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三寶媽的D,把女兒照片放入履歷,隻身出國捐卵兼「散心」;28歲的A,赴美後卻因取卵成績不佳、被扣營養金而另起波瀾。還有一位也捐過卵的美籍仲介,娓娓道來對產業變化的觀察⋯⋯
捐卵形成市場,凍卵也愈發成為公私部門的「補助」福利。在選擇凍卵或捐卵之前,無論女性或男性都要了解卵子為什麼「珍貴」?取卵和凍卵的過程會面臨身心什麼變化?會不會有風險?
《報導者》綜合採訪所得,以多媒體模擬美國捐卵機構的商業模式、網頁和線上資料庫;記者也隨同一位台灣捐卵者,記錄她在美國檢查與打針的過程,帶讀者貼近一覽跨國人工生殖產業的運作樣貌一隅。
透過鏡頭、360影片及多媒體網頁,你可以跟著《報導者》團隊的步伐,目睹2022深秋的烏克蘭城郊小村、森林中的軍事基地等處,見證戰火下的傷痕,以及人民攜手重建、浴火重生的意志。
每個台灣家庭,都有因地震串起的私屬家族故事。知名餅店老闆張桂碧、退休記者曾應鐘,家族與家鄉分別於421地震和921大地震中頹圮,卻也因此凝視過往風華與傷痕,重新找到「家」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