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移台進行式
從移民公司、投審會到淡水──離港抵台,他們的選擇與關卡
淡水的房價相對低廉,環境也跟香港相似,吸引不少香港移民在此置產定居。(攝影/陳曉威)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已連續4年,取得台灣國籍的港人人數,每年都超越千人,光2019年歸化的1,474人就較2018年(1,090人)增加了33%;今年1月到8月,在疫情最緊張的階段,也有1,057名港人歸化台灣籍;而在歸化國籍之前的階段「來台居留」,今年人數也較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

不論是移民或居留,港版《國安法》實施後,港人移台的速度與量體前所未見。我們跟著這些小家庭、工作者、就學者的腳步,發現為數眾多的港人落腳淡水、林口、桃園、台中、高雄等地,成為我們的鄰居、同事、同學、老闆。

在這波大時代浪潮下,他們為何選擇台灣?透過什麼方法拿到台灣身分證?當移民量體加大加快,台灣政府的標準與審核起了怎麼樣的變化和影響?

淡水英專路,捷運站旁熱鬧的小巷裡,今年出現一間名為「獅子山下」的茶餐廳,牆面的裝潢以香港旺角街道當背景,落地窗旁點綴的是反送中運動時的各式文宣,客人們交雜著粵語、國語,茶杯中冒著咖啡與奶茶激盪出的鴛鴦奶茶香味,恍惚之間像是身處香港。

餐廳一隅,Ken、木木、Ankie和雅婷,4位香港人爽朗的笑聲,讓原本不相識的彼此,相繼落腳在新北市的淡水、林口後成為朋友(其中3人住在淡水),來「獅子山下」喝杯咸檸七,就是他們的生活日常。

過去一年,像他們一樣住進淡水淡海新市鎮的香港人增加許多。雅婷向我們打開手機裡的LINE群組──「淡水香港人」,虛擬空間裡聚集了80多人,全是初來乍到的異鄉人。淡水河邊的景色雖然不似香港維多利亞港的絢爛,但微微拂來的海風,讓他們得以稍解思鄉之情。

生活重心轉移到台灣後,他們過去在香港常用的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開啟次數少了,入境隨俗用起台灣人常用的LINE,彼此扶持:「家樂福那邊有便宜的水果」、「捷運站旁的康是美有賣口罩」、「中秋節來玩交換禮物吧」;「淡水香港人」的LINE群組不時跳出訊息,讓雅婷與朋友們可以即時跟其他港人交流資訊。去年聖誕節,Ankie也透過群組,舉辦了超過50人參加的聖誕派對。

現年47歲,熱愛足球賽的Ken有時也會在群組裡約朋友到家中看球賽,他剛買新車,不時開車載朋友出門。他們向記者熱切分享著來台一年多的生活經驗,幾乎跑遍台灣各縣市和外島,台灣對於他們來說不再陌生,反而是瞬息萬變的香港局勢,讓他們愈來愈憂心。

來台重新找個家:港人居留和定居數創新高
Fill 1
位於淡水英專路巷弄裡的「獅子山下」茶餐廳,許多移民來台的港人成為常客。(攝影/陳曉威)
位於淡水英專路巷弄裡的「獅子山下」茶餐廳,許多移民來台的港人成為常客。(攝影/陳曉威)
香港從去年6月的反送中運動到今年的港版《國安法》制定,「移民台灣」的關鍵字,時常躍上香港地區Google熱門搜尋排行;港人移台加速,則可從移民署的統計資料看出。港人取得台灣籍
指香港人來台灣地區居住一定時間,取得定居證後,設立戶籍與取得身分證。
的人數,自2016年開始增加,2019年的人數更從1,090人增加到1,474人,而今年(2020年,統計至8月底)也有1,057人。來台居留與定居人數更是創下2014年
2014年因香港修改學制加上台灣鬆綁《香港澳門居民來台就學辦法》,造成大量港生來台就讀並申請居留。
後的新高,2019年來到7,332人。

擁有香港會計師執照的Ken,原本在香港補教業教授港人考取會計證照,他說起走上移民的心路歷程,先是憶起2014年的雨傘運動,見到港警用催淚彈對付示威者,那時就在心中種下移民念頭;2019年底,他有了行動,在台灣開辦一間線上的「會計顧問公司」,在淡水找房、試圖來台扎根。Ken的親弟弟也在今年辦理移民手續,準備跟著Ken的腳步來台。

現在Ken每天的工作就是設計香港會計課程,在家裡拍攝影片上傳雲端,繼續提供香港補習班教學影片。他最近也買了許多關於台灣會計師執照的參考書研讀,希望搞懂台灣會計相關規定、考取台灣會計師執照,未來想在這裡的補習班教書,更融入台灣社會。

「淡水面海,有西貢區
西貢區位於香港新界東部,以古樸的漁村與健行步道聞名,有香港後花園之稱。
的感覺。」Ken在香港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忙碌的上班族,選擇來台的原因之一,是想展開一段慢活的人生。他看中淡海市鎮負擔得起的房價,擁有了打開窗戶的大陽台──這是久居香港擁擠狹窄大樓公寓的Ken和部分港人落腳淡水的主因。
2019年,在台定居後設立戶籍的港澳人士
內政部民政司統計資料中,將港澳人士合併計算。港澳人士在取得定居證後,30天內並須向戶籍所在地的戶政單位申請入籍並取得身分證。
突破萬名。根據內政部民政司統計,新北市累積共有2,774位港澳人落腳入籍,是港澳人設籍最多的城市。《報導者》進一步調查新北市29個行政區域裡,設籍在淡水的港澳人士從去年288人成長到344人;而淡水之外,接近桃園國際機場的林口區,則是人數增幅最多的區域,從153人上升到222人,成長45%。

在淡水長期從事不動產業的房仲周維德說,特別在2019年,當地每位房仲的成交案裡,至少成交1~3件香港移民案例,而其中不少是年輕夫妻帶著年幼子女一起過來生活,希望能拿到台灣國籍。

從內政部統計外國人士設戶籍的數據中,也浮現了港人移民的樣貌。相較其他外國人士來台設籍年齡多為25~50歲的青壯年人士,港澳來台設籍的年齡卻出現兩個峰值
數據中,起伏變化的最大值。
,分布在「0~14歲」、「30~44歲」這兩個級距,佔了萬名落戶籍的港澳人士6成。剛滿40歲的Ankie說,雖然她跟丈夫目前沒有打算要生小孩,但是她認識的一些朋友都因認為現今台灣成長、生活環境比香港好,所以選擇移民來台。
600萬換一個新生活:港人投資移民門檻較他國人士低
Fill 1
移民署內的港澳居民服務窗口。(攝影/楊子磊)
移民署內的港澳居民服務窗口。(攝影/楊子磊)
與其他國籍人士申請居留的門檻相比,港澳人士移台條件相對寬鬆且多元。依《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規定,港澳人士可用16種身分申請居留,主要歸納為「投資」、「依親」、「專業」、「創業」、「就學」5大類;在台灣居留一定期間,即可申請定居並拿到台灣身分,其中「依親」、「投資」與「專業」3種身分,最快一年可取得身分證。在「投資移民」部分,更可看出與其他外國籍的差別:港澳人的門檻為新台幣600萬元(註)
2020年3月,經濟部投審會將原本港澳人士投資移民規定中,公司營運期的年限從1年提高為3年,並需承諾聘用2名以上的台籍員工。詳見下文。
,一年內可獲得身分;其他國籍者需投資1,500萬元(註)
外國人投資移民,需投資新台幣1,500萬元以上之營利事業,並創造5人以上之本國人就業機會滿3年。
,拿身分的時間需要5年。
也因此,在港人申請移台的方案中,投資移民佔大宗。根據主管外國人在台投資審核的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資料顯示,2018年通過的香港投資案件為874件,2019年則驟升至1,553件;而今年到8月為止,就已經有823件投資案通過。像Ken、雅婷就是選擇這個方法來台,他們的家人也透過投資隨行申請居留(註)
2020年之前,投資移民佔港人移民方式的第一位;但2020年增長最快、人數也最多的,則是依親移民。
今年35歲的雅婷,是Ankie的妹妹,來台前是香港一家公營機構
香港公營機構是由香港政府出資成立營運,但工作人員並沒有公務員的身分;例如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港鐵公司等。
的辦公人員。喜歡文創的雅婷以投資移民落地,開設專賣台灣文創商品到香港的網路商店,「台灣的文創小商品很受香港人歡迎,有些東西台灣才有,別的地方買不到。」雅婷在淡水每天例行工作就是接下香港的訂單,快遞貨物到港。

同樣透過投資移民來台,開設網路顧問公司、在2019年拿到身分證的木木現居林口。木木經常騎Ubike到咖啡廳,在店裡剪輯影片跟回覆粉絲訊息。「大家好我是木木,今天來跟大家談談投資移民的問題⋯⋯」一頭俐落的短髮、戴著鴨舌帽、擁有28年香港媒體業經驗的木木,不管到哪裡都會拿著手機自拍,把在台灣生活的點滴剪輯成影片上傳到自己的YouTube頻道跟港人分享。Ankie和雅婷就是透過木木瞭解了不少移民資訊。

投資新台幣600萬元(換算港幣約159萬元),對有經濟基礎的港人來說,是最快能獲得台灣身分、開始新生活的途徑。

根據投審會統計,從2019年至今,「批發零售」與「專業、科學與技術服務業」(俗稱顧問)是投資移民港人獲得居留證的前兩項行業。投審會發言人蘇琪彥分析,主要在於批發零售業不需要特殊證照的認證,而顧問業通常就是在某行業工作一段時間有專業技術的港人,對他們來說,唯一門檻就是600萬元的資金。

從寫投資計畫到幫客戶找學校,「移民公司」如雨後春筍

港人移台的熱潮,可從台灣移民顧問公司成長數看出端倪。2019年10月到2020年8月這段時間裡,由移民署認證通過的合法移民公司多了21間,平均每個月就有2間成立。另外,由移民署委託移民商業同業公會每兩年舉辦一次的移民專業人員人才培訓課程,今年報名上課超過940位,較兩年前的570人多出近一倍,創下參加課程人數的歷史新高。

去年10月在台中開了移民公司的劉易峻,到今年8月為止,已幫助65位香港人透過投資移民的方式獲得居留證,其中包括香港的國小老師來台開設文具店、翻譯系教授開英文教材編撰工作室。劉易峻不諱言,不少要以投資移民來的港人其實不清楚怎麼做生意,他的角色就是要幫申請者量身定做一套「投資計畫」,「寫投資計畫就是作文比賽。」

劉易峻說,除了發想跟撰寫投資企劃書之外,他還要幫申請者找房仲安排租屋或買房、找會計師整理公司的財務報表,甚至幫客戶的子女辦入學手續。「要幫助一家人移民其實並不容易,」劉易峻說,移民公司等於是幫助港人在來台前,打理一切大小雜事。

如雪片般飛來的申請案件,讓投審會內忙得不可開交,其中負責港澳地區投資審查的第三組辦公室內,投資案待審文件堆積如山。工作人員神情嚴肅不斷進出辦公室,跟時間賽跑的他們,每一天工作就是在決定港人投資移民申請案件是否通過。

投審案量和條件增加,政府人力吃緊
Fill 1
投審會負責港澳地區投資審查的第三組辦公室內,投資案待審文件堆積如山。(攝影/楊子磊)
投審會負責港澳地區投資審查的第三組辦公室內,投資案待審文件堆積如山。(攝影/楊子磊)

從去年反送中運動開始之後,投審會不斷接到移民公司幫港人客戶催促加快審理速度的電話。「我們員額都沒有增加,就是那10個人,」蘇琪彥說,以往一位組員一個月頂多審查100、200件案件,現在一個人一個月最多要審查500件。

投資移民原本是讓外國人藉由投資案促進台灣經濟發展,規定公司營運期至少1年。但港人透過此管道的申請數量暴增後,去年底,投審會與相關單位發現,這個1年的規定反而變成投資移民的漏洞,原因是不少港人拿到居留許可後,隨即將公司關閉,撤銷投資。

於是投審會在今年3月將原本投資移民規定中,公司營運期的年限從1年提高為3年,並且加上需承諾聘用2名以上的台籍員工。申請數量提升、再加上更嚴謹的審查標準,讓投資移民案件的審核速度更加緩慢。蘇琪彥表示,原本一件申請者的投資案平均要等一個月,現在可能要等上更長的審理時間。

港人移民的量體和速度超越以往,而在近期兩岸對立情勢升溫的情況下,台灣社會也出現不少對於港人移民背後可能隱藏的國安問題疑慮。

7月港版《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的《蘋果日報》製作了一則新聞專題發現,不少台灣人擔心,近年香港有大量的中國籍人士遷入,有心人士可能透過移民的方式滲透台灣。

8月中旬起,新增國安審查關卡
Fill 1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左)與財團法人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董事長張小月出席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的揭牌儀式。(攝影/余志偉)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左)與財團法人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董事長張小月出席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的揭牌儀式。(攝影/余志偉)

陸委會8月公布的民調顯示,54.5%的民眾認同政府推出的「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方案」,同時肯定陸委會設立「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台灣官方說法是歡迎港人來台,但今年8月17日,內政部因「國安考量」緊急修正了《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的第22條與第30條,其中明確禁止現任或曾任職過中共政府的職員,或任職於「中國政府在港澳地區投資機構與新聞媒體」的香港居民,不得申請來台居留;此外,條文也明確規範,未來港澳移民人士的身分若有國安疑慮者,得經過國安局、陸委會等國安機關審查。陸委會也對外宣稱,因為防範中共滲透、統戰等國安理由,才會修訂這兩項條文。

擁有超過10年移民審查經驗,移民署移民事務組組長黃齡玉表示,雖然移民台灣的程序不像在美國取得綠卡嚴格,港澳申請移民者來台並不需要面試,但移民署會進行兩道主要的身份審查關卡。

第一關,是區別申請者的身分。首先篩選申請人是否擁有香港戶籍,然後再確認是否為中國移民到香港的陸籍人士──以申請者是否持有「大通證
全名為「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
」或是「回鄉卡
全名為「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的條件,作為分辨該人是否為適用《港澳關係條例》的香港人,還是適用於《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中國人。
第二關,當申請人通過審核獲得居留之前,移民署會針對背景有疑慮的人士,聯合國安局、陸委會共同進行更深入的背景審查。例如,申請人不誠實填上過往在中國政府工作的經歷,移民署表示會用未誠實申報來打回票;甚或未來若發現申請者隱匿背景,還可以撤銷
撤銷國民身分證是因為申請人在申請時以不實資訊申報,所以得以「撤銷」該申請案,代表申請者從未得到國民身分。
已發出的國民身分證。「我們雖然需要香港的人才,但是我們也要國家安全,這兩邊相互是不衝突的,」黃齡玉說。

黃齡玉指出,在8月17日修法之前,港澳移民遭撤銷身分證的案件與其他國家相較,比例相對低,每年的數量只有個位數。修法之後,「因為這個條文剛過,目前案量不多⋯⋯但有些人就要補件,來證明他的身分,」她認為,透過移民署與陸委會的共同把關,可以避免潛在的國安危機,同時仍能協助移台港人。

放行速度減緩,怕滲透的港人也願等待
仍在蔓延的疫情,加上修改投資移民辦法、新增的國安審查,減緩了港人移台案件審理的速度。像Ken的弟弟今年初開始申請投資移民,至今仍未通過審理。「心情好矛盾」、「愈嚟愈辣,但滲透嚴重,把關嚴謹啲都應該
港式口語:愈來愈嚴苛,但滲透嚴重,把關嚴謹一些是應該的。
」,在木木經營的Facebook港人移台社群中,都在討論台灣移民法規的緊縮,但多數急著走的香港人卻未抱怨,因懼怕中共的紅色滲透到台灣,反而偏向支持台灣政府加緊把關。木木在她拍的影片中也苦口婆心,呼籲準備移民來台的港人應該要有耐心,配合台灣政府的規範。

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讓香港移民的人數大增,港版《國安法》更強化不少港人移民的決心;對台灣政府而言,在「接納」與「國安」之間的平衡勢必有更多挑戰。這股移民潮將成為台港地景的新常態。

※本報導為《報導者》與自由亞洲電台(RFA)中文部共同製作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