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

【投書】變形的幼托結構裡,家長如何協力推動更好的照顧環境?
幼兒園托育事故頻傳,除了苦等制度改變,家長也可以著手細節,為孩子把關,以實際行動支持老師。圖為情境示意,非文中當事人。(攝影/AFP/Sam Yeh)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一則案情尚在發展中的幼兒園餵藥事件,因孩童體內驗出殘留管制藥物「巴比妥」而震驚社會。雖然目前仍待司法調查起因,但不少父母擔心問:「老師為什麼餵得下去?」

我的社群同溫層裡有父母疾呼著「不適合就別當老師!」有父母說,為何勉強做著必須接觸孩子的工作,又不當對待孩子?

身為母親的我,內心也跟著無聲但揪心地吶喊:面對教保品質良莠不齊、幼托師資人力短缺等一時難以撼動的結構性問題,身為父母的我們,真的使不上力嗎?

5年前,我的育嬰假期滿,剛滿2歲的孩子進入都會區一間私立幼兒園的幼幼班。為了幫他適應團體生活,在園長應允下,我陪著孩子一起上學,那是我第一次有機會親眼看見幼兒園生活樣貌;去年(2022),輪到第二個孩子也準備進幼幼班,我再一次進到學齡前的教學現場,讓我得以窺見過去不曾留意關於幼兒園的一些細節。

我的經歷和感受肯定相當個人,但我相信它仍有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身為家長的我們,並不如想像中那般無能為力,試著從使得上力的小事開始,就有可能成為推動改變的力量;比起無所作為,再小的行動,都無妨!

家長對老師的期待,也形塑了托育環境的樣貌

試著回想,自己是否曾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難以再靠所謂足夠的愛,平心靜氣、好好地對待孩子?有時是因為孩子們開始爭吵,有時是因為得分心用手機處理公事,有時單純只是因為想到還有成堆瑣事排隊等著處理⋯⋯。再多的愛,彷彿都難以對抗身心操勞而導致的狀態不佳,而使孩子成了無辜受氣包。

幼兒園的師生比,以幼幼班最低,一名老師對上8名2~3歲的孩子(註)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16條第4項規定:招收2歲以上至未滿3歲幼兒之班級,每班招收幼兒8人以下者,應置教保服務人員1人;9人以上者,應置教保服務人員2人。
。那些剛進入幼幼班的孩子,不論曾待過托嬰中心(師生比1:5
《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第11條:托嬰中心應置專任主管人員一人綜理業務,並置特約醫師或專任護理人員至少一人;每收托5名兒童應置專任托育人員1人,未滿5人者,以5人計。
)或由保母照顧(收托比1:4
此處指提供半日、日間、延長或臨時托育服務之居家式托育服務提供者,其可提供之托育兒童人數上限為4人,其中未滿2歲者至多2人。相關規範見《居家式托育服務提供者登記及管理辦法》第7條
),並不會因為符合2足歲的入園條件就瞬間長大,但我們似乎期待幼兒園老師一定有辦法能照顧好8個(甚至更多)才剛脫離嬰兒時期的一群孩子?
當大家期待「學校能成為家的延伸」,期盼看見稚齡的孩子能在團體生活中被照顧者善待,除了苦等師生比調降
今年(2023)3月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曾向教育部建議,幼幼班師生比降至1:6。
,或許我們還可以試著理解幼兒園老師的工作狀態。

例如我們都曾有過將孩子托給家人照顧的經驗,可能是孩子的阿公、阿媽或外公、外婆,之所以能安心託付,是因為我們清楚他們不乏「愛孩子的心」,且托育情況不至讓對方「體力超出負荷」。

我們並不期待親屬照顧者能額外做出多少漂亮的手作裝飾來妝點環境,也不期待孩子生日時他們一邊抱著孩子,還得挪出一隻手幫忙分切大蛋糕,也不強求他們得時時拍照回傳孩子的一舉一動,更別提要他們緊盯手機立刻回覆通訊軟體中的訊息。

如果可以,請用具體的行動,支持孩子的幼兒園老師,讓他們知道:

  1. 我們不在意花俏的教室裝飾(午休請老師好好休息,也請準時下班)。
  2. 不辦慶生會真的沒關係(少了五顏六色的甜食,孩子情緒通常比較穩定,老師們也不必辛苦收拾善後)。
  3. 我們會避免在上課時間傳訊息干擾(老師將注意力放在與孩子的互動就好)。
  4. 如心有餘而力不足,請不用堅持幫孩子拍照記錄(老師用來拍照的雙手,請保留給孩子需要抱抱時使用)。
  5. 如身體不適,請務必休假休息(老師身體健康,才有能量好好陪伴孩子)。
除了萬事問臉書,最好試著實際走進園所生活圈

如果孩子尚未入園,正苦苦尋覓合適園所,卻寄望在網路找到答案,那不如實地赴現場走一回。連續幾天的「不同時段」,實地走進那些你感興趣的園所構成的生活圈中,你便有機會察覺那些在「假日/非上課時段」(也就是非園方邀請參觀的時段)難以顯露的微小訊息,甚至還可能發現意外驚喜(當然也可能是驚嚇)。

學校附近的公園、超市、市場、空地,有很高的機率成為孩子們外出活動的場所,若碰到的園所從不打算讓孩子在園外活動,你仍有機會在校門邊、圍牆旁「聽見」各種聲音,那都是幫助我們「形成直覺」的重要線索,儘管微小,但確實有用。

猶記當年,幼兒園參觀一輪下來還拿不定主意,尋無感覺合適的園所。某天我牽著孩子走在熟悉的路上,撞見一群揹著小書包的幼童手牽手郊遊去,後來那所我用「雙眼看來的」幼兒園,便成了老大從幼幼班一路讀到畢業的學校。它並非完美無瑕,但因當時的班級人數低於規定的師生比,我和先生至今都相當慶幸,孩子能有機會在那樣的時空背景由當時溫和有耐心的老師,伴他度過幼兒園時光。

眼睛只能看見部分事實,人心卻常能意會弦外之音
Fill 1
和幼兒園園內大人建立信任基礎、保持良好溝通習慣,也有助於家長安心送托。圖為情境示意。(攝影/林彥廷)
和幼兒園園內大人建立信任基礎、保持良好溝通習慣,也有助於家長安心送托。圖為情境示意。(攝影/林彥廷)

監視錄影器不知在何時成了幼兒園的標配,彷彿有了監視錄影器,孩子在學校就安全了。

「你去過幼兒園嗎?孩子很可愛,但在尖銳興奮的叫聲交織成一種固體時,待15分鐘你就會覺得耳朵有種嗡嗡聲,你無法聽清楚話語的內容,連我這麼喜歡小朋友的人,都不太想聽。」(註)
出處:盧建彰(2018)。《願故事力與你同在》。台北市:天下文化。
這段話精準地道出我的感受。

很多人可能跟以前的我一樣,覺得自己去過幼兒園,但嚴格說來,踏進過幼兒園與真正在園裡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試著想像,在(無聲的)監視畫面裡看見一個哭泣的孩子,與真實看見並清楚聽到嚎啕哭聲,那感受是全然不同的。一個人或許能盯著無聲的監視畫面十來分鐘,若加上哭聲卻經常連一分鐘都不想再往下看,更別說時常不只一道哭聲的教學現場。

孩子還小時(幼幼班、小班),通常僅能表達部分的自己,有時甚至說出來的話也都是小腦袋瓜裡虛幻的想像,這一切再正常不過,就是孩子發展必經的一段過程。因此,園內的監視器好似成為家長定心丸,然,監視畫面真的只能呈現部分情境,更別提監視錄影器拍不到的角落所發生的事。

與其不斷擔憂孩子在學校是否遭受異常對待,一心期待監視畫面能帶來關鍵幫助,不如把握機會認識「園長以外」的帶班老師、廚工等同樣密切與孩子接觸的其他大人。不論是接送的短暫會面、邀請家長入班的各種場合,甚至是例行在戶外進行的課堂現場,只要有機會和園內的大人聊上兩句,關係便能悄然建立。

就算,每天只有接送那一、兩分鐘,一週就累積成10分鐘,一個月就累積成了40分鐘,一學期下來已累積好幾個小時的相處。那不被善用的每天一、兩分鐘,如能用來打聲招呼、聊聊天氣都比任其流逝好。

唯有真實的接觸,才能建立起關係,也才有築起信任的可能;唯有溝通的習慣,才有察覺異狀的機會,也才有安心的可能。

比起三節送禮,不如傳達合理期待,用行動支持好老師、好園所
當愈來愈多家長,能用實際的行動和合理的期待,支持真心對待孩子的好老師、好園所,那些無法善待孩子的照顧者和機構,便也悄然被抵制。美國歷史學家津恩(Howard Zinn)有過一句名言:「行動再渺小,當乘上百萬的你我,卻能改變世界。」(註)
出處:王維玲(2020)。《B型選擇──綠藤:找不到喜歡的答案,就自己創造》。台北市:天下文化。

我們或許難以撼動幼兒園師生比(尤其幼幼班)往下調降至更符合人性需求的比例,但身為父母的我們,即刻便能表達我們最在意的事讓照顧者知道。

我們真的不需要花俏的課程安排、眼花撩亂的宣傳裝飾、流水帳式的拍照紀錄,以及在家就可以有的慶生活動,我們只需要照顧者將心力和體力專注在與孩子的相處上!我們真的需要照顧者能好好的,孩子們也才會好好的。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