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包修平/火箭與鐵穹之下,如何理解當前的「以巴衝突」?
2021年5月14日晚間,以色列的鐵穹防禦系統(左)準備攔截哈瑪斯組織自加薩走廊北方發射的火箭。(攝影/AFP/Anas Baba)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上週的國際大事莫過於以巴衝突再起,位於加薩走廊的哈馬斯(Hamas)投擲數百枚火箭至以色列境內。以色列則透過「鐵穹防禦系統」(Iron Dome defence system)攔截大部分的火箭,同時對加薩走廊(Gaza Strip)進行大規模的轟炸作為反擊。根據外電報導,雙方衝突的導火線起於以色列境內,位於東耶路撒冷的謝赫賈拉(Shiekh Jarrah)社區。

這個地區自1967年後,被以色列規為猶太屯墾者所擁有,使得居住在此的巴勒斯坦人持續被驅逐。而5月2日,以色列高等法院下令當地的6個巴勒斯坦家庭離開,讓給以色列的屯墾者居住。支持以色列的人士表示以色列法院是「依法行政」,用「法律」手段保障猶太屯墾者的居住權。但,這卻壓縮了巴勒斯坦人居住權和生存權。

清真寺齋戒月衝突背後,是領地與生存權之爭
Fill 1
2021年5月10日,以色列部隊在阿克薩清真寺,朝聲援謝赫賈拉社區巴勒斯坦民眾者施放催淚彈。(攝影/AFP/Emmanuel Dunand)
2021年5月10日,以色列部隊在阿克薩清真寺,朝聲援謝赫賈拉社區巴勒斯坦民眾者施放催淚彈。(攝影/AFP/Emmanuel Dunand)

以色列高等法院的判決,以及隨後以色列軍警強制驅離巴勒斯坦家庭的舉動,引發巴勒斯坦群眾強烈的不滿。數萬名巴勒斯坦人聚集在東耶路撒冷舊城的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他們一方面進行齋戒月(Ramaḍān)的功修,另一方面聲援那些遭受驅離的巴勒斯坦家庭。阿克薩清真寺是伊斯蘭的聖地,同時也是過去猶太人聖殿遺址所在地。巴勒斯坦人的聲援引發猶太屯墾者的不滿,以色列警方於是進入阿克薩清真寺區域,與巴勒斯坦人互有衝突,造成至少上百位巴勒斯坦人及數名以色列警察受傷。

耶路撒冷的抗爭事件很快蔓延至其他巴勒斯坦人居地的地區。位於加薩的哈馬斯發出最終通牒,要求以色列軍警在限定時間內必須撤離謝赫賈拉及阿克薩清真寺區域。由於以色列忽視哈馬斯的警告,哈馬斯即向以色列發動火箭攻擊,而以色列則以空襲回擊。

哈馬斯與以色列之間的衝突已不是第一次。從2007年6月哈馬斯控制加薩地區之後,哈馬斯與以色列至少有三次大規模的武裝衝突(2008~2014)。這十多年來,哈馬斯的火箭攻擊及其他的軍事活動造成以色列2百多人死亡、5千多人受傷。而在以色列空襲之下,估計造成加薩巴勒斯坦人5千多人死亡、10萬多人受傷。其中2014年,以色列空襲行動,就造成2千多位巴勒斯坦人死亡,加薩近三分之一的區域也遭到摧毀

《路透社》(Reuters)報導提到,上週哈馬斯與以色列間的衝突是自2014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不過對以巴衝突有長期觀察的人士,認為過去幾年當中,以巴雙方的緊張關係並未曾緩和。1948年以色列建國之後,大量巴勒斯坦難民失去家園,被迫離散至周邊區域,加薩成為難民主要的棲身之所。根據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資料,加薩的巴勒斯坦難民占加薩總人口的70%。但返回家園一直是巴勒斯坦難民的集體心願,2018年加薩的巴勒斯坦難民發動「大回歸」(Great March Return)活動,每週五至以色列邊境聚集,以表達回歸家園的心願。

然而,巴勒斯坦難民返回家園運動等同進入以色列的國土,以色列政府自然不會接受,便聲稱該項「大回歸」活動是由哈馬斯所操弄。以色列軍隊在邊境部署,開槍攻擊示威的巴勒斯坦人。2018一整年,以色列軍方殺害2百多位巴勒斯坦示威者,並有3萬多人受傷,其中包括記者及醫療人員。

拆解歷史:「以巴衝突」的四個階段
Fill 1
2021年5月17日,以色列對加薩發動空襲,在希法醫院(Shifa Hospital)內,一個巴勒斯坦家庭因得知數名家人過世而慟哭。(攝影/AFP/Mahmud Hams)
2021年5月17日,以色列對加薩發動空襲,在希法醫院(Shifa Hospital)內,一個巴勒斯坦家庭因得知數名家人過世而慟哭。(攝影/AFP/Mahmud Hams)

媒體多半關注當下的衝突,或許也形塑一般大眾對於以巴議題的印象。若從衝突的視角來分析,自1948年以來,以巴衝突的歷史起起伏伏,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阿衝突(1948~1967)

1948年以色列建國之後,估計約有75萬的巴勒斯坦人被迫離開家園成為難民。1948年至1967年的巴勒斯坦人力量薄弱,僅能將回歸家園的希望託付阿拉伯國家。然而阿拉伯國家並未能幫助巴勒斯坦人收復失土,以色列更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佔領了巴勒斯坦人居住的東耶路撒冷、西岸(West Bank)及加薩,此項非法佔領至今仍未被妥善處理。

第二階段: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衝突(1960s~1980s)

從1960年代晚期至1980年代,以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為首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簡稱巴解)以「解放巴勒斯坦」為號召,分別以約旦及黎巴嫩(位在以色列東邊與北邊)為根據地,向以色列邊境發動游擊戰,並在境外從事綁架、暗殺及劫機等行動。阿拉法特等人因而成為西方國家眼中的恐怖分子,以色列則採取更強大的軍事活動予以反制。例如1982年以色列軍隊入侵黎巴嫩,結合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勢力,圍攻貝魯特(beirut)的巴勒斯坦難民營,釀成大屠殺的慘劇。

第三階段:和解或剝削?和平進程(1993~2000)時期

這一階段相對緩和,阿拉法特領導的巴解於1980年代晚期深知無法再透過軍事活動收復失土,於是做出重大政治宣示,表示願意接受聯合國的決議案,作為與以色列談判的法律基礎。

1993年1月,挪威政府邀請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代表到挪威進行對談,歷經半年的密談,以巴雙方將談判結果告知美國。1993年9月,以巴兩方領導人在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見證之下,簽署〈臨時自治政府安排原則宣言〉,巴解願意終止與以色列之間的敵對關係,並進行彼此的協商,期盼最終巴勒斯坦以西岸及加薩作為國土,並以東耶路撒冷作為首都,建立獨自自主的巴勒斯坦國家。

1993年的和平進程為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s)的基礎,兩國方案為今日國際社會解決以巴衝突的原則。和平進程初期,逾半以色列及巴勒斯坦人支持以巴和解。然而,其和平進程僅存活7年的時間,一般認為和平進程的終止與以巴兩方的激進勢力破壞有關。該段時期,哈馬斯在以色列境內從事自殺炸彈活動;以色列極右派也不願見到和平進程的發展,認為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叛國,最終拉賓遭到以色列極右派人士殺害。

不過,許多學者跳脫以巴衝突的視角觀察,認為和平進程並未實質改變以巴間的不對稱關係。以色列政府仍不斷在東耶路撒冷及西岸擴充猶太屯墾區,此明顯違背以巴雙方協議的原則。另一方面,以色列經常採取宵禁與封鎖政策,限制東耶路撒冷、加薩及西岸的人員及物資的移動,連帶傷害巴勒斯坦人的經濟發展。

長期觀察並報導以巴衝突的英國已故記者亞瑟(Graham Usher),將以上的和平進程視為以色列殖民剝削巴勒斯坦人的新型態。他指出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殖民剝削最主要是來自以色列的屯墾政策。從1967年以來,以色列政府基於戰略及宗教意識形態考量,召喚猶太屯墾者到西岸開墾。西岸對於猶太屯墾者來說,是其兩千年前以色列王國的所在地,應屬於以色列國土的一部分,不得讓渡給非猶太民族來管理。和平進程期間,位於西岸的猶太屯墾區數量大幅增加,且受到以色列的檢查哨及軍事基地的保護,此可說是未來巴勒斯坦建國的主要障礙

第四階段:以色列與哈馬斯的衝突(2000~)

2000年發生的「阿克薩抗爭」代表巴勒斯坦人對以上和平進程的集體否定。阿克薩抗爭開啟以巴衝突的第四階段,這個階段是雙方衝突最慘烈的時刻,雙方衝突的導火線來自東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區域。

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反對黨領導人夏隆(Ariel Sharon)在千名軍警層層保護之下,刻意參訪阿克薩清真寺區域,這在巴勒斯坦人眼中是極具挑釁的行為。2001年3月,夏隆擔任以色列總理之後,採取鎮壓手段對付巴勒斯坦的抵抗人士。以色列坦克與空軍,摧毀巴勒斯坦武裝分子的家園、佔領巴勒斯坦人在西岸及加薩的城鎮,並透過炸彈投擲與導彈定點暗殺巴勒斯坦重要的反抗人物。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則採取以暴制暴的策略,多名自殺炸彈客滲透以色列國土,在咖啡廳、公車及飯店引爆炸彈,造成上百名以色列人的死亡。根據非政府組織的統計,從2000年9月到2004年底,以色列死亡人數約9百至1千人左右,受傷約6千人。巴勒斯坦死亡人數約3千人左右,受傷約3萬到5萬之間。

Fill 1
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反對黨領導人夏隆(Ariel Sharon)在軍警層層保護之下參訪阿克薩清真寺。(攝影/AFP/Awad Awad)
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反對黨領導人夏隆(Ariel Sharon)在軍警層層保護之下參訪阿克薩清真寺。(攝影/AFP/Awad Awad)

上週哈馬斯與以色列的衝突可說是2000年「阿克薩抗爭」的延續。哈馬斯在2006年1月25日參與巴勒斯坦立法議會選舉,贏得過半數的席次。哈馬斯的勝選引起美國與以色列的強烈反彈。即使哈馬斯透過民主選舉取得政權,但因其不承認以色列及不願放棄武裝的立場,哈馬斯在執政期間受到美國及以色列的制裁。2007年6月,哈馬斯軍事組織認為前執政黨法塔赫(Fateh)有發動軍事政變的意圖,便先發制人徹底接管加薩地區。

哈馬斯在管理加薩期間,以火箭投擲取代過去的自殺炸彈,作為軍事抵抗的首要方式。哈馬斯的火箭投擲雖然未造成以色列巨大傷亡,卻構成以色列社會極度恐慌。以色列政府則向加薩發動大規模空襲作為回應。自2007年哈馬斯對加薩地區取得控制開始,以巴間衝突場景的互動即已形成一套模式,並一再重複。

衝突之外的觀察視角
Fill 1
2021年5月10日,以色列安全部隊與巴勒斯坦民眾於耶路撒冷舊城區爆發衝突,阿克薩清真寺的彩繪玻璃被擊碎。(攝影/AFP/Ahmad Gharabli)
2021年5月10日,以色列安全部隊與巴勒斯坦民眾於耶路撒冷舊城區爆發衝突,阿克薩清真寺的彩繪玻璃被擊碎。(攝影/AFP/Ahmad Gharabli)

哈馬斯與以色列之間的軍事衝突終會有減緩的一日,就如之前三次大規模的軍事衝突(2008~2014)般,美國、歐盟、聯合國、阿拉伯國家及土耳其會透過各種管道,試圖降低哈馬斯與以色列之間的武裝衝突。不過,就算哈馬斯停止對以色列投擲火箭,以色列也暫停對加薩的轟炸,未來以巴衝突很可能再起。

不少學者認為解讀當前以巴之間的關係,應該暫時跳脫「衝突」視角,而主張須從以色列的佔領來解讀目前的狀態。

1967年以色列佔領東耶路撒冷、西岸及加薩之後,巴勒斯坦人在政治、經濟及社會層面皆受到以色列的宰制。1994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成立,取代了巴解的地位,管理佔領區內的巴勒斯坦人。然而根據和平進程相關條約的規定,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無權管轄東耶路撒冷、對西岸實際管轄的區域更不到一半。西岸的巴勒斯坦城鎮仍須受到以色列所設置的檢查哨、隔離牆、屯墾區及路障的分割,各城鎮的巴勒斯坦人在此種種限制之下難以自由移動。其間以色列雖然於2005年中撤離加薩的屯墾區及軍事基地,但仍嚴格管制加薩邊境,並打擊加薩的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勢力。

芝加哥大學人類學者達瑞爾・李(Darryl Li)指出,以色列撤離加薩是一種衝突管理機制,以色列一方面盡可能壓制巴勒斯坦人的反抗,另一方面卻能將精力轉移至在西岸的屯墾活動。

也有學者從民族主義(Nationalism)的對撞,來解讀以巴雙方的緊張關係。以巴兩方至今無法和解,是因為雙方對這片土地有截然不同的認知。1948年以色列建國與猶太復國主義運動(Zionism)有關。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是種民族主義運動,起源於19世紀晚期的歐洲。猶太復國主義者鑑於當時歐洲反猶風潮,提倡猶太人回歸以色列之地(Eretz Israel),並建立民族家園,猶太人的生存才能得到保障。猶太復國主義者利用舊約聖經提到的「以色列之地」,即上帝賜與猶太人的應許之地,用以合理化其屯墾行動。以色列之地沒有固定範圍,包含今日的以色列、加薩、西岸、約旦、黎巴嫩及部分敘利亞土地。猶太屯墾者則利用以色列之地的概念,將巴勒斯坦人居住的東耶路撒冷及西岸皆視為以色列之地的一部分。

猶太復國主義早期並非歐洲猶太人的主流思潮,但猶太復國主義者與英國合作,在英國託管統治巴勒斯坦前期(1920~1939),大量的歐洲猶太屯墾者移居巴勒斯坦,為日後以色列建國打下基礎。1948年以色列建國之後,猶太復國主義成為以色列的立國方針。今日以色列境內的猶太族群來自世界各地,文化差異甚大,但受猶太復國主義洗禮,絕大多數的猶太人視以色列為猶太民族為主體的國家,至於以色列境內20%的巴勒斯坦人則不是以色列政府優先照顧的族群,佔領區的巴勒斯坦人的抗爭活動,更受到多數以色列猶太人的反彈。

至於巴勒斯坦民族主義也起源於19世紀晚期,隨著時空環境的變遷,逐漸形塑獨特的民族意識。巴勒斯坦民族意識深受兩種外力刺激。一是受到泛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巴勒斯坦人認同阿拉伯語言及文化,但與其他地區的阿拉伯人一樣,有強烈建國的願望。另外,巴勒斯坦民族意識亦深受猶太復國主義的影響。1948年以色列建國之前,巴勒斯坦人已經強烈反對猶太屯墾者侵佔他們的家園,他們曾在1936年至1939年爆發反抗活動,最終迫使英國政府調整政策,限制歐洲猶太移民的數量。以色列建國之後,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園且離散在不同地區,要求回歸家園及收復應有的權益成為巴勒斯坦民族主義的主要訴求。

近年來,持左翼思想的學者從殖民主義的視角解讀當前局勢。他們認為以巴之間不是對等關係,而是作為殖民者的以色列壓迫巴勒斯坦人。事實上,最早談論以色列與殖民主義連結的是巴勒斯坦人本身。1958年,巴勒斯坦抵抗組織法塔發布的《革命綱領》,批判猶太復國主義(指以色列)是竊取巴勒斯坦人民權益的殖民者,因此必須透過武裝活動,收復巴勒斯坦,並排除猶太復國主義者勢力。

1970年代,法國左翼學者馬克西姆・婁丁遜(Maxime Rodinson)或許是最早提出以色列是殖民主義者的西方學者,他在1973年出版《以色列:一個屯墾殖民國家?》(Israel: A Colonial-Settler State?),提到「以色列國建立在巴勒斯坦人的土地上,其目標是建立新的族群,在經濟及政治上支配當地居民」。他警告「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土地上,建立以猶太人口為多數的國家是種殖民行徑,最終會導致雙方軍事衝突。」

今日,愈來愈多人認可以色列是殖民者的觀點,特別當以色列空襲加薩之時,歐美國家及穆斯林國家的群眾紛紛走上街頭,譴責以色利的戰爭罪行。今年4月,著名人道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發表一份長達兩百多頁的報告。這份報告引用國際法,首度使用「種族隔離」(apartheid)來分析以色列政府如何有系統壓迫巴勒斯坦人,包含限制巴勒斯坦人的自由移動、沒收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強迫人口轉移、撤除居住及公民權等。人權觀察表示以色列的種族隔離政策目的是有意識減少巴勒斯坦人口比例及生活空間,最終由外來的猶太屯墾者來取代。

經觀察目前的新聞媒體主要還是從衝突視角來報導以巴之間的關係。若能暫時跳脫衝突視角,深入探討以巴兩方衝突背後的歷史、社會、經濟及國際局勢的演變,相信閱聽人將對此議題會有新的認知。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