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

親中變親台,輿論大逆轉:野島剛解讀「中國的執念」如何衝擊日本?
2021年7月29日,時任眾議院議員的安倍晉三,於日本國會中舉行的台日戰略對話(Taiwan-Japan Strategic Dialogue)線上國際會議上發言。(攝影/The Yomiuri Shimbun via AFP/Yomiuri/Miho Takahashi)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精選書摘】

本文為《中國的執念: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島剛解讀習近平強權體制下的台灣及香港》部分章節書摘,經今周刊出版社授權刊登,文章標題與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改寫。

為何一國兩制名存實亡?為何習近平高喊「兩岸一家親」,反而讓台灣更「脫中」?

中國,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國,但東亞局勢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2年開始掌權之後急遽改變,台灣及香港的情勢更是急轉直下,世界各國開始察覺到中國的異變。如今自由與民主在香港猶如風中燭火,中國軍機擾台成為日常,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大聲疾呼「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日美領袖峰會與G7高峰會也提及「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

「該如何與中國打交道」要得到解答,必須深入探討「中國」這個國家的本質。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島剛,大學曾赴香港中文大學交流學習,1992年畢業後任職於《朝日新聞》,擔任駐新加坡、台北特派員,擅長採訪報導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面向議題。在本書裡,他闡述中國有哪些國家執念,特別是「領土主權觀/中國中心主義的民族主義」之偏執與扭曲,如何影響香港現在的命運與台灣未來的選擇,以及,日本該如何看待台灣及香港問題?

2021年,是針對台灣及香港問題,確信「時代已經改變」的一年。

這一年,也讓身處21世紀的我們實際感受到,如何面對台灣及香港問題,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課題。

對現代日本人來說,思索台灣及香港問題,就相當於思索如何與中國打交道的問題。而帶給我們這個印象的,就是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台灣有事」發言。

同年12月,時任眾議院議員的安倍晉三,在台灣智庫的線上會議中表示:

「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是日美同盟有事。」

雖然中國政府表示這段發言是「干涉內政」,但卻反而遭到日本外務省以下列聲明反駁:

  1. 非政府相關人士所提出之言論,政府沒有立場一一說明。
  2. 中國必須理解日本國內對於台灣局勢存在著這樣的觀點。
  3. 日本不會接受中國單方面的主張。

這幾點聲明當中,最重要的是第二點。

日本輿論界對於政府的聲明送上掌聲與喝采的,或許是第一和第三點。雖然外務省的反駁合情合理,但即使不合道理,只要中國提出強烈要求,也經常能夠動搖日本社會。因此第二點等同於告訴中國,現在已經不再是這樣的時代了,這點讓我感到新奇。

但如今日本社會的反應卻極為冷淡,除了外務省條理分明的聲明之外,都只是靜觀其變。中國的抗議並沒有動搖日本社會。

當然,中國也有對日本施加報復的選項,但也不能僅憑「一介議員」的言論就發動經濟制裁。

從這樣的現象可以窺見,日本社會對中國的看法已經出現了深刻的變化。外務省聲明中的「中國必須理解日本國內對於台灣局勢存在著這樣的觀點」,也正顯示這點。

「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主張終究是抽象的論述,具體的「有事」存在著無數套劇本。舉例來說,距離台灣本島遙遠的無人離島中,有好幾座島由台灣實質控制,如果這樣的離島遭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事占領,也是不折不扣的「台灣有事」,但卻不會成為「日本有事」,也不會成為「日美同盟有事」。根據具體推測,南海的東沙群島等島嶼遭到占領的風險最高,至於金門島與馬祖島人口相當多,防禦措施也很充足,或許會發生激烈戰鬥,但美軍應該不會介入。因此,可以說中國發動攻擊的可能性並不為零。

然而如攻擊台灣本島,對台灣人民、美國僑民與日本僑民的生命財產將造成威脅,於是美軍就很有可能根據防禦台灣的承諾而發動軍事作戰。這時沖繩的美軍基地就會成為前線據點,中國也會考慮攻擊吧?如果演變成這種情況,就是不折不扣的「日本有事」,也是「日美同盟有事」。

(延伸閱讀:〈每路關鍵援兵都經過沖繩──在日本最前線,詳解「台灣有事」臨戰劇本〉

安倍先生看重本島遭到攻擊的風險,並基於這樣的立場發表「台灣有事」的言論。風險大小是情勢判斷,不同人有不同的意見。

更需要思考的是,不久前還是首相的人,儘管知道會引起中國強烈反彈,卻依然光明正大地說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而日本社會大多數人也不覺得有任何問題,社會上反而充斥「安倍先生,說得好」的聲音。

而導致對中輿論變得強硬的最大貢獻者不是別人,就是中國自己。

日本人對中好感度20年持續下降

日本的對中好感度持續20年以上緩慢下降,似乎已經降到不能再低的地步。

根據內閣府的「外交輿論調查」,1980年代只有2至3成的人表示「對中國沒有親近感」,但到了2019年,覺得對中國有親近感的人只剩下2成。

換句話說,在親近或不親近中國的問題上,輿論已經反轉。

不用說,日本是個民主國家。雖然並非直選,但日本的領導者是透過國會議員選舉選出來的。輸掉選舉的政黨和不受歡迎的政治家,基本上無法成為執政黨或總理大臣。

這8成回答「沒有親近感」的人,在選舉時想必會對於把票投給被視為親中派的候選人感到猶豫。當然政治家也注意到這點。儘管「反中」經常被批評為民粹主義,但正確來說,多數政治家都注意到被視為「親中」的缺點是更貼近現實的。

而這樣的現實,才是中國應該擔心的吧?前面介紹的外務省針對「台灣有事」發言的談話,就相當於好心地提醒中國這點。中國也有人理解這段談話的意義,然而在公開場域不可能把這點放到檯面上討論,也沒有人能夠直接地告訴習近平。因此由「反中輿論」支撐的日本政壇,想必在短期內不會改變迴避親中的局勢。2021年自民黨黨主席選舉時,「親中疑慮」成為高人氣的河野太郎議員的絆腳石,大家對此應該記憶猶新。此外,在第二次岸田內閣中被任命為外相的林芳正,也辭去日中友好議員聯盟的主席職務。

相較於對中輿論的惡化,對台輿論又有何轉變呢?這也是個問題。

關於日本人對台灣的情感,並沒有長時間的追蹤調查。畢竟日本政府在外交上不承認台灣,因此台灣也不包含在內閣府的調查項目內。唯一針對台灣製作客觀資料的,是台灣的對日窗口機構──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所進行的「對台灣意識調查」。

該調查自2016年以來一直斷斷續續地實施,其中有一個問題是「覺得最親近的亞洲國家、地區」。在2016年的調查中,回答「台灣」的比例高達59.1%,相較之下回答「中國」的比例只有3.2%,「韓國」為11.4%。而在2018年選擇「台灣」的比例為64.7%,「中國」為4.5%,「韓國」則為17.5%。

至於2021年的調查,回答「台灣」的比例為46.6%,「中國」為3.0%,「韓國」為15.8%,「新加坡」則為12.5%。在2021年的調查中,「台灣」的比例之所以會降低,可能是因為「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也列入調查項目,使得部分的人流到那裡去。

無論如何,台灣在這5年當中,都以壓倒性之姿占據日本人心中亞洲好感度第一的寶座。

由於沒有過去的調查資料,所以無法確定對台好感度上升,是否完全與對中好感度下降並行。然而,基本上對台灣的好感度與對中國的好感度被視為一體兩面,換句話說,日本輿論界的中國熱退燒與台灣熱興盛,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相關性。

「喜歡中國,也喜歡台灣」的選項理應成立,然而就實際感受而言,「討厭中國,但喜歡台灣」的人卻占了壓倒性多數。

這樣的二選一,原本並不是令人樂見的局勢。「我也喜歡中國,也喜歡台灣」這樣的選項被廣泛接受,才是最理想的狀況。

但歸根結柢,率先對日本社會(還有全世界)設定只能在中國與台灣之間二選一這個議題的,正是中國。

我在《朝日新聞》擔任記者時,曾被選為帶職留學的對象,當時決定去台灣大學,也通過考試,卻在即將出發之際遭到上司以「違反日中友好精神」為由反對,只好將到台灣留學的計畫變更為到中國留學。

對於主張「一個中國」原則的中國來說,在他們眼中親近台灣是「違反日中友好精神」的,是將導致國家分裂,並犯下動搖日中關係基礎的大罪。

政府決定的事項,即使置身於政府以外的人也必須全面支持,這是中國共產黨一切都以政治為優先的思維。遺憾的是,日中邦交正常化後的日本,也確實有一段必須迎合這種思維的時期。

中台逆轉的日本輿論結構
Fill 1
日本、輿論、親中、親台、中國的執念
前總統李登輝2000年卸任後,於2001年4月起開始訪日活動,這時間也被作者認為是日本對中、對台輿論變化的分水嶺。圖為2001年4月26日,結束訪日行程的前總統李登輝於大阪下榻的飯店前與前來的支持者握手。(攝影/AFP/JIJI PRESS)
關於日本人對中國和台灣的立場,請參考我所整理的下圖,我認為日本人對中國與台灣看法轉變的分水嶺,就在李登輝訪日問題引起軒然大波,結果中方要求並未獲得同意的2000年。內閣府的對中輿論調查也在2000年前後顯示,對中國的好感度由正面轉為負面。這張圖假設2000年以前的日本社會有3個意見主體,支持台灣的主要是自民黨的黨內右派(如清和會
日本自民黨內目前第一大派系,安倍晉三生前曾任會長,故通稱安倍派。
),以及以《產經新聞》等為代表的親台派保守族群;至於支持中國的則是自民黨的黨內左派(經世會
即平成研究會,現稱為茂木派,現任會長茂木敏充為自民黨幹事長。
宏池會
現任會長為自民黨總裁兼內閣總理大臣岸田文雄。
等),以及以《朝日新聞》等為代表的親中派自由主義者,除此之外還有輿論(一般人)。

2000年以前,自民黨的黨內右派大致來說屬於少數派,由黨內左派掌握主導權。至於輿論界,以左派媒體為中心的日中友好論根深柢固,對於台灣因缺乏資訊而漠不關心的族群很多,台灣幾乎不被放在眼裡,除了觀光之外幾乎是一片空白,親台輿論相當薄弱。

然而2000年之後,日本政界的權力平衡發生變化,經世會和宏池會式微,左派媒體也因發行量下滑導致影響力顯著下降,過去支持日中友好路線的勢力逐漸失去主導權。與此同時,台灣走向民主、自由、多元社會等自由主義方向,使日本的自由派也提高對台灣的好感度。

至於輿論方面,在「安近短」(安全、近距離、短時間)的海外旅行熱潮之下,台灣的文化與美食等層面受到關注,加上也有不少人透過到台灣旅行對台灣人的友好態度抱持好感,至於中國則有外交關係惡化與反日情緒高漲等因素,因此相較於前往中國旅行,前往台灣旅行獲得壓倒性的支持度。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高中生校外教學地點的變化,直到COVID-19疫情爆發之前,台灣一直都是遙遙領先的首選之地,選擇到中國的學校可說幾乎沒有。

而起到重大作用的,是2011年的311大地震。當時的日本因震災、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等而陷入混亂,台灣儘管捐助了200億日圓(約新台幣73.6億元)的突出金額,卻沒有獲得廣泛關注。然而在震災一年後的2012年,當時的民主黨政權,因沒有邀請台灣代表出席追悼儀式而受到輿論界強烈批評,台灣的捐款反倒因此被聚焦而廣為人知。

對台灣的情感與日中邦交正常化以來的政治規則產生矛盾,這是日本社會被迫在中國與台灣之間做出選擇的例子之一。如果發生在過去,或許還是會拒絕台灣代表參加,但2013年的追悼儀式卻邀請台灣代表出席,至於對此抱持不滿的中國代表則缺席。自此之後,台灣代表參加追悼儀式,中國代表卻缺席的狀況就成為常態。

這或許是日本的「中台輪替」浮上檯面的案例。簡單來說,日本輿論界在過去雖然親中,現在卻變成親台。

至於台灣,也有不太喜歡使用「親日」這個形容的傾向。舉例來說,我也覺得將從過去至今的台灣一口咬定為親日,似乎不太恰當,但如果是基於客觀數據討論現在的輿論就沒有問題。就統計數字來看,現在無論是日本看待台灣,還是台灣看待日本,用「親」這個字來形容,都很恰當。

消散的中國自由主義

日本的改革派(左派)之所以對中國懷有好感,不單純只是因為中國企圖貫徹社會主義理想這種意識形態上的理由,一部分也是因為感受到中國透過一國兩制或自治區等,對香港、台灣以及國內少數民族的多樣性展現出尊重的態度。

然而中國這樣的柔軟性,卻在習近平登場之後迅速消失。香港與台灣對中國的情感惡化,最重要的背景也是他們愈來愈無法相信中國政治體制內的「包容性」。

有人批評,日本基於日中友好的名義,不惜投入對中國的「政府開發援助計畫」(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儘管使用日本人的納稅錢作為中國經濟的「穩定化資金」,卻幾乎連個像樣的感謝也沒有。如果中國真的發展成值得結交的偉大國家,或許心理上還能夠接受,但時至今日,發展成軍事大國的中國卻威脅到日本的安全保障,反而使得日本的防衛成本水漲船高,援助中國的意義重新受到質疑也是無可避免的事情。

日本的對中情感惡化,一直以來都從日本社會的右傾化與歷史問題的對立來說明,然而實際上是共產黨的獨裁政治體制本質讓日本人失去共鳴。在經濟急速發展的背後,中國原本主張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遭到打壓,媒體受到管制,西藏、維吾爾等少數民族則受到壓迫,使得日本社會目擊到對中國改變的期望逐漸破滅的過程。

一個國家基於自由主義原則,原本應該保護少數人的語言和文化,積極採取消除歧視的措施。但中國在香港和國內,卻做了完全相反的事情。

中國是「科學怪人」嗎?
Fill 1
習近平、共產黨、中國、日本、輿論、親中、親台、中國的執念
2021年6月28日,中國共產黨100週年黨慶的系列活動中,螢幕上呈現習近平等核心領導階層的影像。(攝影/Getty Images/Lintao Zhang)

對中國的發展過程有誤解的,不是只有日本。國際政治學者佐橋亮的作品《美中對立》(米中対立),仔細地討論了美國對中國的看法如何轉變,並詳細描寫從1980年代到2010年左右,在美國國內如何受到「對中國樂觀主義」的支配。

支持著美國樂觀主義的推測是,無論中國再怎麼發展,都無法成為威脅美國安全保障的對手,中國巨大的市場反而將提供美國商界無限商機。而供給中國軍事技術,也有助縮小中俄之間的軍事差距,並對亞洲的和平做出貢獻。這些論點現在看來就像癡人說夢,然而在當時卻被認真討論。

但中國後來的變化,卻背離了美國原先的想像。根據該書記載,1972年演出突襲訪中,成為美中關係正常化推手的美國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M. Nixon)留下這句名言:「我們說不定創造了一個科學怪人。」中國已經成為屹立在太平洋另一側,美國完全不能輕忽的對手。

日本的對中樂觀主義,還要再稍微天真一點。長期來看,中國隨著經濟發展,將會逐漸接受民主主義、基本人權、新聞自由等和我們共通的體制與價值觀吧?這樣的預測和美國相同,但另一方面,日本還有另一個動機,那就是「對戰爭的補償」,因此日本比美國更積極與中國交往,也有道德上的正當性。據說,日中之間存在著日本以投入對中ODA,取代戰後賠償的默契。

中國在這之後達成超乎預期的經濟發展,但中國的愛國主義加劇了對日本歷史問題的攻擊,對日本的批判一年比一年更激烈。除此之外,中國也以「統一台灣」為由強化軍事力,中國軍艦與軍機在日本近海遊蕩,將海上保安廳與海上自衛隊逼迫到難以安睡的狀況。日本所期望的「日中共好」這個理想主義願景,已經破滅。

(延伸閱讀:〈【動態圖解】解放軍如何進逼第一島鏈:台海衝突下牽動的美日軍事布局〉

日本的學術界與新聞界之意見分成兩派,一派人認為中國會像台灣和韓國那樣循東亞模式,在經濟發展有所斬獲之後,從威權主義體制走向民主化;另一派則認為,現代中國的諸現象具有固有性,「中國就是中國」,有自己的模式。現在看來,似乎將由後者勝出。

日本比其他國家更早看見中國夢,因此也更快從夢中醒來。受此影響,無論在美國還是在台灣都看不到的「中國崩潰論」曾有一段時期成為主流。這個論點掌握到中國局部性的政治不安、社會問題爆發與經濟指標變化等現象,強行得出中國不可能再繼續成長、中國的一黨獨裁無法再繼續維持的結論。

可惜這個預測是錯誤的,崩潰論本身搖搖欲墜,中國崛起已經成為不可動搖的現實。如果中國真的是「科學怪人」,那麼幫助其崛起的日本,就必須避免像創造出怪物的博士那樣自取滅亡。

《中國的執念: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島剛解讀習近平強權體制下的台灣及香港》,野島剛著,林詠純譯,今周刊出版
《中國的執念: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島剛解讀習近平強權體制下的台灣及香港》,野島剛著,林詠純譯,今周刊出版社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