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110年全運會在新北

隨時上場,一起做選手的心靈隊友
位於板橋體育場的110年全國運動會聖火台。(攝影/林彥廷)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2021年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全運會)於昨(21)日順利落幕,全運會每兩年舉辦一次,此次為新北市暌違18年後再度承接主辦城市,在疫情的挑戰下,共有超過萬名的運動員和隊職員齊聚新北。閉幕典禮上,新北市長侯友宜將會旗交接給台南市長黃偉哲,象徵賽事圓滿落幕,也相約2023年台南全運會見。

今年全運會運動項目共有35種類、406項競賽,其中有5項破全國紀錄,20項破大會紀錄,「台灣蝶王」王冠閎這次在10個游泳項目橫掃8金2銀,成為本屆奪金數最多的運動員。總成績最終由台北市以84面金牌拿下總統獎,新北市以81面金牌獲副總統獎,台中市以45面金牌獲行政院長獎。

《報導者》攝影記者在密集的賽事裡,捕捉各項比賽的精彩瞬間與運動之美。讓我們為運動員在場上的表現喝采的同時,看見運動員追求卓越、超越自己,也感受選手們為了脫穎而出站上競技舞台所克服的巨大身心壓力。在勝負之外,一起關注運動員的身心健康,做選手的心靈隊友

開幕時刻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體操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蘇威銘)
(攝影/蘇威銘)
Fill 1
(攝影/蘇威銘)
(攝影/蘇威銘)
Fill 1
(攝影/蘇威銘)
(攝影/蘇威銘)
球類
Fill 1
(攝影/余志偉)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余志偉)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余志偉)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余志偉)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余志偉)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余志偉)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蘇威銘)
(攝影/蘇威銘)
Fill 1
(攝影/蘇威銘)
(攝影/蘇威銘)
Fill 1
(攝影/蘇威銘)
(攝影/蘇威銘)
Fill 1
(攝影/許𦱀倩)
(攝影/許𦱀倩)
Fill 1
(攝影/許𦱀倩)
(攝影/許𦱀倩)
Fill 1
(攝影/許𦱀倩)
(攝影/許𦱀倩)
Fill 1
(攝影/許𦱀倩)
(攝影/許𦱀倩)
Fill 1
(攝影/許𦱀倩)
(攝影/許𦱀倩)
Fill 1
(攝影/許𦱀倩)
(攝影/許𦱀倩)
Fill 1
(攝影/許𦱀倩)
(攝影/許𦱀倩)
Fill 1
(攝影/許𦱀倩)
(攝影/許𦱀倩)
Fill 1
(攝影/許𦱀倩)
(攝影/許𦱀倩)
Fill 1
(攝影/許𦱀倩)
(攝影/許𦱀倩)
Fill 1
(攝影/許𦱀倩)
(攝影/許𦱀倩)
Fill 1
(攝影/許𦱀倩)
(攝影/許𦱀倩)
擊技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楊子磊)
(攝影/楊子磊)
Fill 1
(攝影/楊子磊)
(攝影/楊子磊)
Fill 1
(攝影/黃品維)
(攝影/黃品維)
Fill 1
(攝影/黃品維)
(攝影/黃品維)
Fill 1
(攝影/黃品維)
(攝影/黃品維)
Fill 1
(攝影/黃品維)
(攝影/黃品維)
Fill 1
(攝影/黃品維)
(攝影/黃品維)
Fill 1
(攝影/黃品維)
(攝影/黃品維)
Fill 1
(攝影/黃品維)
(攝影/黃品維)
Fill 1
(攝影/黃品維)
(攝影/黃品維)
Fill 1
(攝影/黃品維)
(攝影/黃品維)
水域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競技
Fill 1
(攝影/黃品維)
(攝影/黃品維)
Fill 1
(攝影/黃品維)
(攝影/黃品維)
Fill 1
(攝影/黃品維)
(攝影/黃品維)
Fill 1
(攝影/黃品維)
(攝影/黃品維)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索引
開幕時刻
體操
球類
擊技
水域
競技

深度求真 眾聲同行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今年是《報導者》成立十週年,請支持我們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度過下一個十年的挑戰。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我們十歲了!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

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報導者十歲了!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