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

他不是「新聞神話」──韓國傳奇主播孫石熙如何帶領公眾思考,產生改變?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精選書摘】

本文為楊虔豪替《蟋蟀之歌:韓國王牌主播孫石熙唯一親筆自述》撰寫的推薦序〈新聞須引領公眾思考,讓世界得以轉變〉,經時報出版授權刊登,文章標題與文內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所改寫。

孫石熙撰寫此書時,正值1992年文化廣播公司 (Munhwa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簡稱MBC)工會罷工落幕後。他寫下經歷的動盪年代,包括許多重大新聞事件,以及參與罷工的經歷,堪稱韓國近現代史與媒體發展史。

2013年,他加入中央東洋廣播公司(Joongang Tongyang Broadcasting Company,後稱JTBC),主持的「JTBC新聞室」報導過多起重大事件,如揭發朴槿惠與崔順實洩密案、調查世越號沉船案、訪問遭政要性侵的女性,掀起政界#MeToo浪潮,也讓他成為最受韓國大眾信賴的媒體人之一。

近來,若隨便找南韓民眾詢問:「當下讓你印象最深刻的線上主播是誰?」我想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回答「孫石熙」。

會有如此反應,我相信絕非他的出色外貌──儘管已63歲,他仍保有令包括同齡中年男性與所有女性稱羨與仰慕的俊俏容顏,播報新聞的嗓音卻低沉不帶情感,相較風格誇張的台灣主播,更顯冷酷──更重要的是他的實力與精神,能在短時間內反應、在直播現場中對受訪者交叉追問、點出新聞事件背後的核心意義,以及在批判與揭弊的前線中,阻擋權力並與其衝撞。

揭開朴槿惠閨密門的當家主播

出身MBC,現為JTBC電視台社長與當家主播,在當時各家電視台不是倒向保守派,就是受政府箝制的情況下,孫石熙領軍的採訪團隊,毫無禁忌與灰色地帶的衝鋒陷陣採訪,首先發現朴槿惠總統密友崔順實的平板電腦,揭發親信干政案與層層特權貪腐內幕,最後引爆民憤,導致朴總統被彈劾下台。

我曾採訪過MBC電視台罷工,也是首位以華文介紹孫石熙與JTBC事蹟的記者,更翻譯過JTBC記者撰寫的書籍。在南韓跑線這幾年,我恰好見證三大無線電視台(KBS、MBC、SBS)最後的風光歲月,目睹承襲自80年代軍事政權、贏得大選而重返權力核心的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箝制新聞自由,導致無線電視台公信力與影響力沒落。這段黑暗期,出現了孫石熙,改寫了南韓歷史。

從政府箝制言論、媒體不自主的黑暗年代說起

孫石熙初入媒體界,是距今遙遠的黑暗時代。軍事強人全斗煥在1980年發動政變上台,為有效率管控媒體口徑,強行整併紙媒與電視台,媒體數量驟減,電視與廣播只剩KBS與MBC,原本MBC為民營電視台,有多家財閥持享股份,卻被強制獻納給軍政府,後交由KBS持掌。

兩大電視台中,MBC的節目尺度與言論走向比起國營的KBS,稍微自由與靈活,包括新聞在內的各種節目收視率也普遍優於KBS。但軍事獨裁政權對媒體內容審查極嚴,不僅新聞受控,就連戲劇播到一半,若不合當局口味,也會被「腰斬」。說到底,電視台只有「擁戴政府」和「極力擁戴政府」的區別。

當時兩大台晚間新聞都在9點播送,倒數4秒報時「滴—滴—滴—叮」,進入整點,主播開場問候接著下一句,必是「全斗煥總統今天⋯⋯」,每晚新聞皆把全總統的動向、指示或發言刻意放在頭條開始連續報導,因此被稱作「叮全新聞」。每逢總統出訪各國「拼外交」,不論是去美國還是非洲,電視台必定加大篇幅,甚至延長時間「集中報導」。

總統的言行舉止成為電視新聞報導核心,壓縮其他應被反映的社會議題能見度,而反政府示威或批判當局的聲音不是無法播出,就是被極盡醜化。80年代中後期,孫石熙就是在如此受壓制的環境下開始了採訪與主持工作,並先後主播MBC夜間與週末晚間新聞。

民意促使政府讓步,當權者仍把控電視台

1987年夏天,群眾要求實行民主、史稱「六月抗爭」的反政府示威,如火如荼展開。電視新聞對集會的偏頗與妖魔化報導,引來憤怒,僅有的兩大電視台記者在集會現場採訪時遭示威者謾罵、甚至被丟擲石塊,也讓前線記者體認到民間要求公正報導的迫切。

在龐大民意壓力下,全斗煥被迫放下權力,由其指點的接班人盧泰愚頒布「民主化宣言」,宣布於同年底實施總統直選,並釋放政治犯、保障民眾基本權與政治活動;對媒體界來說,最重要的莫過審查解除,新聞自由得以恢復。而年底大選,在野勢力分裂為金大中與金泳三兩大陣營,互不讓步,讓承襲軍部勢力的盧泰愚得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南韓民主化後,原先MBC由KBS把持的股份,另新設公法人組織「放送文化振興會」(簡稱「放文振」)管理,這讓MBC成為具公共性質的電視台。「放文振」等同電視台董事會,由青瓦台與朝野共3方,各推3人組成,但因總統府與執政黨立場通常一致,兩派相加即過半,肇下日後「誰當權誰就能掌控電視台」的禍根。而「獨裁者的接班人」成為首任民選總統,MBC名義上「公共化」,但「前朝班底」仍持掌電視台經營層與各部門決策核心;當時的MBC社長黃善必,在全斗煥執政期間先後擔任青瓦台公報首席秘書官,接著又被欽點,空降管控電視台。

媒體工會永不放棄的抗爭,加速新聞業改革

民主化後,南韓多家報社與電視台職員紛紛在1988年成立工會,開始更積極爭取編採自主與公正報導,作為主播的孫石熙也活躍其中。MBC工會於同年發動史上首次電視台罷工,孫石熙此時歷經一番天人交戰──夾在和他站在一起、要求擺脫新聞干預的抗爭同志,與決定他能否出鏡露面的經營層主管間,他得抉擇,是否要在胸前戴上寫有「公正報導」字樣的黃絲帶,播報週末晚間新聞,以表對經營層的抗議。

當時正逢漢城(今首爾)奧運閉幕前後,礙於國際觀感,盧泰愚政府不敢公然將手伸入媒體,對萌芽中的媒體工會運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初試啼聲」的罷工,最後不僅將黃社長趕走,工會更在隔年趁勢成功爭取到讓新聞報導、節目編播與播送技術等3大局長,交由工會各提出3位人選,提請社長任命的「推薦制」,為南韓媒體運動樹立里程碑。

但90年代後,政府態度轉趨強硬,親政府的電視台經營層不再對工會讓步,不僅解僱工會幹部,更要脅廢除推薦制。1992年9月,眼見年底大選將至,經營層又持續進逼,勞資談判不斷破裂,MBC工會憂慮將進一步影響選舉報導公正性,於是再次發動罷工,造成各項節目縮短播送時間或「開天窗」,政府與資方卻計畫透過鎮壓來收拾。

在工會成員於電視台大廳展開靜坐集會時,優勢戰警部隊以「非法罷工」為由,直搗電視台逮捕工會幹部。頂著家喻戶曉的主播光環、身兼工會教育文化部長的孫石熙,也在同志及警力的衝撞中被逮捕,並收監20多天。他被拍下戴上手銬、身穿藍色囚衣,面帶微笑地被帶上囚車,這張照片被廣為流傳,大眾開始賦予他「挺身捍衛新聞自由」、「追求公正報導」等象徵。

主持政論節目犀利,成為MBC金字招牌

本書就是在他被釋放後隔年完成。那場令他短暫身陷囹圄的罷工,持續了50天,包括記者與主播在內,許多工會成員直接上街發放傳單訴諸社會,也因戰警進駐電視台,讓政府與資方飽受撻伐,最後社長崔彰鳳與工會各退一步達成協議,將局長推薦制改由勞資各派5人共組協議會,審議節目編播有無違反公正原則,若過半數同意,即可提請社長重新任命局長;原先被解僱的工會幹部也重新被錄用,崔社長後來迫於民意壓力,黯然辭職。

罷工結束後,孫石熙歷經一段被「冷凍」的時期,才從主持晨間節目開始復出螢光幕,接著重返主播台。這時,民營電視台SBS亦告成立,電視市場正式成為「老三台」局面。他之後留美並取得博士,又在MBC主持廣播節目《視線集中》與電視政論節目《一百分鐘討論》。此時的他,不再只是新聞朗誦者,而開始在節目中面對包括總統在內等朝野政治人物,冷靜提出尖銳質問,讓他就算並非晚間新聞主播,仍成為MBC金字招牌。

從前線抗爭到決策核心,不變的揭弊記者魂

保守派的李明博與朴槿惠上台後,政權之手再度伸入對政權具批判色彩的MBC,透過任命親政府人士干預新聞走向,使得罷工接二連三展開,孫石熙最後黯然退場,他不再像以前領銜於前線抗爭,而是選擇離開,轉戰新成立不久的有線頻道JTBC。

30年前,作為記者與主播,孫石熙面向當權者與電視台高層,發出要求實踐公正報導的怒吼;30年後,他成為電視台門面、更進入決策核心,阻擋外力的施壓干預,讓旗下記者群能奮力跑出揭弊的大獨家後,完整報導。過往他在MBC屢遭挫折的夢想,最終在JTBC實踐。

在南韓,許多人奉孫石熙為圭臬,將他視為「新聞神話」,但他不是神,也不該作為神。孫石熙能向觀眾冷靜陳述事實、在直播中對記者及各種新聞人物提問並追問,這必然奠基於過往採訪經驗與扎實地的法論思考,一定花了許多我們看不到的苦心、甚至歷經掙扎,還得加上他未變的初心。而這些,都能從他年輕時寫下的此書看到。

一位受大眾信賴的新聞工作者,從不是靠譁眾取寵,而是對當前的一切現象抱持批判性見解,挖掘各種議題,帶領公眾思考,世界才得以藉新聞工作者之力,出現轉變。

《蟋蟀之歌:韓國王牌主播孫石熙唯一親筆自述》 (圖片提供/時報出版)
《蟋蟀之歌:韓國王牌主播孫石熙唯一親筆自述》 (圖片提供/時報出版)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