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轉,許多一度被遺忘的台灣藝術家名字和作品如今重回大眾視野。從民間到公立美術館,畫作的保存有賴各方協力,卻也存在如何推廣利用的認知張力。
「台灣各大電影科系的老師如果沒有聽過『秋海棠』,就代表他在混。」在上個世紀的海盜時代,「秋海棠」販售的錄影帶和影碟成為台灣影青們的命脈、一種必要之惡的傳奇。看過手裡每一部片的老闆陳昶飛,是影癡、還是生意奇才?
超時工作、惡意欠薪…台灣電影戲劇幕前表現有目共睹,幕後劇組卻數十年如一日的血汗。根據調查,影視從業者車禍是勞工平均值8倍。《報導者》檢視數十份影視業不同職種工作合約,層層挖掘影視勞動困境所反映的產業真正問題。
募款、籌物資、做教案、遊說各國⋯⋯超過百萬的海外緬甸人在網路串聯橫跨37國的聯盟,他們如何和反抗政變軍方的「民族團結政府」合作,拉長抗爭戰線?
電子煙、加熱菸等新型菸品防制難題,來自已14年未修的菸害防制法,「外部壓力」和「政策的實際執行力」成為修法的兩大挑戰。目前行政院「開放加熱菸、禁止電子煙」的方向,還會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