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porter Logo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The Reporter Logo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空汙,爭一口氣

宣導空污,讓孩子成為更好的大人

文字大小
分享
加入書籤
前往專題
0:00
0:00
【聽他們說】宣導空汙,讓孩子成為更好的大人

錄音/余志偉 主聲/雲林縣家長、專業講師 張漢

雲林的空氣一年比一年糟,我平常開車不喜歡開冷氣,喜歡把窗戶打開。但這一年來,只要暴露在空氣中,鼻子眼睛都會覺得不舒服。很可憐啊!這種鄉下地方,不就是應該打開車窗呼吸大自然的空氣嗎?可是現在都變成不可能了。

我們雲林縣家長協會,為什麼會開始進入校園宣導空污議題,要從今年3月開始講起。每年11月開始一直到隔年3、4月,因為東北季風的關係,台灣的空氣普遍都不好。今年3月初,我們發現雲林空氣真的很糟。家長協會就在思考「孩子該怎麼辦?」放假時家長可以保護孩子,但上學的時候呢?

於是,我們找了雲林縣教育處處長談,告訴他雲林的斗六常常是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方,希望他可以推動空污旗或空品旗。沒想到,處長一口答應,認為這件事情很重要。現在雲林的每一所學校,包括幼稚園都有空污旗了。

家長協會也覺得,這件事既然是我們推動,我們也有責任宣導。我們的目標是針對孩子,希望能走遍全雲林縣的中小學,宣導反空污。目前已經進行三、四十所了。我們告訴小朋友,防制空氣污染可以從自己做起。例如每天上下學,住得近的小朋友,可以不需要爸媽騎車開車接送,這樣就可以減少移動污染源;另外也從小朋友著手改變宗教習慣,像是儘量減少燒紙錢,拿錢買米來拜拜,這就是平安米,可以保佑小朋友長大功課好。這麼多場下來,小朋友反應也都滿熱烈的,也期待他們能回去跟家長分享。

我把這個活動定位為「環境教育希望工程」。為什麼會找最沒有政策決定權的孩子來宣導?就是因為我們希望孩子有朝一日成為有決定權的主管、領袖時,可以當一個更重視社會公義的人。

Fill 1
溪洲國小,空汙,雲林
雲林縣斗六市溪洲國小學生在校園打掃。(攝影/余志偉)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您的支持將有助於《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促進多元進步的社會對話。請與我們一起前進,共同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