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戰爭與它的推手
寫手帶風向不稀奇:AI產文、侵入私人LINE群,輿論軍火商已全面升級
內容農場採集系統、LINE行銷神器,已成為輿論操作者新武器。(設計畫面/蘇威銘)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還不過是兩、三年前,行銷公司還在以傳統人工寫手的方式,在Facebook或PTT上帶風向、製造輿論,但現在這個方式早已進化。我們發現一群「輿論軍火商」建製的內容農場採集系統、LINE行銷神器,已成為輿論操作者新武器,這群「輿論軍火商」是誰?他們如何策動一場又一場的鬥爭,讓各種難以核實的訊息送進每一個封閉的人際網絡市場內?

2019年3月,一則「凱子軍購,全民買單」的訊息,迅速在通訊軟體LINE的群組中流傳。這則最早源自於內容農場的文章,痛批「國防部準備花130億美元(約新台幣4,000億元)購買66架F-16V戰鬥機,花大錢買過時飛機,當台灣是冤大頭?凱子?呆子?還是中間又有巨額回扣?」

訊息流傳數週後,國防部才親上火線澄清:預計購買的F-16V是新型戰機,而非謠傳的舊式戰機;其他包含購買架數、種類和金額等軍購案細節,則根本尚未核定,因此將之認定為不實訊息。同一時間,事實查核平台Cofacts
利用群眾外包以及聊天機器人來做查核的平台。
也在LINE的群組中發現此消息的流傳,該篇文章迅速被標記為「含有不實訊息」。

雖然這樣的不實訊息有如星星之火,但在相關部門舉證之前,對執政者不滿的火苗,早已被一則訊息點燃,再迅速傳往封閉的通訊群組裡燎原燃燒,一場輿論的惡戰正在社群媒體中上演。

現狀:比傳統寫手更強,新型態「輿論軍火商」現身

還不過是兩、三年前,行銷公司還在以傳統人工寫手的方式,在Facebook或PTT上帶風向、製造輿論,但現在這個方式早已進化。一家擁有4,000名寫手的網路行銷公司總經理阿紅(化名),為《報導者》描繪了這群新型態輿論軍火商的雛形:

「在人人都做輿論的時代裡,像卡神(楊蕙如)這樣利用寫手帶風向的做法,還不足以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那些能整合自動軟體、寫手和行銷技術的人,才是網路世界的宰制者,」她形容道。

台灣輿論軍火商是什麼模樣?又是怎麼變形和升級?透過彭冠今,我們得以一窺其面貌。

32歲的彭冠今在行銷界是極度爭議的人。他從國中二年級就寫出發送垃圾信件的軟體;再往後的10年,他更專注研發行銷系統,倚仗著自行開發的「自動貼留言板套件」,將大量廣告文案用在壯陽藥的買賣上。「你知道手淫過度會造成陽痿早洩嗎?」他將欠缺醫學根據的說法大量置入A片網站,讓自己販售壯陽藥的生意風生水起。

有了這樣行銷邏輯的驗證,他的下一步,則是創造大量假帳號來刺激特定商品買氣。鼎盛時期,他曾操作3,000個假帳號做口碑行銷,還一度替母校灌了超過台灣人口的4,000萬票,協助校友獲得2011年歌唱節目的冠軍。

靠著不斷累積的經驗,2010年他西進中國學習「進修」行銷軟體技術,開啟了日後的輿論軍火商之路。3年不到,彭冠今靠著販售自製的「內容農場採集系統」大發利市;受訪時他自承,這套自動化軟體,或許就是加速輿論戰演進的背後推手之一。

武器一:內容農場採集系統,用AI全自動合成文章
Fill 1
假新聞、line、內容農場。(攝影/林彥廷)
2018年10月,Facebook更改了演算法,一舉封鎖了數個「內容農場」。(攝影/林彥廷)

2019年10月,作為全球最大的社群平台,Facebook更改了演算法,一舉封鎖了數個「內容農場」(Content Farm),讓相關連結因「違反社群守則」而無法被分享轉貼。無獨有偶的是,Google也透過不斷調整演算法,調降「低價值內容」和「付費廣告版位比例過高、缺少原創內容」的網站搜尋排序,這無疑是將矛頭指向大量抄寫文章並以此牟利的內容農場。

什麼是內容農場(content farm)?

內容農場是指為了創造流量、賺取網路廣告分潤建立的網站,它們多以各種合法、非法手段大量生產文章,原創性少,內容的真實性難以確認。由於內容農場並不主動管理內容,許多文章是由侵權盜用、抄寫、改寫而來,常摻雜浮濫內容與不實訊息,形成漏洞。

鎖定內容農場,不外乎背後帶來的海量利益,以及未經查證的訊息散布。

收益部分,根據英國非營利組織《全球虛假訊息指數》(Global Disinformation Index,簡稱GDI)日前發佈的報告〈2.5億美元的問題:虛假訊息如何玩弄廣告技術〉(The Quarter Billion Dollar Question: How is Disinformation Gaming Ad Tech)顯示,全球約莫2萬個內含不實訊息的網站,每年廣告收入高達2.35億美元(約新台幣72億元)。

是誰在支付這些廣告收入?科技媒體「蘋果仁」創辦人呂哲宇替我們提出解答。他解釋,內容農場的收益通常是透過廣告聯播網(如Google)的廣告曝光來賺取廣告費,也就是流量愈多、賺得愈多。

「為了衝高流量,這些內容農場的做法不外乎使用聳動標題吸引點閱,或針對熱門搜尋關鍵字用人工快速抄寫、複製或改寫文章,用大量內容去欺騙搜尋引擎,使他們的網站能夠優先出現在搜尋結果的前段,進而提高點閱率等,」呂哲宇說明。

然而內容農場對於自己張貼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激化的立場等,幾乎不負任何法律責任。靠流量賺錢的內容農場,成為不實訊息產製的溫床

2019年5月,陸委會就有了具體指證。在立法院的閉門會議中,陸委會以「中共假訊息心戰之因應對策」為報告指出,中國正透過兩岸網路環境進行不對稱操作,包括透過內容農場大量操作假訊息,並用假帳號、假群組的方式,擴大影響力,影響民眾判斷,所運用的平台包括PTT、Facebook、LINE、YouTube等,且不排除有AI人工智慧技術的介入。

抓內容、貼文章,AI文字工廠快寫手百倍

陸委會所說的AI人工智慧技術,不外乎是自動貼文、自動抓取內容的作法。經歷十多年的軟體開發經驗,彭冠今早已操作得非常熟稔。

「2013年,我花了300多萬元,跟6個工程師花了一年的時間去研究對岸的站群系統,截取大陸的know-how,開發出一套『內容農場自動採集系統』。這個軟體內含大量已建置好的內容農場,透過插件自動抓取別人的文章,還可以透過翻譯,由AI自動合成、產出文章,」他強調。

言語一時之間難以領悟,彭冠今拿出手機,連上伺服器向我們展示。畫面裡,紅色綠色數字交錯跳動,時間以秒計算,每一個動作都系統自動完成,在AI的勤奮下,軟體開始抓取中國網站和內容農場上的文章,透過複製、翻譯、再製成新的文章。每一天系統就可產出上千篇文章,並自動分發至旗下上百個內容農場裡張貼,儼然一座自動化的文字工廠,其效率是人工寫手的數百倍。

建立輿論生產線外,這套系統還提供另一項服務,就是讓客戶的網站或內容農場「優先呈現在讀者眼前」。這樣的成果如何達成?彭冠今解釋,他的系統利用了「互鏈」的手法,也就是仰賴少則數十、多則數百個大量創設的網站互相連結,來有效提升目標網站的流量和搜尋分數。這種技巧,對應到台灣的說法,則是「搜尋引擎優化」
指增加特定網頁在搜尋引擎的曝光度、使之排名更前的一套方式。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簡稱SEO)技巧,用意在提高目的網站在搜尋引擎內的排名,愈前面愈好。

這樣的操作,本是對應廣告分潤的商業邏輯,卻在彭冠今的構想下,成為散布輿論最好的武器。對此,他講得直白:「我開發這個,就是為了操作輿論。有了內容農場的產製,再配合假帳號大量在Facebook上張貼內容農場的連結,這就可以很快地創造流量和宣傳效果,比人快多了。」

彭冠今自己就拿它來操作風向,包含為特定的眼鏡品牌塑造良好形象、化解老食品廠的公關危機等等。其中,最特殊的案例是跨海替他國政府重塑形象。

400萬台幣,就能買到大馬政府的美名
Fill 1
2018年,彭冠今透過操作馬來西亞政府的觀光政績,來影響時任總理納吉低落的選情。(攝影/吳逸驊)
2018年,彭冠今透過操作馬來西亞政府的觀光政績,來影響時任總理納吉低落的選情。(攝影/吳逸驊)
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時任總理納吉因一椿超過30億美元被不法挪用的主權基金貪汙醜聞,深陷危機(註)
簡稱「一馬公司醜聞」(1MDB scandal),是指一宗非法盜用一馬公司大筆資金和牽涉國家政治的貪污醜聞。這宗醜聞也是導致馬來西亞政權交替的一個主要因素。
,重重打擊他的選情。

據彭冠今透露,當時他的友人,一位30歲的華人男子,恰好與大馬政府的女性官員交往;在選情告急的情況下,該名男子提議,由政府提撥55萬馬幣現金(約新台幣400萬元),外包給彭冠今的行銷團隊,來強化大馬年輕人對納吉政府的良好印象。

「我們在一個隱密的渡假村談這個事情,雙方講了一個多小時,中間人說這是受交通部長所託,姓廖。重點是希望催出馬來西亞年輕人的選票。那因為大馬年輕人都喜歡看台灣節目,我就直接建議,同樣一筆錢不如投放在台灣,」彭冠今回憶道。

受人所託後,彭冠今分3次來塑造納吉政府的觀光政績。第一波操作裡,他先是找了20個網紅,發給每人新台幣30,000元,邀請網紅們去吉隆坡親自走一趟,拍照、錄影,強調馬來西亞的渡假體驗。第二波則是找來寫手,將第一波的照片截圖轉發,並撰寫文字心得替大馬政府美言,文宣大量散布到各大論壇、LINE、相關內容農場裡,形成鼓吹大馬觀光的風潮。

彭冠今策畫的第三波攻勢,則是請來台灣網紅翻唱馬來西亞的流行歌,放在YouTube宣傳,吸引年輕人觀看;同時,彭也動員數十個帳號在各大論壇和社群網路上按讚、留言,藉此博取大馬年輕人的認同和選票。只是納吉和其領導的國民陣線,最終還是因為腐敗名聲而黯然下台。

30萬就可租一套,彭冠今客戶跨國、跨產業

不僅是自用,這套「內容農場自動採集系統」還以租借方式被彭冠今推廣,一年租金新台幣30萬元,客戶遍及中國、台灣、馬來西亞,產業遍及醫美、博弈、政治領域。「我的做法就是把Facebook的自動貼文軟體和這套系統一起賣,客人有錢,他買去做什麼我不會管,」他說。

在大量抓取中國微信公眾號、百度,或是上千種中國內容農場文章下,這樣的自動採集和貼文的系統,讓台灣接收的訊息變得海量,且複雜難辨。

對此,長年進行社交媒體研究的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鄭宇君指出,內容農場的影響力是大量資訊的反噬,它讓讀者分不出來真實資訊跟不實內容,這是最大的問題。「就像過去信箱裡會收到報紙跟傳單,可以分得出來,但現在在網路上分不清楚了,」她解釋道。

大量疊加的資訊,在兩岸戰略專家林穎佑眼裡,則是「分化團結」戰術的升級。他強調,現在資訊看似雜亂無章,但其實具備幾種特性,分別是「大量複製」、「快速傳播」。這些不實訊息也會挑選不同族群作為打擊對象,手法日新月異,並不像表象上這麼毫無章法。

「我就是學中國的操作⋯⋯台灣人就是這樣被洗腦的」

對於學者的觀察,彭冠今並沒有提出反駁,反而強調他的做法,本就是從中國學習而來。

「用軟體自動化的好處,就是要創造量,這個行銷邏輯是因應到中國14億人,量多人家才看得到。那台灣只有2,300萬人,一旦我用了中國邏輯,短時間內創造最大的量,那大家的眼球都會充斥我散布的消息。統戰就是運用這種內容農場的行銷模式在做的,我就是學他們的操作,台灣人就是這樣被洗腦的,」他解釋道。

然而在這場不實訊息充斥的輿論戰場上,除了內容農場自動採集系統外,台灣人大量使用的LINE,也已經成為新一波受大量不實訊息攻擊的平台。

武器二:LINE行銷神器,入侵私人群組置入訊息
Fill 1
假新聞、line、內容農場。(攝影/蘇威銘)
台灣擁有2,100萬的LINE月活躍用戶,但如今最方便的通訊方式,已成為不實資訊散布的管道。(攝影/蘇威銘)

根據LINE官方統計,台灣擁有2,100萬月活躍用戶,每天在群組間傳遞93億則訊息,平均每人每天接收及傳送超過上百則訊息。

最方便的通訊手段如今成為不實訊息的散布管道。為此,包含近年在打擊不實訊息上非常活躍的「MyGoPen」
諧音為「麥擱騙」。
和「Cofacts」都紛紛針對LINE提出了謠言查核機制。

其中,究竟有多少不實訊息流傳?根據LINE推出的「LINE數位當責計畫」顯示,上線至今累積總檢舉人次超過14萬人,總檢舉訊息數高達3.2萬則,意即平均每天有超過400則可疑訊息是透過用戶主動舉發而得知。而在已查核的文章中,「健康」議題為主力,包含國安、民生、災防等「公共事務」專區的用戶瀏覽關注數則是第二高。

在LINE裡頭多半流傳什麼內容?以下訊息可供參考:

「重大爆料:蔡英文或為李登輝墮胎!13億中國人都驚呆了」 「李登輝和他的林姓護士所生的私生子林飛帆」 「年金改革,總統府前放機槍,太激烈不排除開槍,戒嚴時期又來臨了」

上述3則訊息看似荒謬,卻大量流傳至LINE群組並快速轉發。根據Cofacts資料庫顯示,光是第一則源自於中國內容農場「壹讀」的訊息,就被檢舉超過10次,私生子林飛帆和政府架機槍的訊息,也被檢舉2次以上。另外,對於開槍謠言瘋傳,總統府還得出面嚴厲駁斥。

它為何能破解LINE的隱私性?

在推廣時,LINE官方以「所有人的生活大小事都與LINE密不可分」形容,但腦筋動得快的業者,很快用技術破解了這個封閉軟體的隱私性,讓LINE成為輿論軍火商進駐的場域。

為一解其中之謎,《報導者》在多方聯繫下,找到破解LINE封閉群組特性的林靖騰。44歲的林靖騰為自己安上了一個「暗黑行銷教練」名號,在這之前,他是每天為電腦公司賣命12小時的研發工程師,之所以轉到網路行銷工作,是覺得這份工作帶給他自由、財富和被稱為教練的優越感。

採訪那天,他拿著四隻手機和一台電腦現身,親自演示他的「LINE的行銷神器」如何將客製化訊息以24小時不間斷頻率,向私密群組發送。

在單一台電腦螢幕上,林靖騰就安裝了12個LINE的帳號。畫面裡,每個帳號都「經營」著上百個群組;透過AI,系統正在向每一個陌生的你我、每一個個人和群組,傳遞著數以千計的文字和圖片,那些都是他為客戶客製化的文案。

用免洗帳號、換群,突破官方遊戲規則
Fill 1
假新聞、line、內容農場。(攝影/蘇威銘)
LINE的行銷神器開發者林靖騰,被稱為暗黑行銷教練。(攝影/蘇威銘)

他的做法看來簡單,但背後卻暗藏了大量對抗官方系統的痕跡。

為什麼?由於LINE相當重視封閉性,林靖騰的做法也分為3個步驟,來突破系統為使用者所創建的隱私。

步驟一,是準備大量的LINE帳號來為自己「做工」。一般要開設新的LINE帳號,通常要綁定手機號碼,這是官方為了約束假帳號濫用的應對方式。林靖騰的突破方法,是與100多名來自中國、馬來西亞和台灣的工程師合作,從底層區塊破解LINE的編碼。「我們常幫客戶創新的帳號,不用手機號碼也沒關係,一個LINE的新帳號兩分鐘就創好了,可以即用即丟,」他說。

僱用大量的工讀生所開設的LINE分身帳號,又稱「小號」。有了大量免洗的新帳號後,下一步就是要找到潛在大量的陌生使用者。林靖騰說,這是最關鍵的一步,做法是以等比級數方式進行「換群」。在換群的過程中,強制增加許多LINE的好友。

在他的闡述中,換群是一個效率極高的做法。因為一個擁有50個群組的帳號,只要以等比級數的方式與市場上的不同帳號交換5次,群組的數量就可以輕輕鬆鬆突破1,000個(註)
50換50,該帳號可以獲得100個群組;下一階段100換100,則可獲得200個群組;200換200則是400;400換400可累計800個群組;最後800個群組跟800個群組互換,就可得到超過1,000個群組,過程中共計換群5次。

至於交換群組的做法,則是透過複製群組內設定好的QR Code或URL網址傳給別人,就能邀請陌生帳號加入該群組。

對於「換群」的做法,林靖騰強調,這在行銷界行之有年,最早是參考2015年中國微信的換群模式;而在台灣,換群已經成了一個行業,因為可以為客戶帶來大量陌生的帳戶資源,用做廣告投放,因此市場公定價,幫忙換一個群,就可賺新台幣一元。而在市面上換群的工作大有人在做。

無論加不加群組,都會被強制列入好友

一旦換群執行順利,靠著破解系統的把戲,他所開發的「群系統加好友」軟體就能夠大量增加小號裡頭的好友數量。

「這個系統厲害的地方,在於一旦群組對著不認識的人發出群組邀請後,無論對方願不願意答應加入群組,都會被強制加入好友名單。而一般使用者對於陌生的群組邀請,多半不願意答應,答應的不是長輩就是機器帳號。那我的系統就可以自動幫我搜集這些不願意加入群組、有防備心的用戶,他們多半是真人,也是我想要鎖定的對象,」林靖騰解釋道。

透過軟體一步步突破官方限制,強制蒐集大量陌生用戶為好友後,最後一步就是將這群好友分別加入小號經營的各式「主題群組」,從金融投資、健身、美食、旅遊等五花八門的主題切入,是為了減低使用者的戒心,因為每個人可能對特定主題感興趣。

上述基礎建構完成後,LINE就會是一個短期內能接觸最大量客戶(註)
假設一個LINE帳號有200個群組,每個群裡面涵蓋200個用戶,以一台電腦一次能操作12個帳號來計算,系統每發一次訊息,就會自動傳給48萬名使用者;其中,以平均「已讀率」約5~20%來看,一次最少會有2萬多人看過其發送的訊息。
的優質廣告工具。

若使用者不看不點,林靖騰還開發了一項法寶,那就是「群點名系統」。簡單來講,就是系統自動標註所有的群組成員,再配合特定時段做訊息發送。例如12點到14點的中午休息、17點到19點的下班通勤或20到22點吃完飯的空檔,AI可以在這幾個時段,主動標註群組裡的所有人,這樣一來,手機就會有很明顯的標註訊息,逼得使用者不得不看;而透過這樣的自動點名,已讀率甚至可以上升到4成。

只是相對地,靠著破解官方系統、用AI自動發送訊息的行銷手法,卻重重打擊LINE的隱密性,這同樣也對不實訊息的查核團體造成非常大的困擾。

在LINE上如何保護隱私,不被陌生訊息打擾?

《報導者》記者實測,在LINE的設定介面中,若隱私設定的「允許好友邀請」開啟,任何人都可以向自己傳送好友邀請(例如從動態消息的公開投稿加好友);「好友」功能中的「允許被加入好友」如果沒有關閉,其他用戶可以透過電話號碼搜尋、自動傳送好友邀請。

這些單方面的好友邀請,即便自己未必同意,自己帳號也已經列入對方的「好友」清單中。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阻擋訊息」功能又沒有打開,使用者就可能收到陌生人逕自發送的訊息,甚至被加到不知名的「多人聊天室」或「群組聊天室」中(後者相較前者有記事本、相簿功能)。

如果是「多人聊天室」,使用者會直接收到陌生訊息,如果是「群組聊天室」,要自己對該群組有興趣,主動同意加入後,才會開始接收訊息。

因此,要避免被陌生訊息干擾、被亂加群,除了調整隱私設定、謹慎同意好友邀請、群組邀請外,可打開「阻擋訊息」的功能,就算有陌生人片面加好友,自己也不會被陌生訊息干擾。然而,若有認識的人加好友,自己還沒接受邀請的狀況下,這段期間對方傳的訊息也會因此看不見。

傳政治訊息輕而易舉,LINE成最強選舉工具
Fill 1
假新聞、line、內容農場。(攝影/余志偉)
在LINE的傳播中,不實訊息流傳觸及到的對象多為年長者,澄清訊息難以一次到位。(攝影/余志偉)

2019年7月,在LINE上開設事實查核服務官方帳號,主打一對一真人訊息查證的MyGoPen就發現,過去一年,換群的模式頻頻出現。像是一則香蕉不能跟什麼食物一起吃的謠言,就在多群組流通,光是查核頁面上就出現了16次。且在LINE的傳播模式裡,這些不實訊息流傳的對象多半是年長者,澄清難以一次到位。

此外,重複流傳的不實資訊也不僅限於民生相關內容。透過Cofacts資料庫的數據爬梳,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2018選舉前,使用者在LINE上不只看到了更多政治假新聞、檢舉了更多政治假新聞,而檢舉結果也證實有很多政治假新聞出現(註)
王宏恩針對事實查核軟體「Cofacts」進行分析,他依據2018年縣市長大選前4個月到選後1個月一共收到5,000多筆的相關事實查核需求,利用文字探勘將內容區分成政治與非政治類,然後使用時間序列以及Difference in Difference等不同模型假設進行分析,發現基本上隨著選舉日愈接近,政治相關的事實查核數目就開始大幅攀升,而到選舉日之後,政治相關的事實查核數目就大幅下降。此外,他也發現,愈靠近選舉日,事實查核的成功率不只沒有維持,反而愈來愈高。而當選舉日過後,事實查核的成功率開始下降。
。講白話一點,就是證實了政治類假新聞在選舉期頻繁出現

對照MyGoPen的覺察和王宏恩的發現,林靖騰所採用的手法幾乎完全相同。林靖騰自己也不諱言,的確有接政黨的案子,但具體是誰,他不願意透露;而隨選舉逼近,像他一樣的行銷公司幾乎這一、兩個月內都停下所有案子,全力做政黨的廣告,「因為他們給的預算高,一個案子幾乎都是兩、三百萬元起跳。」

「你要拿這個工具來宣傳特定政治意識、宣傳政績可以嗎?當然可以啊,我們都一樣用大量群組來發送訊息,政治群組可以發的東西更廣,選對立場就好。而且我們發都用小號,所以客人很難被牽扯或追蹤到,」林靖騰補充道。

只是對於「LINE行銷神器」的影響力,林靖騰不是沒有擔憂。他說他也害怕自己創建的武器成為不實訊息散布的渠道,因此他做生意的宗旨,就是盡量少接政治案件,然後每10個案子會挪出3個來做公益。但若接下政治案件,針對散布的內容是否為「不明朗的訊息」、後續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他坦言,自己難以評估。

就在他解釋的同時,他身後不斷跳動的對話框裡浮現了幾個群組名稱,有「扶輪社」、「獅子會」、還有「柯文哲酸宗痛」和「韓國瑜粉絲團一」,這些LINE群組都是他投遞文案的對象。

困境:海量金錢輿論,淹沒事實聲音

無論是彭冠今或是林靖騰,像兩人一樣的行銷公司為數不少,他們透過開發的技術,整合出各式各樣的行銷軟體提供客戶,賺得大量資金後,再加速投入產品研發。

在這樣的循環裡,作為輿論武器的供應商,行銷公司的角色既是平台的對抗者,也是公共輿論的對抗者,但在輿論戰場上,我們卻很難見到他們的身影;因此談及實質影響時,他們總是澄清「自己只是其中一分子」,在海量的、真假混雜的訊息海裡,沒有人願意為此負起責任。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公布的2019年「全球新聞自由指數」中,台灣也失掉過往亞洲新聞自由度第一的寶座,由韓國取得領先(註)
韓國與台灣分別是全球41名和42名,亞洲第1與第2。
。就在該份調查中,列出亞洲國家所面臨挑戰,分別是自我審查和不實資訊。

就在全球逐漸視不實訊息為一大挑戰之餘,這樣的輿論操作軟體依然作為武器,提供給任何有意願、有資源的客戶使用。即便社會各界都希望端出解方,但目前的狀況就如同打開了一個潘朵拉的盒子,海量的金錢輿論已經淹沒了基於事實和知識的聲音。

未來:Google、LINE等跨國平台該如何反擊?

只是面對毫不留情的攻擊,這些跨國平台難道真的無計可施嗎?我們轉向台灣不實訊息重災區的幾個平台進行訪談。 Google首先提出回應。Google公共政策資深協理陳幼臻指出,Google作為平台,沒辦法定義真假,決定權應該回到使用者本身去做價值判斷,因此數位素養的能力極為重要。「我們的產品,向來是注重在呈現高品質的內容,但如何面對這類濫發、濫用的行為,一直是我們的挑戰,所以訂出社群守則,依照它去做出懲罰,」她說明道。 至於與台灣人息息相關的LINE,是如何面對來自輿論軍火商的挑戰?LINE台灣公關經理吳姿瑩回覆《報導者》時提及,LINE在2019年啟動了「LINE數位當責計畫」,透過4家民間查核機構的努力,至今已查證了1,800多則訊息。 而面對無孔不入的攻擊,吳則強調,行銷公司的破解違反資安規範,但LINE公司把它視做是個人行為,只會讓用其他用戶知道破解行為存在,但不會去禁止和懲罰它,除非警檢調依法針對違法行為祭出法律制裁。 「為什麼我們看起來這麼被動?主要還是因為我們極其尊重用戶的隱私,要杜絕事情發生,不如教育使用者提升數位認知能力,才是根本,」她說。 數位素養、媒體識讀的能力,是兩大平台皆再三強調的重點。而在這場改變認知的戰爭裡,渺小的個人須獨自面對資本雄厚的平台、平台背後心機算計的行銷公司、以及最上層不計代價投入資本,不斷試圖影響民意的商家與政治團體。這是一場極不對等的戰役,在戰爭迷霧(Fog of War)裡,至少我們得提高警覺,避免自己被不實資訊操弄、做出錯誤判斷。

索引
現狀:比傳統寫手更強,新型態「輿論軍火商」現身
武器一:內容農場採集系統,用AI全自動合成文章
武器二:LINE行銷神器,入侵私人群組置入訊息
困境:海量金錢輿論,淹沒事實聲音
未來:Google、LINE等跨國平台該如何反擊?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