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的「海底廢」現世報告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2020年,台灣針對海洋廢棄物調查,首度進入更前線的海底。過往的調查,大多集中在海灘及海面的清點,也因此,海底廢棄物(簡稱海底廢)的盤點,成為了解海廢全貌極重要的一塊拼圖。

台灣周邊海底到底積存了什麼樣的垃圾?又造成什麼影響?在這份圖表裡,我們綜合並分析2020年底公布的兩份海底廢調查資料,除了一窺台灣海底的現世樣貌,也將討論他們的前世與來生。

調查「海底廢」為何重要?

海底廢棄物調查的重要性,在於能釐清現狀對海洋生物的可能危害、排除海上航道安全的危險因子,進而擬定更為源頭的政策,進一步攔截或減量垃圾。

做出首份「海底廢」調查的澄洋環境顧問執行長顏寧指出,英國監測海底垃圾25年,並發現在英國實施塑膠袋收費政策後,海底塑膠袋數量確實顯著下降;而韓國也因發現南部海域特定漁具遍布,進而發起漁具回收和漁民教育的政策,降低垃圾入海的機會。

因此,「調查」是環境恢復的第一步。

Fill 1

要得知海底廢的長相並不容易,全球也還未有統一的調查方法,至今多數報告皆以垃圾密度或件數為主要指標。

目前紀錄上最驚人的海底垃圾密度,來自西地中海的西班牙馬約卡島(Mallorca)南邊,每平方公里高達400公斤。而台灣西海岸的垃圾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02公斤,這個數字比日本、韓國、中國沿海現有的調查都更高些。

不過顏寧表示,各國調查方法不同,比較單一國家的逐年調查的數據,更具參考價值,也是台灣該持續做的。

初探台灣的海底垃圾相
Fill 1

2020年底,兩份海底廢棄物的初探報告相繼發表:一份來自民間機構澄洋環境顧問,另一份則來自工業技術研究院受海洋保育署的委託調查。

第一份調查主攻台灣西海岸,研究人員在2019年從北台灣八里一路採集到屏東東港,共搜羅215個點位的海底垃圾。每個站點撈起來後,都要先把生物和垃圾分離,才能進一步統計。接下來,垃圾會經篩選、淘洗、冷藏、挑揀、烘乾、分析和統計等步驟,一筆筆登入表單。

第二份調查則涵蓋12,400公尺的台灣海岸線的海底,用水下動線攝影調查16趟,勾勒出海底大致的「垃圾相」。

以下是兩份報告的綜合發現:

發現1:最髒採集點的垃圾總數,比生物還多 西海岸最髒點座落淡水外海,該點撈上來的垃圾,數出70幾個小型螺、貝類,和200多件垃圾。

發現2:河川出海口,易成海底廢熱點 此發現凸顯未來往源頭攔截垃圾,才是治理關鍵。

發現3:花蓮、彰化垃圾密度最高 兩份調查中,花蓮、彰化皆居垃圾密度高位。顏寧說,這和潮汐有極大關係,台灣東、西兩岸潮差最大的點正好就是花蓮、台中和彰化,潮來潮去,成為最終的垃圾堆積點。

發現4:大型漁網、漁具遍布 工研院調查計畫主持人方孟德表示,團隊在新北貢寮發現全長超過500公尺的大型廢棄漁網,龜山島附近也找到多張網。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附近,則有特多釣魚線。

廢棄漁網和漁具5大危害
Fill 1

廢棄漁網和漁具除了反映台灣沿海的家計型流刺網漁法過度撈捕,也造成海洋生物的健康危害、海上航行的風險以及海水汙染。例如漁具長時間泡在海裡,原本製作時使用的化學藥劑、重金屬,都有可能被釋放入海。

台灣海灘、海面及海底廢有何不同?
Fill 1

由於海水流向、垃圾密度等變因,台灣海灘、海面及海底的「海廢相」大不相同。

澄洋環境顧問研究主任胡介申解釋,若垃圾密度小於海水,就容易往海面或灘上去,密度大的相對容易往海裡沉。

Fill 1

現今全球的人造纖維數量已多過天然纖維,它們的原料密度高,入海後就會漸漸沉入海底。另外,膜狀塑膠則會因細菌、藻類附著,抵銷浮力而往下沉。

海底撈廢:發現什麼?碰到哪些難題?
Fill 1

調查之後,下一步自然就是先清理危害度最大的海廢。根據2020年台灣海洋保育署的統計,海底廢棄物共清回41噸,其中,廢棄漁網就佔了近9成。 廢棄漁具因危害大,體積也大,成為首要清除的項目。這個結果,也凸顯了更前端漁具管理的重要性。

另外,「清海廢」的方法和陸上「撿垃圾」截然不同,除了每趟出海的高昂油費,這種海底打掃還得克服各種艱困的環境條件。

Fill 1

首先要看老天和潮汐的臉色。只要遇上東北季風、西南氣流、颱風天,都無法出海;另外像彰化彰濱、桃園觀新這類潮汐落差有兩、三層樓高的地方,船隻若沒即時返航,還可能受困外海。這類地方全年約只有2個月宜出海。而澎湖風大,甚至只能選端午到中秋間才能下水。

再來是地形難題。多數垃圾熱點靠近大型河川出海口,常是泥質、沙質地,水容易混濁不清,垃圾被埋著也難以辨識;若遇到珊瑚礁地形,則要避免破壞生態。

有時最難處理的是「找不到被舉報的垃圾」。海廢會隨海流漂移,就算熱心民眾已報出精準座標,船隻奔去後,還是有很高的機會遍尋不著。

回到陸上的海廢去哪兒?
Fill 1

根據海保署統計,2020年被清回來的所有海洋廢棄物,共計15,134公噸。在這當中,目前僅有7%可回收,剩下93%,最終還是會入焚化爐。

由此可見,垃圾從入海、被撈回再到被處理,每個環節對生態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

未來治理關鍵:源頭攔截、減量、再利用
Fill 1

海洋垃圾清除不易,治本還是要回到源頭管理。

海洋保育署署長黃向文表示,有了初步調查,就能持續安排後續的清除,降低海洋負擔。但更重要的是要系統性地往源頭減量或攔截。

至於漁具的前端管理,將往實名制的方向前進。即今(2021)年7月將正式上路的「刺網漁業漁具標示措施」。未來相關漁具和相連著的浮子,都必須標上漁船編號,以利後續追蹤。若無法回收或遺失,也要主動向政府通報,違者可能罰3~15萬元。

Fill 1

至於已入海的廢棄物,則往打撈上來後回收再利用的循環方向前進。

海保署科長陳鴻文指出,2020年「海廢再生聯盟」開始試辦,目前由17間再利用機構、海廢產品供應商、研究單位組成,目標是提高海廢再利用程度、降低全數進焚化爐的比率。例如,保麗龍經適當處理,可再製成鍵盤、滑鼠;而漁網、漁具抽絲後,能被再製成眼鏡、衣服;寶特瓶則可做衣服、再生環保瓶或再生包材等。

不過,前端回收動機不足、廢料難分難辨、耗時耗力,可能會是未來會遇到的潛在阻力。

漠視海廢的代價

先不論塑膠和垃圾如何害慘萬千生物,光人類自身,也正在付出龐大代價。特別是昂貴的清運。

當然,還有一切被破壞殆盡後的生態反噬。

垃圾入海容易,海廢已存在良久。對比之下,台灣的系統性逐年調查、後續的相應政策如漁具實名制、海廢溯源機制,和再利用聯盟、海廢再生製品溯源標章等措施,都才剛在路上。

在各式海洋研討會上,常聽到學者們憂心地呼籲:漁業樣態需要轉型、塑料經濟需要顛覆性地改變。但這牽動到環環節節和眾多產業,再連動到每一個個人。

而作為個人,要延緩生態浩劫,需從減塑開始。

(閱讀英文版,請點:「Two Reports Exposing Seafloor Debris in Taiwan」。)

Fill 1
索引
調查「海底廢」為何重要?
初探台灣的海底垃圾相
海底撈廢:發現什麼?碰到哪些難題?
回到陸上的海廢去哪兒?
未來治理關鍵:源頭攔截、減量、再利用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