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全紀錄

現場故事

「這也是我們的戰爭」:三組波蘭家庭,與他們接待的烏克蘭「客人」
住在波蘭華沙近郊的羅曼紐克(Agata Romaniuk)與她的大兒子伊吉(Iggy)。俄烏戰爭爆發後,這個家在3週內接待了4組烏克蘭來的「客人」。(攝影/楊子磊)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俄羅斯侵烏戰爭爆發,不到一個月內,超過200萬難民湧入波蘭,光首都華沙就接收30萬人,比原本人口多了17%,且有約一半是小孩。在這波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波蘭面臨最大的難民潮中,許多波蘭人打開自己的家門,接待逃離家園的烏克蘭家庭。素未謀面的「客人」們,如何成為室友甚至是新家人?他們如何共處在同個屋簷下,一同理解戰爭,成為彼此的支持?《報導者》特派團隊實地走進3個家庭,看見並聆聽波蘭接待者與離鄉背井的烏克蘭人之間,在戰亂之中的共感與互助。

在華沙近郊的社區,羅曼紐克(Agata Romaniuk)在她幽靜寬敞的家中,取得過去3週來一份難得的寧靜。

她的家裡有一片窗明几淨的落地窗,開放式的廚房,一個小陽台種了一些植株,養了兩隻貓。和丈夫分開後,羅曼紐克和兩個兒子住,家中總共3間房,孩子一人一間。

但從2月24日開始不到3週,這個家已經接待了4組烏克蘭「客人」。

第一組:兩位來自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基夫(Kharkiv)的阿姨,分別是67歲和72歲。她們抵達的第一晚,就買了一瓶蘭姆酒(Rum),下午4點邀請羅曼紐克一起喝,隔天早上一起宿醉。

第二組:一對來自烏克蘭首都基輔西郊伊爾平(Irpin)的姊妹,姊姊當時懷胎約9個月,羅曼紐克帶她去產檢。最後一日則載她們到火車站去找親戚,她一直擔心在火車上姊姊如果生了怎麼辦,還好4小時的車程,姊妹平安抵達目的地。

第三組:27歲的安娜(Anna),來自烏國第三大城敖德薩(Odesa),她和第二任丈夫帶著一個多月大的孩子開車到邊界,塞在車陣裡快兩天後,決定丟下車,推著嬰兒車走40公里的路,從早上10點走到晚上8點。因為安娜的丈夫來自巴勒斯坦,他們被分到不同的人龍中排隊,安娜幾個小時後過了邊境,她在邊境上的臨時停靠站等了4天,才等到丈夫。羅曼紐克送他們去波蘭的巴勒斯坦大使館辦前往瑞典的簽證,現在一家人安頓在瑞典北方小鎮。

在我們抵達之前,羅曼紐克才剛和第四組家庭道別,是愛琳娜(Irina)和她的媽媽娜塔莎(Natasza),以及6歲的女兒迪娜(Dina),她們離開在哈爾基夫的爸爸到波蘭,接著前往柏林,再到丹麥的哥本哈根。

打開門,接住人:「你肚子餓嗎?」、「這是我的貓」
Fill 1
伊吉與家中的貓。12歲的他會和母親一起招呼、關心烏克蘭客人,也安撫感到不知所措的弟弟。(攝影/楊子磊)
伊吉與家中的貓。12歲的他會和母親一起招呼、關心烏克蘭客人,也安撫感到不知所措的弟弟。(攝影/楊子磊)

「每天早上起來想的是,今天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她們在烏克蘭的丈夫或爸爸,是否還活著?或是我們在餐桌或沙發上的對話,有時候笑一笑忽然就哭了。或是愛唱歌愛笑的迪娜,會突然問媽媽,有人對爸爸開槍怎麼辦?」羅曼紐克在剛與最後一組家庭道別的家中,和我們回憶與這些家庭的相處。她說她和客人們用波蘭語、俄語、烏克蘭語、英語和肢體語言夾雜著溝通,試著理解彼此。

「這不只是他們的戰爭,我覺得也是我們的戰爭,戰爭好像也發生在我們家裡,是坐在我旁邊的人正經歷的事。」

羅曼紐克自己開了一間顧問公司,也是兒童繪本的故事創作者,從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後,她會定期在線上說故事給小朋友聽。在和丈夫分開後,她自己扶養兩個小孩,罹癌的母親就住在對面可以就近照顧。即便原本生活已經相當忙碌,她還是如許多的波蘭家庭一樣,敞開家門,讓逃離家園的烏克蘭家庭待上幾晚。

有客人時,他們會擲硬幣,決定客人睡哪個兒子的房間。12歲的大兒子伊吉(Iggy)很能理解烏克蘭人的處境,他做了貓咪形狀的煎蛋給客人當早餐,還做了三明治,附上一張紙條,畫上烏克蘭國旗和寫上鼓勵他們的話。

伊吉有一天晚上,在客人到來之前,用Google翻譯在房間學烏克蘭文,他輸入想說的話,像是「你肚子餓嗎?」、「這是我的貓」,然後重複練習。

8歲的小兒子安東(Antoś)就不同了。他幾乎每天都問媽媽,戰爭什麼時候才會停。明天會不會停?

「小兒子幾乎是縮在自己房間裡,有些害怕。他平常是很放得開,但這次可能他還不理解到底發生什麼事,所以還沒跨越那道障礙。他會躲起來,不會跟我們一起坐在餐桌上,」羅曼紐克有些心疼地說。

採訪當天,安東躲在房間,戴著綠色恐龍的頭飾坐在他的書桌前。小兒子班上已經多了3位烏克蘭女同學。他跟羅曼紐克說,一個很不錯,另外兩個是惡魔。他的足球隊上也多了2位烏克蘭隊友。

「大兒子需要幫忙安撫小兒子,他曾問我們,爸爸是不是因為要去打仗才離開家?」

一棟二戰時期就接待過外國人的房子
Fill 1
法比安(Monika Fabjan,右4)與漢娜(Hanna,左2)兩家人。法比安的曾祖父,也曾在二戰期間接待過不同的外國「來客」。(攝影/楊子磊)
法比安(Monika Fabjan,右4)與漢娜(Hanna,左2)兩家人。法比安的曾祖父,也曾在二戰期間接待過不同的外國「來客」。(攝影/楊子磊)

波蘭正在面臨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一波難民潮,不到一個月已有超過200萬人從烏克蘭抵達波蘭,光是首都華沙就接收30萬人,比原本人口多了17%,且有約一半都是小孩。

願意接待烏克蘭人的波蘭家庭,可以到車站或邊境的接待處或是向協助烏克蘭人的非政府組織登記,提供基本資訊、可接待的人數和住家地址等,接著志工會聯繫他們,協助媒合有需求的烏克蘭人。

3個女兒的母親法比安(Monika Fabjan),她住在曾祖父母留下來的獨棟百年別墅裡,因為有兩層樓,二樓有獨立的空間與兩間寢室,她和伴侶決定盡力接待有需要的家庭。

法比安接待的第一組家庭,是一位36歲的媽媽漢娜(Hanna)、15歲的女兒尤莉雅(Yuliia)和5歲的小女兒丹妮拉(Daniella),她們在戰爭爆發的凌晨5點,被轟炸聲震醒。緊急之下只帶了幾件衣服和牛仔褲,就往西邊逃,本來以為幾天後就能回家,沒想到一路逃到波蘭。

她們抵達法比安家時,是晚上6點。

「去的路上我們很不安,一直盯著Google地圖看我們到底要去哪裡。抵達時我們非常疲累,也有點惶恐,很尷尬,我不知道要做什麼才好,」尤莉雅英文好,直接說出她剛抵達法里安家的感受。

法比安安頓好她們後,隔天準備了豐盛的晚餐,煮了波蘭道地的熱湯給她們一家人。法比安也帶她們去超市採買,幫漢娜找工作,幫尤莉雅註冊學校。

尤莉雅從8歲就開始學琴,離開烏克蘭前在音樂學院上課,法比安因此在Facebook各社群幫她尋找鋼琴。3週後,一台電子琴送到了她們家。漢娜因為過去是餐廳的廚師,法比安也幫她找到附近幼兒園的廚房工作,4月1日開始。

「我覺得我們都像是小孩,而法比安是我們的媽媽,」漢娜帶著感謝與些微的愧疚說道。她回饋的方式,是準備拿手菜沙拉和起司可麗餅,還有在3月8日婦女節時,親自烘焙一個蛋糕給法比安一家人。

同個屋簷下,「室友」之間的張力和焦慮
Fill 1
歐蓮娜(Olena,右3)未能順利離境前往加拿大,言談之間難掩情緒的失落。(攝影/楊子磊)
歐蓮娜(Olena,右3)未能順利離境前往加拿大,言談之間難掩情緒的失落。(攝影/楊子磊)

我們在他們晚餐前的時間抵達,電視上新聞正播著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演說,4個孩子在客廳到處亂跑與尖叫。

法比安一邊安頓自己的孩子,一邊介紹今天下午才抵達的第二組家庭──母親歐蓮娜(Olena)神情仍然驚恐,她抱著兩個女兒不知所措。她們原本今天預計要飛到加拿大多倫多申請庇護,卻在機場被拒絕。本來在烏克蘭是一位律師的歐蓮娜,坐在沙發上抱著孩子,無助地隨時眼淚就要掉下來,她不斷地說,只希望世界幫一個忙,就是關閉烏克蘭的領空
俄羅斯侵烏戰爭爆發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多次呼籲北約及美國的軍隊在烏克蘭上空設立禁航區(No-fly zone)以抵禦俄羅斯戰機轟炸。
禁航區是「禁止未經許可的飛行器在特定的區域飛行」,飛行器的種類不僅包括飛機、直升機、滑翔機、熱氣球,亦涵蓋飛彈等具動力飛行能力的爆破型遠射武器;若敵方進入禁航區,設置方可採取攔截、驅逐敵機離開,或將敵機擊落。禁航區的設立須投入大量的空中巡邏機、軍機、地對空飛彈系統等軍用設備和相關人員來支持這項行動。部分美國和北約官員曾估計,禁航區設立後須有多達數百架飛機來巡守烏克蘭領空,而軍機的調派、部署皆須北約內部的30個成員國進行協調。
因此,美國和北約皆以會升級戰事、演變成全歐甚至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為由拒絕。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對此表示:「一旦禁航區在烏克蘭領空設立,這代表美國軍方須擊落俄羅斯的飛機,這恐會直接引發美國與俄羅斯的軍事衝突,這種影響是我們當前亟需避免的處境。」
。她的女兒們,給我們看她們來不及帶走的貓咪和寵物鼠的照片。

過去3週,法比安除了自己本身在家的工作,以及平日接送3個孩子上下學,剩餘時間都在幫忙接待的烏克蘭家庭。在現場,可以感受到家庭之間的張力和焦慮的情緒,都會影響到這個屋簷下的每個成員,包括孩子。

「所有事情都改變了。有時一天我非常想要幫忙他們,另一天我就什麼也不想做,只想休息。我上週有一次情緒崩潰。因為這真的超出了我的負荷,」法比安坦承地說,這比她想像得還要不容易。

「但在二戰時期,我的曾祖父當時在這裡一樓接待的是德國納粹的軍人,二樓住的是猶太人,他們在戰爭期間共好共處。而現在,一樓是我們,二樓是烏克蘭家庭。我覺得我的祖先做得到,我也可以。」
小孩的共同語言是電動,只是貓咪還在打架
Fill 1
拉杜卡(Małgorzata Raducka,右2)與安東妮雅(Antonina,左2)兩家人,後者已經開始在華沙上工、上學。(攝影/楊子磊)
拉杜卡(Małgorzata Raducka,右2)與安東妮雅(Antonina,左2)兩家人,後者已經開始在華沙上工、上學。(攝影/楊子磊)

拉杜卡(Małgorzata Raducka)和她的丈夫,在俄烏戰爭爆發後,也希望可以做些什麼。他們徵得8歲兒子的同意,讓出他的房間,一起在約20坪的兩房一廳公寓裡,接待一組烏克蘭家庭。

3月6日當天,他們到華沙中央車站登記,沒多久安東妮雅(Antonina)和12歲的兒子丹尼斯(Denis)以及2歲的貓就和他們一起回家。

「我看到華沙車站的媽媽和孩子,我兩天沒有辦法睡覺。我沒辦法想像對安東妮雅有多困難,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我們試著做所有能讓她在這裡感覺到更舒服自在的事,」主人拉杜卡說。這一切對兩邊家庭來說,都還是進行式,採訪的當下,整個家庭都因為受到戰爭的影響,陷在很深的情緒裡。

他們兩家人一起相處10天,一開始要幫忙安東妮雅一家註冊文件、領取ID
波蘭政府於3月16日開始對烏克蘭難民核發在波蘭稱為PESEL的身分證,在未來的18個月內可和波蘭公民一樣享有居住、生活、就學、就醫等社會褔利。波蘭官方表示迄今已有123,000人領取,包括首都華沙每日約核發1,000張新的身分證。
、找工作找學校,丹尼斯也處在離家的低落情緒裡,「真的非常困難,」拉杜卡說,「我很少向外求助,但那是我少數在社區的群組裡尋求支援,很幸運收到很多左鄰右舍的幫忙。」拉杜卡自己在一間活動籌備公司擔任專案經理,每天除了工作,還是會擠出時間和安東妮雅一家人相處。

幾天後他們慢慢適應彼此,一起在客廳聊天吃飯看足球賽。他們在家都練習講波蘭語,希望能更快適應新環境。兩個小孩共同的語言是電動,採訪時他們在房間一起玩。

但他們的貓不喜歡彼此,從烏克蘭來的穆奇克(Murzik)跟波蘭家庭的可可(Cocoo),一定要在不同空間才不會打架。

什麼工作都好,是獨立的開始
Fill 1
晚間9點多,安東妮雅搭上了拉杜卡家附近的公車,準備前往華沙中央車站進行清潔員的工作。(攝影/楊子磊)
晚間9點多,安東妮雅搭上了拉杜卡家附近的公車,準備前往華沙中央車站進行清潔員的工作。(攝影/楊子磊)

他們幫忙丹尼斯找到學校去上學,他在學校不到幾天就收到了情書。喜歡機器人和程式語言的丹尼斯,也開始在每週六去上當地理工高中提供給烏克蘭小孩一系列免費的課程。

35歲的安東妮雅,在烏克蘭是一位國小歷史老師,來到波蘭後,希望能盡快開始賺錢。拉杜卡幫她找到一份短期的工作,是在中央車站的廁所清潔員。安東妮雅選擇接受了。

「我有一份工作就已經很滿足了。這給我一個希望,我很快可以獨立靠自己,」不多話的安東妮雅說。

她的丈夫在2014年東烏克蘭的頓巴斯戰爭中犧牲,失去丈夫後,她獨自扶養兒子到12歲,現在孩子的身高已經超過她。面對第二場戰爭,她所求的已經不多,只希望給孩子好的未來。

當晚安東妮雅工作值班時間是晚上10點到清晨6點。她晚上9點離開拉杜卡的家。

「我沒有很堅強,還在烏克蘭抵抗的人,他們才是最堅強的。」

安東妮雅在公車站牌前,用翻譯軟體和我們說著。帶著些許疲累的笑容,她和在台灣支持烏克蘭的人們輕聲地說了聲謝謝,便獨自搭上往火車站的507號公車。

讓我們一起做本來就會做的事
Fill 1
6歲的迪娜在離開羅曼紐克家前留下的圖畫,上頭有這個家中的貓、桌子和布偶。(攝影/楊子磊)
6歲的迪娜在離開羅曼紐克家前留下的圖畫,上頭有這個家中的貓、桌子和布偶。(攝影/楊子磊)

邀請烏克蘭人到家中的波蘭人,面對要在如此私密的場域和陌生人共同生活,共同承擔彼此的情緒,難免產生磨合與張力,主人要幫到多少?客人想不想被幫忙?各種平衡與兩難,是共處一室的家庭在戰爭時期面臨的考驗。

娜塔莎、愛琳娜以及迪娜離開波蘭的那個週末,羅曼紐克在她們起床後一起化妝,用熨斗燙整衣服,打扮得漂亮,一起去華沙老城喝杯咖啡,看場電影,再享用棉花糖和爆米花當晚餐。

「她們想要的是好好畫個妝,想要看起來體面,然後來個週日的散步。我覺得很重要的是,不要當他們是難民,而是一起做他們本來就會做的事。」

而這個家庭裡最小的女兒迪娜,本來都會做和戰爭有關的惡夢。在羅曼紐克家休息幾天後,終於沒有再做惡夢了。羅曼紐克想著:

「她覺得在這裡安全了。或許這就是我們能做最多的事。」

※Agnieszka Żądło對此文亦有貢獻。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