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

異地安身何為「家」──越南、移民、普悲寺
近20年來,愈來愈多越南人來到台灣,陸續建立起越南寺廟,以滿足在台越南人社群宗教信仰的需求,普悲寺即為其一。許多婚姻移民將普悲寺視為兼具「家」與「宗教」性質的空間。圖為普悲寺一位信徒明太太為孫子舉辦慶生儀式的午餐,當天參與信徒眾多,故改在正殿用餐。(攝影/譚氏桃)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精選書摘】

本文為《異地安身:台灣的東南亞田野故事》部分章節書摘,經左岸文化授權刊登,文章標題與文內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所改寫。

「異地」在這裡意義多重。對台灣人來說,東南亞是異地;對東南亞移民而言則反之;木柵的東南亞移民社區,對台灣人來說又是另一種異地。這本書是一位人類學家帶著一群研究生,進入移民的社群,寫下他們在台灣的故事。這本書也是一本從田野課堂逐漸長成的田野心法,作者們都是初入田野的菜鳥,從如何「開始說話」、如何拿捏與採訪對象的距離,一步步學起;也因為是田野菜鳥,訪談中放了很多「我」進去,他們問出問題,也跟著受訪者一起思考,思考什麼是認同、怎樣算是家人,哪裡才是家。

本文為政治大學亞太研究英語博士學程博士候選人譚氏桃所撰〈尋找一間家鄉的寺廟:越南、移民、普悲寺〉節錄(黃馨慧譯)。2013年,一群來台灣留學的越南僧尼創立普悲寺,位於台北市木柵與新北市新店交界處的一間公寓的3、4樓,目的是提供在台灣的越南佛教徒一個聚會的空間,也是最早服務越南南部移民群體所建立的寺廟之一。普悲寺的正式越南文名稱為「Chùa Phổ Bi」,意為普悲道場,但信眾簡稱為「Chùa」,原指佛塔、此處指「寺」之意。在僧尼的協助下,住持會在每週日為前來普悲寺的女性信徒舉辦聚會。

對剛到台灣的越南移民來說,「語言」應該是他們最大的挑戰了。因為他們幾乎聽不懂也看不懂中文;這種陌生感讓移民感到孤獨。27歲的妙太太(註)
除了公眾人物之外,本文涉及的人物都採匿名,命名原則採越南人習慣稱呼「名」而非「姓氏」的方式。
是婚姻移民,她就說過自己和兒子剛到台灣時,曾在越南語臉書社團「Ăn chơi Đài Loan 台灣-去哪吃啥?」問同鄉台北的越南餐廳和佛寺資訊。後來她知道了普悲寺,便經常在週日帶兒子一起來。她和兒子沒有跟公婆住在一起,丈夫也常駐越南工作,普悲寺成了他們在台灣的另一個家。她告訴我:
剛來台灣的時候,我就像一條離開了水的魚,非常想家。然後我找到了這座寺廟,定期拜訪。在這裡認識越南同鄉、說越南語、保留一點越南文化,讓我感到溫暖和快樂。即使在家聽釋法和的演講,如果遇到不懂的內容,也會立即詢問僧尼。我和這裡每個人的關係都很好,他們把我當作他們的家人。普悲寺和我的家庭一樣甜蜜,也讓我得以緩解思鄉之情。 (2021年4月6日,訪談紀錄)

她經常帶著兒子去普悲寺,希望小孩可以在這裡學越南語。她也相信,在寺廟裡被好的人和事包圍,兒子就會好好長大,以後成為優秀的人。雖然小孩平常玩的時候還是喜歡和其他孩子說中文,但有這個練習「聽」越南語的機會和環境,妙太太相信兒子還是能維持聽和說越南語的能力。

從新移民到「已經長成的家人」

不過,上述的故事若拉長時間來看,普悲寺對婚姻移民的意義也會有些改變。明太太在我剛認識她時當上了外婆,必須留在家裡照顧外孫,所以她選擇在家修習佛法,並將有限時間貢獻於佛寺的家務。其實,妙太太在熟悉台灣生活後,也選擇了在家修習佛法,只會偶爾探望一下這個她過去視為家鄉或娘家的普悲寺。

明太太來自越南南部省分,16年前和越南華裔丈夫搬到了木柵,離婚後則獨自帶著兩個女兒生活。明太太過去經常拜訪慈光寺,直到參加普悲寺的活動,學到很多佛教知識,也成為一名資深的佛教徒,並負責普悲寺週日聚會的廚房事務。我利用幾次幫她做飯的機會跟她聊天,問她在台灣的生活。我問她,「你覺得來到普悲寺像回家一樣嗎?」明太太回答:

回家是什麼意思?在家是工作,而不是閒聊。如果看到其他人正在談話,尤其是看到有人在茶几那裡與住持交談,請不要坐下來聊天。我們應該做什麼?應該不顧住持請客喝茶,而是去廚房打掃衛生、收拾東西、準備食物。如果不做家務、不做飯,只顧著和住持聊天,廚房就會亂成一團,那回家還有什麼意義?如果你說到普悲寺就像回家,我不完全同意你的看法。這是我的意見,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感受。如果你是指在普悲寺感受到在越南家鄉的感覺,對我來說曾經是如此。一開始由於缺乏愛,也沒有一個可以說越南語的空間,所以我每次來普悲寺都覺得很高興。但自從我成為一個資深的佛教徒,佛陀在我的心裡。我已經有能力處理生活中的一切,沒有必要依賴普悲寺、把它視為精神上的家,我已經沒有那種感覺了。 (2021年7月21日,訪談紀錄)

與明太太的想法有些相似,妙太太後來告訴我,現在的她並不像過去那樣,認為普悲寺對她的宗教觀念存在某種重要性了。她退出寺廟的LINE群組,開始透過YouTube上一些越南知名僧人的佛法講座,自學佛教思想。她沒有選擇去寺廟閉關、或是積累功德和智慧。她想要學習如何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並找到改變它們的方法。然後她認為,聽佛法比參加普悲寺的週日聚會更好。話雖如此,她仍然將普悲寺視為家鄉,並偶爾拜訪這座寺廟。

明太太和妙太太的轉變提醒了我,對剛到台灣並且或多或少在陌生社會中迷失的越南「新」移民來說,普悲寺提供了一種在「家」的感覺,也在需要精神支持的人的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對那些習慣了台灣社會、能夠自己處理各種情況的移民來說,普悲寺的這兩項功能已經不再具有意義,他們偶爾還是會來到普悲寺,只是不是來尋求佛法或「家」的慰藉,而是作為一個已經長成的家人,回來幫幫忙罷了。

「家」的情懷
上述故事(註)
作者在本文中,描述了包含妙太太等7位普悲寺裡的婚姻移民故事,皆為女性。
揭示了宗教,尤其是佛教,在台灣越南婚姻移民生活中發揮的作用。定居在一個與家鄉文化殊異的陌生土地,移民們在普悲寺找到了家鄉的影子。儘管每個人對於普悲寺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看法不同,但所有人都同意,他們很幸運能擁有一間目的就是為了滿足越南移民需求的佛教寺廟。信徒們對僧尼也充滿敬意,因為大部分的僧尼是研究生,都還在學習佛法與課業,但仍願意花時間為他們講解佛法、聆聽他們的生命故事、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疑難和問題。許多人在參加了普悲寺的活動後,發現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平靜且有意義。

普悲寺體現了越南佛教研究者亞歷山大.蘇西(Alexander Soucy)在《佛陀這一端:越南的性別、權力與佛教實踐》一書所說:「佛教或一般宗教的參與提供了某種途徑,人們不僅可以透過這些途徑獲得意義,而且還可以掌握他們自己的生活。」

普悲寺的故事也呼應了海倫.泰勒(Helen Taylor)關於家與避難所的研究發現。泰勒在《難民與家的意義》一書中主張,「『家』並不是指涉一個物理結構上的『房子』,而是指讓我們想起有著『家的感覺』的『物體』和『關係』。對移民來說,讓他們有如同『在家』的感覺,需要具備四個要素,即『熟悉感、安全感、社群感和可能性感(a sense of possibility)』。」 食物可以塑造其中三種感覺,因為食物有助於滿足基本需求,它提供了安全保障,而熟悉感可以透過烹飪的做法獲得,和團體成員一起共享食物則會創造一種社群感。

對普悲寺的信徒來說,所謂的「家」,是指娘家或是夫家。但在台灣,大多數越南結婚移民的娘家在越南,所以他們大多缺乏來自娘家的支持。普悲寺作為一個宗教空間,為信徒提供了在台灣擬親屬關係的家庭,在這個家庭中,成員們互相支持、透過共同參與家務勞動和成員的葬禮,來建立與強化擬親屬關係。對某些人來說,她是創造這個擬親屬家庭關係的核心人物,例如李太太
李太太出生於1950年代後半期,在西貢(今日的胡志明市)長大,小時候就皈依成為佛教徒;之後嫁給一位越南華裔男性,生了3個孩子。李太太與小孩於2001年透過依親丈夫的方式移居台灣,並在台北市木柵定居下來。2015年左右,李太太逐漸轉向普悲寺,幾乎每個週日都來參加聚會,對於第一次來寺的人,毫不吝惜給予協助;也因為住在附近,常順路經過就隨手給植物澆水、或做些家務。她還會為了普悲寺的宗教或非宗教事務,積極向其他越南移民、甚至一些住木柵的台灣人募捐。因著她活躍的性格,信徒、僧尼都將她視為普悲寺這個大家庭中,令人尊敬的母親角色。
;有些初抵台灣或年紀較輕的婚姻移民將這裡視為「娘家」;有些人婚姻不幸福或親子關係不和睦,在這裡獲得精神支持與救贖;有些人累積學習佛法的能力後,將普悲寺視為世俗的家一般,自己來這裡是做家事勞動、而非求法,或者索性離開每週的儀式活動,久久才回「娘家」一次。

普悲寺自2013年成立以來,在鄰近地區的越南女性移民及台灣各地的越南佛教信徒的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在田野裡得出一個結論:「普悲寺作為越南佛教寺廟,已經成為大台北地區越南信徒的宗教支柱、共同的家園和救贖空間。」

參與週日聚會的信徒有時會在下午的活動結束後,又立即聚在一起吃晚飯。談話帶給他們好好了解彼此的機會,透過這樣的互動,信徒們慢慢產生了像家人一樣的強烈依賴。他們把這座寺廟看成自己在越南的家。在他們眼裡,來到寺廟,就像是回到了家。所謂的「家鄉情懷」可以透過不同面向呈現:他們說同一種語言(越南語)、他們一起做一起吃越南菜、他們像在越南一樣關心彼此。成為台灣公民,是他們為了謀生和改善經濟地位需要有的好運氣,然而,他們本質上仍然是越南人。他們需要彰顯這種身分。寺廟或多或少為他們提供了物質和精神條件,來實踐這個身分。

Fill 1
普悲寺的廚房不大,不過聚在這裡可以為來廟裡參與活動的信徒準備家鄉味餐點。(攝影/譚氏桃)
普悲寺的廚房不大,不過聚在這裡可以為來廟裡參與活動的信徒準備家鄉味餐點。(攝影/譚氏桃)
社群認同和支持性

《佛教前哨》(Outpost Buddhism)一書中強調當今越南女性的佛教實踐,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越南人宗教行為的生動寫照:在越南,人們單獨去佛教寺廟祈禱、供養,然後離開,他們僅在平日念經、打坐、禮拜與吃素。不過海外越南社群的宗教實踐與在越南國內仍有所差異,通常只有在週末與重要節日才能進行宗教實踐。

根據大多數越南人的宗教觀念,越南文的chùa(中文翻譯成佛寺或寶塔),並不是學習佛教思想的地方,chùa是一個神聖且寧靜的空間,讓拜訪的人可以感到寬慰。此外,chùa中供奉的佛陀和觀世音菩薩與其他神靈一樣強大,可以幫助祈求者實現他們的願望。因此,很多不認為自己是佛教徒的人,往往也會在農曆正月初一、十五到chùa進行供養,以求平安、好運、財富、能力等。佛教思想的追求通常是神職人員的職責。越南人跨越國界工作、學習或在新社會安頓下來時,也帶著這種思考模式。他們試圖在另一個國家維持他們的宗教行為,每當他們想向神明祈求獲得好運時,就會尋找並拜訪附近的寺廟或寶塔。在這樣特殊的條件下,這些在台越南佛寺往往成為移民「共同的家」,以及提供「宗教支持」的來源。

蘇西對加拿大和其他環境中散居的越南宗教機構進行調查時發現,「社群認同」和「支持性」是海外越南佛教寺廟的兩個重要特點,而這個論點也非常符合普悲寺的情況。普悲寺被公認為台灣第一座越南佛教寺廟,自2013年起將台灣各地的越南移民連結在一起,尤其是居住在木柵和新店的越南移民。對於後者,普悲寺已成為加強移民社群連結的接著劑,也是延續宗教信仰的地方,更是一個提供精神幫助和舒適空間之替代的家。可以說,普悲寺其實發揮了宗教空間和社會空間的雙重作用。

作為一個宗教空間,寺廟透過在週日和其他特殊節日舉辦各種宗教活動,滿足信徒們的宗教需求。透過打坐、跪拜、念經等儀式,參與者感到寬慰,也更接近佛陀,還更加了解在別處讀到或聽到的佛教思想。有些人可以利用這個空間來紀念他們過世的父母。住持也為有需求的人提供一些宗教方面的服務:驅邪、解凶、祈求平安、生活興旺等等。此外,越南人通常在農曆正月十五拜訪寺廟或寶塔,但大台北的越南移民則是每個週日都會來普悲寺,甚至平日有空也會來。這種高頻率的拜訪顯示了這些移民似乎比他們越南家鄉的同胞更為虔誠。他們還發現普悲寺是靈性方面的救贖和保護空間,與佛陀和佛教教義相聯繫,讓信徒得以平靜他們因婚姻或家庭問題產生的混亂心情。透過這種方式,普悲寺在越南以外的另一個社會中,延續越南人的宗教傳統。

作為一個社會空間,普悲寺對於移民社群來說,是一個「大家庭」。信徒來到這座寺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他們也喜歡待在那裡,因為待在那裡就如同待在越南的家一樣熟悉。自由地說越南語,與其他信徒在這座寺廟一起享受食物,都傳達了一種在家或回家的感覺。在這裡學習佛教義理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這裡讓他們有如同回家的感受。這種越南氛圍讓他們感到快樂,也讓他們更願意面對在陌生的社會中所遭遇工作和婚姻生活中的困難。

《異地安身:台灣的東南亞田野故事》,高雅寧、許容慈、徐俊文、宮相芳、黃素娥、譚氏桃、李盈萱著,左岸文化出版
《異地安身:台灣的東南亞田野故事》,高雅寧、許容慈、徐俊文、宮相芳、黃素娥、譚氏桃、李盈萱著,高雅寧主編,左岸文化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