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評論

張美陵/省思「全國美展」攝影比賽2:角色定位與社會脈絡
104年第5屆「全國美術展」攝影類-金牌獎。顏鵬峻,〈劇場〉,2014。看似動物園的場景,卻恍如夢境的詭異。相較於其他作品盛行大量數位繪圖的技巧,這作品使用寫實方法,影像懸置於真實與虛幻之間。真的似假,假的似真,分不清哪個是真假。穿梭於自然與人為的場景,提供了真假動物的真假劇場。 平實而不浮誇的張力,把尋常轉化成為隱謎,展現了藝術家的造型與敘事能力。(照片提供/顏鵬峻)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Tell me who you are. I'm that which you seek to destroy. 告訴我,你是誰。我就是你尋找要摧毀的。 ──《攻殼機動隊 Ghost in the Shell》,2017。
盤根錯節的定位與脈絡

「全國美展」是個老舊思維的「美展」?還是當代思維的藝術創作獎項?很多攝影藝術創作者以為美術館的藝術比賽,應該就是獎勵當代的藝術創作。但是期待「全國美展」數年之後,終於放棄這個念頭。

從「全國美展」歷屆得獎作品可以看出,有些問題一再復返,已經不只是評審的單一因素,還有社會環境因素,構成了「全國美展」盤根錯節、環環相扣的結構問題:

  1. 大多認為攝影比賽結果都是依評審而定,不同評審得到不同結果,所以是評審的專業能力問題。
  2. 評審是由「全國美展」主辦者決定,挑選不同評審得到不同的比賽結果,所以是「全國美展」的視野與政策問題。「全國美展」對於自身的定位、獎勵目標與對象,反映在評審團隊的組成。
  3. 如果沒有好作品來參賽,評審遭遇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是參賽者的意願與創造力問題。但是如果沒有長期培育攝影藝術創作人才,也就缺乏當代創意作品來投件參賽。
  4. 什麼是當代的攝影類型的比賽?評審判斷的基準是什麼?整體而言,歷屆「全國美展」反映了台灣社會對於當代的攝影藝術的瞭解與誤解。
  5. 什麼是多元藝術文化?每屆「全國美展」的頒獎典禮,都再度慶賀促進多元藝術文化。如果大多數得獎作品是常見於「美展」的老舊保守,這如何是多元藝術文化的根基?
  6. 上述的各個問題,可能來自對於攝影藝術的認知局限與創意衰竭,所以是台灣社會的攝影藝術教育問題,整體而言,也是教育體系缺乏人文思想的知識養成與思考能力,例如:文學、哲學、美學、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文化研究⋯⋯。

這些盤根錯節的「全國美展」角色定位與社會脈絡,思考重心在於「全國美展」攝影比賽的核心精神是什麼?要獎勵的是什麼?「全國美展」是否具有相對的不可代替性的角色定位?什麼是「攝影藝術創作」?什麼教育理念培養出來的攝影藝術創作人才?什麼權力支配了「全國美展」應有的專業能力?

Fill 1
張美陵、全國美展、攝影比賽、角色定位、社會脈絡、馮君藍
101年第2屆「全國美術展」攝影類-金牌獎。馮君藍,〈福音之子-向無名的傳道者致敬 The son of gospel - Pay the tributes to the innominate missionaries to Chinese〉,2011。古典精緻的肖像,是這件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現代攝影的技法與形式,經由當代概念的裝扮表演,轉化成為宗教敘事。裝扮表演或許不是意圖傳達真實,然而,這作品卻引起真實的感受。細膩的光影層次細節,嚴謹、內斂、堅毅、無畏的身體姿態與表情,從外貌描述了傳道者的內在精神。尤其古典美學使得攝影的索引性,發揮了攝影媒材的真實效果。馮君藍的正職是基督教會的神職人員。2016年,馮君藍作品在中國獲得第一届阮義忠攝影人文獎。中國某藝評說,所有人都不真心了,他還真心。這系列作品是關於傳道者,他們本著基督愛的差遣,兩千年以來,福音的使者長途跋踄、飄洋過海、前仆後繼。他們獻身於宣教、醫療、教育、社會福利以及對弱勢者的照護,不求名利,義無反顧,死而後矣。(照片提供/馮君藍)
小型抽樣的田調

每個比賽結果都不可能皆大歡喜,為了從更多面向瞭解「全國美展」,筆者挑選了36位攝影藝術創作者,進行了小型的田調。田調對象的選擇,故意尋找不太熟識的人,以避免先行置入預期答案。

36位田調對象,其中30位是新近認識、曾在攝影活動見過面。他們從事攝影藝術創作並且數次發表作品,主要媒材是攝影,年齡在35歲以下,或可被稱為新興攝影藝術家。有些人是藝術相關科系、研究所的碩士或就學中,有些人是留學回國,有些人來自不同行業領域。

雖然是小小抽樣田調的發現,可以提供一些不同角度的觀察:

  1. 這36位當中,在9屆的「全國美展」裡,6位曾經投件參加,其中有4位曾經入圍。換言之,「全國美展」9屆總共大概有210件作品得獎,在這群新興攝影藝術家裡,只有不到2%作品與「全國美展」有關。為何這些熱情於攝影藝術創作的人,大多不願參加「全國美展」?參加「全國美展」的大多是哪種藝術教育背景?值得深思。
  2. 他們不曾參加「全國美展」的理由,例如:「全國美展」相對的保守;還無法跟其他前瞻的藝術獎項(台北獎、高雄獎等)相比;「全國美展」好像就是個地方美展,又是一樣的模式在進行比賽,因此興致缺缺。
  3. 他們曾經參加「全國美展」的理由,例如:「全國美展」是公辦的大型美術競賽,是一個具有指標性的活動;有助於創作者提升超越自己;得獎名次有助於將來申請補助或展覽;獎金有助於償還展覽累積的債務,或添購創作的關鍵設備;有助於周邊產業鏈的發展(美術暨五金材料行、裱框店、輸出中心、藝術運輸業、藝術類產物保險業等),這個產業鏈的GDP產值,可能大於獎金的總金額。
  4. 他們認為「全國美展」的問題,例如:得獎名額太多,造成作品展示空間太小;展出作品件數難以發揮,只適合小品;難以看到高品質的大作;作品大都在一個框框裡,不敢大膽突破的踏出傳統框架;類型的限制,使得作品太中規中矩。
  5. 他們給「全國美展」的建議,例如:展場的作品配置應該可以更打破規矩,或依照作品需求做安排,不一定是均值的配置;如果當前沒有特別好的作品,為何評審一定要選出第一名或勉強選出如此多件作品?
  6. 理論上,藝術學校培養的藝術創作者,應該更有當代的創意。但是「全國美展」攝影得獎者很少來自藝術大學美術科系,9年以來進入前三名的有2位,得獎者很少來自台灣藝術體制。
  7. 台灣的藝術學校擅長攝影媒材的學生,比例很低,只使用攝影的創作者很少。這或許因為「媒材特殊性」被認為是「過時」的概念,現在的潮流是模糊媒材疆界的、複合媒材的空間裝置。換言之,當代的攝影藝術創作,並不是教育體制的重要課程,因此,有精采作品可以參賽的人才不多。
  8. 許多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認真的攝影藝術創作者。可惜的是,他們大多未曾被「全國美展」獎勵:(1) 這是參賽意願缺乏的問題,可能因為他們認為「全國美展」不夠榮譽,畢竟參賽作品還需製作成本;(2) 這是評審偏好的問題,可能因為他們的作品不合評審品味。

最容易引起討論的「全國美展」問題,就是評審品味。很可能評審慧眼不識當代藝術領域的攝影藝術創意?例如第9屆的「全國美展」,被許多攝影藝術創作者公認最精彩的呂易倫與陳彥呈作品,沒有進入前三名。但往好處想,至少他們有入圍。

第4屆「全國美展」的評審感言,就已經提出「評審偏好」與「參賽意願」之間的關係(註)
張美陵,〈103年全國美術展攝影類評審感言〉,《103年全國美術展》畫冊,國立台灣美術館,2014。
。評審很有可能面臨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呼籲攝影藝術創作者應該踴躍參加「全國美展」,甚至期待參賽者可以更激進的挑戰評審。雖然當時點出了「全國美展」評審與參賽者的問題,但似乎這個問題至今並沒有改善。
《Aperture Portfolio Award 光圈作品集獎》由美國紐約市非營利機構的「光圈基金會」主辦,每年評選一次,發掘新的概念與視覺表達方式的作品,尤其是尚未成名,未被主流媒體廣泛曝光的新興攝影藝術家。作品集的獎金,要求提供相對尚未發表的攝影集,以獨特和創新的方式闡明當代攝影藝術的趨勢。(圖片取自aperture.org官網)
《Aperture Portfolio Award 光圈作品集獎》由美國紐約市非營利機構的「光圈基金會」主辦,每年評選一次,發掘新的概念與視覺表達方式的作品,尤其是尚未成名,未被主流媒體廣泛曝光的新興攝影藝術家。作品集的獎金,要求提供相對尚未發表的攝影集,以獨特和創新的方式闡明當代攝影藝術的趨勢。(圖片取自aperture.org官網)
藝術獎勵政策的化外遺民

資源稀少的台灣攝影界,「全國美展」要獎勵的對象是什麼?什麼是具重要價值卻即將消失的、稀少的、被排除的,而應該支持或鼓勵的?這些問題關係到「全國美展」的定位以及評審機制。

台灣已經有太多的「地方美展」,還有許多企業、社團舉辦的,偏好唯美形式的攝影比賽與展覽,已經長期被民眾認為,這類賞心悅目、缺乏想法的「美展」就是最好的藝術。如果不將美術館等級的「全國美展」做更大的品牌區隔。再被大多的藝術創作者認為是傾向保守的「美展」,那麼這是公家資源分配不均的遺憾,也是攝影藝術創作人才培育的失衡。

觀察近年來台灣的展覽、座談、演講、出版情況,許多攝影藝術創作者,自求多福的爭取各種機會,但他們作品極少從「全國美展」得獎而出現在「全國美展」的畫冊。

許多攝影藝術創作者的功力,或許還不夠成熟可以獲得大獎或補助,但他們也需要持續發表與鼓勵的機會,然而「全國美展」的「美展」性質也不適合他們的作品。他們就像是化外遺民,藝術獎勵政策光芒極少照耀到他們身上。

誠實認真的攝影藝術創作者,大都掙扎於藝術前線的開疆闢土、大膽實驗,卻極少獲得獎勵機會,只好為五斗米折腰,各自尋找各種活路,漸漸遠離攝影藝術的創作。如此悲催戲碼,過去數十年以來,不斷上演。

攝影藝術創作者,是研發與展現台灣社會聰明才智的一群人,尤其攝影藝術是當代藝術的重要一環,深入日常生活,遍及各學識領域。有些人認為,台灣不需要眾多的攝影藝術家,因為沒有藝術市場,所以不需要培養與獎勵這樣的人才,這是對於攝影藝術教育的最大誤解。

培養攝影藝術創作人才,並不是為了培養藝術市場的專業藝術家,而是經由前瞻的攝影藝術創作,社會大眾都能從攝影藝術的創意,學習如何突破自我局限、如何因應時代變化而了解自我與世界、如何打開視野看到世界不同的可能性,這是藝術教育的社會實踐。

(未完待續)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