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訪談〉

周芳伃〈彼此彼此〉與蘇厚文〈新北南計畫:溪引人〉的雙雙對話
(攝影/余志偉)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蘇厚文與周芳伃這對攝影師夫妻,經由在「未命名WMM」展覽空間的作品展出,兩人切換身分角色,在夫妻、創作者、訪談者之間,對彼此的作品及創作經歷進行提問與對話。

周芳伃〈彼此彼此〉
Fill 1
周芳伃、彼此彼此、蘇厚文、新北南計畫、溪引人、攝影訪談
作品論述

從小到大,外人談論起我們倆,都會不經意地說「啊!這是書伃還是芳伃?」、「誰是老大誰是老二?」、「怎麼倆一個模樣!?」,這種經驗讓我感到有點不知所措,明明不是雙胞胎,但卻時常讓人覺得很相似,但相似中的差異導致也常被比較,身材、膚色、髮質或是成績甚至行為喜好,這種比較雖然不是我們倆發起,但卻開始有了競爭的感覺。這樣的同一相似卻又帶有競爭的較量關係拉扯我與書伃,矛盾的心態讓我開始思考與她的關係⋯⋯。

我想藉由心中的矛盾,探討自己與姊姊的關係,延伸家人的互動及回憶。拍攝家中平凡生活,時而抓拍,時而互相拍攝,試圖從姊妹關係中尋找家庭的模樣。

訪問者:蘇厚文

Q:為什麼將題目取為〈彼此彼此〉? A:剛開始一直以姊妹這詞發想,突然靈光乍現,想知道姊妹在聖經有怎樣的解釋或故事,就去網路聖經找靈感,發現「姊妹」的希伯來語ʼa·chohthʹ「阿霍特」曾被譯作「彼此」。其實「彼此」有互相的意思,這部分滿有趣,也結合人們在對談中會用「彼此彼此」形容互相尊重、雙方情形相似,但某些口語情境會帶點較勁的意境。結合以上兩點,「彼此彼此」就成本次作品名稱。

Q:為什麼妳會對家庭主題有興趣? A:拍攝家庭之前,我作品主題多為自拍及街拍。當這些作品拍攝一個段落後,有段時間沒有太多的靈感,不曉得接下來哪些主題讓我有興趣,所以回想了最常待的地方──就是家裡。我開始關注手邊的事物,把鏡頭轉向家人、家裡的空間、家人的互動,以及翻出以前的老照片,來思考家庭對於我是什麼。

Q:關於家的創作目前有三個階段,可以介紹一下這次的作品跟以往關於家的作品有哪些不一樣或是突破? A:之前的作品是2018年〈家庭快照〉及2019 〈凝視著你〉,以上兩組作品聚焦為家人的互動以及空間的觀察,慢慢道出我與他們的情感面,多於平常生活的紀錄以及跟家人之間的親密戶動。這次的作品把「人物」拉出來,思考以前跟家人有什麼讓我印象深刻的回憶或是感受?於是想到小時候很常被親戚朋友拿來跟姊姊比較,這種看起來很相似但又不一樣的狀況,也很常發生在家人之間──例如姊姊像媽媽或妹妹像弟弟等,這種相似性及被比較的矛盾心態反射其他家庭成員身分的關係。

Fill 1
周芳伃、彼此彼此、蘇厚文、新北南計畫、溪引人、攝影訪談

Q:創作如何影響妳與身邊的人的相處?這個經驗是正面的嗎? A:本次的作品邀請了家人一起創作。先提出了正式的拍攝邀請給大家,希望能拍攝一個看來互相很相像的照片,就在邊拍邊玩的情況下創作,慢慢展開一種與家人的「攝影般遊戲」。本次展覽對於身邊的家人算是正面經驗,剛開始2018年開始拍攝家庭相關照片時,很常被家人拒絕,原因是家人不希望被記錄平常隨性的樣貌。經由本次的作品,大幅跨越了我與家人對於鏡頭的隔閡,也讓家人間有更多不同面向的認識。

Q:作品的核心是關於家人的關係嗎?與姊姊的關係和其他家人有什麼不同?妳會怎麼形容自己和姊姊的關係? A:這組作品是關於家庭、身分、記憶。對於本次作品有些巧妙的安排,例如能夠明顯地看見與姊姊相似中的差異外,更可以看到影像內出現的人形象是臉被遮著、強光灑落身上或是正在睡覺的模樣。而作品中最讓人好奇的是一張男子拿著類似電話的東西,若有所思地往某一處望去──他是家庭的成員之一,卻安靜地望著我們、卻又心繫著大家。以上都恰恰暗示了家庭成員的個性,以及平常表現的狀況。

展現與姊姊的「相似中有不同之處」本來是排斥的,一來是自己是當事者,對於外人覺得相像這件事是無感;二來擔心我跟我姊的面貌、體態會搶走主題──女性的面貌及體態是具有一定魅力及表現性。但在這些條件下,從另一面向角度思考,這些條件很讓人覺得有趣:如何去理解旁人覺得家人相像,以及為何從小競爭較量的感受、姊妹間又愛又恨心態的思考,這些都有挑戰性,攝影中的互相遊戲成為了本作品的課題。

Q:妳是如何處理本次作品的拍攝?在拍攝過程需要克服哪些問題? A:開始先從觀察家人生活習慣,幾張照片(本次未展出)模仿家人的生活狀態,例如:媽媽會在沙發上倒著睡著、姊姊晚上穿睡衣敷面膜等。這種情境我以扮演他們的狀態,並且自拍;拍試完後家人看到影像,都有分不清照片裡是誰的狀況。這也是在思考本次作品的其中一個相像經驗。

作品中逐漸克服了家人對於鏡頭的不熟悉感,但房子的大小及採光的確限制了拍攝條件。台灣一般家庭的房子比較少像歐美是獨棟房子2到3層樓、很多間房間或庭院,台灣城市裡大多數家庭都是住在公寓裡,房子可能2至3房1廳,所以空間的大小成為創作的挑戰之一。拍攝過程有很多地方是無法架好腳架,或需要請家人幫忙掌鏡或是扶持相機;光線也使用慢速快門的方式,取自然光讓畫面光線充足。

Fill 1
周芳伃、彼此彼此、蘇厚文、新北南計畫、溪引人、攝影訪談

Q:本次展覽中使用了不同於一般相紙或是裱匡的形式展演,請問妳是如何想到這樣的媒材?為什麼在布底下做了小裝置?以及為何會選擇在頂樓這種場域展覽? A:規劃展場時,因為地點不是一般白盒子或是美術館,必須考慮到場域的特性及限制,所以選擇柔軟的布作為展出方式之一。在風吹的狀態下,能隱約看到布後方有照片或物件;這些照片或物件不只呼應前面布上的影像,也跟隔壁或附近的影像有所關聯,更呼應對面另一面展牆內容。整個展覽需要觀者親自到場,感受頂樓的溫度、風徐徐地吹、手觸摸著作品,帶點好奇窺探的心態翻開布,這一連串的動作從踏進頂樓開始,就能感受整體的氛圍。

Q:關於家的創作,妳有欣賞的作品或創作者嗎? A:Larry Sultan〈Pictures From Home〉花了10年的時間拍攝爸媽的生活,介於紀實與編導式攝影之間描繪了家庭的風景,作品本身就可以感受到他與家人相處的模式,更可以感受到他如何把回憶、時間、空間及家人串聯在一起。另外淺田政志〈淺田家〉用cosplay的方式和家人們一起創作,影像看來有些搞笑、逗趣,但家人聚在一起一同把作品完成,這些趣味的影像背後,顯示了家庭對於扮演的幻想以及十足的向心力。

Q:這個系列會繼續拍下去嗎?畢竟關係是會持續發展的,作品有可能結束嗎? A:這個作品還會想繼續延伸,本次的展覽像是個起手式,讓一同參與創作的家人了解了影像能夠用不同方式觀看之外,更能夠讓他們對於藝術創作更有一些了解。即使我現在搬出原本的家,並未跟家人住在一起,但那份距離感卻讓我與家人更珍惜每次見面及一同拍照的時間,能夠讓身邊人了解自己的作品,甚至能一起創作、拍攝,在創作的道路上能感到溫暖,也備受支持!

周芳伃

影像創作者,平面設計師。創作以日常生活為題材,探討個人、家人以及身邊生活的日常景色。參展於桃源美展─攝影與錄像、台灣當代一年展、台南國際攝影節Photo Go等等。2022年與丈夫出版手工攝影書《相互愛上殺害後再彼此相愛》。從自我本身挖掘並連結與人之間的情感、身分關係、家庭記憶、傳統家庭中出現的符號來表現語彙。作品常透過紙本攝影書、布、生活中出現的物件等元素來創作。

蘇厚文〈新北南計畫:溪引人〉
Fill 1
周芳伃、彼此彼此、蘇厚文、新北南計畫、溪引人、攝影訪談
作品論述

不斷的移居是住在北部的日常,遷居新店溪一帶是我第一次這麼靠近溪流。新生活與陌生的環境,驅使我探索疑惑的所在。人類自古就與溪流離不開關係,逐水而居,生活流轉的必需品都離不開水。如今,溪流對於現在的都市閒散,已轉變為一種奇觀式的樣貌,我們不再探索水源源頭,想像的根源是滿溢的豐潤,而不是乾枯的奇石,我也許也是閒散的一部分,渴望擁有那片獨特的世外桃源。

我不知道這些被拍攝的是早期就生活在這的居民或不斷被傳承的下一代,甚至僅是來此將自己隱身於都市外,在我漫步其中,卻又與之格格不入,那些讓我感到困惑和好奇的人事景物,被我記錄下來成為我隱喻伴隨溪流的生命,標的我生活的一種樣貌一種異質感,漸漸的那種稠密的絲線,反而把我固著在其中,形成流動的固態。

訪問者:周芳伃

Q:這個個展作品名稱為什麼取名〈新北南計畫:溪引人〉? A:「新北南」指沿著新店溪、北勢溪跟南勢溪進行漫遊,中間當然也有新屋跟北宜兩條較大的公路,這個作品某種程度上是一種透過攝影對當地生活的探訪跟冒險。「溪引人」是想用溪流跟吸引人當作一個雙關語,雖然透過地圖沿著溪流,也有很多時候是看不到水,反而是山路跟當地的景物。

Q:這個計畫你拍攝多久? A:前前後後大約7年。7年前從桃園搬家至新北市新店的「安坑」地區,剛好旁邊就是新店溪,周圍圍繞著小山,創作上也是從那個地方開始拓展。

Q:你是如何決定想拍攝的地點或場景? A:一開始會利用Google地圖搜尋,不過通常地標很多都是一些觀光景點,最後都會繞一些不知名的小路,或是地圖上沒有標示地名的岔路。

Fill 1
周芳伃、彼此彼此、蘇厚文、新北南計畫、溪引人、攝影訪談

Q:你是用哪一種心情拍攝?跟你一同拍攝的朋友怎麼形容你? A:沒有一定是那一種心情,如果說是去旅行或冒險的話,是一種五味雜陳吧,大概會是接近這樣子。有時出去拍攝前會有一些期待,現實上去到那個地方反而沒有預期的樣子也有可能發生。

通常我是一個人獨立行動,不過,曾經有一位朋友同行,我帶他到深山一座非常大的私人木屋,看起來有點特別又破舊,當時剛好屋主在,跟他們聊完後才知道幾十年前他們蓋那間房子是卡拉OK。聽到這可以想像,在過去在這個幽靜的森林中,曾經是一座不斷傳出歌聲的城堡。後來屋主一家人去中國經商,房子就一直擱置著,這幾年才回來開始打理。經過他們允許後,很幸運地我跟朋友可以進屋子看。當我們踏進屋子2樓時,可以強烈感受到地板有一點軟軟塌陷的感覺,裡頭有幾間小房間,走道相當狹窄,行走時遇到3~4隻蝙蝠,地上還有蛇皮⋯⋯我們當時有點嚇死,而且有一隻蝙蝠不斷在房間飛。後來我觀察一陣子後決定要拍攝倒掛的蝙蝠,特別請朋友幫我打持續光,以謹慎的心態拍攝。經過這個特別經驗,朋友後來形容我膽子跟好奇心很大,跟當初認識我有點落差,大概就是類似這樣子。

Q:這系列作品中的肖像,行為跟表現不像一般人,請問你是怎麼跟對方互動或交涉? A:拍攝肖像這件事需要先提一下。因為之前拍景物較多,肖像是一個意外,但也開啟我另一種對溪流的詮釋,雖然說是要記錄我遇到的人事景物,在不斷地踏訪後,心理跟經驗上面已經逐漸形成對溪與山徑的想法,然而,反過來說,慢慢也變成一種思考上的阻礙及制約。後來跟一些溪流上的人交涉後,我發現可以借助他們對於溪流的感受跟經驗來突破觀看,同時,我也適時地介入那些拍攝對象,融合他們所散發出的氣息,形成一種特別的觀看。這有可能就是那些被攝對象看起來既熟悉又陌生的原因吧。

Q:拍攝這一系列作品,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 A:透過攝影記錄這段冒險之旅,當中涵蓋當地生活,一條溪流從喧囂的都市到寧靜的山城,在這邊出現的人事景物。另外,因為我的路徑經常會經過新烏跟北宜公路,所以會有種沿著公路拍攝的想法。除此之外,我對過去別的藝術家公路作品印象跟實際上進行這系列創作有滿大的不同,例如以前電影裡的美國公路很常出現荒蕪的景觀,或是一些連鎖店、汽車旅館,但是在我的作品裡不容易辨識到這些較典型的場景,在台灣也比較少這樣的景觀,所以不會特地去定義這次作品是完全的公路攝影。

Fill 1
周芳伃、彼此彼此、蘇厚文、新北南計畫、溪引人、攝影訪談

Q:本次的展覽為何要這樣布置?地板上的照片裝置又是什麼意思? A:主要有牆上照片、地板上影像裝置、牆角作品、手工攝影書。牆上的作品比較像是流動的時間、意識與空間呈現在這個展場。地板影像裝置是要傳遞拍攝溪流時的身體感,因為在溪流邊常要特別觀察周遭環境,有時要踩在大大小小的岩石上,同時又要注意水流的動態,這部分是裝置作品特別想傳達的。另一部分是透過牆角的三張金色作品去隱喻宗教的神祕性,因為溪流上的確有一些隱密的特殊場景跟物件,這是山區溪流帶給我的神祕色彩。

Q:這作品有帶給你怎樣意想不到事情,或是意外的事情? A:有一次我在一個小水壩旁邊,有一個小步道可以通往溪流,剛好那時沒有水,而且形成一個小沙洲,當時斜陽灑在山壁的溪流上,我往沙洲的地方踩下去,四周非常非常平靜,水壩也沒有放水,然後也沒有任何廣播聲音,我就踩在溪流中間靜靜觀察跟拍攝。沒多久一轉身的時候,發現水已經漲起來,可能當時有慢慢放水我卻沒有意識到,差點就回不去,還好我離岸邊不算太遠,這是創作過程中意外的插曲之一。

Q:這作品之後會怎樣發展?會想再繼續拍攝嗎?你如何找尋你想拍攝的靈感? A:未來會透過攝影書形式呈現,作品會發展不同的子題目,現在還不確定,但非常期待!透過不斷地拍攝找尋靈感,有時喜歡閱讀一些哲學家與藝術家作品,還有各式各樣的攝影書,應該可以從裡面攝取一些養分。

蘇厚文

1980年高雄市出生,現居台北市,2015年曾習於視丘攝影藝術學院日間部,目前從事攝影接案與創作。擅長透過攝影書及裝置敘事作品。長期關注影像的觀看,近年創作結合溪流生活與公路探索。

蘇厚文曾舉辦過個展〈謬誤之境─轉換〉,作品入選全國美術獎攝影類。與妻子周芳伃著作過限量攝影書《相互愛上殺害後再彼此相愛》(2022);與多位藝術家共同出版獨立攝影刊物NULL第四期《一件藝術品 a piece of art》(2021);獨立製作展覽攝影書《邊界》(2022)與《Something Vibrant (The River)》(2019)。

展期:09 / 08 (四) - 10/1 (六) 地址:未命名空間 (台北市大同區鄭州路25號4~5樓) 開放時間:週四到週日 14:00 ~ 20:00 (其他天參觀請提前私訊預約)

* 觀展敬請配戴口罩 * 請按門鈴進入展場 * 三樓為他人工作室,上樓經過時請勿進入

【歡迎影像專題投稿及提案】 請來信[email protected],若經採用將給予稿費或專案執行費。
索引
周芳伃〈彼此彼此〉
蘇厚文〈新北南計畫:溪引人〉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