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選觀察

Data Reporter》

逾3千原住民立委投票所陷「被迫亮票」危機!民間籲推「不在籍投票」解套
(攝影/陳曉威;設計/江世民)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過去向來是泛藍陣營勢力範圍的山地、平地原住民共6席立委,本屆大選因民眾黨加入戰局而成為藍綠白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原住民立委選舉早已出現嚴重的「被迫亮票」現象。根據《報導者》統計,上一屆大選,全台都會區有高達3,663間投票所因山地及平地原住民選舉人太少、實質只有一人投票而形同「被迫亮票」,投給哪位立委候選人全都一目瞭然。

「被迫亮票」不但有違反憲法祕密投票原則之虞,更被視為原住民投票率低落的原因之一。4年前,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就已主張原住民有「不在籍投票」的權利;本屆民進黨原住民立委伍麗華及學界也推動修法,但中選會、內政部仍無具體回應。近期已有年輕原住民立委參選人以「不在籍投票」為政見,希望成為保障原住民祕密投票的制度解方。

長期參與原住民族權利運動的布農族青年Savungaz Valincinan
Savungaz長期倡議使用族語拼音,現行戶政仍要求漢字音譯:撒丰安・瓦林及那
,今年4月宣布將投入2024年山地原住民立委選舉。她的參選動機之一,來自於原住民朋友在投票時遭到「關心」,讓她決心要站出來保障原住民祕密投票的權利:
「好友與妹妹都設籍在都會區,但那個投票所就只有兩張原住民選票,每次投完票後,她妹妹就會接獲原住民民意代表關心,那一票怎麼沒有投啊!仔細想想就發現,因為好友長期關注原運,所以不想投給那種傳統政治人物,剩下妹妹那一票投給誰就變得一清二楚。正因如此,她妹妹的投票意向等於被迫攤在陽光下。」
Fill 1
獨立參選本屆立委的布農族青年Savungaz Valincinan(左),與工作夥伴Yuli在堆放競選文宣品的辦公室裡討論未來的選舉策略。(攝影/陳曉威)
獨立參選本屆立委的布農族青年Savungaz Valincinan(左),與工作夥伴Yuli在堆放競選文宣品的辦公室裡討論未來的選舉策略。(攝影/陳曉威)

這種形同「被迫亮票」的處境並非偶然。由於設籍在都市的原住民相當分散,根據中選會在2020年的統計,全國山地原住民立委選舉共有1,653間投票所只有1張原民選票、平地原住民立委選舉則有1,623間投票所只有1張原民選票──這些投票所的1位原民選舉人只要有去投票,外界就會知道他投給了哪位原住民立委候選人,就如同公開亮票一樣。

母親來自南投縣仁愛鄉萬豐村的曲冰部落,Savungaz從小在都市長大後參與原運,直到回部落尋根後才慢慢認識自己,她接受《報導者》訪問時表示,原鄉因為票數集中,原住民投票所少有這樣的「被迫亮票」狀況,但這卻是都市原住民普遍遭遇到的「關心」──由於都會區投票所的原民票少到可以算得出來,民主重要的祕密投票價值在原住民選舉中被嚴重破壞。所以她出來參選的政見是,希望「不在籍投票」在原住民立委選舉中試辦,以此提高都市原住民的投票率,避免因票數過少而投票意向被自然曝光的可能性。

原住民立委選舉小辭典
  • 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的差別

具備原住民身分者,又分成山地或平地原住民。根據《原住民身分法》,區分依據為光復前原籍所在地在山地或平地行政區域內,因此未必等同現今戶籍所在地,與族別也不盡然相關。而山平地之別,會牽動原民立委選舉的選票類別。

原住民立法委員分成山地原住民3席與平地原住民3席,屬於「複數選區」,全國都是原住民的選區。原住民選民根據自己的身分,投下山地原住民選票或平地原住民選票,得票最高前三名當選為立委。

  • 原鄉、非原鄉、山地鄉、平地鄉的差別

行政院核定有55個行政區列為「原住民族地區」,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原鄉」,並細分為30個山地鄉、25個平地鄉;其中30個山地鄉有6個因為升格為6都後,從鄉改為區,例如台北縣烏來鄉,升格後改為新北市烏來區,但定義上仍是原鄉。

設籍在原鄉並非全部都是原住民,還是有其他族群,只是原鄉的原住民比例較高。根據2020年1月的原民會數據,原鄉的原住民人口占全國原住民的52.2%,非原鄉的原住民人口占47.8%。

★更多關於原住民立委選制,請看〈一次看懂原住民立委選舉制度:6席立委如何產生?為何分山地平地?蘭嶼是山原選區?〉

6張圖看重點:原住民選立委,為何有投票意向被曝光問題?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葉高華受訪時指出,從孤鳥投票所在台灣地圖上的分布來分析,這些投票所位於都會核心與邊緣之間、亦即房地產界所稱的「蛋白區」──例如平地原住民的孤鳥投票所中,新北市板橋、三重、永和位居前列──可以推測,遷籍至都市的原住民在蛋白區買或租下房子並將戶口遷至此,直接就在附近投票,因為人數少,可能就只有他們一家人;反而像阿美族聚集的鶯歌三峽,選舉人人數多,就較少出現孤鳥投票所。

至於為何投票率低,葉高華認為,原住民投過一次票,發現這個投票所可能讓他的投票意向曝光後,下一次選舉就會擔心這件事,要不要去投票變成難題

「政治效能感」
在政治學中是公民對於自己有能力改變政府的信任程度,常被當作衡量公民社會健康狀況的指標。
更是多位學者提到的問題。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莊文忠指出,當現任原住民立委關注的焦點都在部落或原鄉,居住在都市的原住民很少得到關愛眼神,原住民又只能投給山地或平地原住民立委,不能投給居住所在地的區域立委,「出門投這一票的動機在哪裡?」即使投票所就在走路10分鐘內可以到達的地方,恐怕還是會影響投票率。

莊文忠利用中選會選舉名冊進行投票人分析時發現,49歲以上的原住民投票率比起49歲以下明顯增加,可能是原住民年紀漸長後,逐漸回到部落,在人際網絡與部落情感驅動下,加上看得到原住民政治人物走動,因此投票意願上升。

包正豪則以「政治賦權」解讀指出,有當選立委的族群會比沒有立委的族群更熱衷參與投票,例如在2008與2012年看到阿美族、泛泰雅族(包括泰雅族、太魯閣族與賽德克族。)、排灣族的原住民比其他族群顯著傾向投票。

人民無法祕密投票,是對民主價值的侵害

《報導者》統計,上一屆立委選舉,在3,663間有被迫亮票問題的投票所裡,總共4,035人位選民的投票意向曝光──其中山地原住民1,998張選票、平地原住民2,037張選票。這些數字與投票結果都是從中選會公開統計資料中交差比對而來。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任游清鑫強調,這是對於祕密投票與人民參政權的一大威脅。

莊文忠也認為,原住民立委席次與人口的比例雖然比區域立委高,但不代表可以忽視投票意向曝光的問題,每一張選票都應該被尊重,這才是民主價值。

在過去幾次大選中,2019年底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就已公開呼籲,原住民有不在籍投票
不在籍投票分為通訊投票、代理投票、提前投票、指定投票所投票、移轉投票等方式。又稱之為「缺席投票」,是選民在投票日因故無法親往戶籍地投開票所行使投票權,而事先向選務機關申請改以其他地點或方式投票。
的權利,應允許於現住地投票。

連任6屆的國民黨籍平地原住民立委廖國棟接受《報導者》訪問時很驚訝地說:「平地原住民有2,037張選票的投票意向曝光,這是很嚴重的事,而且人數很多,這已經威脅原住民的參政權。」民進黨籍山地原住民立委伍麗華則是強調,連續6個會期都找內政部與中選會關心這件事,一直持續溝通中,希望政府部門找出解決辦法。

原住民不在籍投票是解方?
Fill 1
原住民被迫亮票違反憲法保障的祕密投票原則,學者建議試辦不在籍投票作為解方。圖為2022年九合一選舉,原住民候選人的支持者參與登記造勢。(攝影/陳曉威)
原住民被迫亮票違反憲法保障的祕密投票原則,學者建議試辦不在籍投票作為解方。圖為2022年九合一選舉,原住民候選人的支持者參與登記造勢。(攝影/陳曉威)

事實上,中選會近年曾做過非常多次不在籍投票的研究,並曾建議「可考量以公民投票作為推動不在籍投票的開端」,但之後並未完成相關修法。

游清鑫表示,要解決原住民投票意向曝光的問題,「原住民選舉試辦不在籍投票」是可以考慮的方向。因為原住民選區與總統相同,都是以全國為範圍,加上許多學術研究都顯示不在籍投票有助於刺激投票率上升,因此原住民試辦不在籍投票,更有助於提高原住民投票率。

政治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廖育嶒補充,美國採用提前投票,讓選民可以提早利用空檔投票,不用局限在一天,另外美國還可讓選民郵寄投票,這都是不在籍投票的種類;韓國則是一直都實施不在籍投票。廖育嶒強調,不在籍投票除了有助於提升投票率外,搭配事前登記投票所,技術上可以讓選票較少的原住民集中在部分投票所,避免人數過少導致曝光原住民投票意向。

「不在籍投票一直都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游清鑫認為,民進黨擔心台商不在籍投票成為中國因素干擾台灣選舉,尤其是總統大選層級;國民黨則是擔心不在籍投票會拉升對藍營支持度偏低的青壯年投票率,因此朝野兩大政黨在各自有不同疑慮下,按兵不動是最好的方式。

莊文忠則分析,除了政黨利益之外,對於政治人物本身來說,開放不在籍投票,對於傳統選區經營將是一大挑戰,在外工作、戶籍仍在老家的人可能會扭轉選舉結果,因此這樣的倡議很難在既得利益者身上出現,需要更多外在壓力。

長期倡議原住民不在籍投票的包正豪則認為,台灣民眾很在乎選舉的公平性,因此要讓制度一次改變,全國選民啟動不在籍投票是困難的,但原住民選舉最有機會試辦。其一是原住民人數較少,山地、平地各20萬票左右,就算有狀況也在可控範圍;其二是其他民主國家都有的海外通訊投票,確保每一位國民的參政權,也可以讓海外具有原住民身分者試辦,提早多久時間海外通訊投票才趕得及開票日,並檢討改進流程,例如台灣選舉過去投票時間都到下午5時,後來提前至4時,就是因為統計發現最後一小時投票的人很少,提早開票可以讓結果更早揭曉。

莊文忠強調,《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17條規定「選舉人,除另有規定外,應於戶籍地投票所投票」,因此不在籍投票不需要修憲,只需要修改《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甚至應該朝「生活圈」的概念來投票,除了原住民之外,一般選民在居住地一段時間以上就有資格選舉該區域立委,像目前很多北漂青年,竟然不能選自己居住地的民意代表,卻要返鄉選舉跟他生活無關的民意代表,這不符合民主價值。

「不要做可以有千百種理由,要做只需要一個理由。」莊文忠如此感嘆。

對不在籍投票的倡議呼聲,中選會、內政部怎麼說?

中選會接受《報導者》訪問時表示,為保障原住民選舉人投票祕密,辦理立法委員選舉,如遇有1投票所僅1名原住民選舉人時,均先徵詢該原住民選舉人之意願後,辦理投票所異動,調整至其他投票所投票;此次立法委員選舉,已經要求各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朝集中設置投票所,以及提高異動徵詢回復率的方向研議改善。

此外,中選會重申,針對因故不能於投票日親自前往投票所投票者,採行不在籍投票制度,涉及《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修正,如經修法通過,中選會自當配合辦理。

內政部民政司則回覆,不在籍投票涉及信任度問題,公投事項是對「事」的投票,選務工作較單純,國內投票權人都一體適用,採行不在籍投票較無爭議;為避免社會疑慮,有關於對「人」的選舉,將於公投穩健實施不在籍投票後再通盤規劃選舉制度是否採行。

索引
6張圖看重點:原住民選立委,為何有投票意向被曝光問題?
人民無法祕密投票,是對民主價值的侵害
原住民不在籍投票是解方?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