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日圖輯】2022國慶號召「守土衛國,你我同行」,2.6萬顆焰火照亮嘉義夜空
(攝影/古佳立)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111年國慶大會,以「守土衛國,你我同行」為主題,今日在總統府前登場。

上午9時起,在細雨中,象徵薪火傳承的F-5型戰機與勇鷹高教機一同飛越總統府上空,拉開本次典禮的序幕。其後,八歌浪Pakelang、國軍聯合樂隊暨三軍儀隊、台南武陣和北一女樂儀旗等團隊依序帶來暖場表演。最後則由雷虎小組衝場環繞博愛特區上空,為國慶大會劃下圓滿的句點。

經歷長時間的抗疫,台灣的邊境管制政策逐步放寬,國際交流也即將恢復正常往來。帛琉共和國總統惠恕仁(Surangel S. Whipps, Jr.)再度訪台,他在2021年3月到訪時,是台灣在全球疫情爆發後首度接待外國元首。除此之外,備受媒體矚目、被稱為「橘色惡魔」的日本京都橘高等學校吹奏樂部則身穿亮橘色制服帶來行進樂隊(Marching Band)演出,活潑的表演讓今年國慶氛圍與疫情籠罩下的過去兩年有所不同。

總統蔡英文以「給世界一個更好的台灣——堅韌之島・韌性國家」為題發表演說,分別闡述強化經濟產業、社會安全網、民主韌性、國防戰力以及兩岸關係等主題,強調要將台灣打造成為一個更強韌的國家,而台灣的經濟發展、國家安全與民主深化,也與全球的供應鏈完整、區域穩定以及世界自由民主陣營的鞏固息息相關。

在致詞的結尾,蔡英文則指出這些意義是台灣從過去黑暗道路中「掘光而行」所創造,台灣人將從其中看到「台灣的存在對世界的價值」,而讓身為「台灣人」成為光榮與驕傲,並凝聚守衛家園的意志:

「讓台灣成為世界的台灣,更要給世界一個更好的台灣。」
Fill 1
(攝影/古佳立)
(攝影/古佳立)
Fill 1
(攝影/古佳立)
(攝影/古佳立)
Fill 1
(攝影/古佳立)
(攝影/古佳立)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古佳立)
(攝影/古佳立)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古佳立)
(攝影/古佳立)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詹皓宇)
(攝影/詹皓宇)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古佳立)
(攝影/古佳立)
Fill 1
(攝影/古佳立)
(攝影/古佳立)
Fill 1
(攝影/王崴漢)
(攝影/王崴漢)
Fill 1
(攝影/詹皓宇)
(攝影/詹皓宇)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詹皓宇)
(攝影/詹皓宇)
Fill 1
(攝影/王崴漢)
(攝影/王崴漢)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今年的國慶煙火晚間在嘉義故宮南院登場,距離上次在嘉義施放睽違18年。現場施發2.6萬顆高空焰火,結合水舞光雕、無人機,也有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帶來長達45分鐘的表演,為國慶煙火增添豐富視聽感受。整個表演分為4大段落,包含「守土衛國 你我同行」、「農工嘉義 領航起飛」、「相信自由 勇往直前」、「衝出雲天 世界同心」,並演出日出嘉義《阿里山的日出》、台語天王葉啟田組曲、鄧雨賢《四月望雨》組曲、楊培安《我相信》、任賢齊《永不退縮》以及天團伍佰&China Blue組曲等經典曲目,吸引大批民眾前往觀看。

Fill 1
國慶日、圖輯、守土衛國、煙火、嘉義
(攝影/鄭宇辰)
Fill 1
國慶日、圖輯、守土衛國、煙火、嘉義
(攝影/鄭宇辰)
Fill 1
國慶日、圖輯、守土衛國、煙火、嘉義
(攝影/鄭宇辰)
Fill 1
國慶日、圖輯、守土衛國、煙火、嘉義
(攝影/鄭宇辰)
Fill 1
國慶日、圖輯、守土衛國、煙火、嘉義
(攝影/鄭宇辰)
Fill 1
國慶日、圖輯、守土衛國、煙火、嘉義
(攝影/馬雨辰)
Fill 1
國慶日、圖輯、守土衛國、煙火、嘉義
(攝影/馬雨辰)
Fill 1
國慶日、圖輯、守土衛國、嘉義、煙火
(攝影/馬雨辰)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17
(攝影/余志偉)
Fill 1
國慶日、圖輯、守土衛國、煙火、嘉義
(攝影/馬雨辰)
Fill 1
國慶日、圖輯、守土衛國、煙火、嘉義
(攝影/鄭宇辰)
Fill 1
國慶日、圖輯、守土衛國、嘉義、煙火
(攝影/余志偉)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