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攝影工作坊──在地影像紮根計畫

蔡耀徵/水蜜桃長大了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民國80年代出生的8年級生,常被稱作「水蜜桃族」,用以形容比草莓族更容易一壓就爛、不堪一擊。隨著這群人年紀漸長,到了該出社會的年紀,如果還沒有一份穩定的好工作,就容易被貼上「不務正業」、「懶惰」的標籤,彷彿像是生產線上的瑕疵品,不能進入市場展現價值。

但隨著社會的演進,有一些新概念,如「小確幸」、「斜槓青年」(slash)、「空檔年」(gap year)等被提出來,並且在這幾年如病毒散播般地快速流行起來。這些新興詞彙標示了對朝九晚五、專一職業的懷疑;生而為人,應該有什麼東西比起馬上投身職場更為重要;可以擁有比過去更多自由,去選擇擁有多重的職業或身份。

這些新概念應該要從此成為一面能夠抵抗來自親朋好友壓力的盾牌,使我們終於可以不必再為了「沒有和大家一樣」而遮遮掩掩。不料,舊有的「工作倫理」價值被破壞,新的價值卻來不及建立,青年們的反抗很快地便交付了出去。臨時工、定期契約、承攬關係等五花八門的勞動契約席捲而來,青年們的反抗很快地又成了一種被動的、無可奈何的選項。最終只能「看破」目前處境,無法更進一步獲取全面的自由。

另一方面,「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像是一個個期許成功的樣板,時時警惕自己力爭上游、成為有用的人,連幼稚園的畢業照都脫離不了這個框架,在還不懂事之前,對於成功的想像似乎就已經只能由好學位、職位來定義,而忽視了職場、學業外的其他面向。

現在水蜜桃們長大了,夾在上一代的期許與對現實無能為力之間;夾在唸書時可以不切實際,畢業工作卻要求務實的年紀之間,如果要證明自己既可以擺脫上一世代的成功定義又不至於過得無可奈何,那會長成什麼樣子呢?

王承先/民國83年生/牙醫系學生/數學補習班老師
Fill 1
蔡耀徵、攝影工作坊
Fill 1
蔡耀徵、攝影工作坊
Fill 1
蔡耀徵、攝影工作坊
Fill 1
蔡耀徵、攝影工作坊
Fill 1
蔡耀徵、攝影工作坊
林惟崧/民國83年生/即時新聞記者
Fill 1
蔡耀徵、攝影工作坊
Fill 1
蔡耀徵、攝影工作坊
Fill 1
蔡耀徵、攝影工作坊
Fill 1
蔡耀徵、攝影工作坊
Fill 1
蔡耀徵、攝影工作坊
黃薏珊/民國85年生/待業
Fill 1
蔡耀徵、攝影工作坊
Fill 1
蔡耀徵、攝影工作坊
Fill 1
蔡耀徵、攝影工作坊
Fill 1
蔡耀徵、攝影工作坊
Fill 1
蔡耀徵、攝影工作坊

深度求真 眾聲同行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今年是《報導者》成立十週年,請支持我們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度過下一個十年的挑戰。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我們十歲了!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

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報導者十歲了!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