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的日常祕境

星期三的畫畫課──阿公阿媽鋤頭換畫筆,揮灑映照生命之作
在宜蘭礁溪德陽社區舉辦的「星期三的畫畫課」。圖為學員寶玉(左起)、月美、春子、淑芳。(攝影/唐佐欣)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一個興趣、一處所在、一段記憶⋯⋯

暫時跳脫緊湊生活與嚴謹工作的路徑,歡迎來到記者私房珍藏的日常祕境!

天空飄著綿綿細雨,我在宜蘭礁溪轉運站下車,穿越林立的溫泉旅館、伴手禮商店,往「武聖廟」路標走去,約莫15分鐘來到德陽社區活動中心。早上9點不到,已有10幾位阿公、阿媽由衛生所專車接送,在活動中心坐定「準備上課」。社區志工引導他們量血壓、選午餐主菜、拿貼有姓名貼紙的不繡鋼杯裝水,幾位阿媽趁課前加入餐廚志工,組成「揀菜小隊」,邊揀邊聊天。

德陽社區活動中心也是協助在地長者安老、社會參與的照顧關懷據點,供應午餐外,還提供「動動班」、「延緩失能」等課程。每週三早上9點半到11點,是阿公、阿媽們和老師姚玟的畫畫課時間。

姚玟拿出一疊阿公、阿媽尚未完成的作品。白色畫紙上,鉛筆勾勒出春節應景的龍頭、金元寶、象徵「年年有餘」的鯉魚、「好運旺來」的鳳梨;阿公、阿媽從抽屜拿出蠟筆,還有人用塑膠袋提來家中的彩色筆。今天,大家的任務是幫草稿著色。

「老師!老師!這个魚仔到底按怎畫?」

畫紙發下,呼喚老師的聲音此起彼落,姚玟穿梭座位間,靠在長輩們耳邊細細說明。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的姚玟,4年前在做為德陽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的媽媽邀請下,開始教阿公、阿媽畫畫。我與姚玟初次見面,是2年前在新竹一間獨立書店,當時COVID-19疫情趨緩,姚玟帶著「學生們」從宜蘭到新竹策展及導覽作品。

德陽村是礁溪人口最密集聚落,村裡的阿公、阿媽年輕時多忙於「作穡
tsoh-sit,台灣台語,指工作、幹活。
」,多數人從未去過書店,介紹作品時略顯緊張。但就算創作主題相同,細節還是映照出各自的生命經驗──手作小屋上的屋瓦片有大有小、有的牆面配上藍色大窗,有的粉紅門上攀著藤蔓,院子裡錯落著花草或雞鴨。我想起4、5歲的時候,會和外婆趴在竹蓆上一起畫著色本,那時喜愛粉紅色的我,總困惑外婆為何將公主蓬裙塗上灰色。
一開始,攑筆就緊張流汗
Fill 1
阿公、阿媽畫好象徵「好彩頭」的蘿蔔、「事事如意」的柿子後,再一一剪下貼於春聯紙上。(攝影/唐佐欣)
阿公、阿媽畫好象徵「好彩頭」的蘿蔔、「事事如意」的柿子後,再一一剪下貼於春聯紙上。(攝影/唐佐欣)

礁溪鄉德陽村的高齡者比例相當高,姚玟的30多位學生中,最年輕的阿媽70歲、最年長96歲,近半數因喪偶或子女長年在外地工作而獨居,5~6位患有失智症。年紀可以當其孫女的姚玟回憶,起初最挫折的是台語不夠溜,但4年下來,已能和阿公、阿媽對答如流。

而對阿公、阿媽來說,提筆比拿鋤頭還困難。教室一側,84歲的春子和76歲的寶玉邊畫,邊從抱怨老伴聊到鄰里趣聞。春子阿媽說,畫畫課好玩,但她不像寶玉讀過書,「伊攑過筆
台灣台語,攑筆(gia̍h pit)指拿筆,延伸隱喻有讀過書的意思。
的較會曉畫。」寶玉阿媽則笑回,「讀冊時不愛畫,頭先來上課,攑筆時會流汗!」

姚玟觀察,很多人跟春子阿媽一樣,在幼年的時空背景下,因家境貧窮或重男輕女,沒機會受教育、不識字,認為拿筆是「讀書人」做的事。也因為長輩對握筆、下筆力道不熟悉,姚玟帶他們嘗試彩色筆,水彩,最後才選定用蠟筆創作。慢慢地,大家拿筆愈來愈自然,完成畫作後,也從「老師幫我簽名」到學習「寫上自己名字」。

「阿公、阿媽對學習的想像比較權威,一開始都會問我『按呢敢對?』」為讓阿公、阿媽跳脫對錯、美醜的框架,姚玟不僅選題貼近節慶、時事、日常生活,也透過大量互動創造彼此學習的氛圍,「像中元節,我根本不知道拜拜要準備什麼,問阿公、阿媽,他們就很熱心教我。」還有一次,姚玟跟阿公、阿媽聊起當紅的男扮女裝藝人「美輪明宏」,一度害怕長輩反彈的姚玟,得到出乎意料的答案,「他們跟我說,『老師,這很正常,歌仔戲也是男生演女生(女旦),女生演男生(小生)。』」

長輩們的分享透過姚玟的手躍上黑板,成為當週主題及範例圖樣。阿公、阿媽乍看臨摹的作品,是與孫女輩的老師共創結晶。

當插班生的這天,臨座的淑芳阿媽告訴我,畫畫課為同學們帶來許多改變,「上課上久了,整個人都open起來。」原本上台分享畫作時會手抖的牡丹阿媽,開始主動舉手發問,姚玟忍笑地說,「看護如果一起來上課,牡丹阿媽就會有點偷懶,我都跟看護打pass,讓阿媽多畫一點。」

自說自「畫」是姚玟課程中的重要環節。曾有位阿公是聽障也無法說話,姚玟很擔心上台發表會造成阿公壓力。沒想到,阿公毫不猶豫地用伊伊呀呀的聲音,加上扭動身體來介紹作品,成了姚玟心中難以忘懷的畫面。

重新落地生根:藉由畫畫,追尋兒時樂園
Fill 1
課堂上的淑芳(左)與姣鳳。(攝影/唐佐欣)
課堂上的淑芳(左)與姣鳳。(攝影/唐佐欣)

不過,高齡的阿公、阿媽難免也有力不從心的情況。

90歲的姣鳳眼睛患有白內障,看不太清楚,拿到畫紙後直說不知道怎麼畫,還等不及老師來,淑芳阿媽就補上位:「這個畫得很好呀,很漂亮,看不到沒關係,我說給妳聽⋯⋯」同時聽到姣鳳阿媽微弱「呼救」的我,一句到嘴邊的「可以看黑板上的範本呀!」羞愧地吞了回來。淑芳阿媽知道,姣鳳阿媽很想表現好,跟不上時會偷偷哭,所以主動幫忙。

淑芳阿媽對同學的需求觀察入微,也是班上創作資歷相對豐富的一位。63歲時,淑芳阿媽曾報名參加婦女新知基金會開設的布畫課程,她將這項積累20年的經驗帶到畫畫課上,利用去年(2023)一整年和另外兩位阿蕊及月美阿媽合力完成10幅布畫,集結成繪本《尋找樂園──礁溪阿媽的溫泉鄉畫布記憶集》。

樂園,是淑芳阿媽對童年回憶的追索。不同於另外兩位阿媽住礁溪幾十年,小時候住羅東,後來移居外地的淑芳阿媽,近60歲才落腳礁溪養老。淑芳對礁溪的記憶是6、7歲時,會與家人搭乘4站火車,來到車站前、名為「樂園」的日式溫泉旅社
日治時期日本人將礁溪溫泉作為商業用途,設立樂園、圓山、西山三家溫泉旅館。樂園旅館雄偉富麗,占地甚廣,橫踞火車站對面,傳聞當時是準備作為日本裕仁皇太子來台下榻之所。
泡湯。即使在地景更迭下,「樂園」已不復存在,網路上能查到的資料寥寥可數,但她用黃白交錯的粗針織布留下記憶裡小屋的木造紋路,以棉花重現蒸汽火車冒出的團團白煙,將這段快樂時光鮮明地保存下來。83歲的淑芳阿媽說,和其他阿媽們一起回味生命故事的共創過程,讓她真正認識在地,並在礁溪落地生根。
Fill 1
96歲的阿蕊阿媽手作布畫,重現年輕時至福崇寺借溫泉水浴池洗澡的回憶。(攝影/唐佐欣)
96歲的阿蕊阿媽手作布畫,重現年輕時至福崇寺借溫泉水浴池洗澡的回憶。(攝影/唐佐欣)
最後的快樂時光,畫作成追憶

如果說「講台語」是姚玟面臨的第一個大魔王,告別,就是永遠難以跨越的坎。

開課之初,姚玟便在Facebook上成立「星期三的畫畫課」粉絲專頁,幫阿公、阿媽在網路上「成果發表」,也會把照片、影片傳在德陽社區LINE群組,讓長輩的家人們可以下載收藏。疫情停課期間的某一天,畫畫課的粉絲專頁突然收到大量訊息通知,「想說畫畫課怎麼被洗讚,後來才發現是一位阿媽的孫子來按的,」姚玟說,原來這位阿媽生病過世了,孫子想念阿媽,特別來翻找所有阿媽生前的紀錄,「他(孫子)傳訊息跟我說,阿媽住院時一直想回來上課。」

近4年來,已有5到6位長輩相繼離世。姚玟像把共度的時光收藏在百寶盒一般,清晰地記得阿公、阿媽們的名字、性格、創作風格及上課過程的各種轉變。

她回想起另一位阿媽,加入課堂初期看起來很鬱悶,經常趴在桌子上哀聲嘆氣,漸漸地跟同學聊天、做畫才開始有笑容。有時,這位阿媽還會賴皮說自己不會畫,要帶回家請孫子幫忙;沒想到一陣子沒來上課,就聽聞她過世的消息,「我後來聽說,阿媽的家人把這些畫布置在告別式會場。」一開始難以接受長輩離開的姚玟,後來才慢慢轉念:

「至少人生最後一段時間,阿媽過得很快樂,找到其他跟家人互動的方式。」
鼓勵喚起繪畫魂:你家長輩也可能是大藝術家
Fill 1
「星期三的畫畫課」老師姚玟和奶奶姚闕愛。(攝影/唐佐欣)
「星期三的畫畫課」老師姚玟和奶奶姚闕愛。(攝影/唐佐欣)

姚玟的學生中,還有兩位特別的存在──她的奶奶及外婆。

奶奶姚闕愛去年才開始學拿畫筆,高齡96歲的她,疫情前常出門誦經,但經過疫情「被關3年」,腳力及出門動力已大不如前,才在家人的鼓勵下加入社區據點課程。而比較早入班的外婆蘭妹,本來個性活潑,罹患失智症後變得暴躁、易怒,畫畫課神奇地起了功效,「畫畫很像是家族遺傳,蘭妹對用色和形體掌握很有一套,上課很專注,」姚玟意外發現,蘭妹喜歡鮮豔的顏色,特別是紅色,「通常都是外婆關心我喜歡用什麼、吃什麼,很少想到她也有自己的喜好,我從來不知道。」

「說不定(《報導者》)讀者爸媽或阿公阿媽也是留一手!」

姚玟提到,有些阿公、阿媽來上課,一下筆就看得出來有兩把刷子,只是長年忙於生計和照顧老小,很久沒畫,忘了自己會畫畫。有時候,長輩們會沒自信、想學別人,需要被鼓勵、被提醒,藝術本來就是各有特色。像有阿媽習慣每次在紙緣上「落款」小黑人,也有阿媽常在背景中用波浪線條來添色,「這都是一種慣性,跟偉大的藝術家一樣有藝術性,」姚玟說。

如果想開發自家長輩的畫畫魂,姚玟則提議,從簡單的互動開始,例如家人互畫彼此,或一起畫家裡的寵物、工作等等。

研究所畢業後,原本對職涯還游移不定的姚玟,如今教阿公、阿媽畫畫近4年了。我問她,曾想過放棄嗎?她停頓幾秒後說,疫情停課時,她才發現自己沒見到阿公、阿媽會感到低迷及焦慮,「(畫畫課)不是我在上課,而是聽他們說故事、看他們成長,覺得很放鬆。」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16
阿公阿媽在畫畫課上製作的手工春聯。(照片提供/姚玟)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