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成58年的台北市公館圓環確定走進歷史。位於基隆路與羅斯福路交會的公館圓環拆除與公車地下道填平工程,在年中一度因民眾抗議暫緩後,於今日(9月13日)正式開工。
12日晚間,現場聚集約400人參與「守環行動:圓環大走讀」,過程中雖幾度與警方有僵持跟衝突,但在午夜0時,民眾走到圓環中心拍下與圓環最後合照後,行動大致落幕。與此同時,晚上11點40分,警方先封鎖羅斯福路往北的公車專用地下道,工程準時動工。多輛砂石車和水泥車駛進地下道開始進行封填。
台北市府5月底發包公館圓環交通改善研究,並同時舉辦第一次地方說明會,當天即宣布隔一個月6月28日就要動工拆除。由於安排時程緊迫引爆民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更發起反對拆除圓環連署,短時間內就有近2萬人連署,使得台北市政府在表定拆除前兩週宣布暫緩。
★回顧報導:〈【獨家圖解】公館圓環拆不拆?市府急推正交路口,民間建議「現代圓環」更安全〉
市府後續在市議會、大安區舉辦公聽會和第二次說明會,但市民不滿公車專用道被填平,現場呈現一面倒反對。然而,交通局仍在8月27日召開記者會,宣布9月13日凌晨動工拆除公館圓環並填平地下道。
拆除日期確定後,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台灣師範大學學生會和許多民間路權團體組成「守護圓環行動」組織(以下簡稱「守環行動」)。拆除前一晚,「守環行動」發起走讀和短講。12日晚間7點多,公館圓環西北角(台電研究所側)現場聚集約400人,8、9成是大學生,幾乎站滿人行道。中正二分局、大安分局和文山二分局3個分局共計出動150名警力維持交通秩序。
現場抗議人群手持標語、喊口號,並走行穿線繞行公館圓環一圈。途中,許多民眾突然往圓環中心移動,想掛上「抗議北市府鴨霸強拆 漠視學生居民意見」等布條,警方並沒有強力阻擋。
晚上近10點,路側人行道的短講活動結束後,在羅斯福路中間的行穿線(非車流經過區域)發生新一波衝突。有民眾表示想走到圓環中心合照,卻遭警力阻擋,雙方爆發口角。群眾多次稱「擋不了拆除圓環,只想和圓環拍下最後合照」、「剛剛都可以掛布條,為什麼現在不能合照?」,警方則以不得跨越車道為由拒絕。
警民雙方就這樣卡在行穿線僵持近兩小時,午夜0時再度出現雙方輕微推擠。 群眾提出以兩人為單位上前拍照,此方案被現場警方指揮官接受後,群眾大喊「謝謝警察!」並開始排隊,警方原先阻擋的人牆亦也改排出入口。
合照時間結束,有一位學生想留在圓環中心和員警發生肢體衝突,學生被推回行穿線後一度又往中心衝去,多名員警最後將他強制抬離到人行道側;雖有員警大喊「已符合管束要件,把他強制管束」,但最後該名學生並未被上束帶、手銬或限制人身自由。
此波衝突告一段落後,凌晨時僅有不少民眾到行穿線中央拍攝公車地下道填平工程。同時,人行地下道出入口封閉,進行拆除工程。

「守護圓環行動」組織則認為可先進行標線號誌的改善,他們提出四大訴求,包括:
- 反對填平公車地下專用道,應確保大眾運輸的優先通行權。
- 反對拆除公館圓環,應優先試辦圓環標線號誌改善方案。
- 反對忽視居民意見,應舉辦民間座談會,取得共識再動工。
- 反對政治凌駕專業,應提供詳細數據報告,讓大眾檢閱內容。
台大城鄉所助理教授郭怡君質疑,市府高估改正交路口的安全效益,卻無視單純改善圓環標線也有改善安全的潛力。她強調,台灣需要更多實證研究證實哪一種方案更適合,但市府卻漠視民意,完全不願意試辦花費更少、更不會因施工影響交通的標線改善方案。
當晚還有台北市社民黨議員苗博雅、民眾黨議員張志豪與數位里長到場聲援民眾。張志豪表示「沒有溝通、沒有動工」,不過直到抗議結束前,台北市政府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並未現身對話。
苗博雅更批評市府「先射箭再畫靶」,市府稱在施工前做了很多研究,5月底花300萬元做包含「正交路口的車流模擬評估」的研究計畫,但直到施工前她仍索取不到研究結果,「未來這個路口塞到什麼程度?(車流)延滯幾秒?都還沒有完整數據出現,它(研究計畫)用什麼軟體?什麼參數?外界都不得而知。」
此外,苗博雅也提到,市府為了用最快速度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選用最簡單直接灌漿的方式,並沒有針對地下結構做補強跟改善。未來許多駕駛經過時,不免擔心可能出現坑洞或凹陷,呼籲市府仍應以工安為重,不要為了逃避監督而草率施工。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日前表示,公館圓環拆除及地下道填平工程將於13日0時開始,工程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封填車行及人行地下道,預計工期44天;第二階段拆除地上物設施及標線重劃,預計工期21天。
公館圓環北接羅斯福路四段可通往市中心;南接羅斯福路五段,通往景美、木柵和新北市新店;東接基隆路直通信義區;西接福和橋可通往新北市中永和,是台北市南區重要的交通匯流點。
以公車來看,就有55條行經羅斯福路公車專用地下道路線公車,都將改行駛平面道路。尖峰每小時約300班次公車需停等號誌,勢必更加壅塞。
北市新工處表示,正交路口施工主要於日夜間交通離峰時段(上午8時至晚間6時、深夜11時至上午6時)施工,施工車輛於交通尖峰時段(上午7時至9時、下午4時至晚間7時)不得進出工區,且不占用平面車道。
針對兩個月工程期間會出現的嚴重交通衝擊,北市交通局也提出替代路線建議與說明:汽機車駕駛往返中永和與台北市,建議可改行駛永福橋,並經由汀州路3段轉接辛亥路;汽機車駕駛往返景美和台北市,建議可改由景隆街銜接興隆路2段,續行辛亥路轉基隆路;或經萬芳路,並由木柵路銜接和平東路。
除此之外,台北捷運也祭出優惠票價,希望分散車流。
自9月13日起至10月31日止,每日上午6至9時、下午5時至晚間8時持電子票證進站搭乘,進出站在松山新店線的「萬隆站以南」,包含萬隆、景美、大坪林、七張、新店區公所、新店及小碧潭等7站,另一端為北捷其他車站,可享該趟實際扣款金額30%現金回饋;但若進出站皆在萬隆站至新店站範圍內,則無法享有優惠。
台北捷運表示,此優惠與常客優惠能合併使用,但是單程票、TPASS 1200月票(北北基桃都會通定期票)不適用;敬老卡、愛心卡、兒童卡等法定優惠票種,若用電子錢包儲值金扣款則適用,但若用福利點數折抵當趟車資則不適用。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