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集薈

張良一/35年的淡水紀錄中,照見自己:攝影書《淡水張良一》
2014.06 淡海新市鎮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Fill 1
1989.07  淡水河邊
1989.07 淡水河邊
Fill 1
1988.02  淡水竹圍車站
1988.02 淡水竹圍車站
Fill 1
1987.11  淡水火車站
1987.11 淡水火車站

1987年夏天我收到大學聯考成績單,我把可能會考上的系通通填淡江大學的系,只因淡水的山、河、海還有鎮上的洋樓、民居,是我成長的故鄉員林所沒有的景致。我如願的考進淡江大學,只是,錄取的並不是我有興趣的經濟系。不過,初到淡水並初學攝影,對於陌生又很新鮮的淡水以及浩瀚的影像世界,充滿興趣與躍躍欲試之情。大學4年,鮮少到校上課,如果不是在台灣某個角落拍照,就是窩在淡水河邊,看看今天的淡水河邊又有什麼好玩的事!

1980年代末期、1990年代初期,我最喜歡待在淡水河邊的一刻是夕陽西沉、人潮退去、河水上漲時。河邊慢慢的暗下來也安靜下來,此刻,潮水打進堤岸的觀音石石縫,有一種深沉的聲音,隨著潮進潮出,緩緩的從石縫中流洩出,潮水吸吐著,彷彿是淡水河的呼吸聲,美極了!在我很年輕的年紀,很慶幸能感受到淡水的安靜與素樸。此後,淡水河邊不斷改建,淡水河的呼吸聲早已消失得無聲無息,但是那麼美的聲音直到現在仍存留在我的心中,也或許,那樣的美太深刻了,以至於比較不能欣賞後來化了濃妝的淡水!

1997年台北捷運淡水線通車,淡水在交通、老街區景觀與郊區的地景徹徹底底改變。舊街區的紅磚屋、半山腰的洋樓消失了,老街的素樸氛圍日漸淡去,鎮郊的梯田、水牛也不見了,怪手剷平水田填入更多石塊,變成淡海新市鎮。讓我喜愛,視之為心靈故鄉的淡水,雖然在某些角落還是喜歡,但對於淡水快速的轉變卻又忿忿不平。那時又喜歡又討厭淡水,心情非常矛盾!我拍攝的淡水,有的仍有濃得化不開的淡水情結,但更多的影像,特別是淡海新市鎮二期計畫推出後,流露出對淡水改變的不捨、不平和失望。

2011年,昔日淡江同窗好友將她們在淡水下圭柔山的房子借我們住,我們又有機會在假日時回到淡水。不過,假日的淡水河邊、老街、漁人碼頭擠滿了人潮與車潮,我們大都留在下圭柔山或是忠寮、埤島、三塊厝漁港,都是淡水比較外圍的地方,對舊街和熱鬧景點反而較疏離,比較喜歡人煙稀少,有著自然況味的山的淡水。盤旋在天空的大冠鷲、水圳的流水聲、風吹過樹梢的沙沙聲、清冷又有著水氣潤澤的冬日清晨,這些安靜的所在散發出來的氛圍讓我深深喜愛。

Fill 1
1990.05  淡水河邊
1990.05 淡水河邊
Fill 1
1993.10 淡水市場
1993.10 淡水市場
Fill 1
1994.07 淡水河邊
1994.07 淡水河邊
Fill 1
1997.04  淡水市場
1997.04 淡水市場
Fill 1
2005.08  淡水河邊
2005.08 淡水河邊
Fill 1
2005.12  淡水登輝大道
2005.12 淡水登輝大道
Fill 1
2007.07 淡水埤島
2007.07 淡水埤島
Fill 1
2011.09  淡水紅樹林
2011.09 淡水紅樹林
Fill 1
2011.09  淡水紅樹林
2011.09 淡水紅樹林
Fill 1
2012.09 淡海新市鎮
2012.09 淡海新市鎮
Fill 1
2012.02  淡水渡船頭
2012.02 淡水渡船頭
Fill 1
2012.10  淡水義山里
2012.10 淡水義山里
Fill 1
2013.02  淡水忠寮
2013.02 淡水忠寮
Fill 1
2013.03 淡海新市鎮
2013.03 淡海新市鎮

這幾年搬離淡水,比較是用抽離的心態看淡水。把情緒抽離,沒有喜歡或不喜歡,就是隔著一定的距離,很冷靜的看淡水。而我拍攝的題材,不管是工作上的新聞照片或是淡水,也逐漸由批判性濃厚的風格轉換成呼應個人內心感受,較為疏離的、安靜的影像。

《淡水張良一》攝影集反映了30多年來,從一開始的新鮮、熱鬧,中期的忿怒、批判,到最後的安靜、疏離,不同時期的淡水影像不僅記錄淡水的變遷,也照見我個人不同階段的生命態度與攝影觀。30多年來,我的影像語言與風格與不斷改變的淡水有著緊密的連結:那些新鮮有趣的、已然消失的、未來也許也會消失的淡水風景,不僅影響我的攝影觀,也讓我看見自己生命態度的轉變,而我改變中的攝影語言與生命態度也影響了我對淡水的感受。

1987年考進沒有興趣的淡江經濟系,自嘲念的是淡水河邊大學攝影系,經過37年,這本攝影集的出版,總算是從淡水河邊大學畢業了!

Fill 1
2013.07  淡水河邊
2013.07 淡水河邊
Fill 1
2013.11  淡海新市鎮
2013.11 淡海新市鎮
Fill 1
2013.11  淡海新市鎮
2013.11 淡海新市鎮
Fill 1
2013.12  淡水中正路
2013.12 淡水中正路
Fill 1
2017.09  淡水沙崙
2017.09 淡水沙崙
Fill 1
2018.12  淡水沙崙
2018.12 淡水沙崙
Fill 1
2022.09  大屯溪口
2022.09 大屯溪口
張良一

1968年生,1987年就讀淡江大學經濟系,大學四年不是在台灣某個角落拍照,就是窩在淡水河邊看書,自嘲念的是淡水河邊大學攝影系。1993年退伍進入新聞圈,從事新聞攝影採訪工作,曾先後在中央通訊社、《中國時報》和《蘋果日報》等媒體任職攝影記者。從事影像採訪/創作30年,對於用影像解構既定的視角熱切不已,自覺攝影是值得傾畢生心力去追尋與實踐。

曾出版《愛深深》、《阿兵哥3x1 田裕華杭大鵬張良一的軍旅映象》攝影集,舉辦《消逝的風景》、《站在田中央》攝影個展,並參與台北、高雄、韓國水原、中國甘肅天水國際攝影節展出,多件攝影作品獲藝術銀行和私人典藏。2016年離開《蘋果日報》後,目前是自由攝影師。

《淡水張良一》
《淡水張良一》,張良一獨立出版
【歡迎影像專題投稿及提案】 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若經採用將給予稿費或專案執行費。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