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COVID-19共存之役

綜合染疫症狀、防疫行為、國際經驗,回答5項關鍵Q&A

面對高傳播力的Omicron病毒,過年防疫該怎麼做?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升溫的Omicron疫情撞上過年返鄉潮,根據國外經驗推測,台灣疫情可能如何發展、對策關鍵在哪?我們又該採取哪些防疫措施呢?返鄉路上,和《報導者》一起快速補充關鍵知識,保護自己、保護家人。

自2021年11月,新COVID-19變種病毒株Omicron出現,很快地取代了Delta株,成為全世界流行的強勢病毒株。Omicron傳播力更高,讓全球單日新增高達347萬人確診,創下新高。

台灣在這波疫情也無法置身事外,2022年1月3日,桃園機場爆發群聚事件,機場的清潔人員遭帶有Omicron病毒的境外確診者感染,一路延燒到機場保全、手推車地勤人員,再擴及社區的金嗓歌友會、銀行行員、西堤餐廳,又傳進以移工為主的遠雄自貿區,多達上百人確診。另一起則以南部的高雄港群聚事件,造成另一波的感染,在南北兩大疫情發展下,從1月3日至28日止,台灣本土病例已累積437例,其中至少10條傳播鏈,以及數起不明感染源的個案。

境外更是一大威脅,隨著年節將至,返台的人數愈來愈多,年前高峰期每日至少50名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長程班機落地即採檢,結果陽性率曾高達9.28%。

在境外、內的雙重夾擊之下,就要迎接過年連假,這是一年當中家人們團聚、四處走春,南北人口流動、大量群聚的關鍵時刻,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確保自己與家人安全、避免年長者與高風險者染疫呢?

Q1:未來疫情可能發展?

A:「小群聚擴散」、「本土多點爆發」,年後將是本土疫情的關鍵時刻。

Fill 1
春節年關將近,高雄市1月21日再新增10人確診染疫,其中包含與高雄港新光輪相關者7例,市府在高雄港34號碼頭設置快篩站,醫護團隊進駐進行PCR擴大篩檢作業。(攝影/中央社/董俊志)
春節年關將近,高雄市1月21日再新增10人確診染疫,其中包含與高雄港新光輪相關者7例,市府在高雄港34號碼頭設置快篩站,醫護團隊進駐進行PCR擴大篩檢作業。(攝影/中央社/董俊志)

目前每天除了雙位數的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之外,長庚大學副校長、台灣流行病學醫學會理事長許光宏分析,本土個案恐將處於「小群聚擴散」、「多點爆發」的狀態。

他舉例,美國德州、韓國都與台灣的軌跡相同,一開始本土個案零星,但個案數在3週內大量暴增,「以台灣的例子回推,從境外移入出現雙位數的未來3週,到過年預計會有大規模移動、團聚的後幾週,都會是疫情變化的關鍵時刻。」

不過許光宏說,小群聚是因為台灣人普遍都有戴口罩,從2021年5月三級警戒之後,篩檢量能、應對方式也都有了經驗,因此應不至於跟國外一樣疫情爆炸;多點爆發,則是因為病毒高傳播的特性,就算政府努力匡列,也難免掛一漏萬,就會出現不同傳播鏈的同時擴散。截至1月28日,至少已有10條本土傳播鏈,以及數起不明感染源個案。

Q2:疫苗接種率7成、Omicron感染輕症化,為何仍需努力防疫?

A:年長者、高風險者仍有2成未接種疫苗,若遭感染有重症、死亡風險,且預後仍有後遺症。

Fill 1
因應疫情升溫,新北市亞東醫院配合中央政策,於本月7日開始施打(間隔三個月)第三劑疫苗。(攝影/林彥廷)
因應疫情升溫,新北市亞東醫院配合中央政策,於本月7日開始施打(間隔三個月)第三劑疫苗。(攝影/林彥廷)

比起2021年5月三級警戒的氣氛,此波Omicron的社區傳播,民眾的態度明顯較為緩和,也多有聲音認為,既然兩劑疫苗都打了、Omicron感染者幾乎都是輕症,為什麼不選擇與病毒「共存」,仍要以清零為目標、積極匡列隔離呢?

許光宏說,從科學數據來看,國外Omicron感染者年輕化,輕症比例約為9成,美國的Omicron死亡率約為0.8%。而國外研究也發現,感染Omicron對人體肺部的損傷較低;美國數據也發現,病患進入ICU的比例大幅降低。

台灣本土的情況也是如此。根據指揮中心1月28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台灣共406例Omicron境外移入,其中超過半數、221人無症狀,另185人輕症、3人中重症。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這三名患者分別為20多歲台灣男性、30多歲外國懷孕女性,以及50多歲台灣男性。分別出現血氧降低及輕微肺炎、雙側肺炎,以及血氧降低症狀,三人雖在病程裡出現中、重度症狀,但治療改善狀況良好,兩週內就解除隔離,都未進入加護病房。

但也有國家,如丹麥,疫苗接種率86%,Omicron的住院率仍有1.2%,只比Delta株的1.5%略低一些。馬偕兒童感染科醫師邱南昌認為,國外的狀況值得台灣借鏡,現在Omicron病毒是使COVID-19疫情走向流感化、或是新一波危機?還需要觀察更多國外的資料才能確定。

許光宏說,與病毒共存的隱憂是,自然感染者的預後仍有後遺症,就算是輕症,對於肝、腎、腦、內臟器官等,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減損,「如果多數民眾感染後,得到COVID-19免疫力,可是接下來醫療其他治療的負荷增加,對民眾、醫療資源都是負擔,這也是現在令人猶豫不決的地方。」

此外,「按照台灣一劑8成、兩劑7成的疫苗接種率,可以保護大多數人,但是我們還是有一群人需要被保護,就是沒打疫苗的人、還有年長者、高風險者、小朋友、免疫生成不佳的人,」許光宏說,國外確診的多是年輕人,如果我們選擇與病毒共存、放鬆防疫政策,感染者勢必會大幅度增加,讓人擔心年長者、高風險等體質較弱者能否承受症狀。台大醫院檢驗部副主任張淑媛也說,目前台灣疫苗接種率雖然達到7成多,但年長者如75歲以上族群,還是有2成多的人完全沒有接種疫苗,一旦發生大規模感染,他們仍是容易重症、死亡的族群。而過年正是這群年長者與家人團聚的時刻,讓人擔憂一但病毒擴散,仍會造成一定的重症、死亡人數。

Q3:台灣如何從「清零」策略轉換為「與病毒共存」?

A:提高第三劑疫苗接種率、抗病毒藥物完備是關鍵,長期來看,病毒會逐漸輕症化。

Fill 1
因應境外移入病例數持續攀升及本土疫情升溫,各地防疫措施皆上緊發條,圖為台北市的防疫公車。(攝影/黃品維)
因應境外移入病例數持續攀升及本土疫情升溫,各地防疫措施皆上緊發條,圖為台北市的防疫公車。(攝影/黃品維)

歐洲各國的二劑疫苗接種率多有超過7成,他們受到Omicron帶來的新一波感染高峰,雖然在第一時間重新加強了防疫措施,但逐漸傾向「與病毒共存」,適度地開放公共場所、維持經濟與教育活動,讓人們的生活愈來愈回歸日常。

全世界COVID-19疫情爆發兩年多來,台灣相較其他國家防疫成效良好,透過耗時耗力的疫調,清查每一個感染源,都以做到「清零」為目標;但目前似乎擋不住高傳播力的Omicron,何時是最好的時機點來轉換思維與政策呢?

多名流行病學者、感染科醫師、檢驗學者都認為,目前仍要持續防守。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說,台灣的氛圍都以「清零」為主,很難一下子和民眾溝通、大規模轉換防疫政策,從匡列隔離,直接跳到與病毒共存,或許在春節之後可以慢慢考慮。

許光宏也表示,國外快速開放有其時空背景,人民對於自由移動、不戴口罩的意志較高,政府也就順序開放。台灣有選擇權,目前持續高度防疫的好處主要有兩個:病毒輕症化,從過去的經驗看來,病毒會再持續增加傳播力、但症狀會更輕微;另外則是等待有效藥物抵台,包括默沙東藥廠的Molnupiravir(莫納皮拉韋),以及輝瑞的Paxlovid,「再撐一陣子,等感染藥物普及、讓高風險者能夠服用,就是適當的時機可以放寬,這樣的等待很值得,」許光宏說。

疫情指揮中心也於27日宣布莫納皮拉韋與Paxlovid抵台,總共約5,000人份
Paxlovid有3,200人份,莫納皮拉韋2,016人份。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台灣是亞洲唯一已具備兩款藥物的國家,莫納皮拉韋使用對象,需具備任一種重症因子
包括年齡大於等於65歲、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含高血壓)、慢性肺疾、BMI大於等於25、其他影響免疫功能的疾病或已知重症風險因子者。
、未使用氧氣、發病5天內,且無法使用其他藥物的18歲以上患者;Paxlovid也同樣需具備任一種重症風險因子
包括年齡大於等於65歲、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含高血壓)、慢性肺疾、BMI大於等於25(12到17歲兒童青少年則是BMI超過同齡第85個百分位)、其他影響免疫功能的疾病或已知重症風險因子者。
、未使用氧氣、發病5天內,且年齡大於等於12歲、體重大於等於40公斤的患者。但張上淳提醒,Paxlovid的其一成分會影響人體肝臟酵素代謝能力,若同時有服用其他藥物,可能造成藥物交互作用,患者需主動告知用藥史,跟醫師討論調整劑量,或選擇瑞德西韋等其他藥物來治療。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同意,「與病毒共存不是選擇,而是自然的趨勢,我們要跟自然界和平相處。」與病毒共存不代表不防疫、無作為,而是要讓感染的人數不至於太大、醫療得以應付,藥物雖然現在已經抵台,但整體數量依然非常少,應再多採購,未來也可以提供給確診者、高風險接觸者先服用。

「現在要讓民眾接受病毒的存在,不再守著清零。從中國的例子來看,極端式的清零手段,雖然短期能夠免於感染,但長期而言,疫情可能會比已經歷過大規模感染的國家燒得還要久,民眾打完抗體時間也長了,拉長時間來看,也許重症、死亡的人數,也不見得比歐美一次爆發來得少,這也不是一件好事,」施信如補充。

而長期來看,施信如也說,過往動物傳人的病毒演化特性,長期來看會逐漸往輕症方向,雖然致死率不是一路往下降,「病毒致死率的曲線有點像股票,有起有落,突變過程中偶而會出現致死率較高的,但又會慢慢被取代。整體來看,病毒會愈來愈適應人體,殺傷力也會愈來愈低。」

但對沒有接種疫苗的高風險者來說,不管防疫作為如何改變、病毒是否突變,感染後依然有重症死亡風險。台灣目前仍有約2成的高風險年長者仍未接種疫苗,「很多長輩的考量都是擔心AZ或各家mRNA疫苗會造成強烈副作用,因此都在尋求蛋白疫苗,像是高端,還有目前已經通過WHO緊急授權的Novavax。指揮中心可以採購Novavax、備足蛋白疫苗,讓年長者有選擇、想辦法增加接種率。」

Q4:要如何保護好家中長輩與自己,快樂過年?

A:過年防疫三部曲:接種加強劑疫苗、減少不必要走春、口罩洗手不可少。

Fill 1
因應疫情升溫,新北市亞東醫院配合中央政策,於本月7日開始施打(間隔三個月)第三劑疫苗。(攝影/林彥廷)
因應疫情升溫,新北市亞東醫院配合中央政策,於本月7日開始施打(間隔三個月)第三劑疫苗。(攝影/林彥廷)

第一,接種第三劑疫苗。

由於Omicron的病毒變異中有幾個關鍵位點,會降低疫苗的保護力,而根據研究認為,在兩劑疫苗接種完6~8個月之後,中和抗體就明顯下降。對此,各國都積極接種第三劑加強劑,激起體內抗體,可以減少突破性感染的發生。

台灣也不例外,目前全民在第二劑接種滿12週後,就能自由選擇接種第三劑,除了打兩劑AZ者,不應再接種AZ之外,其餘的組合都可以有效激起抗體。美國數據認為,接種二劑疫苗對於預防感染的效力約33%,但接種第三劑約可提高到75%。

第二,減少不必要的移動與走春。

雖然政府並沒有在現階段下令三級警戒,但疫情確實正在引爆的邊緣,隨時一個不注意,就可能會造成較大規模的擴散。因此,為了不要如同去年(2021)疫情,最終每日確診個案達三位數、之後得花上更多時間控制疫情,因此希望民眾能在春節期間,保有自由、但仍自主性減少移動。

平時過年大量的走春、到各親戚家拜訪,都應減少次數;尤其保護家中年長者、體質較弱的親人,無法接種疫苗的兒童,避免接觸太多人,如果家中有任何人身體有異狀,也應立刻隔離、採檢、就醫。

第三,勤洗手、戴口罩。

最小卻最重要的決勝關鍵,依舊是每一個認真防疫的個人。最基本的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過去兩年台灣人執行的可圈可點,如今仍要繼續堅持。

不過隨著Omicron的高傳播特性,這次更要「決戰細節」,包括口罩戴得夠不夠緊實;應每天更換口罩;脫除口罩時,不應碰觸到口罩外層表面,並且確實處理丟棄;此外,應善用各大公共場所的酒精消毒器,自己也可準備酒精、洗手乳,用餐、移動時都盡量清潔手部,避免間接感染。

Q5:該如何警覺,我是否已有Omicron症狀?

A:如有類感冒症狀,如乾咳、疲倦、頭痛,善用居家快篩並儘速就醫。

Fill 1
感染Omicron病毒的症狀較多輕微,民眾如果懷疑染疫可先居家快篩,或直接前往醫院、社區篩檢站採檢,盡快就診才能減少病毒繼續傳播。(攝影/余志偉)
感染Omicron病毒的症狀較多輕微,民眾如果懷疑染疫可先居家快篩,或直接前往醫院、社區篩檢站採檢,盡快就診才能減少病毒繼續傳播。(攝影/余志偉)

目前國外大量確診Omicron的個案統計,症狀上與感冒相似,包括流鼻涕、咳嗽、頭痛等。初發病的前1~2天,多為疲倦、頭痛,而後出現喉嚨乾痛、乾咳的比例極高。現代多數人工作壓力大,對於「疲倦」並不容易直接聯想成確診,應該提高警覺,若很快出現喉嚨不適、咳嗽症狀,可先居家快篩,或直接前往醫院、社區篩檢站採檢,盡快就診才能減少病毒繼續傳播。

由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提供資料、健康科學公司Zoe研發的App,記錄英國確診病患的症狀,結果發現,Omicron最主要的5個症狀分別為:流鼻涕、頭痛、疲倦、打噴嚏、喉嚨痛。而發燒、嗅味覺喪失的個案都已經降到四分之一以下。許光宏說,政策也要隨著病毒改變而調整,目前各大單位的體溫測量計,已經沒有太大的實質作用。

根據指揮中心表示,台灣1月以來的本土案例(註)
未全數定序完畢,但多數皆為Omicron群聚案件。
一共391例(截至28日),其中無症狀佔41%、輕症59%,沒有中、重症患者。他們的主要症狀有喉嚨症狀51%、咳嗽48%、發燒29%、流鼻水或鼻塞26%,以及頭痛、肌肉酸痛、嘔吐、腹瀉、發冷、嗅味覺異常等。

除了症狀警覺,從企業到個人,都可備妥居家快篩試劑,目前快篩試劑都能偵測到Omicron,對於快速確診、就醫、阻止擴散非常有幫助;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則表示,民眾在確診前到醫院時,第一時間就要主動回報,讓醫護人員得以快速判斷,而醫院端在第一線面對病人,在門診、急診、檢查室等,也要更謹慎地詢問更多病史、風險評估。

諮詢專家:長庚大學副校長兼台灣流行病學會理事長許光宏、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兼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台大醫院醫學檢驗部副主任張淑媛、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馬偕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兼醫務部主任邱南昌

索引
Q1:未來疫情可能發展?
Q2:疫苗接種率7成、Omicron感染輕症化,為何仍需努力防疫?
Q3:台灣如何從「清零」策略轉換為「與病毒共存」?
Q4:要如何保護好家中長輩與自己,快樂過年?
Q5:該如何警覺,我是否已有Omicron症狀?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