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Reporter
真的假的?想同化「恐同者」,最好「別講大道理」?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很多人要開心結婚去,不過,確實部分的人會感到「恐懼」,他們為什麼會害怕?遇到這種狀況,我們該如何讓他們放下恐懼?

同志不是病,恐同也不是病

1969年心理學家喬治·魏堡(George Weinberg)提出「同性戀恐懼」(homophobia,簡稱恐同)一詞,當時「同性戀」去病化正要啟程,心理學研究反過來探討為什麼有人會對同性戀這麼排斥。

學者發現,恐同就如社交恐懼、害怕昆蟲等非理性的懼怕症狀,這種懼怕可能傷害心理健康,也會影響和同性家屬、朋友的互動,但「恐懼」本身並不算一種疾病。

近年更多學者從社會學角度探討「對同性戀或雙性戀的偏見而產生的厭惡或排斥」,提出了「異性戀主義」(heterosexism)來取代「恐同」,以便更清楚地描述這個現象。學者認為,異性戀主義是將異性戀視為比較「正常的」、「符合美好人生價值」的族群,貶抑其他(如同/雙性戀)族群以合理化自我的價值觀,與種族主義創造族群偏見的脈絡相同。

怎麼和恐同者溝通

那我們要如何同化恐同者、讓他們放下恐懼呢?重點在於「不說理的技巧」。當雙方處於對立狀態,溝通的有效與否,其實與道理無關,更重要的是彼此的關係。

我們可以先從生活經驗、專業、家庭背景、職業等等,找到雙方的共同點,選定談話的切入角度。例如,因為不夠man而被同學笑、因為辦婚禮而與另一半吵架、因為與父母觀念不同而家庭不和⋯⋯等,從這些經歷切入,才能創造同理的可能。

當建立起彼此溝通的模式,跟成功經驗後,我們再漸漸提供對方更多元的面向、更豐富的資訊,讓他們理解同性戀。

國際不再恐同日的意義

5月17日台灣同婚專法通過當天、也是「國際不再恐同日」。這一天,是為了紀念世界衛生組織(WHO)1990年5月17日將同性戀從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中刪除,希望透過「國際不再恐同日」的設立,使大眾知道同志可以健康和快樂地生活、不會對別人的生活構成影響,令人不再恐懼同志。

(諮詢專家/精神科專科醫師徐志雲)

致報導者們──Mini Reporter使用說明書

Mini Reporter本月起登場,從《報導者》過去關注的議題出發,針對科學、社會、人文各方面的專業知識及背景,進行短篇報導,你可以這樣使用它:

  1. 等車、等人、午休空檔,花60秒學一個知識。
  2. 做為閱讀《報導者》專題延伸的「腦力補充」。
  3. 當成推薦給還不習慣閱讀《報導者》長文的親友「伴手禮」。
  4. 和《報導者》記者一起共筆,歡迎舉手發問。
  5. 請大家一起響應「真知識抗假訊息」的運動。

針對《報導者》過去的專題報導或深度文章,有任何想知道的相關小知識,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提問,請在主旨註明【我要提問Mini Reporter】,我們會選擇合適的題目解答。(也請體諒我們人力有限,問題若未經採用即不回覆喔。)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