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強權與反撲.絕望與希望
26年民調趨勢:台灣與香港,如何從平行線走向命運同盟?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2019年下半年,「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公布民調顯示,港人對台灣獨立的支持率(43.7%)首度如此逼近反對率(44.1%),站上歷史新高,認為一國兩制不適用台灣的比例(63.2%),也是歷史最高點。不僅對台灣和中國間的詮釋出現不同於以往的觀點,香港人的身分認同,亦在近年逐漸從「中國人」轉向「香港人」。這個趨勢,與台灣人從「中國人」轉向「台灣人」的身分認同變化不謀而合。

過去,台灣與香港像在一個經濟宇宙裡競賽的兩條平行線,但如今卻在中國壓力下,心理狀態逐漸靠攏,如鏡像相依。我們該如何解讀這樣的變化?台港間是否已形成一種「反抗者同盟」,基於對民主、法治、人權的基本公民價值走在一起,而形成對中國的反抗隊伍?

台灣與香港相距僅有700公里,但直到2019年,在中國因素的巨大壓迫下,兩地人們的情感與命運才緊密交會。

從最高層級的、總統蔡英文承諾的人道援助,到台灣民間組織與教會伸出援手,陸續為來台避難的港人提供法律和經濟援助;台灣的上班族與學生們,緊盯著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大學的抗爭現場直播,徹夜未眠;大學校園或咖啡沙龍裡與反送中相關的活動、社運人士與前線記者的演講,場場爆滿;台灣的中學生也關注香港動態,在週記裡頻頻以「最重要的國際大事」書寫香港;台灣人Facebook也紛紛換上「爆眼少女」、「五花瓣黑洋紫荊旗」的頭貼;近日更迎來許多開始思考投資移民台灣的港人。

一直以來,台灣與香港像在一個經濟宇宙裡競賽的兩條平行線,從1960年到1990年間,被放置在「亞洲四小龍」東亞迅速發展的經驗框架裡,理解彼此;1990年前後,台灣汲取著港劇、港星等流行文化的養分,認識這個輝煌多變的城市;而再之後,我們則進一步理解政治下從英殖民轉殖到中國的香港。

多數台灣人到過去半年才密集關注香港的命運,但台港之間的平行線早在近年漸漸交會。從香港的民調研究裡,看得到香港近年對台灣的關注,以及香港人對台灣和中國間的詮釋,出現不同於以往的觀點。

1993年開始,「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註)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在2019年年中從港大獨立出來,目前以「香港民意研究所」持續運作。
團隊就開始對台灣進行4個問題的民意調查,分別是:「是否贊成台灣獨立」、「有無信心大陸同台灣終能統一」、「一國兩制是否適用於台灣」、「是否贊成台灣重新加入聯合國」。若把歷經26年的民調攤開來看其趨勢變化,會看到港人對台灣獨立的支持站上歷史新高,對一國兩制不適用台灣,以及兩岸統一沒信心的比例,也是歷史最高點。
香港人「挺台獨」嗎?從數據看26年來民意變化

原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總監、香港大學榮譽講師的鍾庭耀表示,1993年開啟「台灣系列」的4個民調提問,是基於一個大中華區的概念,針對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做分析。

如果從「贊不贊成台灣獨立」的提問來了解港人意向,可以發現,香港在九七移交後,從2000年到2008年,贊成台灣獨立的比例只有10~20個百分點,但從2010年後贊成台灣獨立的比例開始往上走,到2019年最新民調是43.7%;而反對台灣獨立的比例則從2008年前後的最高點82%降到44.1%,贊成與反對的人數比相當接近。(註)
根據最新公布之2020年1月數據,港人贊成台灣獨立比例首度以47.8%超越不贊成的38.6%。

「香港民意研究所」數據科學經理戴捷輝2008年起執行此計畫11年,他觀察到港人對台獨的看法在過去26年呈現一個「U」型。1993年還有近30%的港人贊成台灣獨立,但愈接近九七回歸的時間,港人對台獨的支持度則往下走。

同樣以民調見長的香港中文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認為,「任何一個地方想獨立,坦白講關香港什麼事,是吧?它要獨立或不要獨立,本來就不是香港人要考慮的事。但1993年開始對台獨的看法是一路下降,那是因為從1993年開始一直到回歸之後,香港人在看這些問題的時候,尤其在看台灣的問題,是從整個中國的框架去看。」

從中國的框架下出發,港人在「一國兩制是否適用台灣」及「是否贊成台灣重新入聯」的議題上,和「是否支持台灣獨立」的想法上,有十分相似的走勢。民意顯示,2008年是重要的分水嶺。

1998年,認為「一國兩制適用於台灣」的比例,首次超越「不適用」;2008年港人的態度開始反轉,當時認為一國兩制適用的比例高達60.6%,但接著快速下滑,2019年來到最低點27.2%,而認為一國兩制不適用於台灣的比例,也在2019年來到最高點63.2%。

至於是否贊成台灣重新入聯,2007年是反對的最高點,達66.9%,贊成的最高點則是2018年下半年(59%),其次是2019年的57.2%。

而26年來持續的民調裡,對於「有無信心台灣和大陸終能統一」的問題裡,2009年信心最高點(59.5%),但2019年來到沒信心的最高點(64.9%),相較下有信心的不到3成。

2008年,成香港人身分認同轉捩點

2008年做為一個香港對台灣圖像理解的轉折點,與香港人對中國人的認同感間,有個巧合的變化。1997年到2008年,香港人對中國認同是直線上升,而後在2008年後下降。那一年,雖有北京奧運拉高了中國的國族意識,但那一年出現汶川地震,爆發了豆腐渣工程,還有中國各地的毒奶粉和環境汙染等事件。

李立峯指出:「2008年之前,大家平時看看新聞,不會看得特別深入或特別多。2008年因為那幾件事,大家突然之間對中國大陸關心,尤其是年輕人拿到很多資訊,對中國大陸非常非常矛盾的資訊,一方面你看京奧好像很厲害,好像發展得很成功,非常繁榮,但另外一方面,地震本身是天災,跟地震裡面所出來的貪汙,還有毒奶事件裡沒有良知的商人。透過2008年,港人突然發現,那裡原來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中港融合的效應在2008年後出現非常負面的影響,遠遠超過2008年之前,自由行和高房價給香港帶來的影響。

香港人的政治身分認同變化的分水嶺就落在2008年。

香港民意研究所從1997年開始調查港人認同至今,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在2008年達38.6%的高峰,當時認同自己是「香港人」的比例歷史新低,只有百分之18.1%(註)
除了「中國人」和「香港人」兩個選項,還有「中國的香港人」(2008年6月數字為29.2%)以及「香港的中國人」(2008年6月,數字為13.3%)兩個混合的選項。
。但08年後,香港人的「中國人認同」和「香港人認同」開始反轉,2019年最新數據,認同自己是「香港人」的出現回歸以來最高峰,(52.9%),而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來到歷史新低點的10.9%。
台港關係,就像心理鏡像間的互依

就像「鏡像」原理,港人在自我政治身分認同的變化中,投射台灣處境,兩方都在凝視自我與回望彼此時,看見兩地與中國命運的交纏。

長期研究中港台政治體制,最早提出「中國因素」概念的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介民認為,港台在過去5年呈現同樣的情緒結構,都在抵抗中國因素的入侵,「香港為什麼關心台灣被親中的候選人拿走?因為一拿走,香港就被捏死了;港台間的心理狀態是沒有時差地以光速進行。就像照鏡子裡的自己一樣。」

吳介民以兩個相同分子式但有不同結構「同分異構」(isomorphism),解釋台港間的糾纏。他說,台港是不同的殖民脈絡與選舉脈絡,但近年在政治身分認同上卻轉趨相近,開始尋找本土的身分認同。

從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歷年執行的民調──台灣民眾的自我認同趨勢分佈來看,在台灣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也在2008年後,前總統馬英九任期內,從48.4%持續一路快速上升,到2014年達最高點60.6%,2019年則為56.9%;但「中國人」認同快速下降,目前只有3.6%。

台港間是否因而出現一種「反抗者同盟」,基於對民主、法治、人權的基本公民價值走在一起,而形成對中國的反抗隊伍?

吳介民認為,在中國入侵的前提下,香港是前線,台灣是香港的腹地,的確有唇齒相依的命運;但台灣還是實質獨立的國家,而香港是中國主權的特區,香港人即便想「脫中」
意即「脫離中國」。
,也沒有像台灣的政治條件。

但港人已透過這次反送中運動,意識到中共目前對港的治理方式,與港人意識和香港價值有極大的落差。

國族認同還是公民意識集合體?「香港人」概念變化中

只是,「我是香港人」的認同,究竟是一種公民意識取向,又或是國族認同取向?

戴捷輝認為,「香港人」是個在變動的概念。過去香港是750萬居住在港島和九龍土地上的人,但在反送中運動後的香港已不同,「香港是否一定得在一國兩制下的存在?已有少部分人在討論港獨,有人建議成立城邦,甚至有人想買島把香港搬到另一處的概念,原來那個對香港很實體的想法突然變得有各種可能。」

沒有人能預測香港強烈的本土身分認同會怎麼帶港人走下去,但這條認同之路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到2019年12月16日為止,香港反送中運動參與者中,有6,105人遭警方逮捕;在978位遭到起訴的人裡,有517人被以「暴動罪」起訴、122人被控「持有攻擊性武器」,其中暴動罪的刑期最高可達10年。香港在歷史上創造了年輕的政治犯,也出現跨世代感受到城市戰火的市民。這群港人對中國的認同更低,甚至會持續在各處反抗中共。

主流的香港仍是一個重視經濟、強調穩定發展的城邦,但經歷這場戰役,香港人已長出自己豐厚的港人意識,是個關於民主、人權、政府治理方式的正當和合理性,也是一種香港人共同體的想像。此刻的香港在快速變動和摸索中。

索引
香港人「挺台獨」嗎?從數據看26年來民意變化
2008年,成香港人身分認同轉捩點
台港關係,就像心理鏡像間的互依
國族認同還是公民意識集合體?「香港人」概念變化中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