石擊中。

Fill 1
403花蓮地震,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口橋面坍塌,大量崩落石塊。(攝影/中央社/民眾提供)
403花蓮地震,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口橋面坍塌,大量崩落石塊。(攝影/中央社/民眾提供)

3日當天,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內政部長林右昌表示,除了直升機空中勘災之外,已經有一架次直升機搭載6名搜救隊員進駐花蓮設置協調指揮所;來自台南、高雄、屏東的特搜隊員64人及4隻搜救犬、29,780磅裝備也從屏東機場出發,乘軍機分三梯次陸續在中午過後抵達花蓮。

上午10點,總統蔡英文與行政院長陳建仁趕赴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聽取災情簡報。蔡英文表示,地震發生後已經發生多起餘震,要求各單位密切關注各地狀況,全力救災將災害降至最低,政府將確保資訊正確性,並提醒國人留意最新訊息與謹慎查證相關地震資訊。

陳建仁表示,陸續已經收到蘇花公路有多部車輛遭落石砸中,花蓮也有多棟房屋倒塌,請相關部會把握黃金救援時間搶救受困民眾;另由於東部鐵公路交通中斷,會影響到救援工作,要求交通部盡速搶通保持交通順暢。

目前國防部成立緊急應變中心,並由陸軍副參謀總長楊海明率隊抵達花蓮設置指揮所,平時駐守東部地區的陸軍「花東防衛部」也完成兵力編組,正配合花蓮縣政府救災。陸軍司令部參謀長陳建義說明,目前花蓮縣內北濱、東大門等災區已有憲兵協助警力管制,確保現場動線與民眾安全;此外,包含工兵在內的1,000餘人則備妥重型機具、夜間照明、汲水及生命探測器等設備,隨時可投入支援。

921之後最大規模,預估未來3天將有6.5以上餘震
Fill 1
4月3日上午7點58分,在花蓮沿海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全台有感,圖為各地震度分布圖。(圖片提供/中央氣象署)
4月3日上午7點58分,在花蓮沿海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全台有感,圖為各地震度分布圖。(圖片提供/中央氣象署)

中央氣象署分析,地震的成因是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歐亞板塊所累積的能量。吳健富說明,這區域能量累積快速,發生地震的機率相當高,是地震好發地區。這次的震央半徑50公里的區域內,自1982年至2022年的歷史地震,在這次震央附近發生規模6以上地震有22次,過去最高的是1999年的6.9,規模7以上的地震是第一次(921大地震不在這個區域內)。

吳健富指出,這次測到7.2地震僅次於25年前的921大地震;發生在東部海域,雖然很靠近陸地,但附近不是人口稠密區,地震影響程度不會像921這麼嚴重,但後續仍要注意餘震。尤其是這個區域能量累積很快,一次7以上的地震仍無法完全釋放能量,未來3天可能還會有6.5到7.0以上的餘震發生;不過從歷史資料分析,7.2地震應該是主震,後續餘震會比主震小。

截至4月14日晚間9點為止,震央附近已出現181次的有感餘震,其中一次規模6.5與一次規模6.2最大。

特別要說明的是,目前科學上尚沒有能力可以精準事先判斷什麼時候的地震是前震,什麼時候的地震才是主震。以2022年918池上地震為例,918前一晚,台東關山先發生規模6.4地震後餘震不斷,結果隔天池上發生更大的規模6.8、地震深度7.0公里的地震才是主震,而該系列地震前震多達73個,光是規模5以上的前震就超過5起,2起則在規模6以上。當時引起各界關注,事後中央氣象署(時中央氣象局)解釋,在相近時間、空間上發生的地震會被認定為同一系列地震,「其中主震就是系列地震裡面規模最大者」,但主震事後才能確認。

逆衝斷層向北破裂致北部特別有感,斷層構造尚待釐清
Fill 1
3日上午10點左右,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一處辦公大樓內因為地震影響電梯車廂卡在12樓,有7名民眾受困,消防與急救人員從13樓向下救援,以纜索吊掛救出受困民眾。(攝影/陳曉威)
3日上午10點左右,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一處辦公大樓內因為地震影響電梯車廂卡在12樓,有7名民眾受困,消防與急救人員從13樓向下救援,以纜索吊掛救出受困民眾。(攝影/陳曉威)

由於規模一定以上就會發布海嘯警報,吳健富指出,目前測到東部、東南、東北、北部、西南與海峽沿海的的海嘯都低於1公尺。他分析,主因於這次發生地震的位置海床比較陡,不利於海嘯形成。

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特聘研究員、台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馬國鳳表示,此次地震對地震學家來說並不意外,台灣東部外海琉球海溝一帶,過去地震學家就認為可能發生較大規模地震(如1920年曾發生規模8地震)。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教授温怡瑛代表台灣地震科學中心受訪時表示,目前地震構造仍待釐清,但若從震源機制來看,是屬於逆衝斷層,但究竟是東傾還是西傾,仍需要進一步判斷(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初步解算,為東傾的構造)。

由於近年花蓮發生多次地震,若為西傾構造,可能與中央山脈斷層有關;若為東傾構造,可能與縱谷斷層有關,目前仍待進一步收集資訊判斷。温怡瑛指出,若觀察地震錯動量分布、以及目前餘震分布,可觀察到地震往北破裂,這也造成台灣北部搖晃相當劇烈。

★延伸閱讀:〈403花蓮地震給台灣的新課題:海底斷層研究做好,預警、防災腳步才能跟上〉

温怡瑛表示,該區過去歷史地震中,有非常多地震規模至少在6以上,如1951年縱谷斷層系列,規模7的地震就有好幾個。「這個地區過去規模7以上的地震,上一次至少是大概60年前,以這邊地震回歸週期來講,60、70年發生一個規模7的地震,事實上屬於合理。」

馬國鳳說:「我們一直知道台灣有這種地震風險;我們一直以來的目的,就是當這種災害性地震發生的時候,房子不會全倒,如果是半傾斜,就有救災機會。」她指出,未來重要的是進行大規模地震演練,知道哪些房屋可能結構受損,預先進行耐震補強,使地震發生時,衝擊不至於太大。

公路多處坍方落石,台鐵東部幹線部分路段停駛,新北環狀線軌道位移
Fill 1
花蓮縣秀林鄉和平隧道南下出口,有大規模土石崩落,柏油路被砸出數個幾十公分深的凹洞,顯見巨石撞擊力道之大。至中午前,該路段尚未有人員進行清除,雙向管制中。(攝影/林雨佑)
花蓮縣秀林鄉和平隧道南下出口,有大規模土石崩落,柏油路被砸出數個幾十公分深的凹洞,顯見巨石撞擊力道之大。至中午前,該路段尚未有人員進行清除,雙向管制中。(攝影/林雨佑)

受到地震影響,台9線蘇花公路下清水落橋阻斷最嚴重,部分路段則是有伸縮縫隆起、落石坍方等狀況,公路局正在搶通當中。台14甲線鳶峰往合歡山的路段坍方封閉,台8線也有部分路段坍方封閉。

台鐵礁溪至鳳林之間無法行駛,和仁崇德東正線有大面積落石與軌道挫屈,和仁至花蓮與花蓮至鳳林之間也有多軌道挫屈,正在搶修當中,預計午夜搶通單線,4日恢復雙線通車。新北捷運環狀線中原與板新之間的軌道也受損,目前全線停駛,初步檢視高架鋼梁有位移狀況,影響程度還待評估,目前通車時間未定。

受到東部鐵公路交通中斷,交通部緊急啟動海運疏運機制,調派可以載運230輛小客車的台北快輪從台北港趕赴蘇澳港,3日下午3點從蘇澳開航前往花蓮港,連夜返回蘇澳港後,4日上午9點再開一班往花蓮的班次。

北北桃等六地實際震度達4級以上、卻未收到國家級警報,為什麼?
Fill 1
受403花蓮地震影響,台北捷運短暫停駛,台北車站捷運月台上擠滿準備搭乘復駛列車的民眾。(攝影/林彥廷)
受403花蓮地震影響,台北捷運短暫停駛,台北車站捷運月台上擠滿準備搭乘復駛列車的民眾。(攝影/林彥廷)

403地震,新北、台北最大震度達5弱、高雄為4級;基隆、新北、台北、桃園及高雄桃源、屏東九如等六地民眾卻未收到國家級警報,引發熱議。根據中央氣象署的資料,發出國家級警報的有花蓮縣、宜蘭縣、台東縣、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台中市與台南市。

地震發布國家級警報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是預估規模5.0以上,第二是預估震度達4級以上(最大地動加速度值PGA達25 gal以上)。

吳健富說明,7點58分9.9秒地震發生後,測報單位會陸續接收地震波訊息做解算,第一報預估的規模為6.2,新北台北都未達震度4級,因此在這些區域沒有發送警報;第二報7點58分24秒,預估為6.8,台北預估23.8 gal、新北22.4 gal,未達標準,所以總計前述六地的民眾沒有收到國家警報。

為何兩報預估規模與實際觀測值規模7.2有差距?吳健富表示,由於地震發生在台灣東部外海,除了海纜站之外,較少海面地震站,也因此造成預估規模與實際觀測有落差;未來地震測報中心將在地震站分布、技術上做調整。

温怡瑛表示,警報是以距離最近的地震站所接受到的波去做快速評估,不過這次地震釋放能量時間較長,可能在起初錯動時,能量還沒有到達非常大的程度,因此造成規模的低估。同時,從地理位置來看,震央其實位於台灣東側中間位置,系統可能考量距離,而判斷北部震度不會這麼大且明顯。

「未來我們在預警評估或基礎評估上,發布的機制還要再去做修正;這個系統建立的時間並沒有非常久,要累積足夠多的地震資訊, 才知道如何去做修正,」温怡瑛說。

Fill 1
中央災害應變指揮中心於3日下午,持續針對花蓮地震進行工作情資研判會議。(攝影/陳曉威)
中央災害應變指揮中心於3日下午,持續針對花蓮地震進行工作情資研判會議。(攝影/陳曉威)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